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分課時教案
《藤野先生》這是一篇散文,寫于1926年,收在魯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記敘了作者從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學的經(jīng)歷,回憶了自己的恩師藤野先生。接下來小編整理了藤野先生分課時教案,歡迎大家閱讀。
藤野先生分課時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標致、落第、詰責、油光可鑒、深惡痛絕、抑揚頓挫”等詞語。
2、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畫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3、理清文脈,把握本文的敘述線索。
4、學習藤野先生嚴謹認真熱誠正直的高尚品質,體會作者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懷
教學重點:
1、理解選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2、品評重點句段,領會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背景解讀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義。
教學方法:
誦讀法、研討探究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1、板書課題,有關文學常識
、亵斞福1881—1936)生于浙江紹興,原名周樹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開始用魯迅作筆名。
、谥髌芳小兑安荨贰冻ㄏκ啊贰秴群啊贰夺葆濉贰度A蓋集》《墳》等。本文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③《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是魯迅在北京至廈門這段時間寫的,在廣州編定。其實正是魯迅生活中最輾轉流徙,心情最苦悶的時候。原來集名是《舊事重提》,《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時代生活的戀歌,而不是投向敵人的投槍和匕首。
2、介紹寫作背景。
、偬僖跋壬囚斞冈谙膳_學醫(yī)時的老師。他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那位老師大不相同,魯迅先生對藤野先生充滿了尊敬和懷念。
②1902年,魯迅到日本學醫(yī),目的是想將來以行醫(yī)來“療救國民疾病”,但美好的夢想被現(xiàn)實擊碎了!爸袊藝^中國人被殺”這一場景,記錄在影片中,他受到極大的刺激,決定棄醫(yī)從文,用文藝來喚醒民眾。1926年,從日本回來二十多年,寫下此文,紀念老師,也為喚起民眾。
二、誦讀、整體感知文章
1、學生默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標示段序,并疏解疑難字詞。
。1)注音
緋紅(fēi)油光可鑒(jiàn)蘆薈(huì)瞥(piē)
芋梗湯(yù gěng)解剖(pōu)不遜(xùn)匿名(nì)
詰責(jié)深惡痛疾(wù)爛漫(màn)
。2)釋義
緋紅:鮮紅。
詰責:質問并責備。
標致:漂亮。文中是反語,用來諷刺。
油光可鑒:文中是說頭發(fā)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鏡子一樣可以照人。
掌故:關于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的傳說或故事。文中知學校里發(fā)生過的一些事情。
落第:原指科舉時代應試不中。文中指考試不及格。
不遜:無禮。遜,謙遜。
托辭:借口。
抑揚頓挫:(聲音)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
深惡痛疾:厭惡、痛恨到極點。
2、學生齊讀全文,理清思路,把握敘述線索。
在東京(1~3)
“我”在東京的見聞與感受以及轉到仙臺求學的原因。——相識前
在仙臺(4~35)
1、我在仙臺的生活情況
2、我與藤野先生的交往
3、匿名信事件
4、看電影事件
5、我與藤野先生告別——交往中
離開仙臺(36~38)
我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分別后
第二課時
本節(jié)課我們對文中表現(xiàn)出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的內(nèi)容加以分析理解。
一、研讀關鍵語段,深透理解文意
1、指名朗讀課文1—3語段,思考:
。1)作者寫了在東京的哪些所見所聞?(賞花、跳舞)
。2)作者抓住清國留學生哪些特征進行描寫?(辮子)
。3)作者把清國留學生的辮子比作“一座富士山”“小姑娘的發(fā)髻”并且說“實在標致極了”,這里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夸張、比喻、反語)
(4)通過這些描寫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清國留學生怎樣的態(tài)度?(厭惡、反感)
。5)從內(nèi)容的推進上看這與藤野先生有什么關系?
。ㄟ@是魯迅離開仙臺的原因,為下文寫與藤野先生相識埋下伏筆,)
2、接下來作者從東京來到仙臺
。1)與藤野先生初次見面作者主要抓住藤野先生的外貌來描寫,請找出描寫藤野先生外貌的語句。(生活簡樸)
。2)交往中,作者選取了四個典型事例來表現(xiàn)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列出這四個事例:
添改講義——認真負責
糾正解剖圖——治學嚴謹
關心實習——熱情誠懇
了解裹腳——求實精神
沒有民族偏見、治學嚴謹、正直熱誠
(3)除了寫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外,還寫了哪些事?
、倌涿牛▋(nèi)容——自尊心受到傷害。
結果——維護祖國尊嚴
②看電影——“我的意見卻變化了”“我的意見”指什么?“變化”指什么?
棄醫(yī)從文:為什么?
。4)上面兩件事可以看出魯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熱愛祖國
。5)這些事與藤野先生有什么聯(lián)系?(離開仙臺,告別藤野埋下伏筆)
3、離開仙臺
(1)作者離開仙臺后,雖未給藤野先生寄過照片和信,但作者懷念之情卻未減,為什么?(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而且“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直接抒情)
(2)作者是如何表達對藤野先生的懷念的?(收藏講義、掛照相、把懷念化作勇氣和力量——繼續(xù)寫———)
(3)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話:(用手中的筆同反動派作斗爭,體現(xiàn)他的愛國思想)
二、總結
1、本文通過作者在日本留學的幾個片段刻畫他的老師藤野先生,贊揚了先生的高尚品質,抒發(fā)了對先生深切真摯的懷念,并表達強烈愛國之心和與反動派斗爭的決心。
2、自我整理
、賰蓷l線索
、趦煞N真摯情感
、鬯膫典型事例
④一次思想轉變
三、體驗反思
1、課后習題第1題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提供參考意見。
2、魯迅棄醫(yī)從文的人生選擇對你有什么啟示?請聯(lián)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義。
學生積極發(fā)言,教師引導、鼓勵。
四、布置作業(yè)
以“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師”為題,構思完成一篇小作文。
要求:
。1)綜合運用記敘、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
。2)敘事具體、中心明確。
藤野先生分課時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選擇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思想品質的寫作方法;
。病⒗斫獗疚恼Z言濃厚的感情色彩;
。场W習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選擇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思想品質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有特殊含義的一些詞句,如“東京也無非是這樣”“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深刻感悟魯迅的愛國主義情感。
【課型】
新授課。
【教具】
多媒體。
第一課時
課前布置預習,要求學生找出不懂的詞句和其他疑問;歸納后,說出本文寫了有關藤野先生的哪些事,這些事分別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什么樣的思想品質。通過閱讀課文,感受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課前學生聽說訓練,介紹佳作,學生從講演者選材、表述、形象、氣質等方面進行評價,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
二、導入新課
談話導入:同學們,初中階段我們學習了許多有關老師方面的課文,你能具體列舉是哪些文章嗎?(學生列舉,多媒體打出篇目:魏巍《我的老師》、都德《最后一課》、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些文章分別介紹了作者心目中的教師形象。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魯迅先生的又一篇散文《藤野先生》,看看他是怎樣記敘他的日本籍教師藤野先生的。(板書課題)
三、學習新課
1、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
。、交流預習內(nèi)容:
⑴交流字詞(多媒體展示)。
、平榻B有關本文的一些資料。
、亵斞噶魧W日本的有關情況。
②魯迅寫作本文的時代背景及有關情況。
、厶僖跋壬纳胶喗椤
。、學生朗讀課文,思考文章結構層次,找出文章敘事線索。
4、理清文章脈絡看看文章寫了哪些事。學生口頭回答:本文寫了有關藤野先生的哪些事?這些事分別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什么樣的思想品質?(板書結構提綱)
四、激情訓練
1、多媒體課件演示。
。病⒂懈星榈睦首x課文第一自然段。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藤野先生》這篇散文,了解了抓住人物性格特征寫人的寫法,感受了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業(yè)
。、朗讀全文,體會文中感情色彩濃厚的句子,找出疑難問題。
。病⒂懻撜n后習題。
第二課時
一、檢查字詞掌握情況,聽寫字詞
二、分析理解課文,深入挖掘課文內(nèi)涵,學習抓住人物性格特征寫人的記敘方法,學習通過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優(yōu)秀品質的寫法。討論課文中感情色彩濃厚的詞句。
思考題:(這些問題可以啟發(fā)學生質疑,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討論解答,教師適當點撥)
。、在東京所見很多,但只挑選了櫻花和清國留學生兩件事情來描寫,這樣寫有什么作用?(用櫻花的美,襯托出清國留學生的丑)
。、作者描寫清國留學生丑態(tài)百出,寫了哪些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頭上盤著大辮子、油光可鑒、學跳舞。修辭:比喻、夸張、反語、襯托。)
。、作者從東京到仙臺,一路所見事物很多,為什么只寫“日暮里”和水戶?(因為“日暮里”是作者從東京到仙臺的第一站,站名觸發(fā)了作者的憂思,作者想到日暮圖窮的日本軍國主義,想到風雨飄搖的祖國,更加激發(fā)了作者的愛國主義情感!八畱簟笔敲鞯倪z民朱順水客死的地方,作者借以表達自己的一腔愛國熱情。)
。、作者在仙臺受到的優(yōu)待,為什么把它歸結為“物以希為貴”?寫仙臺醫(yī)專的職員熱情周到與藤野先生有什么聯(lián)系?(作者感受到的是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苦,他們的熱情周到與藤野先生一樣,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是一個友好、熱情好客的民族。)
。、魯迅棄醫(yī)從文的原因是什么?(看電影事件,激發(fā)了他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習本文的寫作特點。
課堂內(nèi)容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分析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深入挖掘了課文的內(nèi)涵,深刻理解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三、拓展練習:
1、體會文中感情色彩濃厚的詞句。例如:
⑴“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斗亂……”表達對清國留學生中只知道玩樂者的厭惡之情。
⑵“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也無怪他們疑惑。”
表達對歧視中國學生者的滿腔義憤之情。
、堑冢常纷匀欢沃苯邮闱,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無限懷念和感激之情。
。、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副詞對表達意思的作用。(多媒體演示)
、艝|京也無非是這樣。
、茖嵲跇酥聵O了。
、谴蟾攀俏镆韵橘F罷。
、取尤凰卜(wěn)了。
、伤麄円埠螄L不酒醉似的喝采。
提示:
⑴“無非”表示“只不過”的意思,表達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在東京造成惡濁氣氛的厭惡,為后文“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筆。
、啤皩嵲凇北硎尽暗拇_”的意思,“標致”在這里是反語,用“實在”加強“標致”,增強了這一反語的諷刺力量,這就更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鄙夷和反感。
⑶“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與句末語氣的“罷”合用,更加強了不敢肯定的語氣,這是作者用詼諧的口氣猜測他在仙臺受“優(yōu)待”的原因。
⑷“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說明這個客店居住條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地睡安穩(wěn)了,表露了作者對生活環(huán)境的惡劣不以為意!熬尤弧币辉~加強了整個句子的幽默感。
⑸“何嘗”與“不”連用,以反詰的語氣加強肯定,說明他們無一例外地幸災樂禍,麻木不仁,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反動派長期統(tǒng)治下的人們精神麻木的痛恨。
四、布置作業(yè)
寫你熟悉的一個人,抓住人物性格特征寫一篇小短文。
五、課后小結
這是一篇充滿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的敘事散文,學生通過閱讀、感悟,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他們深深地被魯迅先生崇高的愛國熱情所感染,深深地被魯迅先生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所打動。對課文的學習理解,不僅僅在散文優(yōu)美,更重要的是被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力量所征服。
【藤野先生分課時教案】相關文章:
藤野先生教案10-10
《藤野先生》教案10-10
《藤野先生》教學教案11-02
人教版《藤野先生》教案11-02
藤野先生獲獎教案10-09
藤野先生教案范文10-10
名師藤野先生教案10-09
魯迅《藤野先生》教案10-10
有關藤野先生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