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鏈》教案設(shè)計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1、導語
美國經(jīng)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一個快樂方程式:快樂=物質(zhì)消費÷欲望。從經(jīng)濟學觀點看,物質(zhì)消費越大欲望越小,快樂就越多,所謂知足常樂。反之,一個物質(zhì)消費有限,欲望無窮大,那將怎樣呢?我們來看小說《項鏈》,從中尋找答案。
2、作者介紹
莫泊桑是19世紀下半期法國杰出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一生寫了350多篇中短篇小說,6部長篇小說和3部游記。莫泊桑在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的藝術(shù)成就尤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之稱。
他的代表作品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項鏈》、《漂亮朋友》。他的中短篇小說描繪了各種各樣的生活場景,刻畫了各個社會階層各種職業(yè)的人物形象,小說《項鏈》就是這樣一篇描寫小資產(chǎn)階級的故事。
3、檢查預習
(1)小說的線索是什么?
(2)圍繞項鏈主要寫了哪些幾件事?
二、分析悲劇成因
1、師:同學們在預習感言中都提到了“悲劇”這個詞,那么,你們?yōu)槭裁凑J為這是個悲劇呢?
明確: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瑪?shù)贍柕缕鋵嵾是一個很不錯的女子,卻因為丟了項鏈而付出了十年艱辛的代價,從小康之家墜入困頓,這不能不說是個悲劇。
2、提問:那么,瑪?shù)贍柕律砩嫌惺裁纯扇≈幠?
明確:她誠實守信、堅忍頑強、恪守尊嚴、勇于負責、真實不虛偽。
3、提問:這樣一個靈魂深處具備優(yōu)秀品質(zhì)的女子為什么以悲劇收場?
明確:因為虛榮心作祟。
4、思考討論:文章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瑪?shù)贍柕碌奶摌s心?(按情節(jié)發(fā)展順序來)
(1)序幕部分
提問:序幕部分是怎么刻畫她的虛榮的?
明確:她夢想著追求豪華生活,渴望進入上流社會,而且她覺得憑自己的美貌理應過這種生活;然而現(xiàn)實卻是冰冷的、寒酸的,“沒有漂亮的服裝,沒有珠寶,什么也沒有”。她的夢想與現(xiàn)實之間有著尖銳矛盾,可謂“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正如文中所說“這些東西,在別的跟她一樣地位的婦人,也許不會掛在心上,然而她卻因此痛苦,因此傷心。”這種對超越現(xiàn)實的物質(zhì)與精神追求的`執(zhí)迷,正可看出她的虛榮。
師: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悲劇主人公不是善良的典范,卻必須是容易犯錯誤的人。而他(她)之所以犯錯誤,不是由于他(她)對自己身外的事物一無所知,便是由于他(她)的欲望。”
(2)“借項鏈”部分
提問:作者如何描寫瑪?shù)贍柕略诮璧姐@石項鏈前后的心理變化?
明確:“猶豫不決”、“不斷問”--沒有見到項鏈時的不安;
“心跳”、“發(fā)抖”、“出神”--發(fā)現(xiàn)鉆石項鏈時的激動、神往
“遲疑”、“焦慮”--擔心對方拒絕時的猶豫不安;
“跳”、“接”、“親”、“跑”--得到允許后的興奮。
師:作者通過一系列神態(tài)、動作描寫刻畫她在借項鏈時的幾個心理變化,淋漓盡致地揭示她愛慕虛榮、追求享樂的精神世界。
(3)“失項鏈”部分
A、提問:舞會上的四個“陶醉”說明了什么?
明確:長期以來的夢想得到實現(xiàn),這種欣喜若狂、忘乎所以正反映了她極度膨脹的虛榮心。
B、討論:生活和她開了一個絕大的玩笑,就在她的幸福達到頂點時,項鏈丟了。丟項鏈的可能性是否存在?
明確:舞會后,因丈夫所帶來的樸素衣服的寒酸,說什么也不愿穿甚至逃走;到街上,遠遠見到車子就喊,說不定還會飛奔過去。最后找到一輛破馬車,為了不被發(fā)現(xiàn),登車時必定張皇匆忙,連車號都沒注意。這些都暗示遺失的可能性。
師:正是愛虛榮,使她借項鏈;又是愛虛榮,使她丟項鏈,從幸福的云端跌入痛苦的深淵。
(4)“賠項鏈”部分
A、提問:十年的艱辛有沒有讓她徹底清醒過來?
明確:第104自然段的心理描寫說明她沒有改悔,可見其虛榮心是如何深入骨髓、根深蒂固。
B、思考:瑪?shù)贍柕逻@種根深蒂固的虛榮心是怎么來的?
明確:來源于社會,個人是不能脫離社會存在的,個人的性格源于社會的熏陶。當時,整個社會就是浮華、勢力又虛榮的。
C、討論: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這種虛榮浮華的社會風氣?
明確:①“因為在婦女,美麗、豐韻、嬌媚,就是她們的出身;天生的聰明,優(yōu)美的資質(zhì),溫柔的性情,就是她們惟一的資格。”
②其他人物也愛慕虛榮
路瓦栽先生:她之所以花很大力氣弄到那張請柬并且為此“得意揚揚”,是因為晚會的請柬“大家都希望得到,可是很難得到;一向很少發(fā)給職員”,并且“這是一個好機會”,“在那兒可以看見所有官員”。他的醉心名利、愛慕虛榮是顯而易見的。
佛萊思節(jié)夫人:她之所以去珠寶店買漂亮的青緞盒子來裝假項鏈,又不告訴瑪?shù)贍柕马楁準羌俚,是為了使這掛至多只值五百法郎的假項鏈看起來像鉆石項鏈,又用這掛假項鏈來顯示富有、抬高身價。她同樣愛慕虛榮。
師:個人的思想意識和行為都是特定社會環(huán)境下的產(chǎn)物。當時的法國社會崇尚的就是這么一種虛榮浮華的風氣,生活于其中的瑪?shù)贍柕掠衷跄懿皇芷溆绊懩?這也難怪經(jīng)歷了十年的磨難,她虛榮依舊、癡心不改。
三、總結(jié)拓展
1、以一幅對聯(lián)結(jié)束課文
師:瑪?shù)贍柕碌谋瘎⑹疚覀,切勿貪慕虛榮,否則你就是瑪?shù)贍柕碌诙?/p>
2、思考:像瑪?shù)贍柕逻@樣因為愛慕虛榮而導致悲劇的事例還有哪些?
師:真理再向前一步,就可能變成謬誤;美好的愿望一旦脫離現(xiàn)實,就可能發(fā)生信念偏執(zhí),釀成生活悲劇。
3、討論:今天,我們應該怎么看待虛榮心?
明確:我們承認人都有虛榮心,有虛榮心不一定就是壞事。相反,有虛榮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人有上進心的表現(xiàn)。面對惡劣環(huán)境無動于衷,并不令人稱道。但凡事皆有度,超過合理的度,事情就會向反方向發(fā)展。
【《項鏈》教案設(shè)計第一課時】相關(guān)文章:
《項鏈》教案設(shè)計第二課時06-06
《項鏈》教案設(shè)計08-20
《琵琶行》第一課時課時教案設(shè)計06-08
《松鼠》教案設(shè)計「第一課時」05-09
《散步》第一課時教案設(shè)計05-12
《師說》第一課時教案設(shè)計05-29
觀潮第一課時教案設(shè)計04-05
《觀潮》第一課時教案設(shè)計04-05
人教版高二語文《項鏈》教案設(shè)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