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AⅤ免费|欧美 女 码 一区二区|国产明星视频愉拍在线|亚洲精品视频三级在线看

    1. 
      

      <cite id="zyqvt"></cite>
      1. <strike id="zyqvt"><table id="zyqvt"></table></strike>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

        時間:2024-04-24 08:30:3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水的組成》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1

          1 、設計思路

          在本課教學設計中,從學生熟悉的水對生命的重要性引入。學生對水的最直觀的認識是水的物理性質(zhì),教師與學生共同回顧生活中水的應用和水的物理性質(zhì),在探究中引導學生從化學角度去認識水,強化化學用語和表達規(guī)范等相關(guān)知識,理解多方面、多角度認識事物的方法,要學會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通過試驗探究,明確水是由H、O兩種元素組成,讓學生認識到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

          2 、教學目標:

          2.1知識與能力:學生通過學習了解氫氣(H2)的制取與物理、化學性質(zhì),理解水的組成及其化學式的確定。

          2.2過程與方法:通過H2的制取與燃燒、電解水等探究實驗,讓學生感知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體驗通過科學探究獲得科學結(jié)論的過程。

          2.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了實驗是化學探究的基礎,明白化學與生活是緊密相聯(lián)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3、教學重點:

          3.1 H2燃燒的現(xiàn)象及其產(chǎn)物,理解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3.2通過電解水產(chǎn)生氫氣和氧氣的實驗,進一步探究水的組成,通過實驗產(chǎn)物的體積比是V(H2):V(O2)=2:1,進一步理解水的化學式――H2O。

          4 、教學難點:

          H2燃燒,推斷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是理論上的推斷,電解水產(chǎn)生氫氣和氧氣的實驗充分證實了推斷是正確的,探討并確定了水的化學式。

          5、教學過程:

          5.1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主題

          [教師](出示燒杯盛裝的水)說出水的重要性,你們對水的了解有多少?

          [學生]回答。

          [教師]這是從那個角度對水的認識?

          [學生]這是從物理性質(zhì)的角度認識。

          [教師]導入新課:水的組成。

          5.2 H2的儀器介紹和制取原理

          [教師]在了解如何制取氫氣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我手中的這套儀器————啟普發(fā)生器,(講啟普發(fā)生器的作用)。實驗室是用鋅片和稀硫酸反映制取,現(xiàn)在我們先來討論一下為什么不用稀HCl來制取氫氣。

          [學生]交流討論結(jié)果

          [教師]大家總結(jié)的很好。不用稀HCl的原因正是同學們分析得到的結(jié)論,因為HCl有揮發(fā)性,制得的H2中會混有HCl氣體而是氫氣不純。(將鋅粒和稀H2SO4裝入啟普發(fā)生器中,準備制取H2)。

          5.3 H2的爆炸實驗

          [教師](實驗)大家觀察看到了什么?

          [學生]肥皂泡快速上升。

          [教師]這說明什么。

          [學生]氫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小。

          [教師](將導管插入水槽中,有大量氣泡冒出)這說明什么?

          [學生]說明H2難溶于水。

          [教師]你們總結(jié)的氫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小且難溶于水是氫氣的什么性質(zhì)呢?

          [學生]是物理性質(zhì)。

          [教師]氫氣還具有可燃性,現(xiàn)在我就將氫氣點燃,請同學們觀察。我點燃H2的結(jié)果與課本上的結(jié)果一樣嗎,為會么?怎樣才能讓H2安靜的燃燒呢?

          [學生思考討論]點燃前要對氫氣進行驗純,而老師在點燃氫氣前沒有進行驗純,所以發(fā)生了爆炸。

          5.4 H2的驗純

          [教師]氫氣如何驗純呢,如何判斷氫氣是否純凈呢?

          [學生]根據(jù)課本描述H2驗純試驗的操作過程。

          [教師](按試驗要求進行驗純試驗)根據(jù)同學的描述,大家判斷現(xiàn)在氫氣是否純凈,是否可以點燃了。

          [學生]爆鳴聲小,說明氫氣純凈度高,可以點燃了。

          [教師]請同學們思考,點燃其他可燃氣體時是否需要驗純?

          [學生]需要,點燃可燃氣體時都需要進行驗純。

          [教師]那么點燃可燃氣體在什么情況下會發(fā)生爆炸呢?我們需要知道另一個名詞————爆炸極限。(解釋)我們現(xiàn)在已知氫氣的爆炸極限是4。0%—74%(體積分數(shù))

          5.5 H2的安全點燃

          [教師](點燃導管口的氫氣)同學們觀察火焰的顏色。

          [學生]火焰的顏色是淡黃色的,與課本上描述的不一樣,為什么呢?

          [教師]釋疑。

          5.6 H2燃燒的實質(zhì)

          [教師](在燃燒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冷的燒杯)請同學們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

          [學生]燒杯上有水霧生成。

          [教師]這說明什么呢?

          [學生]說明H2燃燒產(chǎn)生了水,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教師]這正好說明水是由H、O兩種元素組成的。大家能否寫出H2與O2通過燃燒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表達式呢。

          [學生](板書)氫氣+氧氣燃燒水

          [教師]用元素符號如何表示這個化學反應的表達式呢?(在下面寫出)

          5.7電解水實驗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電解水實驗)讓學生觀察。

          [學生]交流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教師]請大家思考一下,這兩個試管中分別收集到的是什么氣體,并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驗證你們的猜想。

          [學生]交流。

          [教師]總結(jié)。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了新物質(zhì)氫氣和氧氣,這是一個物理變化的還是化學變化?

          [學生]是化學變化,

          [教師]在這個化學變化中參加反應的元素在反應前后有沒有發(fā)生變化?

          [學生]反應前后參加反應的元素沒有發(fā)生變化。

          [教師]通過水的電解實驗,同學們還得出什么結(jié)論?

          [學生]電解水的`表達式是H2O電解H2 + O2

          [教師](總結(jié))

          5.8單質(zhì)和化合物的概念

          [教師]從上面的實驗和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可以說明,水中含有氫(H)氧(O)兩種元素。這種組成中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純凈物叫化合物。我們知道的化合物還有哪些?

          [學生]學生舉例。

          [教師]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上面同學們指出的化合物中哪里些是氧化物?

          [學生]學生舉例。

          [教師]我們在實驗中還接觸到象H

          2、O2這樣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我們把它們叫做單質(zhì)。同學們總結(jié)一下單質(zhì)的定義。

          [學生]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zhì)。

          6、教學反思:

          6.1本課為《自然節(jié)的水》一章的第一節(jié)“水的組成”,課程讓學生從化學的角度認識了水的組成。改版前的課程中將氫氣的燃燒做為選學內(nèi)容,認識水直接從電解水入手,改版后將氫氣的燃燒改為必學內(nèi)容,讓學生從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兩方面去認識水的組成。我認為是這樣設置更科學,更合理,學生可以更全面地接受知識。

          6.2引導學生探討液化氣、天然氣使用中的安全防范知識,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常識結(jié)合起來,用理論去指導生活實踐,體現(xiàn)了化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學習理念,培育了學生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價值觀。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水的物理性質(zhì)。

          2.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教學重難點

          重、難、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確定水的元素組成,引出氫氣。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1.了解水的物理性質(zhì)。

          2.了解水是由氫元索和氧元素組成的,水的化學式是H2o。

          (二)整體感知

          本節(jié)內(nèi)容為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的教材。通過電解水實驗的事實,得出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并且通過實驗和推導要給學生一個啟示,物質(zhì)的化學式是實驗事實再通過嚴格的計算得出的,不是憑空捏造的,從而深刻理解課文含義,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發(fā)展。

          本節(jié)的另一個主要任務是引出氫氣,為下一節(jié)內(nèi)容打基礎。所以本節(jié)的關(guān)鍵是做好實驗,一定要保證實驗成功,否則必須重做。以使學生對實驗事實有正確的表象。使他們可以進行正確的分析,得到正確結(jié)論。

          講解本節(jié)內(nèi)容時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

          (三)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前面我們學習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它與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水污染的形成,危害以及防治辦法。知道了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我們要保護水、愛惜水,節(jié)約用水。那么,同學們想一想,水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水的物理性質(zhì)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解決這幾個問題。

          [強調(diào)]:水是一種純凈物,而江水、河水以及我們?nèi)粘K玫淖詠硭蓟蚨嗷蛏賻в须s質(zhì),是混合物。通常我們化學中所說的水或蒸餾水都是指純凈的水。在前面我們學化學式時,我們就已經(jīng)知道水的化學式是h2o。水是我們天天接觸到的東西,但它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物質(zhì)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首先我們來學習水的物理性質(zhì)。

          [板書]:一.水的物理性質(zhì)

          [教師活動]:展示一瓶蒸餾水。

          [學生活動]:觀察后描述一下水的顏色、狀態(tài),利用所學過的知識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質(zhì)。

          [總結(jié)板書]:水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液體,在101kpa時,水的凝固點為0℃,沸點為100℃。并且,水在4℃時密度最大為lg/cm3,水結(jié)冰時密度減小,體積膨脹。

          [講解]:那么水是單質(zhì)還是化合物?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來研究一下水的元素組成。

          [板書]:二.水的組成

          [實驗]:演示實驗3—1:電解水實驗,注意提示學生觀察正負極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

          [總結(jié)板書]:(一)電解水實驗

          現(xiàn)象:

          1.正負極都產(chǎn)生無色氣體。

          2.正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比為1:2。

          [講解]:那么正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是什么呢?我們來驗證一下。

          [實驗]:演示實驗3—2:用燃著的木棒點燃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

          用帶火星的木棒檢驗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

          [總結(jié)板書]:

          (二)驗證實驗

          現(xiàn)象:

          1.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可以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包火焰;

          2.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火柴樟復燃。

          水分子 氧原子 氫原子 氧分子 氫分子

          [講述]:所以水電解的反應用化學式表示為:

          [板書]: 通電

          h2o ——→ h2↑ + o2↑

          [講解]:這個反應也證明了這樣一個理論: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練習]:第49頁第l題。

          課后小結(jié)

          本節(jié)我們主要研究了水的物理性質(zhì),水的組成以及水的化學式的確定。通過學習同學們不僅要了解這些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從學習中體會到要想掌握一門科學知識,必須有一絲不茍的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更要有實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水的物理性質(zhì),水的組成及其它初步知識;通過對水組成的分析實驗,鞏固和提高基本實驗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電解水實驗的確定,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一種物質(zhì)的化學式并非臆造而是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所得。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對熟悉的水進行科學的認識和研究,培養(yǎng)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據(jù)電解水的實驗確定水的組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原子、分子、單質(zhì)、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相互關(guān)系。進一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zhì)。

          2、難點:電解水實驗及其對實驗結(jié)論的理解。

          實驗準備

          課本第48頁[實驗3—1][實驗3—2]教學用品

          水槽、試管、直流電源、帶電極的導線、燒杯;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小黑板出示)(提問)

          1、下列符號的意義:(追問2的意義)H____,2H_____,H2_____,2H2_____,H2O_____,2H2O____。

          2、水中氫、氧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各是多少?

          二、引入新課

         。ㄒ裕┪覀円褜W了水的化學式H2O,通過第2題的練習,知道了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也會計算出水中氫、氧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1:8,但事實是否如此?

          三、新課講授

          1、水的物質(zhì)性質(zhì)

         。ㄓ^察)展示一杯純凈的水。引導學生按照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順序認識論述水的物理性質(zhì)。

         。ㄩ喿x)課本第47頁水的物理性質(zhì)。

         。ㄐ〗Y(jié))

         。1)常溫下,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

          (2)凝固點:0℃,沸點:100℃;

         。3)1標準大氣壓下,4℃時密度最大為1g/mL。

         。4)冰的密度比水小。

          2、水的組成

          (實驗)課本[實驗3—1] (觀察)通電后電極上有氣泡出現(xiàn)。

          (討論)正、負兩極管內(nèi)分別為什么氣體?如何檢驗?(實驗)課本[實驗3—2] (觀察)用點燃的木條分別進行檢驗,可以觀察到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內(nèi)氣體能使點燃的木條燃燒得更旺;與電源負極相連的試管內(nèi)的氣體可,發(fā)出淡藍色的火焰。

          (小結(jié))由此可見,陽極(正極)產(chǎn)生氧氣,陰極(負極)產(chǎn)生氫氣。

          (提問)通過電解水的實驗證明了什么?(分析)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然后互相討論,最后教師總結(jié)講解,分析過程可用投影。

         。ㄐ〗Y(jié))(1)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生成了氫氣,證明了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生成氫和氧氣兩種單質(zhì),證明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發(fā)生了分解反應,水氫氧+氧氣。

          (3)根據(jù)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2:1可進一步扒導水的化學式是H2O。 根據(jù)實驗事實。

          生成氣體的體積比VH2:VO2=2:1 氫氣的密度為0.0899g/L,氧氣的密度為1.429g/L。

          所以,氣體的質(zhì)量比:H2:O2=(2×0.0899):(1×1.429)=1:8 所以,水中H元素:O元素=H:O=1:8 氫的原子量為1,氧的原子量為16,所以,H2O中原子個數(shù)比為H:O=

          根據(jù)實驗測得水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8 (結(jié)論)(1)一個水分子只能由2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gòu)成。

          (2)水的化學式為H2O

          四、鞏固練習

          1、鞏固練習(小黑板展示)(1)通電分解水可得到氫氣和氧氣的實驗事實證明( )

          A、水的組成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B、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C、通電時,水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D、通電可使水中的.氫氣和氧氣分離

          E、水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

          (2)計算水中H、O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提示:①B、C ②H%=11.1% O%=88.9%)

          五、典例分析

          例1根據(jù)電解水的實驗結(jié)果所得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2:1,又知在標準狀況下氫氣的密度為0.889G/L,氧氣的密度為1.429G/L及水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8,通電計算確定水的化學式。

         。ǚ治觯┻@是一道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判斷物質(zhì)組成的計算題,一般情況下確定物質(zhì)的化學式的步驟是:

          (1)確定該物質(zhì)組成的無種類,例如該題中根據(jù)實驗事實得知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2)根據(jù)各種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及該物質(zhì)的相對分發(fā)子質(zhì)量確定它的各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

          (3)根據(jù)各種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寫出該物質(zhì)的化學式。

          (詳細解題步驟見新課講授中的最后小結(jié)中第(3)點。)例2下圖是簡易的電解水的裝置:(1)在圖括號內(nèi)標出電的正、負極;(2)與正極相連的試管里產(chǎn)生的是________氣,與負極相連的試管內(nèi)產(chǎn)生的是_____________氣,兩種氣體的質(zhì)量比為_____________分子個數(shù)比_______。

          (分析)由電解水的實驗現(xiàn)象得知:(1)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為H2,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為O2。

          (2)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2:1.所以分子個數(shù)比也是2:1,因此根據(jù)氧氣、氫氣的密度計算出它們的質(zhì)量比為:mH2:mO2=2×0.0899g/L:1×1.429g/L=1:8

          六、歸納小結(jié)

          1、了解水的物理性質(zhì)。

          2、掌握水的組成,水分子的構(gòu)成。會用符號表達式表示電解的水的反應。

          3、通過電解水生成了氫氣的和氧氣的事實進一步認識化學反應實質(zhì),理解分子與原子的本質(zhì)區(qū)別。

          七、作業(yè)布置

          1、課后習題

          2、課時作業(yè)設計:第一大題。

          八、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水的組成

          一、水的物理性質(zhì):見課文第47頁

          二、水的組成:電解水的實驗現(xiàn)象:

          1、有氣體生成;

          2、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能燃燒,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H2

          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得更旺——O2

          3、氫氣與氧氣的全積比為2:1 4。結(jié)論:(根據(jù)實驗事實)

         。1)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發(fā)生分解反應,水氫氣+氧氣;

          (3)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了和一個氧原子構(gòu)成,水的化學式是H2O;

         。4)電解水的符號表達式:H2O H2↑+O2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4

          水是我們天天接觸到的東西,但它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物質(zhì)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首先我們來學習水的物理性質(zhì)。

          [板書]:一、水的物理性質(zhì)[教師活動]:展示一瓶蒸餾水。

          [學生活動]:觀察后描述一下水的顏色、狀態(tài),利用所學過的知識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質(zhì)。

          [總結(jié)板書]:水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液體,在101KPa時,水的凝固點為0℃,沸點為100℃。并且,水在4℃時密度最大為lg/cm3,水結(jié)冰時密度減小,體積膨脹。

          [講解]:那么水是單質(zhì)還是化合物?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來研究一下水的元素組成。 [板書]:

          二、水的組成

          [實驗]:演示實驗3—1:電解水實驗,注意提示學生觀察正負極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 [總結(jié)板書]:

         。ㄒ唬╇娊馑畬嶒

          現(xiàn)象:1、正負極都產(chǎn)生無色氣體。

          2、正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比為1:2。[講解]:那么正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是什么呢?我們來驗證一下。 [實驗]:演示實驗3—2:用燃著的木棒點燃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用帶火星的木棒檢驗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 [總結(jié)板書]:

         。ǘ炞C實驗

          現(xiàn)象:

          1、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可以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色火焰;

          2、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火柴復燃。

          1、正極產(chǎn)生氧氣;

          結(jié)論:2、負極產(chǎn)生氫氣。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通電

          方程式:水——→氫氣+氧氣

          [講述]:通過剛才我們電解水實驗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但到此為止我們還不能確定水的化學式。在科學研究中確定某物質(zhì)的化學式都是需要通過精密的實驗和準確的計算的。下面我們就通過計算來確定水的化學式。

          [板書]:已知:水電解后產(chǎn)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

          氫氣的密度為O。089g/L;氧氣的密度為1.429g/L。

          氫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l;氧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6。計算:水分子中氫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zhì)量比:(2×0.089):(1×1.429)=1:8

          則水分子中氫原子與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

          1 8:= 1:2 1 16

          總結(jié):水分子中氫和氧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2:1,水的化學式為H2O。

          [講解]:水在通電條件下.一個水分子首先分解成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兩個氫原于再結(jié)合成一個氫分子;同樣兩個氧原子結(jié)合成一個氧分子。大量的氫氣分子聚集成氫氣,大量的氧氣分子聚集成氧氣。

          [副板書]:

          水分子氧原子氫原子氧分子氫分子

          [講述]:所以水電解的反應用化學式表示為:

          [板書]:通電

          H2O ——→ H2↑ + O2↑

          [講解]:這個反應也證明了這樣一個理論: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練習]:第49頁第l題。

         。ㄋ模┛偨Y(jié)、擴展

          本節(jié)我們主要研究了水的物理性質(zhì),水的組成以及水的化學式的確定。通過學習同學們不僅要了解這些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從學習中體會到要想掌握一門科學知識,必須有一絲不茍的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更要有實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初中化學第三章“水氫”的內(nèi)容可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水和氫氣,第二部分為原子結(jié)構(gòu)知識的擴展。對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節(jié)以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為題,討論了水與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等的緊密關(guān)系,在學生了解了水污染產(chǎn)生的嚴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義之后,就應該對水作進一步認識,但教材只講了水的物理性質(zhì)和水的組成,把水的化學性質(zhì)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節(jié)中去,而把本節(jié)重點放在分析水的組成。教材的編排還注重了新舊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本節(jié)是在學習了原子、分子、元素、單質(zhì)、化合物等概念基礎上編排的,因此,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鞏固和加深了這些知識。通過實驗現(xiàn)象引出的氫氣,又為學習氫氣的性質(zhì)作出鋪墊。

          二、教學目標

         、僦R目標:

          a、使學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質(zhì);

          b、通過電解水的實驗,使學生認識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了解水的化學式;

          c、通過本節(jié)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關(guān)系,并可進一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zhì)。

         、谀芰δ繕耍

          a、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

          b、培養(yǎng)學生宏觀和微觀相結(jié)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標:

          a、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對學生進行物質(zhì)無限可分性教育,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b、通過觀看有關(guān)水資源和水的污染的錄像,增強環(huán)保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俳虒W重點:電解水的實驗和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確定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學難點:用分子、原子的知識解釋電解水,即從宏觀現(xiàn)象轉(zhuǎn)向微觀分析。

          四、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jié)課堅持“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的辨證統(tǒng)一”和“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原則,博采演示教學法、課件展示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諸方法之長,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yōu)組織,并體現(xiàn)以下特點:

         、薄⑴囵B(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重點改進了演示實驗,利用實物投影將實驗投在屏幕上,將實驗加以放大,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包括實驗裝置、步驟、現(xiàn)象都展現(xiàn)在每一個學生眼前,使實驗效果更清晰、更直觀,讓每個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突出了重點。

         、、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通過課件展示出一組富有探究性的問題(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水屬于哪類物質(zhì)?水分子是由什么構(gòu)成的?),給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良好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結(jié)論。自制電解水的微觀解釋圖片,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化枯燥為生動,從而降低了學習難度,使教學難點得以順利突破。學生也為其形式之新穎,從而產(chǎn)生樂學情緒,激發(fā)了他們以探究為特征的求知欲望。

         、场⒓哟蠼虒W密度: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shù)做到高密度的學習知識,大信息量的優(yōu)化處理,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利用文字閃動,圖象移動,顏色變換的手段,不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為了增強學生對水的分布和水的污染的感性認識,課上選擇一段“有關(guān)水資源和水污染”的錄像,增強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⒋、優(yōu)化教學過程:計算機以其獨特的功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思維情景,培養(yǎng)探究能力,發(fā)展智力,教師、計算機、學生形成一個有機的組合。通過計算機不僅能學懂、學會、學活、學精,而且能促使學生樂學、善學、勤學、活學,師生共同進入教與學的自覺狀態(tài)和最佳狀態(tài),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活力,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運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過程如下:

         、、以問題導入新課,簡潔明了。在講授新課前,通過計算機展示出兩個聯(lián)系實際的問題,然后進入新課。

         、、歸納出水的物理性質(zhì)展示一杯水,培養(yǎng)學生從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結(jié)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質(zhì)。

          ⒊、分析實驗現(xiàn)象,探究水的組成,進行微觀解釋(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課件展示出一組富有探究性的問題,引出水的組成這個重要知識點。因此,作好演示實驗尤其關(guān)鍵(展示實驗),書第48頁,這是未改進的演示實驗,實驗效果不直觀,效果不好;這是改進后的實驗,使實驗效果更清晰、更直觀,更便于學生主動根據(jù)實驗進行探究。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出水的電解產(chǎn)物。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6

          一、說教材。

          探究水的組成是第四章第三節(jié)的內(nèi)容,本節(jié)在學習水的重要性、科學飲水、水的污染和防治等知識的基礎上來學習水的物理性質(zhì)和通過電解水的實驗來探究水的組成,從而轉(zhuǎn)入對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學習。

          二、說學習目標。

          因本節(jié)重要學習水的物理性質(zhì)和通過電解水的.實驗來探究水的組成,所以確定的學習目標為:讀教材說出水的物理性質(zhì)和觀察水的電解實驗現(xiàn)象及對生成物的檢驗認識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三、說學情。

          水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zhì),它是無色、無氣味的透明液體,學生早已經(jīng)知道了。在物理課中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水的凝固點為零攝氏度,沸點為一百攝氏度。溫度在四攝氏度時,水的密度為一克每立方厘米。所以通過讀教材說出水的物理性質(zhì)問題不大。關(guān)于水的組成,學生在前三章的學習中早已知道水用符號表示為:H2O 。即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電解水的實驗和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確定組成水的成分元素;教學難點是:用分子、原子的知識解釋電解水的過程,即從宏觀理解轉(zhuǎn)向微觀分析。

          五、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及特點主要運用的教學方法為:講解法、演示法、直觀圖示法;學習方法為:閱讀法、觀察法、練習法。

          六、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學習目標,突破重點,分散難點。在達標導學過程中,首先安排學生閱讀教材說出水的物理性質(zhì)。緊接著通過電解水實驗,學生觀察到兩個電極表面都有氣泡放出,并且連接電源正極與負極的刻度管內(nèi)的氣體體積比為1:2.通過檢驗連接電源負極刻度管內(nèi)的氣體可以燃燒,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它是氫氣;

          連接電源正極刻度管內(nèi)的氣體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它是氧氣。最后讓學生分析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七、說板書設計。

          為突出教學重點,完成學習目標,設計的板書如下:

         探究水的組成

         。ㄒ唬 水的物理性質(zhì):無色、無氣味、無味道的透明液體;一標準大氣壓下,凝固點為0℃、沸點為100℃,4℃時密度最大,為1g/cm3

          (二) 探究組成水的元素

          1、 電解水的反應文字表達式:水 → 氫氣+氧氣

          2、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水是純凈物,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

          3、 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gòu)成的。

          八、說作業(yè)。

          作業(yè)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這樣做能照顧大多數(shù)學生和少數(shù)優(yōu)績生的培養(yǎng)。作業(yè)題與學習目標緊緊相扣。

          九、說反思。

          通過導學案的運用,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很好地完成了學習目標。學生能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和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確定水的組成元素,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能力。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7

          1教學目標

          1、認識水的組成、知道氫氣的性質(zhì)和檢驗。

          2、了解單質(zhì)、化合物及氧化物的區(qū)別。

          3、初步了解研究物質(zhì)組成的方法和過程。

          2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是第四單元的第三課題,學生已熟悉了空氣和氧氣的有關(guān)知識,具備了判斷化學變化、氧氣的鑒別、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的書寫等技能,但氫氣的檢驗、元素的概念、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等知識對于他們來說,是嶄新的,從知識的形成過程來說,坡度大,學生比較難以接受。

          3重點難點

          1、電解水實驗的觀察及總結(jié)。

          2、單質(zhì)、化合物概念的理解及具體物質(zhì)的分類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知識鏈接

          如何檢驗一種氣體是不是氧氣?

          水的物理性質(zhì):純凈的水是_____顏色______氣味的______體;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凝固點是________,沸點是________,水結(jié)冰時體積_________(變大或變。员拿芏缺人甠_______,能_________在水面上。

          雖然我們每天都在與水打交道,也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但你知道水是由什么元素組成的嗎?

          活動2【講授】水的組成

          自主學習一:自主學習教材P79內(nèi)容,獨立完成下列題目。

          1、氫氣上一種 色 味的氣體, 溶于水,密度比空氣 ,是相同條件下密度 的氣體,氫氣具有 性。

          2、收集氫氣可用 法 ,因為氫氣 ;也可用 法,因為氫氣 。

          3、氫氣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

          4、點燃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 。

          合作探究一:

          教師演示收集一試管氫氣并進行驗純,然后點燃。

          小組合作探究氫氣的性質(zhì),派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自主學習二:自主學習教材P80-81部分內(nèi)容,獨立完成下列題目。

          1、在電解水的實驗中。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是 ,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是 ,它們的體積比為 實驗說明了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解生成 和 。

          2、切斷電源后,用燃著的木條分別檢驗兩種氣體,觀察到甲管 ,乙管 。

          3、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4、該實驗能得出的結(jié)論 。

          合作探究二:

          教師演示電解水實驗

          小組合作完成教材P80探究活動表格的內(nèi)容,派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自主學習三:自主學習教材P81部分內(nèi)容,獨立完成下列題目。

          1、由 元素組成的 叫做化合物。

          2、由 元素組成的 叫做單質(zhì)。

          3、由 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 ,這樣的 叫做氧化物。

          4、將下列物質(zhì)按要求分類:

          空氣 氧氣 水蒸氣 高錳酸鉀 鐵粉 氮氣 海水 冰水混合物 過氧化氫溶液 二氧化硫

          屬于混合物的是

          屬于化合物的是

          屬于單質(zhì)的是

          屬于氧化物的是

          5、物質(zhì) (包含 )

          活動3【測試】達標檢測

          1.下列有關(guān)電解水的說法錯誤是( )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 素組成

          C.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 D.水中加入硫酸是為增加導電性

          2.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單質(zhì)的.是( )。

          A.高錳酸鉀、氮氣 B.潔凈的空氣、氧氣 C.鋁、二氧化碳 D.硫粉、氧化鎂

          3. 下圖是水分子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的示意圖,從中獲得的信息不正確的是( )

          A.一個水分子由二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gòu)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氫氣和氧氣的分子數(shù)比為2∶1

          C.水分解過 程中,分子的種類不變

          D.水分解過程中,原子的數(shù)目不變

          4.將下列物質(zhì)分別按照混合物、純凈物、單質(zhì)、 化合物、氧 化物分類:①空氣、②氮氣、③水蒸氣、④氧化鐵、⑤紅磷、⑥二氧化錳、⑦氯酸鉀、⑧稀有氣體。( 把序號填充到右邊的圖中)

          5.下列關(guān)于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是生命活動不 可缺少的物

          B.水是常見的溶劑

          C.水既可作為反應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D. 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一種氧化物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8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水雖然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物質(zhì),但是如何從化學的角度認識水,學生還是陌生的。本課題要緊扣教材,從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簡要史實引入并開展,既符合事物的認識規(guī)律,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又有利于縮小學生對于化學的距離感,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水的組成的認識是從水的電解實驗與對實驗現(xiàn)象的討論分析開始的,在此過程中,直觀的體現(xiàn)了認識客觀世界的科學過程與方法,這種展現(xiàn)方法能夠有效的啟發(fā)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

          本課題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認識水的組成的基礎上,結(jié)合前一單元所學的氧氣的知識,能夠區(qū)別并歸納出單質(zhì)、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由對水的分解反應的認識學習,深化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認識--有新物質(zhì)的生成,但元素種類不變。為今后學習元素的概念,正確書寫化學式打下了基礎。

         。ǘ┠繕朔治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水的電解實驗認識水的組成。

         。2)了解氫氣的性質(zhì)。

         。3)了解單質(zhì)與化合物的概念,并學會區(qū)分。

          2、過程與方法

         。1)結(jié)合教材,從人類認識水的組成過程中體會科學的探究和思維方法,認識實驗探究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討論,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和習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引導學生對電解水的化學實驗的觀察與分析,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保持對生活的化學現(xiàn)象的好奇心與探究欲,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認識水的組成。

         。ㄋ模┙虒W難點

          對單質(zhì)、化合物、氧化物的認識和區(qū)分。

         。ㄎ澹┙叹邷蕚

          試管、酒精燈、火柴、小木條、水、電解水裝置。

          二、說學生

          九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大腦機能顯著發(fā)展并趨于成熟,首先他們對化學的興趣逐步由直覺興趣、操作興趣、具有因果關(guān)系的興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認知興趣遷移。其次是知識基礎:在生活中學生已經(jīng)初步的對水的物理性質(zhì)有所了解。最后是能力水平:學生已初步具備了收集、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也初步具備了與人合作、交流、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學好本節(jié)課的知識和能力。

          三、說教法

          本節(jié)課堅持“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的辨證統(tǒng)一”和“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原則,采取演示教學法、課件展示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諸方法之長,努力做到教法最優(yōu)組織。

          四、說學法

          教學過程不僅需要教師的活動,而且需要學生的活動。學生的學習方法有:探究學習法、多種感官協(xié)同法、小組討論法、自主學習法。

          五、說教學設計

          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構(gòu)建的方式獲得的。為此我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過程如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新課

          講述:1977年11月9日,在印度東南部的馬德里斯某一海灣的水域內(nèi),發(fā)生了一次大火。當時,海上風浪已經(jīng)接連數(shù)日沒有停息了,這天,一陣強大的'颶風過后,海面上突

          然燃燒起熊熊大火,頗為奇觀,火光照耀四周數(shù)十公里。劇烈的火焰竟使海天連成一片,形成半壁紅彤壯觀奇妙的景觀,目擊者無不目瞪口呆。海水為什么起火?事故發(fā)生后,據(jù)科學家研究,原來這場大火的原因是時速高達250公里的颶風與海水發(fā)生劇烈摩擦,產(chǎn)生的巨大能量使水分子分解,引起氫氣燃燒。原來這場大火和水的組成關(guān)系密切,那么我們先來研究一下水的組成。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設置懸念,引入本課題。

         。ǘ┭菔緦嶒 推進新課

          1、通過我演示電解水的實驗過程,提問學生觀察到的現(xiàn)象,此時,再引導他們猜想、思考產(chǎn)生的是什么氣體,接下來通過氣體檢驗來證明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氫氣和氧氣,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使用各種儀器做化學實驗的能力。最后在我的引導下,讓學生自主得出實驗結(jié)論。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

         、倥囵B(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加深他們對“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的認識和理解。

         、诠膭顚W生對未知事物進行大膽猜測,調(diào)動學生對探究實驗的興趣。

         、叟囵B(yǎng)學生學習觀察、總結(jié)的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2、通過提出問題和引導學生閱讀第47頁有關(guān)氫氣性質(zhì)

          的內(nèi)容,鼓勵學生歸納總結(jié)出氫氣的性質(zhì),并加深學生對于氫氣在使用前一定要先檢驗純度這一認識,之后再為學生演示氫氣驗純這一過程,接下來引導學生寫出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并嘗試寫出化學式。最后讓學生自由交流討論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在水的電解實驗里,有新物質(zhì)生成嗎?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二是在上述這個變化的前后,參與反應的元素種類有無變化?在交流討論后,詢問學生的交流結(jié)果,再此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總結(jié),得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在化學變化中參加反應的元素沒有發(fā)生變化”兩個重要結(jié)論。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

         、偌訌妼W生對所學知識的主動思考,而不是教師的直接灌輸,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②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

          介紹氫氣的多種用途:

         、俑吣芮鍧嵢剂。(可用火箭、宇宙飛船的燃料);

         、谧畛R姷挠猛臼浅涮顨錃馇蚝蜌錃怙w艇;

         、蹥錃飧鯕夥磻獣r放出大量的熱,氫氧焰可達3000℃的高溫,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屬;

         、芾脷錃獾倪原性,可以冶煉重要的金屬。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

         、偻卣箤W生視野,活潑課堂氣氛;

         、谝龑W生放寬眼界,不要拘泥于課本,更多的知識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9

          (一)、設計指導思想:

          這堂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gòu)成,初步形成純凈物、混合物、單質(zhì)和化合物等概念,理解它們的相互關(guān)系。在教學設計時,教師結(jié)合當今社會熱點問題之一保護水資源——來構(gòu)思和組織學習活動。

          水的組成的學習以實驗為出發(fā)點,盡量以科學探究教學模式組織教學。通過實驗和討論,使學生逐步地了解水的組成和構(gòu)成,力圖讓學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質(zhì)組成的方法。在拓展部分——保護水資源方面,主要以討論的形式進行。

          本課設計力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僅讓學生得到一些水的知識,還要讓他們感知認識事物的方法和途徑,培養(yǎng)他們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

         。ǘ⒔滩姆治觯

          雖然水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物質(zhì),但怎樣以化學的眼光認識水,學生是陌生和不習慣的。本課題以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簡要史實引入并展開,符合事物的認識規(guī)律,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利于縮小學生對化學科學的距離感,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不沖淡本課題的主體知識──水的組成,作為引入的史實很簡短,但在課題之后提供了稍詳細些的資料,用作對這段引入的呼應,供師生教學中靈活選用。

          對水的組成的認識是通過水的電解實驗和對實驗現(xiàn)象的討論分析獲得的,它既與史實相符,又體現(xiàn)了認識客觀世界的科學過程和方法。這樣展現(xiàn)知識具有啟發(fā)學生思維的作用,同時也滲透了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在認識了水的組成的基礎上,結(jié)合前一單元所學氧氣的知識,從它們組成上的區(qū)別歸納出單質(zhì)、化合物的概念。

          重點:水的組成實驗。

          難點:水的組成的論述和表述。

         。ㄈW情分析:

          通過第一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有了用感覺器官來觀察化學變化的現(xiàn)象的體驗,但還不知道如何從現(xiàn)象來分析總結(jié)化學變化的實質(zhì),通過第二單元水分子運動的學習,學生知道了物理變化的實質(zhì)是分子本身不變,變化的只是分子的間隔,但卻不知道化學變化過程中分子是如何改變的。

          在對教材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我把如何根據(jù)水電解的實驗現(xiàn)象分析得出水的組成和探討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zhì)作為本節(jié)教學的難點。

         。ㄋ模、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水的電解實驗探究活動認識水的組成。

         。2)通過自學、討論等形式了解單質(zhì)、化合物、氧化物的區(qū)別。

         。3)通過查閱“水的組成揭秘”等資料了解人類認識物質(zhì)世界的過程和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從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過程體會科學研究和思維的方法,認識實驗研究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性。

         。2)學習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描述、分析、歸納、和總結(ji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電解水實驗對學生進行物質(zhì)可分性教育,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欲

         。ㄎ澹、教法學法:

          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實驗探究→驗證實驗→講解總結(jié)→拓展視野→升華提高

         。、媒體選擇:

          多媒體電腦、試管、鐵架臺、酒精燈、火柴、水的電解裝置。

          (七)、教學程序

         。ㄒ唬⿲λ慕M成的探究

          師:水是大家非常熟悉一種物質(zhì)。江、河、湖、海、大氣中、生物體內(nèi)都含有水。水與人類的關(guān)系也非常密切,工業(yè)上用水作原料、冷卻機器等,農(nóng)業(yè)用水澆灌農(nóng)田,生活中用水洗衣、做飯。那么,水重不重要?

          生:重要!

          師:可以這樣說:水是生命之源!既然水這么重要,那水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生1: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師:這個結(jié)論你是從哪兒獲得的?

          生1:從書上找到的。

          師:你們從書上獲得的結(jié)論只是一種理性的認識,是抽象的。下面我們用實驗探究的方法來認識水的組成。

          師:[演示實驗3-1]取水電解器,加入電解用水(為讓學生好觀察,將水染成紅色),接通直流電源,觀察與電源正極、負極相連的電極上和玻璃管內(nèi)發(fā)生的現(xiàn)象。投影出示表一:

          觀察點

          現(xiàn)象

          電極上

          玻璃管內(nèi)

          生2:電極上有氣泡產(chǎn)生,負極上的.氣泡比正極上的多

          生3:玻璃管內(nèi)夜面下降,負極玻璃管內(nèi)的氣體比正極玻璃管內(nèi)氣體要多。

          師:能否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或比值來衡量氣體的多少關(guān)系?

          生4:近距離觀察后得出:2:1

          師:這個實驗是比較粗略的,經(jīng)過更精確的實驗,其體積比約為2:1。

          師:那正、負極玻璃管內(nèi)的氣體分別是什么氣體呢?

          生5:氫氣和氧氣。

          師:同學們有很多猜想,究竟是什么,請看下面的鑒定實驗。

          師:投影出示鑒定方法,師生協(xié)作演示鑒定正、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要求學生觀察

          并記錄。

          檢驗方法

          現(xiàn)象

          結(jié)論

          正極玻璃管內(nèi)的氣體

          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負極玻璃管內(nèi)的氣體

          用火柴點燃

          師:鑒定正極玻璃管內(nèi)的氣體時有什么現(xiàn)象,由此你獲得的結(jié)論是什么?

          生8: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種氣體是氧氣。

          師:點燃負極試管內(nèi)的氣體時有什么現(xiàn)象?

          生9:氣體燃燒,產(chǎn)生黃色火焰。

          師:這種氣體在玻璃管口燃燒時,由于受玻璃管內(nèi)鈉離子的干擾,產(chǎn)生的是黃色火焰,實際上,這種氣體燃燒時發(fā)出的是淡藍色火焰。經(jīng)過更科學的實驗鑒定,這種氣體是氫氣。

          師:好!我們來歸納一下:電解水的實驗現(xiàn)象是:“正氧負氫,氫二氧一。”

          師:在水的電解實驗里,有新物質(zhì)產(chǎn)生嗎?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生10:有。水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師:你能寫出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嗎?

          生11:在黑板上寫出:水通電氫氣+氧氣

          師:從上面的實驗和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你能得出有關(guān)水的組成的什么結(jié)論?

          生12: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生13: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

          生14: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師:生12說的對嗎?

          生15:不對。所以水不可能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師:說的棒極了!同學們聽懂了嗎?以后千萬不要說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喲!

          師:生13說的對嗎?

          生:不知道。

          師:生13的說法也不對。因為“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說法中,“氫和氧”是指氫元素和氧元素還是氫氣和氧氣,是不具體的,所以是不具體的說法。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才是正確的說法。

          師:水是由什么組成的?那么氫氣和氧氣又分別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生16: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

          師:說的很好!那么請同學們思考47頁討論題2:化學變化前后,參與反應的元素種類有無變化?

          生17:沒有變化。

          師:說的也很好!掌聲鼓勵!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或體會?

          生23: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知道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水是純凈物、化合物、氧化物。

          生24:我懂得了實驗是進行化學研究的好方法。我們在做實驗時要認真觀察、思考。

          生25:我知道了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師:說的都很好!相信通過努力,你們在化學的海洋中一定會獲得更多的知識。為了鞏固大家今天所學知識,請大家完成教材49頁2、3、4題。

         。ㄕf明:生1、生2……只是代表學生,有可能是同一人。)

         。ò耍、教學評價設計:

          探究發(fā)現(xiàn)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過程,它可以是科學家的研究過程,可以是發(fā)明家的發(fā)明過程,可以是技工學習某種技巧的過程,可以是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過程。因此探究發(fā)現(xiàn)應分不同層次,主要是根據(jù)研究的主體(人)掌握知識的程度及科學實踐能力高低,以及相關(guān)經(jīng)驗閱歷的深淺而定。只要是一個人在一定的知識、技能、經(jīng)驗等水平上自己經(jīng)過鉆研學會了過去不曾會操作的方法、過程或技巧,都應屬于探究發(fā)現(xiàn)。在探究發(fā)現(xiàn)過程中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是在同伴互助下、老師的引導下完成的,這都屬于發(fā)現(xiàn)式學習。本案例在發(fā)現(xiàn)式學習上作了較好的嘗試。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

          在化學課堂中,如果老師能夠抓住有利時機,利用簡短的語言把學生好奇心緊緊抓住,使學生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了興趣并設法論出個究竟,它會比老師直接灌輸知識或逼著學生去學作用大許多。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奇是興趣的起源。有了興趣有時會達到無師自通的程度。本案例中教師用水受熱有三態(tài)變化,水的化學式有2個氧原子1個氫原子組成等,學生已有的知識導入,然后設下懸念:“如果水中插入電極,情形是否與受熱有所不同呢?”用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興趣,從而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語言雖然簡單,但收到了投石激浪的效果,可謂事半功倍。

          2、巧設臺階,引導學生實驗操作的完成

          知識的發(fā)現(xiàn)往往是一個較復雜的過程,學生即便產(chǎn)生了探究欲望,但受知識的局限、經(jīng)驗的缺乏限制,因而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會把探究過程分解為幾步,并會啟發(fā)學生選擇合適的方法。從而讓學生沿著老師設好的臺階逐漸蹦級。本案例中,老師巧妙的把實驗過程分為兩步,第一步水的電離,第二步生成氣體的檢驗。還恰到好處的點撥學生:“水中插入電極將如何?”“生成的氣體不是水蒸氣呢?是不是CO2、H2、O2等常見氣體呢?”這種逐級遞升的引導,使學生自然地沿著老師設定的途徑去操作?朔颂骄窟^程的盲目性,又引導他們掌握了探究問題的一般方法和捷徑,可謂提高了探究過程的高效性。

          3、順水推舟,促成學生分析實驗結(jié)果

          自然科學知識的探究經(jīng)常需要實驗作依托,但實驗獲得的結(jié)果往往是具體表面現(xiàn)象,正確結(jié)論往往是抽象概括的本質(zhì)內(nèi)容,實驗結(jié)果距緒論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兩者有質(zhì)的區(qū)別,如果僅能得出正確的實驗結(jié)果而不能得出正確結(jié)論,那么知識就沒有被發(fā)現(xiàn),也可謂是功虧一簣。因此教師還應抓住有利時機,順勢引導學生用發(fā)散思維來分析實驗結(jié)果。本案例中引導學生注意氣體V正極:V負極=1:2,幫助學生猜想氣體會不會是CO2、H2、O2等,最后讓學生知道O2:H2=1:2等。至此,完成了使學生從宏觀的體積的不同推論出微觀上原子個數(shù)不同的認識。這些都是自然而然地促成學生對實驗結(jié)果的分析,可稱得上乘借東風、順水推舟、水到渠成。

          4、巧妙點撥,誘導學生由結(jié)果上升理論

          中學生的抽象思維還不很成熟,對概念等抽象問題認識較片面,這時就需教師適時搭設鋪墊,誘發(fā)其抽象思維。本案例中教師能從能量角度、從元素組成角度、從微粒組成角度啟發(fā)學生自己進行飛躍式思維得出結(jié)論:2H2O2H2↑+O2↑同時還誘導學生認識到H2O通電生成H2和O2的過程中有分子結(jié)構(gòu)的破壞及原子重新組成分子的過程。學生經(jīng)過教師的鋪墊點撥,自己的思維經(jīng)過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螺旋式上升變化,最后才產(chǎn)生思維結(jié)果。學生不僅發(fā)現(xiàn)了知識,而且掌握由實踐到理論的一般方法。如果師生們長期堅持,對學生未來發(fā)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10

          水的組成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能夠描述電解水實驗的現(xiàn)象,以及通過此實驗認識水的組成。

          (2) 了解單質(zhì),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討論分析電解水的實驗現(xiàn)象,認識水的組成的過程中,學習體會如何描述實驗現(xiàn)象,并通過實驗現(xiàn)象分析歸納得出結(jié)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人類認識物質(zhì)世界的過程和方法;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對學生進行物質(zhì)無限可分性教育; 保持對生活中化學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 電解水實驗;

          2. 認識水的組成;

          3. 元素、化合物、單質(zhì)、氧化物概念。

          教學難點:

          1. 由電解水實驗得出水的組成的結(jié)論;

          2. 理解化合物、單質(zhì)、氧化物的概念

          教學設計

          對概念的建立,采用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

          教學用具

          水電解器(霍夫曼電解器)、6V低壓直流電源、用氧氣飽和的5%~15%氫氧化鈉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木條、火柴、簡易氫氣發(fā)生裝置(含試劑)、尖嘴導管、盛氧氣的干燥集氣瓶、蒸餾水一瓶。

          【引言】水是我們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物質(zhì)之一。

          【展示】展示一瓶蒸餾水。請同學們談談你對水的認識。

          【提問】純凈的水有哪些物理性質(zhì)?

          【討論】先讓學生議論,然后請學生回答(相互補充)。

          師:注意觀察電極上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生:接通電源后,電極上有氣泡產(chǎn)生。

          師:兩支玻璃管內(nèi)的液面有什么變化?

          生:兩支玻璃管里匯集了無色氣體,液面降低,其中連接正極一端產(chǎn)生的氣體比連接負極一端產(chǎn)生的氣體少。

          師:片刻后,用準備好的劃有刻度的紙,比較兩支玻璃管中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

          生:接負極一端玻璃管內(nèi)氣體的體積大約是按正極一端玻璃管內(nèi)氣體體積的兩倍。

          【講述】水電解后兩支玻璃管中得到的氣體是同一物質(zhì),還是不同物質(zhì)?電解得到的物質(zhì)究竟是什么?我們通過實驗來鑒定。

          【演示】用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開啟活塞。

          師:注意觀察現(xiàn)象。

          生:木條燃燒得更旺。

          師:這種氣體能使木條余燼復燃,當燃著木條遠離尖嘴口時火焰漸滅。這種能使余燼復燃的氣體是什么氣體?

          生:氧氣。

          【演示】用一根點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開啟活塞。

          師:注意觀察現(xiàn)象。

          生:看到微弱的淺藍色火焰(或聽到爆鳴聲)。

          師:這種氣體能燃燒,說明不同于上一種氣體。這種氣體就是氫氣。

          【板書】水氫氣(H)+氧氣(O)

          22【講述】實驗表明:水電解后生成氫氣和氧氣。引導學生思考這種變化是什么變化,這種反應屬什么類型。(學生議論后,教師提問1~2名學生。)

          生甲:有新物質(zhì)生成,這種變化是化學變化。

          生乙:這種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講述】水電解時發(fā)生分解反應。水分子分解生成氫分子和氧分子,轉(zhuǎn)變成跟水的狀態(tài)和性質(zhì)都不同的氫氣和氧氣,說明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微粒。

          【演示】點燃簡易氫氣發(fā)生裝置中產(chǎn)生的氫氣,將點燃氫氣的尖嘴導管伸入充滿氧氣的干燥集氣瓶內(nèi)。

          [評注:教師在這里補充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的實驗。這樣,可以從另一側(cè)面來加深學生對水的組成的認識。]

          師:展示集氣瓶,請學生仔細觀察集氣瓶內(nèi)壁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生:原來干燥的`集氣瓶內(nèi)壁蒙上一層水汽。

          【講述】實驗表明:氫氣跟氧氣反應生成水。

          【板書】氫氣(H)+氧氣(O) 水

          22

          【提問】水電解后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跟氧氣反應生成水,這個實驗事實說明什么?

          生:說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講述】那么究竟由幾個氫、氧原子組成一個水分子呢?

          [鏈接動畫:電解水] 目的:通過動畫模擬更直觀的看到反應的微觀實質(zhì),從而更容易

          理解電解水的過程和水的組成。

          【講述】用一般的加熱方法,水很難分解,因此人們長期以來一直把它當作一種單質(zhì),直到18世紀末,才證明水是化合物。

          [鏈接課件:揭開水組成的秘密] 目的:通過對學生進行化學史的介紹和教育,讓學

          生認識科學研究和發(fā)展的過程和方法,也體會到科學結(jié)論得來的不易。

          【講述】意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提出:“在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氣體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睂嶒灉y得電解時產(chǎn)生的氫氣和氧氣,體積比約為2∶1,可以認為水電解時產(chǎn)生的氫氣和氧氣的分子數(shù)目約為2∶1。氫和氧的分子都是雙原子分子,所以可推測1個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shù)比也約為2∶1。

          [評注:教師在這里運用了阿伏加德羅定律的內(nèi)容,來導出水分子中氫、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這樣做,對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會有利于提高他們分析推理的能力。如果學生的學習基礎一般,可能會不易理解。]

          【設問】水的化學式怎樣寫?

          【講述】人們經(jīng)過大量的實驗精密測定,證實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gòu)成,水的化學式應寫成H2O。

          【投影】物質(zhì)的簡單分類:

          [鏈接課件:物質(zhì)分類。] 目的:清晰明了的讓學生了解物質(zhì)的分類并能舉出例子。

          【小結(jié)】這節(jié)課學習了水的組成。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它是維持生物生存、營造和諧生態(tài)環(huán)境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水能造福于人類,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我們既要充分合理利用、開發(fā)和保護水資源,又要預防因水而引起的天災人禍。

          【作業(yè)】1.實驗測得水電解時得到兩種氣體的體積(在相同條件下)比是2∶1。試說明它們分別是什么氣體。你能用什么方法來證明這兩種是什么氣體?

          2.課本習題(略)

          板書設計:

          水的組成

          一、水的組成

          水氫氣(H)+氧氣(O) 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22二、物質(zhì)的分類

          純凈物:

          化合物:

          單質(zhì):

          氧化物: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認識水的組成,培養(yǎng)學生觀察歸納的能力。

          2、理解單質(zhì)、化合物的概念。

          教學重點:

          1、認識水的組成。

          2、電解水所得出的結(jié)論。

          3、了解化合物,單質(zhì)的區(qū)別。.

          4、初步學會從微觀角度去分析問題。

          難點:化合物,單質(zhì)概念的理解.。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解釋。

          教學過程:

          1.強化學生的“現(xiàn)象論證-結(jié)論推理”的能力。

          2.加深單質(zhì)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3.要學生學會用微觀的角度去分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教學反思:

          1.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是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困此要加強培養(yǎng)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實驗的'結(jié)論不能直接,牽強地告訴學生,而是要引導他們自已根據(jù)實驗的現(xiàn)象去分析總結(jié).

          2.學生明白水電解的生成物是氧氣和氫氣后,提示他們?nèi)タ碢50頁圖3-12,可以幫助他們較快地,較直觀理解水的元素組成.同時,幫助他們學會從微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

          3.要注意單質(zhì)和化合概念的理解,有個前提,都必須是純凈物,不少同學會以為空氣是一種化合物,因此,要加強在這方面的練習.

          4.講課的過程中加入化學性質(zhì)和物理性質(zhì)的實物練習,可以加深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理解.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1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題以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簡要史實引入并展開,通過水的電解實驗和對實驗現(xiàn)象的討論和分析介紹了水的組成,說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在認識了水的組成的基礎上,又學習了一種新的物質(zhì)——氫氣,并結(jié)合前一單元所學氧氣的知識,從組成上的區(qū)別歸納出單質(zhì)、化合物的概念。在課題之后還提供了稍詳細些的資料——水的組成揭秘,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系統(tǒng)知識。

          本節(jié)內(nèi)容是為今后學習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筆,對正確書寫化學符號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倭私馑奈锢硇再|(zhì)。

         、谕ㄟ^電解水的實驗了解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它的化學式為H2O。

         、哿私鈿錃獾男再|(zhì)。

         、芰私鈫钨|(zhì)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區(qū)別。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推理、歸納和運用知識等能力

         。3)情感目標

          (1)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對學生進行物質(zhì)無限可分性教育,培養(yǎng)他們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2)在教學中滲透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從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3)保持對生活中化學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3、 教學重、難點

          實驗探究認識水的組成及區(qū)分單質(zhì)和化合物是本課題的重點;從了解人類認識物質(zhì)世界的過程和方法是本課題的難點。

          4、教具準備

          直流電源、水電解器、電解用水、火柴,木條,酒精燈,小試管、投影儀。

          二、說教法

          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實驗探究→驗證實驗→講解總結(jié)

          三、說學法

          教學過程不僅需要教師的活動,而且需要學生的活動。學生的`學習方法有:

          1、探究學習

          學生在觀察演示實驗的基礎上,逐步學會分析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的方法。

          2、多種感官協(xié)同法

          化學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需要耳聽、眼看、腦想、手寫等結(jié)合起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應做好以下指導:指導正確使用教科書;指導學生正確聽課。

          四、說教學程序

          1、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

          在上課之初,先請同學們看一段視頻。

          觀看之后,學生意識到人們對水寄予的感情和人們對水的熟悉程度。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見的物質(zhì)之一,不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種生物體內(nèi)也都含有水。

          [投影]展示下列資料

          生物體內(nèi)都含有水

          2、實驗探究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水曾被看作是一種元素。直到18世紀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礎上拉瓦錫通過對水的生成和分解實驗的研究,才確認水不是一種元素。

          [引導學生看課本P45資料(水的組成揭秘)]

          拉瓦錫讓水蒸氣通過一根燒紅的槍管,得到了“易燃空氣”,而我們通過電解水也能得到“易燃空氣”,并可以揭開水的組成秘密。

          取水電解器,加入電解用水,接通直流電源,觀察與電源正、負兩極相連的電極上和試管內(nèi)發(fā)生的現(xiàn)象。

          在做實驗之前,提醒學生注意:

          1、提示學生觀察兩電極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有何差異。

          2、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

          實驗完畢后,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得出現(xiàn)象:

         、偻姾,兩根電極上都出現(xiàn)氣泡,即產(chǎn)生氣體,氣體都是無色的。

         、谝欢螘r間后,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

          3、驗證實驗

          在得出上述現(xiàn)象后,緊接著問:

          兩極上得到的氣體分別是什么呢? 在前一單元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如何驗證氧氣的方法,自然會想到用木條去檢驗。

          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試管1中的氣體,用點燃的木條檢驗試管2中產(chǎn)生的氣體。向?qū)W生提問試管1和試管2中產(chǎn)生的氣體分別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回答

         、僭嚬1中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

          ②試管2中產(chǎn)生的氣體可以在空氣中燃燒,火焰顏色呈淡藍色。

          教師在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基礎上講解試管2中產(chǎn)生的這種無色氣體叫氫氣,它在空氣中能夠燃燒且火焰顏色呈淡藍色,它就是拉瓦錫所謂的“易燃空氣”。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得出以下結(jié)論:

         、倥c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氧氣。

         、谂c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一種新的氣體叫氫氣。簡稱負氫(父親)

          4、講解總結(jié)

          教師向?qū)W生提出:在水的電解實驗里,有新物質(zhì)生成嗎?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在電解水的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了氧氣和氫氣兩種新物質(zhì),水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那么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把這個變化表示出來。

          這個反應的反應物為水(化學式H2O),反應條件是“通電”,生成物為氫氣(H2)和氧氣(O2),所以此反應可表示為:水 氫氣+氧氣。

          由此可見水中含有氫(H)、氧(O)兩種元素,即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教師向?qū)W生提出:電解水這個反應屬于前面我們所學過的哪一種反應類型呢?為什么?

          要求學生回答:因為它的反應物只有一種物質(zhì)——水,而生成物有兩種物質(zhì)——氫氣和氧氣,滿足“一變多”的特點,所以它應該屬于分解反應。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種新的氣體——氫氣,大家對于氫氣了解多少呢?

          學生討論后得出:

          1、氫氣是一種可燃性氣體,燃燒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

          2、從網(wǎng)上了解到,氫氣是一種新型能源,將會是未來世紀最主要的能源;

          3、查閱資料可知,若是不純的氫氣燃燒會發(fā)生爆炸,所以在點燃前必須檢驗氫氣的純度;

          4、氫氣名稱的可能與它的密度有關(guān),因為“輕”“氫”諧音。

          看來大家對于氫氣了解得還真不少,接下來我們就來介紹一些有關(guān)氫氣的知識。

          誰能描述出氫氣的有關(guān)物理性質(zhì)呢?

          1、從電解水的實驗可見氫氣是一種無色的氣體,若聞它的氣味,還會發(fā)現(xiàn)它是一種無味的氣體;

          2、試管2內(nèi)既有氫氣又有水,而氫氣的體積沒有減少,可見氫氣是一種難溶于水的氣體。

          向?qū)W生展示氫氣爆炸的投影。

          氫氣具有“可燃性”這個化學性質(zhì)。那么該如何去檢驗氫氣的純度呢?你能結(jié)合課本圖3—3進行描述嗎?

          學生討論并總結(jié):收集一小試管氫氣,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燈的火焰。然后移開拇指,如果聽到尖銳的爆鳴聲,表明氫氣不純;如果聽到很小的聲音,則表示氫氣較純。不純的氫氣不能點燃,需重新檢驗氫氣純度,直到聲音很小表示氫氣較純了才能點燃。

          接著提問:是不是只要空氣中混有一點點氫氣或氫氣中混有一點點空氣在點燃時就會發(fā)生爆炸呢?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作出結(jié)論

          我們知道,世界上絕對純凈的物質(zhì)是不存在的,不可能空氣中有一點氫氣或氫氣中有—點空氣點燃就會發(fā)生爆炸。它有一個限度,我們稱為爆炸極限。若空氣中混入氫氣的體積達到總體積的4%~74、2%,點燃時就會發(fā)生爆炸,這個范圍就是氫氣的爆炸極限。

          剛才還有同學說到了氫氣名稱的由來,這確實與它的密度有關(guān)。在相同的條件下,氫氣是所有氣體中密度最小的,也就是說,它是最輕的氣體,因此,它的名稱為“氫氣”。

          在能源逐漸短缺的當今世界,氫氣作為一種很有前途的能源而被各國科學家看好。 展示下列資料

          新型燃料——氫氣

          現(xiàn)代世界所使用的礦物燃料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氣,它們?nèi)紵螽a(chǎn)生較多的氣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尋找一種不會產(chǎn)生污染的燃料,是各國科學家努力的目標。

          氫氣作為燃料行許多突出的優(yōu)點:第一資源豐富、以水為原料;第二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多;第三燃燒產(chǎn)物是水,無毒、無污染,且可以循環(huán)使用。所以,氫氣被稱作綠色能源。

          據(jù)報道,1988年,前蘇聯(lián)采用液氫及天然氣組成混合燃料,成功地進行了圖—154噴氣式客機的試飛。日本研制的氫引擎汽車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德國奔馳汽車公司研制的以氫為燃料的小型客力和貨車已經(jīng)接近實用階段,大眾汽車公司研制的10輛燃氫汽車,已試運行8萬公里。1999年2月2日,世界上首輛用氫氣和氧氣作燃料動力的無污染出租汽車已在美國紐約街頭亮相。這輛名為“千年出租車”的環(huán)保汽車幾乎聽不見任何嗓音,尾氣排放量為零。

          盡管氫能已在一些國家進行了探索性的使用,但日目這種綠色能源并沒有被普通使用,這是由于氫能屬于二次能源,需要借助別的能源來制取,加之生產(chǎn)成本高,經(jīng)濟上也劃不來,所以尚不能普及。

          科學家們預汁,21世紀氫能將進入越來越多的領域為人類造福,城市空氣污染狀況將因此顯著改善,人類的生活質(zhì)量和健康水平將因此進一步提高。

          可見。氫氣真是未來世紀主要的能源,希望大家努力學習,并能為氫氣的普遍使用作出貢獻。

          現(xiàn)在,我們來比較一下水電解生成的氧氣和氧氣的組成與水的組成有什么不同。教師寫出氫氣(H2) 氧氣(O2) 水(H2O),啟發(fā)學生從元素種類的角度去考慮。

          學生討論后發(fā)現(xiàn)氫氣和氧氣都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而水卻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

          你能說出以下物質(zhì)是由幾種元素組成的嗎?

         、勹F(Fe) ②銅(Cu) ③過氧化氫(H2O2) ①高錳酸鉀(MnO4) ⑤四氧化三鐵(Fe3O4)

          答案:分別是①1種 ②1種 ③⑤兩種 ①3種

          對學生講解化學上我們把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單質(zhì),如氧氣(H2)、氧氣(O2)、氮氣(N2)、磷(P)等,把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水(H2O)等。

          1、單質(zhì):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2、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單質(zhì)和化合物就是根據(jù)純凈物中所含元素的種類來進行分類的,可見分類的方法在化學科的學習中運用的非常的多。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水是由氫(H)、氧(O)兩種元素組成的。我們還通過電解水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在這個實驗中我們看到水在通電的情況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我們還簡要介紹了一些有關(guān)氫氣的知識。根據(jù)水、氫氣、氧氣等物質(zhì)組成中元素的比較,我們還了解了單質(zhì)和化合物。

          五、板書設計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13

          一、電解水實驗

          現(xiàn)象:①兩極都產(chǎn)生無色氣體。

         、谂c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

          二、驗證實驗

          結(jié)論:

          1、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氧氣。

          2、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一種新的氣體叫氫氣。

          水(H2O) 氫氣(H2)+氧氣(O2)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三、氫氣(H2)

          1、物理性質(zhì):無色、無臭、難溶于水。

          2、化學性質(zhì):可燃性(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

          3、驗純方法: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移近酒精燈火焰,移開拇指,若聽到很小的聲音,則表示氫氣已純。

          4、爆炸極限:4%~74、2%。

          四、單質(zhì)和化合物

          1、單質(zhì):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2、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①了解氫氣的基本性質(zhì),知道檢驗氫氣的方法。

         、谡J識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教學重點及難點

          1.教學重點

          電解水實驗及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水的組成的確定

          2.教學難點

          研究純凈物組成的方法

          教學方法

          教師實驗演示、啟發(fā)式教學、探究式學習、師生合作、小組討論等。

          實驗儀器、藥品及教學設備

          實驗儀器:啟普發(fā)生器、水電解儀、錐形瓶、分液漏斗、小燒杯、試管、酒精燈等實驗藥品:鋅片、稀硫酸、10%氫氧化鈉溶液、肥皂水等

          教學過程

          活動一:播放視頻《一滴水的奇妙之旅》

          [提問]視屏中播放的是誰的`故事?關(guān)于水你知道哪些知識?[過渡]人類對水的認識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觀看視頻積極思考,回答問題用精彩的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對未知知識的探究欲歷史初探疑竇叢生

          [過渡]在認識水之前,我們先來進行知識儲備:

          一、氫氣活動二:制取氫氣球

          [提問]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你能得出氫氣有哪些性質(zhì)?活動三:氫氣驗純及燃燒

          [提問]如何檢驗氫氣?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總結(jié)出:氫氣“小”、“難”、“燃”等性質(zhì)。根據(jù)氫氣的燃燒現(xiàn)象討論得出:點燃氣體,往藍色的火焰上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燒杯內(nèi)壁有水霧。通過趣味實驗,讓學生體會到探究學習的樂趣,輕松學習的同時發(fā)展總結(jié)歸納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并未后續(xù)電解水的產(chǎn)物檢驗打基礎。

          [過渡]其實我們對水的認識就是從一瓶未知氣體開始的:

          活動二:播放視頻《普利斯特里實驗》

          [提問]瓶子里的水是哪來的?

          [提出矛盾]水是一種元素,可以結(jié)合別的元素化合生成新的物質(zhì),然而現(xiàn)在水卻由氫氣和氧氣化合得到。

          介紹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許對水的組成研究的歷史史實。了解化學史實,對“魔術(shù)”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對矛盾充滿好奇,了解相關(guān)史實。將化學史趣味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不僅鞏固了氫氣的相關(guān)知識,而且潤物細無聲的強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提出]直到拉瓦錫做了一個實驗,證明了水不是一種元素,而是一種物質(zhì)。

          講解分解法確定純凈物的元素組成。

          活動三:電解水實驗演示

          [討論]兩電極中產(chǎn)生的可能是什么氣體?如何檢驗?

          活動五:檢驗電解水實驗產(chǎn)生的氣體

          [得出結(jié)論]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得出管中的氣體可能為氫氣和氧氣,分別用燃著的小木條檢驗。得出兩種氣體分別為氫氣和氧氣。通過對電解水實驗的研究,讓學生主動體驗探究過程,認識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初步了解利用分解反應的產(chǎn)物來研究反應物組成的方法。在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科學品質(zhì),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總結(jié)反思發(fā)展能力

          [過渡]至此我們完成對于水的組織的認識,實驗做完了,故事也講完了,對于這段歷史,你有什么樣的感悟?

          [升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許離真相只有一步之遙,我們應當堅定自我,不人云亦云,一定會取得屬于自己的成就。

          [課堂小結(jié)]課后練習“活學活用”

          板書設計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水的組成,了解并區(qū)分單質(zhì)和化合物。

          過程與方法

          1.從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過程中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認識實驗探究的重要性。

          2.通過分析、討論,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和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人類認識物質(zhì)世界的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難點 單質(zhì)、化合物、氧化物的定義。

          教學工具

          直流電源、水電解器、電解用水、火柴條、酒精燈、小試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空氣,自然界中還有什么物質(zhì)與人類活動、生產(chǎn)密切相關(guān)呢?對,是水。從太空上觀察。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星球,這種蔚藍色物質(zhì)是什么呢?對,是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廣,江、河、湖、海約占地球表面積的約,所以有人戲稱地球為“水球”。水與生物關(guān)系非常密切,各種生物體內(nèi)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維系必需物質(zhì);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離不開水;水力發(fā)電利用的是水,水還能為人類提供水運的航道和宜人的環(huán)境。那么,你對水的組成、水的凈化、水資源等知識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單元將引領我們走進水的世界,首先,我們一起來研究水的組成。

          二、推進新課

          師:古人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金、木、水、火、土)所構(gòu)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chǎn)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huán)不息。因此他們認為水不可以繼續(xù)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組成

          1.電解水的實驗

          [演示實驗4-25]水的電解實驗

          教師先進行演示,之后要求學生根據(jù)圖中所示進行水的電解實驗。

          引導學生觀察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極上和試管內(nèi)發(fā)生的現(xiàn)象。

          [提示]

          (1)提示學生觀察兩極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有何差異。

          (2)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增強水的導電性。

          [現(xiàn)象]

          (1)通電后,正負電極上都出現(xiàn)氣泡,即產(chǎn)生氣體,氣體都是無色的。

          (2)一段時間后,試管1和試管2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1∶2。

          [提問]兩極上得到的氣體分別是什么呢?

          學生猜想:可能是氧氣、二氧化碳、氮氣……

          師:下面,我們就來檢驗這兩種氣體分別是什么。

          2.實驗驗證

          (1)(教師演示實驗):用帶火星的火柴條檢驗試管1中的氣體,將試管2移近火焰檢驗試管2中的氣體。

          [提問]試管1和試管2中的氣體分別是什么?

          [現(xiàn)象]試管1中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火柴條復燃,試管2中的氣體能夠燃燒,火焰呈淡藍色。

          (2)學生討論后回答:

         、僭嚬1中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火柴條復燃,說明是氧氣。

         、谠嚬2中的.氣體可以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淡藍色,通過預習可知是氫氣。

          師:試管2中產(chǎn)生的這種無色氣體是叫氫氣,也就是拉瓦錫所謂的“易燃空氣”。

          [結(jié)論](1)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的氣體為氧氣。

          (2)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一種新的氣體叫氫氣。

          (3)水可以電解生成氧氣和氫氣。

          師:在水的電解實驗里,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生:產(chǎn)生了新物質(zhì),水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師:對,讓我們一起來把這個變化表示出來。這個反應中,水為反應物,反應條件為通電,生成物為氫氣(H2)和氧氣(O2),所以可表示為:

          水(H2O)氫氣(H2)+氧氣(O2)

          師:從上面這個反應式中可以看出,水中含哪些元素?

          生:含有氫(H)、氧(O)兩種元素。

          師:電解水的反應類型是什么?

          生:分解反應,因為水分解生成了兩種物質(zhì)。

          3.認識新的氣體——氫氣(H2)。

          師: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氫氣,大家對氫氣了解多少呢?

          讓學生閱讀課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分析、總結(jié)出氫氣的相關(guān)性質(zhì)。

          [結(jié)論](1)無色無味;

          (2)可以燃燒,火焰呈淡藍色;

          (3)密度小,難溶于水;

          (4)混有一定量的空氣或氧氣的氫氣遇明火會發(fā)生爆炸。

          (二)單質(zhì)和化合物

          [提問]通過水的電解實驗,我們可以知道,水(H2O)、氫氣(H2)、氧氣(O2)雖然都是純凈物,但它們的組成卻各不相同。你們能說說它們組成上的區(qū)別嗎?

          [回答]氫氣(H2)是由氫元素組成的,氧氣(O2)是由氧元素組成的,而水(H2O)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小結(jié)]化學上把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zhì),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

         、賳钨|(zhì):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O2、H2。

         、诨衔铮河刹煌N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H2O、CO2、Fe3O4。

         、垩趸铮河裳踉睾土硪环N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如CO2。

          [強調(diào)]單質(zhì)和化合物是根據(jù)純凈物中所含元素的種類來進行分類的。

          板書

          課題3 水的組成

          一、電解水的實驗

          現(xiàn)象:①兩極都產(chǎn)生無色氣體;

         、谂c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

          二、驗證實驗

          結(jié)論:①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的氣體為氧氣;

         、谂c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的氣體為氫氣

          水(H2O)氫氣(H2)+氧氣(O2)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三、氫氣(H2)

          1.物理物質(zhì):無色、無味、難溶于水

          2.化學性質(zhì):可燃性

          四、單質(zhì)和化合物

          1.單質(zhì):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2.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神奇的水教學設計11-21

        《周莊水韻》教學設計09-07

        九年級化學《水的組成》說課稿07-31

        三月桃花水教學設計06-10

        《比較水的多少》的教學設計(通用6篇)09-29

        《畫山繡水》語文教學設計04-08

        《三月桃花水》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模板11-05

        五年級下冊語文《水》教學設計05-01

        《我愛家鄉(xiāng)山和水》優(yōu)秀教學設計03-28

        五年級下冊語文《水》教學設計4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