- 中國成語故事《后生可畏》 推薦度:
- 中國成語故事讀后感 推薦度:
- 中國古代成語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成語故事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成語都不陌生吧,成語是語言中經(jīng)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你知道都有哪些經(jīng)典成語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成語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成語故事1
曹操有一次行軍打仗,士兵們走得都很累,沒有精神也沒有斗志。曹操就騙他們說:“前面有個梅莊,梅莊里有個梅小姐,長得天姿國色,艷美無雙,誰第一個到達戰(zhàn)場,我就把梅小姐許配給他做老婆。”士兵們一聽都來了精神,一個個口水都流下來了。終于在規(guī)定時間到達了官渡,打敗了袁紹,后人稱這個典故為“望梅止渴”。
中國成語故事2
【釋義】糾正一個錯別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處的老師。
【語出】《宋·魏慶之·詩人玉屑》:“鄭谷在袁州,齊己攜詩詣之。有《早梅》詩云:''''前村深雪里,昨夜開數(shù)枝!仍唬''''數(shù)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齊己不覺下拜。自是士林以谷為''''一字師’。”
【人物】唐朝末年,詩人鄭谷回到故鄉(xiāng)江西宜春。僧人齊己性喜賦詩。一日,齊己作一首《早梅》詩,中有兩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编嵐纫詾槊坊纫褦(shù)枝開,則非早梅矣。于是將后句中“數(shù)”改為“一”。齊己深感佩服,后諸學(xué)者稱鄭谷為“一字之師” 。
中國成語故事3
晏嬰是齊國的大夫。他父親死后,由他繼任齊國的卿,歷任靈公、莊公、景公王朝的相國。晏嬰為人正直,當(dāng)官清廉,生活非常儉樸,上至君主、下至百姓,對他都很尊敬。
一天,晏嬰正要吃午飯,劉景公派了一個人來見他。晏嬰因為對方是君王派來的而特殊款待,當(dāng)場把自己的飯菜分成兩份,請來人共進午餐。當(dāng)然,他這頓飯沒有吃飽。
景公知道這件事后,感嘆地說:“相國家里竟然如此貧困,我一直不知道。這是我的`過錯!”
說罷,景公命人給晏嬰送去千金,以供他接待賓客之用。不料,晏嬰不愿接受,叫來人帶回。景公命人再送,他仍然不肯收下。
當(dāng)景公命人第三次送來時,晏嬰對來人說:“請稟報大王,我并不貧困。大王給我的俸祿,不但充足我供養(yǎng)家人、接待賓客之用,還能夠用來接濟窮苦百姓。所以,我不能接受大王額外的賞賜了!”
送金的人也感到非常為難,對晏嬰說:“相國,我是奉命辦這件事的。您這次又不愿接受,叫我如何去回報大王呢?”
晏嬰想了想,說:“既然如此,我和你一起進宮,讓我當(dāng)面向大王辭謝!
晏嬰見了景公,感謝他對自己的厚愛,并表達了作為一個臣子,能吃飽穿暖就能夠了,不能有過多的財富的想法,請求他不要勉強讓自己接受額外的賞賜。
景公聽了這番話,對晏嬰更敬重了,但還是要把千金賜給他。景公還舉了一個例子:齊國以前的賢相管仲,為齊桓公成為當(dāng)時各諸侯國第一個盟主立了大功;腹p給他很多封地,管仲沒有推辭就接受了。你晏嬰為什么要推辭?
晏嬰說:“我聽到過這樣的說法:圣人千百次考慮,總有一次失誤;笨人千百次考慮,總有一次準(zhǔn)確。也許管仲考慮這件事有失誤;而我雖然笨,這件事處理得可能準(zhǔn)確!
景公聽他說到如此地步,只好作罷。
中國成語故事4
隋朝有個讀書人名叫李密,原是貴族出身,后來家境破落。但他喜歡讀書,從不浪費能夠用來讀書的點滴時間。一次,李密騎著牛出外辦事,就把一套《漢書》掛在牛角上,從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邊趕路,一邊讀,十分專注。這一情形恰巧讓大臣楊素看到,楊素問道:
“你是哪兒的書生?”
“我叫李密,遼東襄平人!
“你讀的'是什么么書?”
“《漢書》中的《項羽本紀(jì)》!
楊素很親切地跟李密詳談了一陣,覺得這個少年前途無量,便鼓勵他:“你這么好學(xué),將來一定會有成就的!睏钏鼗丶液,把情況講給兒子楊玄感聽,楊玄感便和李密結(jié)交,成了好朋友。
公元613年,楊玄感看到隋朝大勢已去,便乘機起兵反隋,并請李密為他出謀劃策,但楊玄感沒有采納李密的妙計,兵敗身亡。后來李密投奔了瓦崗寨的農(nóng)民起義軍,成為瓦崗軍的首領(lǐng)。
后來,人們用“牛角掛書”來形容讀書非常刻苦努力。
中國成語故事5
東漢末年,有個名士禰衡,才華出眾。當(dāng)時,太中大夫孔融對他特別賞識,把他推薦給漢獻帝。他寫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寶。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漢獻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薦表交給曹操。曹操愛才,就召見禰衡。哪知禰衡蔑視曹操,對他很不禮貌。曹操就派禰衡當(dāng)鼓吏,在大宴賓客時,命他擊鼓助興。誰知禰衡一邊擊鼓,一邊大罵曹操,使曹操十分難堪。曹操派禰衡去荊州勸降劉表,想借劉表之手殺他。想不到劉表把禰衡當(dāng)作上賓,每次議事或發(fā)布文告,都得由禰衡表態(tài)。后來禰衡又對劉表不恭。劉表就派他到部將黃祖那里當(dāng)書記。禰衡恃才傲慢,非?裢,后來,終于被黃祖所殺。
成語“不可多得”由此而來,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難得。多用于贊揚有才能的人。
中國成語故事6
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圣人。然而孔子認為,無論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xué)問的。
有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么都要問?鬃勇牭竭@些議論后說:“對于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儀的表現(xiàn)啊!
那時,衛(wèi)國有個大夫叫孔圉(yǔ),虛心好學(xué),為人正直。當(dāng)時社會有個習(xí)慣,在最高統(tǒng)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人們會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謚號。按照這個習(xí)俗,孔圉死后,衛(wèi)國國君就賜他謚號“文”,所以后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xué)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么可以被稱為‘文’呢?”孔子回答說:“孔圉聰敏又勤學(xué),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xué)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xué)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作為他的謚號!
后來人們常用“不恥下問”來比喻向地位和學(xué)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或形容謙虛好學(xué),不自以為是。恥,以為恥辱。
中國成語故事7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xué),經(jīng)常關(guān)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xué)習(xí),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fā)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dāng)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fā),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xù)讀書學(xué)習(xí)。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xué)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丶液,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fā)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zhǔn)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中國成語故事8
三折其肱
晉國時,有范氏和中行氏兩個集團的人,預(yù)備起兵攻打晉定公;當(dāng)時有人指出戰(zhàn)事勝利和失敗的關(guān)鍵,要看民眾是否支持,假設(shè)不能取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便將失敗無疑。范氏和中行氏起兵攻打晉定公是一種反叛行為,民眾自將不會支持也們的。何況晉定公自己曾經(jīng)伐君失敗,落得流居異國的田地,可以說是經(jīng)受過失敗的過來人。正如一個經(jīng)過三次折傷手臂的人,雖經(jīng)醫(yī)療后獲得痊愈,但他已嘗透了折臂的味道;在幾次三番的折臂和治療的.經(jīng)受中,他已了解到折臂的緣由,和治療的經(jīng)過與方法,換句話說,他已是個中的老手了。所以“三折其肱”這句成語的含義,是頗為深刻的。
不管何人,只要他是經(jīng)過屢次挫折,從艱難中奮斗而得到勝利的,我們都可以說地是與逆境奮斗過的“三折其肱”的人。世界上的宏大人物,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他肯定是經(jīng)受了不少挫折,卻仍不斷地奮斗,結(jié)果才得勝利。失敗是勝利之母,我們正可以借用偉人們的“三折其肱”來勉人自勉。
中國成語故事9
春秋時期,衛(wèi)桓公是個老實人,于是他的一個兄弟州吁便想奪權(quán)篡位。公元前719年,衛(wèi)桓公準(zhǔn)備去洛陽參加周天子的喪禮時,州吁為他擺了酒席送行。州吁拿著酒杯對衛(wèi)桓公說道:“兄弟今天為哥哥送行。”州吁乘其不備突然取出匕首將衛(wèi)桓公殺了自立為王。州吁十分擔(dān)心老百姓們反對他,于是讓部隊出征打仗,以此來讓國人們的視線從他的身上轉(zhuǎn)移開去。他聯(lián)合宋國、蔡國、陳國出兵攻打鄭國,只可惜鄭國的防守十分嚴(yán)密,最后也是無功而返。魯國的隱公聽說后跟大夫眾仲討論道:“像州吁這樣能夠長久嗎?”眾仲回答道:“州吁是個管中窺豹的人,只懂得四處興風(fēng)作浪,國人是不會擁護他的,等待他的.結(jié)局將是眾叛親離,沒有人敢去接近這樣一位飛揚跋扈的君王!惫粵]過多久,衛(wèi)國老臣石碏在陳國的幫助下將州吁給殺了。
中國成語故事10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zhèn)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里,內(nèi)容竟是告發(fā)周興與人聯(lián)絡(luò)謀反。武則天大怒,責(zé)令來俊臣嚴(yán)查此事。來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查不出結(jié)果,太后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dān)待不起呀。這可怎么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于想出一條妙計。
他準(zhǔn)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里。兩個人你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周興陰笑著說:“你找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甕里,你想想,還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甕,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后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yán)查。對不起,現(xiàn)在就請老兄自己鉆進甕里吧!敝芘d一聽,手里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成語“請君入甕”,比喻用某人自己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延展閱讀:
數(shù)字成語
1、一叫驚人,二龍戲珠,三羊開泰,四面八方,五谷豐登,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面玲瓏,九九回一,十全十美。
2、一帆風(fēng)順,兩全其美,三山五岳,四平八穩(wěn),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七竅玲瓏,八面駛風(fēng),九九歸原,十全十美!
3、一生幸福,二人同心,三年抱兩,四季如意,五福臨門,陸續(xù)添喜,出進平安,八面玲瓏,九九吉祥,十全十美!
4、一生平安、二人同心、三生有幸、四季發(fā)財、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七鄰友好、八面威風(fēng)、九久康泰、十分歡快!
5、可見一斑、心無二用、垂涎三尺、五湖四海、四分五裂、三頭六臂、七擒七縱、五花八門、十拿九穩(wěn)、化整為零!
6、一馬當(dāng)先、二話不說、三心二意、四世同堂、五湖四海、六神無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瓏、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7、祝你:一馬平川、兩億資產(chǎn)、山前有路、四海逢源、五星賓館、六碟一碗、七喜臨門、八面威風(fēng)、九品官員、十點上班。
8、一帆風(fēng)順、兩人同心、三羊開泰、四喜臨門、五谷豐登、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進寶、久久登科、十全十美!
9、一帆風(fēng)順、二龍戲珠、三羊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面威風(fēng)、九九歸一、十全十美!
10、一馬平川、兩億資產(chǎn)、山前有路、四海逢源、五星賓館、六碟一碗、七喜臨門、八面威風(fēng)、九品官員、十點上班!
中國成語故事11
撲朔迷離
北魏時,有一戶姓花的人家,老父叫花弧;ɑ∮幸粋女兒,名叫木蘭,她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武藝十分高強。
那時,北魏經(jīng)常和外族打仗,朝廷下令征兵,木蘭的`父親年紀(jì)太大,弟弟又小,于是木蘭就想裝扮成男子,替父從軍。她穿上父親當(dāng)年穿過的盔甲,威風(fēng)凜凜地去見父親,表明自己的決心;ǜ负芨袆樱遣⒉环判。于是,木蘭要求與父親比武,如果勝了就讓她去從軍;ɑ∠騺聿环,就答應(yīng)了。父女倆就在花園里比劍,你來我往;ɑ‘吘鼓昀象w衰,終于支持不住,敗下陣來,只好同意木蘭代替他去從軍。
木蘭武藝高強,智勇雙全,打了很多次勝仗,立下了大功。出征十二年,但是誰也不知道她是女子。敵人終于投降了,木蘭凱旋,換上女裝。戰(zhàn)友們驚嘆道:“我們同行十幾年,都不知道你是個女子!”
木蘭捉來一對雌雄兔子,然后笑著說:“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币馑际钦f我女扮男裝,就像在地上走的兔子難以分辨出雌雄一樣,根本看不出來我是男的還是女的啊。
中國成語故事12
晉代孫康,京兆人,性敏好學(xué)。家境貧寒,燈已無油,嘗于冬月映雪讀書。
孫康由于家境貧寒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上。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cè)向窗戶時,發(fā)現(xiàn)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于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而且,居然看得非常清楚。于是,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
正是他這種苦學(xué)的'精神,促使他的學(xué)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xué)之士。。
中國成語故事13
胸有成竹
宋朝有個的畫家叫文與可,特別擅長畫竹子,他畫的竹子栩栩如生。為了畫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種了許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細觀察竹子的形態(tài)和變化。所以每次要畫竹子時,他的胸中就已經(jīng)有了十分生動、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注釋]成:現(xiàn)成。
[提示]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準(zhǔn)備和把握。也作“成竹在胸”。
中國成語故事14
傳說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于鑒別馬匹優(yōu)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于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干脆稱他為伯樂,一直到現(xiàn)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托,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仔細尋訪盛產(chǎn)名馬的燕趙一帶,辛苦倍至,但還是沒發(fā)現(xiàn)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么。伯樂立刻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中國成語故事15
呂蒙是三國時期吳國將領(lǐng),武藝高強,戰(zhàn)功卓著,可是不愛讀書。起初,吳主孫權(quán)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身當(dāng)居要職,要多讀些書。”呂蒙說軍務(wù)繁忙沒有時間,孫權(quán)說:“我難道是要你精通經(jīng)史而成為學(xué)問淵博的學(xué)者嗎?只是要你讀點書,增長一點見識,開闊一些視野。你說軍務(wù)繁忙,難道比我還忙嗎?我常常抽時間讀書,感到收獲很大。”呂蒙于是開始利用空余時間讀書。
后來魯肅要到陸口,路過呂蒙的轄區(qū)時,他覺得呂蒙是個大老粗,不想去見他。有人勸他說:“呂將軍已經(jīng)今非昔比了,應(yīng)該去看看他!庇谑撬麃硪妳蚊。大家喝酒喝得高興時,呂蒙問他:“現(xiàn)在將軍重任在身,要與關(guān)羽為鄰了,要怎么防備他呢?”魯肅說:“還沒想過,到時候再說吧。”呂蒙說:“現(xiàn)在吳蜀雖然結(jié)成了聯(lián)盟,但關(guān)羽是虎狼之人,怎么能不早作準(zhǔn)備呢?”于是給魯肅籌劃了五條計策。
他非常驚奇,說:“你如今的才干謀略,已不再是過去吳下的.阿蒙了!”呂蒙說:“對于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shù)日后,就應(yīng)當(dāng)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了!”
“刮目相看”比喻重新認識事物。
【中國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中國成語故事12-17
中國經(jīng)典成語故事05-29
中國成語故事:曲突徙薪08-03
中國成語故事15篇01-31
中國成語故事(15篇)02-25
古代中國成語故事:攀龍附鳳01-26
中國成語故事《后生可畏》09-30
中國成語故事精品[15篇]08-04
經(jīng)典中國古代成語故事06-13
中國歷史成語故事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