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匯總[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1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教學內容:《認識鐘表》第一課時(84-85頁)認識整時。
教材分析:
一年級學生已經儲備了一些認識鐘表的生活經驗,因此大多數孩子會看整時,但這些只是粗淺的,感性的教材安排了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情景,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時間.
學情分析:
鐘表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時間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學生每天起床、吃飯、上課、下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來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就感知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級學生在學前教育時就初步認識了鐘面,所以本節(jié)課的內容對于他們來說并不陌生.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的時間。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應用意識。
3、建立時間觀念,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認識鐘面及整時
教學準備:
鐘面模型、學生學具鐘面、課件。
教學策略:
動手撥一撥、小組合作交流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謎語導入:
。ㄒ唬、師導言: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預設生齊說:喜歡)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謎語,請你們來猜一猜
師說謎語:小馬不停蹄, 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走,催人早早起。
師:誰猜到了這是什么?
生可能說:鐘表(板書:鐘表)
。ǘ、同學們見過鐘表嗎,你在哪見過鐘表?
鐘表的兄弟姐妹可多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鐘表。(課件出示:鬧鐘、掛在墻上機械鐘表、手表中的機械表、電子表、構成了形形色色不同的鐘表。)
這些鐘表都是我們的朋友,我們的生活和學習都離不開它。
要想與這些鐘表交朋友,了解鐘表的秘密,首先要學會認識鐘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表)。請大家齊讀課題。(板書)
二、探究新知。
。ㄒ唬(lián)系生活,感知鐘表面結構。
1、拿出自己的鐘表學具,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什么?
【課件演示】學生匯報:(1)仔細觀察兩根指針:哪根是分針、哪根是時針,對比有什么不同。(2)有12個數字,一起按順序數一數這些數字朋友。分針、時針也是按數字從小到大的順序旋轉的,把它稱為順時針轉動。
2、剛才我們認識了鐘面,請指著自己的鐘表學具和同桌說說:哪根是
分針,哪根是時針?有什么區(qū)別?
師板書:時針、分針。
。ǘ、教學整時
過渡:同學們,你們認識時間嗎?(生說:認識)看來同學們的生活經驗還真不少。那么現在我們就試著認一認下面幾個鐘面上的時間,
1、(課件出示84頁情景圖)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誰能說一說這是什么時間?圖上的人在做什么?
生說:這是早上7點,媽媽在叫孩子起床
師:平時生活中我們所說的“幾點”是口頭語,正確的書面用語是“幾時”。所以同學說的7點我們就要說成7時
板書7時,是幾時直接在幾的后面加上漢字“時”就可以,這是整時的第一種表示方法叫中文表示法。
師:誰能說一說7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幾?
生說: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
師:你真是個愛觀察的好孩子。
師說明: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7就是7時。誰能像老師這樣說。
2、請同學們再用剛才的方法,說一說:下面3個鐘面上的時間。30
秒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說時間,師引導說:8時時針和分針分別指向幾? 3時時時針和分針分別指向幾? 6時時時針和分針分別指向幾?
師:再仔細觀察 3個鐘面,通過觀察你們又有什么新發(fā)現嗎?
生可能說1)這幾個都是整時
(2)分針都指向12
師:誰能用一句話總結一下:整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的特點?
生試說:略
師小結: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幾時,這就是認識鐘面整時的方法。這些鐘面表示的都是整時。
指兩生說方法,再男生說,女生說,最后集體說方法。
3、時間表示法
師:同學們,請你們打開書84頁,認真觀察剛才的三幅圖,看一看書上又怎樣表示時間的?那么7時,怎樣表示?
生說:略
師小結:時間有2種表示法:第一種是中文表示法,即“數字”加上“時”字,幾時就寫幾;第二種是電子表示法.1個數字加上冒號再寫兩0(通常電子表和電視屏幕上會使這種表示方法)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過渡:你們通過多次觀察,發(fā)現了整時時針和分針的特點,認識了整時, 我們光會認整時,寫時間還不夠,生活中還需要我們自己去安排時間,知道什么時間干什么事情。
1、(課件出示85頁情景圖)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一位好朋友—小明,你們歡迎他嗎?讓我們走進小明的生活,看一看他一天什么時間都在做什么?請同學們幫他完成他的作息時間表。打開書85頁,請你快速寫出來。
2、 生在書上寫,師巡視指導2種寫法.
(1)匯報出示:小明在幾時做什么。(先出示電子表表示法,再出示中文表示法。兩種方法都可以)
。2)特殊鐘面12時、6時。
提問:12時為什么只有1根指針,是表壞了嗎?(時針和分針都指向12,重合在一起,只能看到一根指針)。
。稌r鐘面時針和分針的位置有什么特點?(兩根指針在一條直線上)
師小結:6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在一條直線上,12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重合,
。3)小明9時在做什么?9時出現了兩次,為什么做的事完全不同?
。ㄔ瓉硪惶鞎r針要轉2圈,有上午的9時,經過中午、下午,又有了晚上的9時。因此,有時為了準確表達時刻前面還會加上上午、下午、晚上等表示時間詞語。)
。4)你覺得周末小明的`一天安排得比較合理嗎?(較為合理,有學習有休息有運動)
小結:
過渡:我們要像小明一樣,每天按時起床,按時學習,按時休息。合理科學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相信同學們也會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好的,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你們自己覺得這一關表現怎么樣啊?
師:那就鼓勵一下自己吧!
過渡:剛才我們了解了朋友小明的作息時間,現在你想了解老師的一天嗎?
1、師說時間,生自己動手拔一拔。
師:請同學們按我說的時間在鐘表上撥出來
。1)我們每天早上8時上課,請同學們撥4時。
。2)老師每天下午6時到家,請撥6時。
。ㄍ乐g和小組之間可以互相看一看撥的對不對)
師:你們可真棒!撥的都很準確
2、連線,找朋友、出示課件。
師:今天同學們表現得真不錯,老師為你們自豪.在老師心中你們永遠是最棒的!
現在請你幫助鐘表找找朋友吧!
3、改錯
4、快樂的周末
5過1小時
四、總結梳理,知識升華。
時間過得真快啊,一節(jié)課的時間即將過去了。這節(jié)課你們認識了哪位好朋友呢?學會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六、板書設計
認識鐘表
分針又細又長
時針又粗又短
7時7:00
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幾時。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2、發(fā)展學生的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讓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4、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會看鐘面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能判斷鐘表上接近某個整點時刻大約是幾時
教學準備:課件一份、做鐘具模型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通過動畫藍貓引入新課
2、逛一逛鐘表樂園
3、讓學生說說在鐘表樂園看到了什么呢?又想知道什么呢?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二、展開
1、(課件出示:一個鐘面)
問:小朋友,你看到的這個鐘面上都有什么?
那你想學做一個這樣的鐘面嗎?同桌合作組裝一個鐘面。
2、(學生做,師行間巡視)
3、展示做好的作品。
4、 指名說一說學生做的鐘面。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師相機板書:時針分針)
5、認識時針和分針的作用,并認識整時
課件出示一個讓學生念一念。如果能讀出來讓其說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一個,你能認嗎?那你又是怎么看出來的?(根據學生的回答,師可以適當補充)
6、看圖說一說
。1)課件出示一幅圖讓學生用一句話來說一說圖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時候做什么嗎?
。2)緊接著出示后三幅圖,問:你現在能說一說這三幅圖中的小朋友分別在什么時候在做什么嗎?你想說哪幅圖說哪幅圖?(指名說一說)
7、比較各個鐘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ㄕn件出示一組鐘面)讓學生進行比較。
8、、智闖數學宮
第一關:快速搶答:
。ㄕn件出示一組鐘面)
第二關撥一撥。
。1)、撥一個(8時)
。2)、一個你喜歡的時刻,說說這個時間通常你在干什么?
第三關:說一說
(1)、(課件出示:大約7時的圖片)你認為他是幾時呢?是7時嗎?你認為呢?
。2)、你能說說大約這是幾時嗎?(課件出示)
第四關:想一想
。1)、好小朋友們真不錯,那我們平時除了鐘以外還有什么可以用來表示時間的?學生列舉(手表、手機等)
。2)引出電子鐘, 教給學生認電子鐘的方法。
三、課間活動
我們一(1)的小朋友們表現的真得不錯。為了獎勵小朋友,我們休息一下,欣賞一首歌曲《珍惜時間》。
四、總結
(一)目標檢測
1、指名說一說
。1)、(課件出示圖片)圖中的小朋友一天的時間是怎么安排的?
。2)、讓學生說說每天大概是怎么安排的時間的`呢?
2、、(課件出示一組圖片)問:小朋友,你認為在這三幅圖中哪件事情是一定要準時的?哪件事情是要提前去做的?哪件事情是大約某個時間去做就可以了?
3、說一說每天10時學生在干什么
。ǘ┤n總結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共同上一節(jié)課,老師感到非常的高興。那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把你的收獲告訴大家好嗎?
通過和藍貓一起學習小朋友們也有了收獲。老師認為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表現的也非常的棒。一節(jié)課很快就過去了。時間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很寶貴,我們不但要珍惜時間還要合理利用時間,按時起床、按時上學、按時寫作業(yè)、按時睡覺,做一個遵守時間的好孩子,能做到嗎?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按時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教學難點:認識整時。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動手操作。
教學準備:課件,鐘面模型等。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位新朋友,你們看,他來了。(大屏幕上跳出一個小熊:嘿,大家好,今天我準備幫我叔叔照看一下鐘表店,跟我來看看吧。
大街上的店可真多。⌒∨笥褌兡銈冎滥膫店是小熊叔叔的鐘表店呢?(讓學生說一說,指一指)
你真聰明,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回答:因為鐘表店里有好多鐘表。)
小朋友們都是在哪兒見到過鐘表呢?(相互交流)
生活中我們經?吹界姡姷淖饔每纱罅!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
認識鐘表
1、(出示鐘表店門上的一個鐘),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你發(fā)現了什么呢?(讓學生充分說一說)(長針、短針、數字、方格)
我們把長針叫做分針,短針叫做時針(板書)
2、你能在學具鐘上找出時針和分針嗎?(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讓學生指出老師模型鐘上的分針和時針。)
認識整時
鐘面上用時針和分針來表示時刻,那么這個鐘面表示的是幾時呢?有誰知道?
。ǔ鍪7時整鐘),再點擊出示一組鐘(1時、4時、)讓學生認,學生快速認出后,哎呀,你們真聰明啊!怎么一下子就認出這些時間呢?是啊,小朋友們是怎么認出這幾個鐘面上的時間的呢?把你的方法向其他同學介紹介紹吧。(一起來交流認識整時的方法。)
小熊: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知道了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板書)那下面的鐘面各表示幾時呢?
配場景的鐘8:00(升國旗)11:00(放學)4:00(體育活動)(中的時針和分針在轉動)學生認一認,并強調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數學上說8時,生活中一般說成8點。)
撥一撥
小貓說:“鐘真好,我也要買一個。”小熊說:“現在是2時,你能撥出這個時間嗎?”小貓說:“能!
小貓會撥了,同學們會撥嗎?試一試
同學們試撥,請一個小朋友到老師的模型鐘上撥一撥,并演示撥鐘的方法。我們可以先把分針撥到12,再把時針撥到2。
請小朋友們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整時,并說一說這時你可能在干什么。(結合情景進行時間教育)
修一修
看著小朋友們又說又撥的,小狗有點急了,它說:“我也要撥一個3時,可是我,我,我怎么撥?”我們來看看它的鐘表怎么啦?(老師展示一只缺少分針的鐘,時針指著3時的鐘)看怎么啦?(生:缺少分針)應該如何添呢?請同學到黑板上為它添上分針,(出示3根針,分針、時針、還有比時針還短的一根),讓學生在展臺上貼針,我們書上也有象這樣的缺少分針或時針的鐘,同學們也來幫忙添一添吧!(讓學生做書85頁第5題,為時鐘添上分針和時針)做完后選擇一些到展臺上點評。
認識大約幾時
去年在我國有一件大事,神舟6號飛船10月12日成功發(fā)射,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你們想看嗎?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成功發(fā)射的情景,感受那激動的時刻吧!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84、85頁。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情境中初步認識鐘面,知道鐘面上有細長的分針和粗短的時針,有 12個數字和12個大格。
2、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能正確讀寫整時,并能夠用兩種方法表示整時。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感 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會認整時、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聽音樂《在鐘表店里》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歌,請大家豎起小耳朵聽聽這是什么聲音?
學生聽完后猜聲音。
師:我們聽到的是鐘表店里的聲音,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和鐘表兄弟們交朋友。引出課題并板書:認識鐘表。
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一)初步認識鐘表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到美羊羊的鐘表店去,那可是一個大家庭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ò鍟n題)
。ǘ┱J識鐘面
師:你見過的鐘表兄弟有什么特點?在他們的臉蛋上都有些什么呢? 有哪些數字?什么針?你還見過什么?
學生根據平時生活經驗,說說鐘面上的一些特點。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個鐘面,那你來告訴老師,我這個鐘面上少了什么東西。
出示只有12大格的鐘面。再貼上12個數字。最后附上時針和分針。
師:其實生活中實際的鐘面上是有3根指針,還有一根針是秒針,我們以后會學習到它。
師:誰來告訴我哪一根是時針,哪一根是分針?
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并說一說他們各自的特點:時針:粗粗短短;分針:細細長長。
請小朋友完整地來介紹一下我們的鐘表兄弟。(12個數字和12大格,分針和時針)
(三)認識整時
1、讀時間
師:聽完了音樂,認識了鐘表兄弟,我們去小紅家看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7時的鐘面)
學生回答──預設學生的答案是7時起床。師:你怎么知道小紅是7時起床的呀?(長針,短針,時針,分針)
預設學生回答長針指著12,短針指著7,就是7時,如果出現這樣的回答,引導學生正確說出長針就是分針,短針就是時針。
師:小紅每天早上都在7點準時起床。在數學王國里,我們通常把7點說成7時,我們也要學習小紅,遵守時間,按時起床、上學。
師:老師這里還有3個鐘,請你告訴我是幾時,你是怎么知道的?
請同桌兩個人先相互說一說,再全班交流。學生依次回答,并說清理由。
小結:像我們今天認識的8時,3時,6時,我們把這樣的時間叫做整時。(板書)
師:請小朋友再來觀察一下,這3個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學生找特點,老師可以適當提示,引導學生發(fā)現并能說出分針都指著12的`特點,時針指著不同的數字。
師小結:也就是說,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板書并帶學生齊讀這句話。)
2、說一說、撥一撥 師:剛剛小朋友的表現真不錯,老師想考一下你們,老師撥時間,你們來說時間。
撥8時,問:老師現在撥的鐘是幾時?
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話說: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8就是8時。師:大家再來看一下,這又是幾時?
撥12時。全班一齊回答。
師:奇怪,這時鐘面上怎么只有一根針呀?
指名回答:因為這時候時針和分針重合在一起了。師:同桌之間來玩“我說你撥”的游戲 學生互動,全班交流
師:請你撥出一個你最喜歡的時間,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學生撥時間并說喜歡的理由。學生放好鐘表。
3、寫時間
師:我們找找,她家哪里有鐘表?你們猜猜這種又叫什么?(電子表)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不僅會認整時,還會撥整時了,很多時候,我們還需要將時間記錄下來,那么怎么寫整時呢?數學家們規(guī)定了兩種時間的寫法。①怎么讀就怎么寫,幾時就在數字幾的后面加上一個“時”字;老師范寫 ②左邊寫8,中間寫兩個小圓點,右邊寫兩個0;
師:這種寫法叫做電子計時法。全班學生獨立完成
請寫得最快、字最好的三個小朋友上去板演。
師:寫完的小朋友認真看看上面的小朋友對不對?跟你一樣嗎?
老師判斷學生的情況。評價,好的坐端正。
三、鞏固練習
1、師:其實我們的時間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小明是個聰明能干的小朋友,他把自
己的時間安排的非常合理,接下來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來看一下小明是怎么 來安排自己的時間的。
師:請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小明在什么時間干什么。師:請你將他一天的時間記錄下來。
全班同學獨立完成
單獨出示上午9時圖和晚上9時圖。
師:咦,奇怪了,怎么同樣都是9時,小明卻在做兩件完全不同的事呀?
學生回答。引導學生明白一天中有兩個9時,一個是上午的9時,一個是晚上的9時。其他時間也有兩個,不要混淆。
學生說其他的整時。
2、數學書86頁練習十九第一題。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要回家和爸爸媽媽分享的?你學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
在執(zhí)教《認識鐘表》第一課時時,一上課就從深受小朋友們喜愛的猜謎入手,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讓學生說說鐘表在生活中的作用,使他們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做好了學習新知識的心理及能力上的準備。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讓他們通過觀察、撥鐘、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活動等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索,通過自己的感悟和體驗去獲得新知。
整節(jié)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和學具,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情況下學習新知識,讓學生深刻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理念。
讓學生先同桌相互說一說的環(huán)節(jié),一方面能讓學生學會同桌合作,相互指出對方的不足,取長補短,另一方面也能促使那一小部分學生積極舉手,參與課堂的討論中。
課堂上不足的地方有:當請學生上臺板演的時候,沒有組織教學,也就沒能照顧到下面同學的聽講效果,導致有些學生在別人寫的時候他在動學具;在第一環(huán)節(jié)認識時針與分針時,讓學生說的不夠,導致后面撥一撥的環(huán)節(jié)還在讓學生說時針、分針的特點,此環(huán)節(jié)浪費了些時間,有一部分學生混淆了時針、分針;在和老師一起用手指比劃指針是怎樣轉動的時候,就應該直接揭曉這種是“順時針”轉動,說了4個表示方位的詞語反而會讓學生弄糊涂;在最后教學寫法的時候對于小圓點右邊為什么出現兩個0,我在課上疏忽了沒有解釋原因,應該跟學生說清楚寫兩個0是為了要用0占位,從而為后面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鞏固練習的設計還可以更加多樣化,多層次,有針對性的使學生學習的新知及時的進行扎實鞏固。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5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P91—93認識鐘表。
二、教學準備
實物鐘、課件、學具鐘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ㄒ唬┙虒W目標
鐘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對于學生來說,雖然他們第一次學習“認識鐘表”,但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在課前調查中發(fā)現,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看懂整點時間,對于幾點半也不算太困難(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尊重學生的起點是我們備課時首要考慮的事情,而且通過比較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時間的方法。因此,我決定將認識整點和幾點半放在同一堂課中完成,將認識鐘面和整點時間介紹得更快一些,將重點放在認識幾點半上。根據這個決定,我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和經驗,我們可以認識到鐘面的構成。鐘面上通常有時針、分針、12個大格以及12個數字。在仔細觀察與討論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在整點和半點時,鐘面上指針的位置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這樣的規(guī)律幫助我們學會如何判斷整點和半點的時間。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和交流等多樣化的學習活動,我們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觀察事物的能力、動手實踐的技巧以及探索世界的意識和團隊合作的精神。
3、深刻領悟數學與生活的緊密關系,培養(yǎng)對數學應用的認識;初步形成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ǘ┙虒W策略
在學生已具備的'知識基礎上,我們可以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日常生活背景,利用不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進行對比教學,幫助學生更輕松、有趣地掌握所學知識。首先,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兩個小朋友的周末作息時間表,讓學生學會讀整點和半點的時間,然后利用這兩個不同時間表的對比,向學生傳遞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通過這種方式,整個教學過程將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與他們的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通過觀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動幫助學生發(fā)現看整點和半點的方法,從而將枯燥的教學活動轉變?yōu)橛腥さ膶W習體驗。
四、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ㄒ唬﹦(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聽一聽(課件演示:鐘表的嘀嗒聲)
2、猜一猜:這是什么聲音?(鐘表)
3、揭題:認識鐘表
你還在哪里見到過鐘表?
4、隨著時間的推移,鐘表作為一種顯示時間的工具,已經存在了很久。古代人們設計并制造出了各種各樣的鐘表,而現代科學的發(fā)展則使得鐘表的形態(tài)更加多樣化和精確。無論是古代的日晷、水漏、還是現代的掛鐘、腕表,它們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此外,鐘表的精美設計也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美麗多彩。在這里,我收集了一些鐘表的圖片,與大家分享欣賞。(課件演示)
。ǘ┞(lián)系生活,認識鐘表
1、認識鐘面
看一看鐘面都有什么?
小組觀察
小組交流、匯報
。ㄈ┱J識整時
1、你會看時間嗎?我們來看看晨曦小朋友(本班同學)
星期六的時間是怎樣安排的:起床學習吃飯睡覺
。1)與同桌說一說晨曦小朋友什么時候干什么?
a、個別匯報
利用時鐘的“嘀嗒”聲,教師巧妙地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迅速吸引至課堂。通過提問:“你們能猜出這是什么聲音嗎?”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本節(jié)課的主題。
讓學生欣賞各種古今鐘表的圖片,一方面可以幫助他們感受到人類科學的飛速進步,另一方面也能展現數學的人文魅力。
將認識鐘面這一部分的知識交給學生自行解決,不僅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已有的經驗,還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欲望。
通過使用同班同學的作息時間情景圖作為學習材料,我發(fā)現學生們對此感到既新奇又親切,他們迅速集中注意力。這不僅讓他們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還能夠以示范學生良好的作息時間為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其他同學。同時,這也是對示范學生非常大的鼓勵。
b、學習整時的讀法和文字記錄法:孩子們都說得沒錯,其實我們也可以用“幾時”來表示幾點鐘的意思。(寫在黑板上:7時、9時、11時、8時)。
c、這些時間你都是怎樣看出來的呢?
d、個別匯報
。2)請仔細觀察這四個鐘面上的指針,你能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或特點嗎?(課件集中出現以上四個鐘面)。
a、獨立思考
b、同桌交流
c、匯報
。3)歸納: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剛好幾時。
。4)鞏固:從7時到10時,時針、分針分別從哪兒走到哪兒呢?(實物鐘演示)
這時你大概在干什么?(板書:上午10時、晚上10時)
。ㄋ模┱J識幾時半
1、初步感知幾時半的指針特征:
。1)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小明起床了沒有:
。▽嵨镧妱討B(tài)演示從7時到7時半)
。2)再看他接下來干些什么?
。ㄏ泉毩⑺伎,再個別發(fā)言)
板書:7時半9時半11時半晚上10時半
2、看看這些指針,你又發(fā)現了什么?(同時出現4個鐘面)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交流、合作、互助中進一步認識鐘面,進一步認識時間單位時、分,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初步掌握時與分之間的進率;初步掌握時與分之間的進率。
2、結合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實踐去主動建構新知識。
3、滲透熱愛祖國的教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教育學生珍惜時間,遵守時間,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概念。
教具準備:課件、教具時鐘,每組一個時鐘,籃球,跳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孩子們,這張圖片是關于什么的?(課件)
生:北京奧運會
師:有哪位同學知道這個重大日子的時間?
生:8時零8分(課件)
師:是鐘表幫助我們記住了這個美好而難忘的時刻,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
一、新課講授
(一)看鐘面
說一說: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們手中的鐘表,把你們觀察到的給你的小伙伴說說(小組觀察討論,老師巡視)
師:誰愿意把你觀察到的鐘面知識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引導學生說出鐘面上有分針,時針,秒針,還有大格和小格)
生1:我發(fā)現鐘面上有三根針,是時針、分針和秒針。
生2:我還觀察到鐘面上有大格子和小格子。
師:你能指出哪根是時針,分針,秒針嗎?
生1:最短的是時針,比較長的是分針,最長的是秒針。
生2:最細的是秒針,較細的是分針,最粗的是時針。
生3:走的最慢的是時針,走得不快不慢的是分針,走得最快的是秒針。
師:這個同學說的大格子,小格子是什么呢?(請學生上臺撥一撥鐘面說一說)
生:數字和數字之間的是大格子,大格子里面的是小格子。(學生邊說邊演示)
看一看:
師:孩子們,鐘面上有大格,也有小格,那么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呢?
生:鐘面上有12個數字,所以鐘面上有12個大格。(老師用課件動畫演示12個大格)
。▽W生回答完,讓全班學生觀察鐘面并數一數)
師:請同學們在你們的鐘面上任意選一個大格并數一數中間有多少個小格?
(學生數完之后再抽答)
生:一個大格中有5個小格
師:那再數一數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
生:有60個小格
師:鐘面上有時針,分針,秒針。鐘面上還有十二個數字,每兩個數字之間是一個大格,鐘面上一共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間有5個小格,從12到1有5個小格。(課件動畫演示)那么從12到3有多少個小格,為什么呢?
生:從12到3有15個小格,因為從12到3有3個大格,每個大格有5個小格,就是3個5相加,用乘法口訣“三五十五”得到的。
師:這個小朋友真會思考,運用到了我們以前學習的知識,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向他學習,認真思考。老師再問一個問題,從12走一圈再到12有多少個小格,為什么呢?
(全班一起告訴老師有60個小格,抽問為什么)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從12走一圈再到12剛好了走完一個鐘面,鐘面上一共有60個小格。(老師動畫演示鐘面上一共有60個小格)
師:看來同學們的鐘表知識學得非常棒。
撥一撥,議一議:
認識時:
師:請同學們再拿起你們的`時鐘,撥一撥,想一想,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小格是多少時間?
生: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課件)
師:時針從數3走到數4是多少時間?數6走到數7是多少時間?時針從數10走到數11呢?
。▽W生跟著課件一起數一數)
生1:時針從3走到4經過一個大格,所以是1小時
生2:時針從6走到7經過一個大格,所以是1小時
生3:時針從10走到11經過一個大格,所以是1時
師:時針走一個大格是1時,走幾個大格就是幾時。時針是用來表示幾時的,“時”也可以用字母“h"表示。(板書:時h)
認識分:
師:時針每走一大格就是1小時,那分針每走一小格是多少呢?(課件動畫演示)
生:分針每走一小格是1分
師:分針從12走到3,走了多少個小格,是多少分?(課件演示)
生:走了15個小格,是15分。
師:分針從12走到6是多少分?(課件演示)
生:是30分
師:分針走了一圈,走了多少分,為什么?
生:因為分針走了一圈走了60個小格,所以分針走了一圈走了60分。
師:分針走一個小格的時間就是1分,走幾個小格就是幾分。分針是用來表示幾分的,“分”也可以用字母“min”表示(板書:分min)
認識1時=60分:
師:同學們拿起時鐘撥一撥,分針走一圈,時針有什么變化?小組內和小朋友說一說(教師巡視并作出指導)
師:同學們有什么發(fā)現?
生:我發(fā)現分針走一圈,時針就走一大格
師:同學們再用時鐘撥一撥是不是分針走一大圈,時針正好走一大格?
生:是的
師:孩子們觀察的真仔細。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兩針同時指著12,從12到1,讓它們同時轉動,同時停止),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圈,那么時針走一大格和分針走一圈的時間相同嗎?
生:相同
師:那時針走大格是多少時間,請同學說說?
生: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
師:那分針走一大圈
生:分針走一圈是60分
師:為什么是60分?
生:因為一圈有60格小格,60個小格就是60分。
(課件顯示: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圈,是小格,也就是分?)
師:同學們會填嗎?打開書翻到106頁,把它填在書上。填好的孩子可以自己讀一讀。(老師巡視并作出指導)
師:誰愿意把你填寫的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生: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
師:請小朋友們再仔細觀察(課件),現在時針和分針在什么位置?
生:現在時針和分針都在12,都指著12
師:他們同時走,同時停,說明什么?
生:說明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大圈
師:1時和60分有什么關系?
生:1時=60分(板書)
師:他們同時走,同時停,他們經過的時間相等,所以1時=60分。
1時=60分,時可以用h表示,分可用min表示(課件)學生讀
。ǘ┮环昼娔茏鍪裁矗
師:今天小朋友表現的非常出色,為了表揚大家,下面我們來做感受1分鐘的活動,感受一下1分鐘到底有多長?你們說好嗎?(準備1分鐘長的電影和歌曲并課件顯示出來)
師:剛才我們在優(yōu)美的歌曲和好看的電影中感受了1分鐘,那1分鐘感覺怎么樣?
生:1分鐘很快就過去了。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游戲,下面請同學們像老師一樣把手輕輕地放在鼻子前面,咱們一起體驗一下一分鐘大約呼吸多少下?(課件顯示鐘面,鐘面設定為1分鐘提示。)
學生匯報結果
活動:一分鐘,你能從1數到幾?(課件顯示鐘面,鐘面設定為1分鐘提示。)
師:1分鐘的時間不長,很快就過去了,但別小看一分鐘,好好利用一分鐘也能做很多事情。打字員一分鐘能打70個字,一條流水線1分鐘能生產一臺彩電,1分鐘工人叔叔能印刷1000多份報紙。
。ㄈ┮粫r有多長?
師:希望孩子們珍惜時間。一分鐘很短。一時可長多了,昨天孩子們回家體驗了一小時,誰給大家匯報一下一小時你能干什么事情?
生:1小時可以寫作業(yè),1小時可以玩游戲,1小時可以看電視。
師:其實呀,在我們每天學習生活中,也有1小時的學習時間(課件演示)第一節(jié)下課后,孩子們課間休息用去的時間是10分鐘,第二節(jié)上課孩子們專心聽講,認真回答問題,又度過了40分鐘,第二節(jié)下課后,孩子們做游戲,拍皮球,又度過10分鐘。
生:從第一節(jié)課下課到第三節(jié)上課,一共經過了1小時。
分組討論:1小時能做些什么?
小結:1時比1分長得多,1時的時間也容易過去。
三、課堂活動
1、1分鐘活動比賽,1分鐘內誰拍皮球的次數最多,一分鐘內誰擊掌最多?1分鐘跳繩的次數最多?
2、今天同學們體驗了一分,一小時的3時間長短。下面老師考考你們會不會正確使用時間單位時和分(課件)
1)早晨,小紅起床穿鞋大約要2(分)
2)課間休息的時間是10(分)
3)兒童每天的睡眠時間大約是10(時)
4)小明步行上學,大約用了15(分)
5)觀看一部電影大約需要2(時)
四、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孩子們學到了什么?你們最感興趣是那里?有哪些地方自己表現的最棒?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
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進一步的認識了鐘面,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鐘面上有時針分針秒針,我們還認識了1時=60分,同時還體驗了1分鐘1小時的長短。一寸光陰一寸金,存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對于孩子們來說就是生命,希望孩子們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7
1.通過觀察及自身的嘗試活動認識鐘面;初步了解時針、分針。
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掌握整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并能熟練認讀這些時間。
3.結合日常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時間,感受時間的重要性,建立時間觀念,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熟練地認識時間;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整時鐘面指針的規(guī)律。
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實物鐘)
學生(實物鐘)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聯(lián)系師生情感。)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認知需要,揭示課題
(一)小小調查,引入課題:早上你是怎么起床的?(課件統(tǒng)計)
1.學生回答:某某叫的、自己醒的、用鬧鐘鬧的、我看時間(表)、其它
2.教師歸納幾種情況,進行統(tǒng)計。
3.從我們的統(tǒng)計中可以看出,怎樣起床的人最多?怎樣起床的人最少?
(二)談話揭示課題:
我們能自己按時起床的小朋友可真能干!他們是用什么知道時間的?(用鬧鐘、看表知道時間。)大家愿不愿意和他們一樣,也通過認鐘、表來知道時間,能夠自己按時起床,都成為生活中的小能人。ㄔ敢猓。┻@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
二、細觀察、勤操作,多種感觀參與認識
。ㄒ唬┱J識鐘面
1.尋找生活中的鐘表
(1)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鐘表的?
生:家里、商店里、學校里以及人們的身上
(2)同學們,看看你周圍老師,找一找、問一問,他們身上有沒有表示時間的鐘表?你有什么發(fā)現?(生匯報)
(3)有些什么形狀的?
生答:有圓形的、有長方形的、有正方形的
。ɡ蠋熇谜n件,出示各種各樣的鐘表。)
2.認識鐘面
。1)組織小組玩鐘,提出觀察任務。
要求:在玩的時候,可以看看鐘面上有什么?(板書:鐘面)再撥動鐘后的按鈕,看看你又發(fā)現了什么?把看到的、知道的、想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ㄉ篮献鲗W習)
。2)學生反饋交流結果。
A:剛才小朋友玩了鐘,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B: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
。▽W生自己展示)注重引導認識到指針長短、大小等不同的特征。(及時給以肯定、用實物對照)
。3)小結:生活中的鐘表各式各樣,它們都是用來表示時間!有通過小朋友玩鐘,我們發(fā)現有的鐘面上有3根針,又短又粗的時針;較長的分針;還有又細又長的秒針。(板書:時針、分針)而有的鐘面上只有2根針。我們認時間主要認時針和分針。
。4)指針小測查:指針說名稱。
。ǘ┱麜r的教學
1.合作學習,初步認知
那些小朋友已經認識時間了?請舉手!真不錯!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小鐘,轉一個時間,告訴大家,是多少?
生:3點、5點、4點40、2點半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鐘表的認識》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鐘表的認識》教學設計(1)口頭語言,書面語言
小朋友們知道這么多時間,太能干了。不過,老師有一點要告訴大家,我們平時說的幾點鐘,那是口頭語言(平常的話-w ww.xxjx -sj.cn),在書上,我們叫什么呢?有小朋友知道嗎?幾時。
如:平時說的5點,書上是叫5時。這種時間叫整時。(板書:整時)
。2)自主學習,互幫互助
老師想請認識時間的小朋友當小老師,教一教不會認的同學,讓大家都會認識整時。行不行?
行。ㄐ〗M合作學習)
2.引導學習,強化認知
你是怎樣認整時的?分針和時針是怎么指的.?
生:我是看分針指向數字幾,時針指向數字幾
3.小結要點,鞏固認知
規(guī)律: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板書:12、幾、幾時)
4.糾錯練習
(1)(出示實物鐘,2:40)提問:這是3時嗎?為什么?
。2)(出示實物鐘,8:15)提問:這是8時嗎?你會撥8時嗎?請同學們自己撥一撥。
5.操作練習、深化認知
(1)學生撥鐘表,展示匯報。
(課件出示圖片)請撥出7時、12時。
*6時、12時的指針特殊性。
(2)大家做得很好!現在,你能撥出一個你最喜歡的整時嗎?
A:給大家說你那時在做什么?
B:你周圍的人在干什么?
6.整時的書寫
A:我們要把自己喜歡的時間記下來,怎么辦呢?
鐘面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就可以寫成幾時,還可以像電子表一樣用數字記下來:先寫一個幾,然后寫2個小圓點,最后寫2個0。(板書:*:00)
B:我們用這種方法表示7時:用手指在桌上畫畫、集體說。(先寫再寫最后寫)
三、課間活動
反應游戲
四、創(chuàng)設情境,實踐體驗,深化感知
。ㄒ唬┡袛鄷r間
。ㄕn件出示情境)沒有鐘表,怎樣來判斷時間。
。ǘ┪沂切≈魅
小朋友們學會認時間,還能安排時間,真行!你看,今天來了這么多老師,如果他們想在石船玩一天,想參觀一下我們的學校、游一游石船公園、逛街買買東西,當然還要吃午飯和回家了,你作為我們石船的小主人,能不能安排一下他們的活動,他們幾時去干什么,幾時去那里玩呢?(學生匯報)
五、根據板書小結全課
六、拓展練習
小朋友們,我們的前輩是多么聰明哪!這些鐘表是那么的漂亮!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小朋友也是將來的創(chuàng)造家,請你們商量一下,設計出自己喜歡的鐘表來。〞r間充欲給以展示,反之則處理為課后作業(yè)。)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一冊第91頁-第9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認識鐘表的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學會兩種表示時間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識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將通過觀察、討論和比較等各種活動來實現這個目標。
3、情感目標:領悟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密切關聯(lián),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并形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通過將數學與日常生活的作息時間結合,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無時無刻不存在,并且能夠有效地管理時間。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正確迅速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準備】課件、教具鐘面。
【學具準備】每生準備一個學具鐘。
【教學手段】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交流討論
【學情分析】
《認識鐘表》是一年上冊第八單元的內容。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認識整時,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基礎。而且大部分學生在學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過一些關于時間的知識。一般來說,一名6歲的兒童每天起床、吃飯、上課、下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來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盡早讓學生了解有關時間的知識,能夠方便學生的生活。而且?guī)缀趺總家庭都有掛鐘或手表,鐘面、表面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游戲激趣和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法,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我還讓孩子們通過合作交流發(fā)現鐘面的結構,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fā)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引入課題。(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玩過狼人殺這個游戲呢?如果還沒玩過的話,現在我們就一起來體驗一下吧!
戲開始)
這個游戲是一款與時間相關的游戲,我們將一起探索時間,了解鐘表。ò鍟n題)。
[設計意圖: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且根據一年級的學生好奇、好玩、好動的天性,他們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為了能更好的讓他們盡快投入到課堂中來,所以我在引入課題的時候,通過游戲活動,一下子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在學中玩,在玩中學,讓他們能更快的溶入到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
二、認識鐘面的各部分名稱。
師:同學們,你在哪里見過鐘?誰來說說鐘面上都有什么呢?
師:老師手上拿著一個鐘面,他疑惑地看著它,心里想著這個鐘面好像有些不對勁。請大家?guī)椭蠋熞黄鹫页鲧娒嫔先鄙俚牟糠质鞘裁窗桑。ㄌ崾荆虹娒鎽摪?2個數字、時針、分針和12個大格子)。現在請把你們的'回答寫下來,讓老師知道你的想法。
師:時針和分針又怎么區(qū)分呢?時鐘有什么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操作、討論和交流等方式進行探究式學習,可以充分了解鐘的外部結構,并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三、認識整時,引出結論。
(一)(鬧鐘響)師:早上,圓圓的鬧鐘響了,你知道鬧鐘顯示的是幾時嗎?為什么?
。ǘǔ鍪3個鐘面)
師:你能告訴我這三個鐘分別是幾時嗎?(指名說)
師: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三個時鐘面,看看有什么共同之處?(引導學生注意分針指向12點的位置,以及小時指針指向幾點的位置。)讓我們一起讀一遍。
[設計意圖:識別鐘面上的時刻是本課的重點,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對整點有一定了解,但概念可能不夠清晰。通過讓學生親身操作、觀察比較和交流驗證的方式,引導他們去發(fā)現規(guī)律,從而突破這一重點。
四、寫整時。
師:同學們都已經掌握了說和讀時間的能力,那你們也會寫時間嗎?請問誰能告訴老師如何寫"8點鐘"這個時間呢?另外,有幾種不同的寫法呢?還請說明一下在寫整點時間時需要注意什么。
五、鞏固練習。
。ㄒ唬⿲懻麜r。
師:現在請同學們在練習紙上寫出另外兩個鐘的時間,指名板演,老師評講。
師: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是整點時間。除了8時、3時、6時、7時,還有許多其他整點時間,比如1時、2時、4時、5時、9時、10時、11時等等。在學習整點時間的過程中,我們將會了解每個整點時間的含義和用法,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們準確地表達時間。
[設計意圖:通過教學兩種表達時間8點的寫法,讓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這兩種寫法;然后通過練習,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從而使他們對這些知識進行內化。
。ǘ├蠋煋軙r間,學生說時間。
師:我們班級的小朋友都非常出色,他們的表現讓吳老師也心生敬佩。今天,我想給大家出一個時間問題,請大家告訴我一些具體的時間點好嗎?(練習:9時、3時、11時)。
[設計意圖:通過讓老師指定一個時間,然后由學生報出該時間的整點,這樣不僅可以復習整點的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ㄈ窐返囊惶鞎r間安排。
師:同學們,時間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樂樂是個聰明的小朋友,他很好地安排了自己一天的時間,F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日程安排吧。ㄕ故緲窐芬惶斓牧鶑垐D片)
(同桌討論——指名回答——歸納小結)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將數學課堂教學轉變?yōu)閷W生體驗生活、探索數學的互動課程,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相融合,數學賦予生活力量,數學在生活中發(fā)揮作用”的理念。
。ㄋ模├蠋煶鰰r間,學生撥時間。
師:同學們太厲害了!老師想再測試一下大家的能力,我來做時間提示,你們來撥鐘行嗎?(依次出示6時、11時)(請學生上來展示,并解釋原因)
。ㄎ澹┬蘩礴姳。
師:同學們,老師遇到了一些麻煩,最近我們的教室里有兩個鐘表出了故障,你們能幫我修好嗎?(請你們在練習紙上動手操作,修好后再向我匯報成果)。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參與修理鐘表,不僅可以加深他們對鐘面知識的理解,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思想品質,讓他們體驗到幫助他人的喜悅,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感。同時,這樣的活動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為課堂營造一種高漲的氛圍。
六、配樂鐘表圖片欣賞
師:同學們的表現一直非常出色,老師為了獎勵大家,特意找來了許多美麗的鐘表圖片與大家分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些漂亮的鐘表吧!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進行鐘表圖片的欣賞,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學生的審美教育又提高到一定的層次。]
七、拓展練習。
(1)沒有數字的鐘學生認時間。(出示鐘表)
師:剛才同學們看到的鐘表圖片漂亮嗎?像這樣的鐘你會看它的時間嗎?(學生發(fā)表見解)
。2)有4個數字的鐘表。(3、6、9、12)(出示3鐘表)
師:像這樣的鐘你有見過嗎?誰來說說它們是幾時?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鐘面上每個數字位置的記憶,并且能夠準確地讀取整點時間。通過這種設計,既可以鞏固他們已經學過的知識,也可以讓他們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使他們在思維上得以提升。同時,這樣的設計還可以促使每個學生發(fā)展自己的思維能力,給予他們一個拓展思維的空間。
(3)說自己喜歡的整時,為什么喜歡,這個整時你再干什么?
師:親愛的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鐘愛的時間,對嗎?現在,請你告訴我們你最喜歡的時刻,并解釋一下你的理由,告訴大家這個時候你正在做什么。請你自己選擇一個你特別喜歡的時刻,并簡單說明為什么喜歡這個時刻。同時,請告訴我們當你選定這個時刻的時候,你正在做著什么。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夠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而且能夠強調對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它還充分利用了學具,并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
。4)古代的人沒有鐘表怎么看時間。
師:同學們,我們現在有了鐘表,可以通過它來準確地知道時間。但是在古代,人們并沒有鐘表,你們知道他們是如何計算時間的嗎?(出示太陽在不同位置的照片,請學生回答這個是幾點鐘)。
師:看起來,時鐘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便利。它能夠幫助我們合理、科學地安排時間,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氛圍,通過對古代人和現代生活的對比,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現在生活的美好,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同時自然地教育他們珍惜時間。
八、全課總結。
師:親愛的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都學到了什么呢?你覺得學得開心嗎?我想請你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回家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好嗎?
[設計意圖:在這個總結中,不僅對所學知識進行了歸納總結,還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機會,讓他們親身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從而增強了他們對數學的信心。
九、板書設計。
認識鐘表
。ㄕ麜r)
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初步認識鐘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過交流、合作、學會認讀整時,認識鐘表教學設計(李燕鳴)。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
情感目標: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培養(yǎng)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會看鐘面的整時。
教學難點:
時間的兩種書寫方法
教學準備:
教 具:自制課件,鐘面模型、
學 具:每人一張沒有時針和分針的鐘面、橡皮泥、兩根牙簽。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焕吓笥,他是誰呢?(課件顯示圖)懶羊羊怎么還在呼呼大睡,懶羊羊經常遲到,羊村的小羊們決定送給懶羊羊一件禮物,你們猜會是什么禮呢?(放音效)(鬧鐘)。
2、鬧鐘不停地嘀嗒嘀嗒地走著,它能告訴我們什么?
生:它催我們早早起床。
生:它能告訴我們時間。
3、除了鬧鐘,有這種作用的還有什么?
生:手表、臺鐘、掛鐘、公雞…
師:老師也收集了很多的鐘表,它們漂亮嗎?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們?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出示課題)
4、鐘表是我們生活中的好朋友,它不僅有漂亮的外衣,身上還藏著很多的數學知識,想不想和懶羊羊一起來了解它。
二、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1.認識鐘面師:仔細觀察鐘面上有什么?
生討論,匯報:有12個數字
師:都有哪些數字,這些數字在鐘面圍成一圈,最上面的數是( ),最下面的數是( ),最左邊的數是( ),最右邊的數是( )。
師:(課件出示)我這里有一個缺了數字的時鐘,你能把殘缺的鐘面補齊嗎?
師:鐘面上除了有數字還有什么?(時針和分針)
師:兩根針長得一樣嗎?長的針叫什么?短的針叫什么?
師:為了讓小朋友記住這兩根針,老師編了一句兒歌:時針長,分針短,轉來轉去真好玩。
出示四個鐘面:找找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
小結:剛才通過小朋友的細心觀察,我們認識了鐘面,鐘表沒有嘴,但卻能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那么鐘面的時間你會看嗎?懶羊羊可不會看,我們一起當小老師教教它好嗎?
2.認識整時出示4時、6時、10時、12時四個鐘面 ⑴說一說你是怎么看時間的?誰也能像他這樣說?
⑵比一比:撥出的時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
⑶兒歌:分針指12,就是整時了,教案《認識鐘表教學設計(李燕鳴)》。
⑷鐘面上有幾個整時?
師:“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會有兩個9時。要準確的表示時間還得用“上午、下午、晚上”這些詞語。比如說:“上午9時,我在讀書,晚上9時我在睡覺”。
師:“現在讓我們拿出手中的鐘表自己撥出一個整時的時間,然后說一個時間自己在做什么事?可以從早上說起!
生撥再匯報
師:小朋友們,時間很寶貴,我們要養(yǎng)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按時起床,按時睡覺的習慣。
3.學習兩種計時法我們學會了看時間還要學會把它記下來
⑴電子表示法:(出示4:00的卡片)你見過這種時間嗎?在哪見過?
生:電話顯示屏上,電腦上,電視上,電子表上,手機上。
師:這是整時的第一種表示法,叫電子表示法。 請你模仿這種寫法寫出剛才鐘面下的三個時間。師:說一說電子表示法表示整時有什么特點呢?
生:中間有“:”,后面都是00,是幾時前面就是幾。
⑵漢字表示法:記錄時間還有另一種方法:
漢字表示法 介紹用漢字“時”表示的方法
⑶比較這兩種寫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⑷小明的一天:
師:學會了看時間,寫時間,我們還要合理的安排時間,我們一起來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樣過的? 師:師: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會有兩個8時。,為了區(qū)分這兩個8時,我們說的時間前要記得加上早上、中午、下午、晚上這些時間詞,如第一圖,我們可以說小明上午8時在讀書,誰也能像老師這樣說?
小結:
媽媽的話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快樂連連看
2、說一說
3、擺一擺:用兩根牙簽在鐘面上擺出一個整時的時間并寫下來。
4、游戲:人體時鐘
5、畫一畫: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漂亮的時鐘,并寫出所畫的時間:說一說要怎么畫?
四、課末總結
事情做錯了可以改,東西用了可以再買,可是時間呢?過去了就不再回來。小朋友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教材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由于時間和時刻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據學習內容的自身特點,根據課標精神,我在設計教學時力求體現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聯(lián)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參與。具體的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精心設計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只有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誘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學生學習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他們才能主動探索,進而獲取知識。
如羊村的小羊送禮物引入新課從而認識各式各樣的鐘表并了解它的作用。一來貼近生活,學生在生活中碰到過,學習后能為生活服務,二來通過具體事件豐富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
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人人參與。
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持續(xù)發(fā)展。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者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事物。
如“認鐘面”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大家觀察鐘面上有些什么,人人都參與觀察、表達、交流,感性地接觸到鐘面,然后在反饋中自由地說,盡情地說,再從小朋友自己的語言中拉出所要學習的中心內容。
3. 重視動手操作實踐。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闭n標倡導的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動手實踐,根據學習知識的性質特點,結合大量的操作活動來學習。
如鐘面觀察、撥時鐘;練習書寫時刻。在這些活動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數學”,及時反饋交流,讓操作與思維聯(lián)系起來,讓操作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源泉。
。、 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玩中學
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我把練習設計成有趣的數學游戲。如:快樂連連看、人體時鐘、畫一畫。練習也富有彈性由易到難,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從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功感。特別是最后一題畫時鐘并用兩種方法寫出所畫時間是對整節(jié)課的總結和概括。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2.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yǎng)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認識鐘面,學會認識整時。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時間概念,培養(yǎng)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大鐘面、小鐘面、鐘面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劉老師就給大家?guī)砹艘粋謎語,想看看嗎?(出示課件)能告訴我謎底是什么嗎?(鐘表)小雪人告訴我們答對了。知道鐘表有什么作用嗎?(學生自由回答)嗯,鐘表的作用這么大,想不想和它成為好朋友呀?那咱們先看看它長什么樣吧。ǔ鍪菊n題)
〔評析:抓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認識鐘面
1.認識鐘面。
a.在你們的桌上有一個漂亮的鐘面,拿起來仔細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發(fā)現說給小伙伴聽聽。(學生玩學具,教師指導。)
b.你們觀察的真仔細,現在請小朋友們放下手中的小鐘面,來看看我的超級大鐘面。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鐘面)
* 又短又粗的針叫時針,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
* 還有12個數,我們數一數。
* 數字的旁邊還有什么?再來數一數有多少格?
。ㄕn件中時針、分針、12個數、12個大格分別閃動。)
。 教師小結)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它們組成了一個漂亮的鐘面。
〔評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觀察,通過說鐘面這個環(huán)節(jié),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交流討論,解決第一個知識點!
三、認識整時
1.認識。
(放鈴聲)聽,誰家的鐘表響了?(演示晶晶家)原來是晶晶的鐘表響了。還不起床快告訴她現在幾時了?(出示放大的鐘表)你是怎么知道是7時的?
* 長長的分針指著幾?
* 短短的時針指著幾?
* 教師小結: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7就7時。(學生跟著說,教師演示課件)
2.鞏固。
a.搶答: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8是幾時?指著4呢?
b.真不錯,歡迎小朋友們到智慧屋來做客,看看誰最聰明,能發(fā)現這些鐘面時刻相同的地方。(出示8時、6時、1時)
。ń處熜〗Y: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幾時。)
像這樣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我們把這樣的時刻叫做整時。
c.能很快說出鐘面上的整時嗎?這么自信,那好咱們來比一比看誰說的又對又快。ǔ鍪3時、4時、11時、12時)
d.現在二人一組撥鐘練習。
〔評析:教師注重讓學生主動去學習,自己去探究。注重提供有趣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合作學習,互相交流。如:互相說整時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這樣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轉變了角色,成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讓學生投入到情境中去,在興趣的激發(fā)下,在情境中觀察、思考、口說、眼看、腦想!
3.認識電子鐘。
現在你們和有著分針、時針的鐘表成為好朋友了嗎?其實還有一種表,長得很奇怪,要不要看看?(課件演示早晨,晶晶的房間)看到了嗎?這是什么表?電子表是幾時,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師在課件上演示7:00)
小結:小圓點后面是兩個零,前面是幾就是幾時。
7時和7:00是一個時刻的兩種寫法,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教師和學生唱“找朋友”。頭飾上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萬不要找錯呀。時間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個好朋友吧。問:“1:00,你的好朋友呢?”教師戴上1:00的頭飾,原來在這兒呢。
〔評析:對于電子表的學習,教師采用了一個有趣的活動,既鞏固了新知,又放松了學生的身心,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四、練習
1.小明的一天。
。ǔ鍪編捉M畫面學生說幾時)希望小朋友們也像小明一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回家后制定一個作息計劃貼在床頭,堅持去做。希望你們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好好學習,好嗎?
2.動腦筋。(過一小時是幾時)
我看小朋友們精神百倍,那咱們再來一個智力大比拼好嗎?
〔評析:教師設計的練習部分:“小明的一天”、“智慧屋”溶練習于游戲中,讓學生在玩樂中鞏固知識。課件中所出現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學生是有經驗的。這對他們了解時間觀念、更好的認識整時有很大幫助。〕
五、總結
歌表演《時間像小馬車》時間真的像小馬車一樣飛快的向前跑著,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讓我們都做時間的小主人,好嗎?
〔評析:在數學課堂中,適時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滲透“惜時”觀念!
總評:
這節(jié)課的教學是一個愉快的過程,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故事情境中學得饒有興趣,學得積極主動。
1.學生在完整的故事情境中學習。
“認識鐘表”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抓住他們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是設計教學的前提。教師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課件,采用情境教學法,用統(tǒng)一的一個動畫形象和一個完整的故事將教學的幾個環(huán)節(jié)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在課件所創(chuàng)設的故事情境中學習。
2.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
在設計時,教師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課件創(chuàng)設的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早晨起床、中午吃飯、晚上睡覺等,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新知。由于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是要將他們日常生活的許多活動規(guī)范化,常識系統(tǒng)化,因此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于他們理解數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這些“經驗”是學生的“數學現實”;同時,正是通過“經驗”,學生經歷一個從具體到逐步抽象活動的過程。一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以經驗為基礎的認識過程,課件中所出現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學生是有經驗的。這對他們了解時間觀念、更好的認識整時有很大幫助。教師的設計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3.設計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參與數學活動。
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同時,學生通過合作促進主體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意識。在教學中的說鐘面、說整時、課后的游戲練習都是教師有意設計的合作學習的環(huán)節(jié)。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鐘面,能夠區(qū)分時針和分針。
2、會正確認、讀、寫整時。
3、學生達到了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整時的認讀方法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會看鐘面上的時間。
二、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猜謎語。
首先出示幻燈片讓大家猜謎,(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當同學們猜出鬧鐘時,再讓學生說說它的作用。這樣引出課題,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展示多姿多彩的鐘表
鐘表王國的兄弟姐妹可真多呀!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和鐘表兄弟們交朋友吧。這樣設計可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認識鐘表的興趣,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景。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借助經驗,認識鐘面
讓學生拿出自己事先準備好的鐘表仔細觀察,看看你發(fā)現了什么?把自己的發(fā)現與同桌交流,接下來全班交流,充分的讓學生說一說。
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凌亂的,因此可采用電腦輔助教學,讓時針和分針作自我介紹,用充滿童真的語言來吸引孩子。接著再讓學生看著畫面數,從而得出鐘面的基本結構,也強調了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的特點,這樣的組織讓學生的思維有序了,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這比教師直接給出答案,更能使學生記憶深刻,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2、聯(lián)系生活,認識整時
同學們會認鐘面上的時間嗎?(出示起床圖)學生回答。接著問:同學們會認下圖鐘面上的時間嗎?(出示3個鐘表圖)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討論交流,最后得出結論: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幾時。
3、動手操作,撥鐘面
首先教師撥出1時、4時、7時,讓學生認。然后讓學生撥出下列時刻:
9時、1時、5時、12時。最后讓同桌之間自由撥,互相認。
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撥一撥、認一認,這樣設計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望,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4、認識電子表
(課件出示)8:003:006:00
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在哪見過這種表示法?最后得出:這是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方法,小圓點的后面是兩個0,前面是幾就是幾時。
5、用兩種方法記錄時間。
在教普通計時法時,我先介紹漢字“時”的寫法,然后讓學生說出是幾時就在幾的后面寫上一個“時”字。在教電子計時法時,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題圖,使學生從生活中找出答案,通過對8時的兩種書寫形式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時的`兩種寫法,再通過練習,讓學生板演課件上另外兩個鐘面的時間。使學生學以致用。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出示課件)小明的一天
現在大家會認整時了,是不是會合理地安排時間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讓學生邊看課件邊互相說“小明什么時間在做什么”然后讓學生評一評他的安排合理嗎?這樣將數學課堂教學變?yōu)閷W生認識生活,認識數學的活動課,體現“數學源于生活”的思想。
。妓模、總結回顧,課外延伸
我先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讓學生回家在媽媽的幫助下為自己設計一份作息時間表。
這樣設計是對本課學習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提升,突出重點和難點。并讓學生學會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課堂檢測。
1.填空:(出示幻燈片)
。1)鐘面上一共有()個數字,有()個大格。
(2)又細又長的是()針,又粗又短的是()針。
。3)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8就是()時
2.看鐘面填空:(出示幻燈片)
這樣設計是對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狀況進行自我測評,通過檢測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存在的不足,我及時收集反饋信息,做出相應的措施。
四、附板書設計
認識鐘表
時針和分針
鐘面上12個數字
12個大格
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幾時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84~85頁。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放一段鬧鐘的聲音。
生:(聽)
師:這是什么聲音?
生:鬧鐘的聲音。
師:對,是鬧鐘。在生活中我們見過各種各樣的鬧鐘,瞧,多美呀!它們不但美,而且里面藏有我們學習的知識呢!你們想和它交朋友嗎?(想)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認識鐘表。(出示課題:認識鐘表)
。ㄔO計意圖:利用課件,伴著鬧鐘的聲音讓學生聽和猜出是鬧鐘,通過欣賞各種各樣的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聽覺、視覺走進鐘表的世界,引發(fā)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
二、新授:
1、認識鐘面的外部結構
1)(出示鐘面教具)孩子們,仔細觀察,這鐘面上有些什么呀?
指名說。(有數字1~12,有12個大格,還有兩根針。)
師:這兩根針是一樣長的嗎?(有長有短)我們把長的針叫分針,短的針是時針。
2)(板書)分針長,時針短;有數字1~12和12個大格。(齊讀)
3)指出學具鐘上的時針和分針,說給你的同桌聽。
4)問:哪時針分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轉動的呢?伴隨學生的回答,(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先通過觀察,讓學生認識鐘面的外部結構,后讓學生動手指出分針和時針,加深對分針長時針短的認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通過課件演示分針時針的轉動方向,讓學生更好地與生活中的鐘表聯(lián)系起來。也為后面撥鐘環(huán)節(jié)作鋪墊。
2、教學整時
1)過渡:你們是什么時候起床的?今天早上天亮不久后,小紅家的鬧鐘就響了,聽到鬧鐘響后,小紅在做什么呢?(出示主題圖)
2)指導看圖
師:小紅起床了,媽媽在旁邊笑瞇瞇地看著她,表揚她是一個早睡早起的好孩子。我們也要像小紅那樣,聽到鬧鐘響了,馬上起床,不睡懶覺,養(yǎng)成好習慣。那小紅是什么時候起床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看鐘面)問:這個鐘面的分針指在什么地方?時針指在什么地方?是幾時?學生回答后,(板書:7時)帶讀2次。這是文字表示的方法。我們再看床頭柜上寫著什么呀?(7:00)這是電子表表示的7時。你還在什么地方見到過這種表示時間的`方法呢?我們認真觀察一下,它是怎樣表示的?引導說出左邊寫著數字7,中間是兩個小圓點,右邊寫兩個0。(學生書空,再練習書寫)
設計意圖:利用主題圖,學生認讀7時時針分針的位置和認識電子表,介紹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通過書空7:00,加深對電子表的認識。
3)認讀8時、3時、6時。你能說出這三個鐘面上的時刻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讓學生說,再指名匯報。)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說,并說出想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
4)觀察這三個鐘面,你有什么發(fā)現?把你的發(fā)現小聲的告訴你的同桌?指名匯報。
5)小結:分針指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剛才我們學習的7時、8時、3時、6時都叫整時。
設計意圖:利用小組合作討論發(fā)現整時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精神和概括能力。
三、鞏固
1、撥一撥。我們已經會認讀鐘表了,那你們想不想自己撥一撥鐘表呢?(撥5時、9時)指名說說是怎樣撥的?同桌互撥互認。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鞏固學生對整時的認識。
2、做一做。時間是很寶貴的,我們要合理安排好一天的學習,生活。這是小明一天合理的時間安排,你能說出他在什么時候做什么嗎?先打開85寫一寫(用兩種表示方法表示),再在小組里說,然后匯報。并教育每個學生都要合理安排時間并愛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引導學生要做時間的小主人。體現“數學源于生活,賦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3、早晚9時的滲透。
問:小明9時在做什么?
生1:小明9時在讀書;有不同意見嗎?
生2:小明9時在睡覺。
師:這是怎么回事呀?都是9時小明卻做不一樣的事呢?你有什么發(fā)現?(小組討論討論)指名匯報。
生:兩個都是9時,但不一樣。因為一個是上午9時,一個是晚上9時。(為什么?)因為時針一天轉轉兩圈有上午、下午和晚上。
5、輕松一刻:(播放時間就是小馬車)
設計意圖:活躍課堂氣氛,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要做時間的小主人。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
6、教學:你知道嗎?了解古代人的計時工具,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7、連一連:86頁的第1題。
8、猜一猜:86頁的第3題。
四、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設計意圖:讓學生談收獲,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體會成功的快樂。
五、課外延伸:制作一張雙休日的作息時間表,比比誰的時間安排得最合理。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13
課題名稱《認識鐘表》
移秀蘭 溱潼中心小學
一、概述
·小學數學一年級
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84、85頁一課時 · 認識時針、分針、整時、大約幾時 · 認識鐘表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2、過程與方法: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按時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基礎上,聯(lián)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認識鐘表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時間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鐘表的經驗,但他們認時間、看鐘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體的;也有些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時間觀念差,對鐘表的知識感到陌生。這就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升、概括科學地認識鐘表的方法,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設計理念:設計本課時力求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整堂課都以學生自主探究和活動為主,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親自體驗,認識鐘表。擬在本課教學中體現以下幾點: (一)知識呈現生活化:“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理念之一。新知從生活中自然導出,使學生初步感知“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數學課堂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
(二)學生學習自主化: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認識鐘表面、認識整時刻、判斷大約幾時等,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在充分的動口、動手、動腦的探索過程中自主獲得。
(三)學習過程活動化:新課程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方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
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激起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與欲望,使學生總能處于一種新奇、興奮、快樂的活動氛圍中,親自實踐,大膽探索。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準備:課件,鐘面模型等。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
什么時候睡)。師:猜猜它是誰?
教師通過猜謎語,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興奮感,營造了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氣氛。 2、課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鐘,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它們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揭示課題:是啊,鐘表不僅外型漂亮,還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鐘表的知識。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識 1、認識鐘表
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注重給學生提供觀察與思考,發(fā)現與表達的空間,注重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機會,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先讓學生觀察鐘面,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組交流
學生匯報觀察結果,教師板書:時針 分針 12個數 2、教學整時
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教學形式上應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因此在課堂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fā)現、去再創(chuàng)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于自己的思維拓展空間。
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表示的是是什么時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1時、4時、6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是什么時刻,然后再提問:1時、4時、6時的鐘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針都指著什么數?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看整時的方法嗎?
小組討論看整時的方法,通過討論發(fā)現學生個性化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連一連:學生口頭回答鐘面時間,鞏固看整時的方法
說一說:將整時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里,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將鐘表知識與實際生活自然地結合起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大約幾時
出示7時、7時不到和剛過7時三個鐘面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三個鐘面的時間
小結:一個是7時不到,一個是剛過7時,我們把它們都叫做大約7時 師追問:這兩個都是大約7時,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個是7時未到,一個是剛過7時 說一說:讓學生說出鐘面上大約是幾時 (三)鞏固練習
1.畫一畫:先讓學生通過觀察判斷出缺少的是時針還是分針,再借助直尺畫出鐘面上缺少的針,這里還要提醒學生注意畫時針和分針的區(qū)別。
2.掌握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讓學生發(fā)現、思考、討論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了解時針每天要在鐘面上走兩
圈,所以一天要走兩個10時,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出示兩幅表示10時的圖,讓學生觀察,看能提出什么問題?通過觀察學生發(fā)現兩個都是10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10時,一個是晚上10時。
提問:一天有幾個8時,幾個9時?
3.撥一撥:學生在鐘面上撥出自己起床和睡覺的時間,然后同桌的同學說一說,要求說完整。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教師順勢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養(yǎng)成按時起床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4.說一說:讓學生說說自己的一天是怎樣安排的?
根據兒童的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如幾時起床,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 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對時間的觀念,聯(lián)系了學生生活實際,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四、全課小結。
教學內容與
教師的活動
媒體的運用
學生的活動
教師進行邏輯選擇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jié)課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有效突出了重點,分解了難點;多媒體介入了學生感興趣的鐘面,激起了學生說的欲望。課堂效果顯示學生能較靈活地運用自己小結出的方法進行練習。課后反饋反映出學生通過語言項目的學習,對認識鐘表已經基本理解,包括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大多數學生掌握良好,由練習反饋也可知。
八、幫助和總結
教師的作用就在于引導學生如何更有效地學習新知,盡可能將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優(yōu)化;同時教師還需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如借助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交流、比較、總結,從而更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14
一、設計思想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所以根據他們的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采用了童話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chuàng)設的鐘表樂園情境中學習。同時,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賞一賞、數一數、說一說、比一比、寫一寫、動一動、畫一畫等多種形式,使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
二、教材分析
《認識鐘表》在教科書第91~92頁以及第94頁練習十六的1~3題。本節(jié)課要求的學生對整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的“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由于時間和時刻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教材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三、學情分析
鐘表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時間的知識。學生在生活中已潛移默化地感知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級的學生在學前教育階段,已初步認識了鐘面,所以這節(jié)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
四、教學目標
認識鐘表上的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掌握兩種表示時間的方法。
五、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地說出并會表示整時難點:會表示整時六、教學過程課前預熱:
和學生一起做《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生:“老狼老狼幾點了,師:“一點了” “老狼老狼幾點了,師:“二點了”,當老狼回答12點時所有小兔必須回到自己位置上。否則算輸。
師:在生活中怎樣知道12時到了呢?生:看鐘表
。ㄒ唬┲苯右}。
1、師: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一起走進鐘表樂園去認識鐘表(板書:認識鐘表)2、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鐘?(生自由發(fā)言)
【設計意圖:游戲是學生的最愛,采用游戲導入,不但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營造出一種輕松的課堂氣氛。通過說鐘有什么作用,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鐘,讓學生了解鐘表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連!
過渡:在我們的生活中,鐘表隨處可見。鐘表樂園的展覽廳里就搜集了好多鐘和表,咱們一起來欣賞!
。ㄕn件展示各式鐘表,先逐一展示,再一起出現。)
【設計意圖:利用課件展示各種鐘表圖片,讓學生在整體上建立鐘表的感性認識,同時能拓展學生的認識!
。ǘ⿲W習新知1、初步認識鐘面
師:這些鐘表雖然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不過他們都擁有一個鐘面,(出示空白鐘面)鐘面上都有些什么呢,善于觀察的同學一定已經發(fā)現了。
學生可能會說:有1、2?12這些數(課件隨機逐個出現數,學生邊指邊說)學生可能還會說:有兩根針。(提到秒針引導:秒針咱們將在以后的數學課上再研究)引導說出時針和分針及它們的不同。板書:分針長、時針短。(課件播放分針、時針的自我介紹)
學生還有可能說:有大小格子。(課件出示)
9876534時針12個大格12個數過渡:時針和分針每天都像這樣在鐘面上不停地跑著,你可以用手比劃一下
【設計意圖:在這一部分內容里,我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觀察鐘面看發(fā)現了什么?充分的讓學生說一說,數一數,同時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對鐘面有了非常直觀、具體、鮮活的認識。這比教師直接給予答案,更能使學生記憶深刻,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2、認識整時
。1)學看整時刻
。ㄕn件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小格)?(出示1時)
師:這是幾時?此時分針指著幾?時針指著幾?(指名回答)
師:表現真不錯,我就帶你們一起去鐘表樂園的游樂場吧,(點擊出示游樂場的場面)這里有好多好玩的活動,不過這些活動開始的時間都是不同的。(出示3個畫面)想先去看看哪個活動呢?(根據學生的要求隨機點擊課件出示游樂項目,每個項目旁放一個鐘表示,游戲開始時間)
碰碰車:8時(出示8時)師:碰碰車幾時可以玩?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超級水戰(zhàn):(出示9時)
師:超級水戰(zhàn)幾時可以開始玩?你是怎么認出來的?開心樂園:(出示7時)
師:開心樂園幾時可以去參加游戲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個別說集體說相結合)
。ㄍ瑫r出示三個鐘面)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比較一下,這幾個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師生共同小結: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一起來說一說)(板書)
師:這會是個認整時的小竅門嗎?咱們一起來試驗一下吧。我撥一個時間,請你讀出來好嗎?
。◣煋茜2時,4時,5時,10時,12時,學生讀出鐘面上的時刻。)過渡:哇,看來這真的是個小竅門!咱們再一起跟著老師用心地說一說。 【設計意圖:會認整時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學生對鐘表的認識有一定的生活基礎,選用了游樂場這個孩子們喜歡的情境,增加了趣味性,同時采用分步教學,層層深入,最后引導歸納整時的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概括能力!浚2)整時的兩種寫法。
師:小朋友,想知道我最想玩的是哪一個活動嗎?仔細看的小朋友一定能找到答案,F在,我要把我最想玩的一個活動的開始時間寫在卡上(出示時間卡,看好了,我是怎么寫的?)師示范:8時然后提問,小結,你可以伸出右手食指跟著我一起寫。我們可以先寫8,再寫“時”。這是整時的一種表示方法。
我還要這么寫,示范,再由學生說(這里要不要書空寫)先寫8再寫兩點,然后寫兩個0
師:你在哪里見過這種表示方法?(學生自由發(fā)言)(課件出示電子表,會讀的你可以讀一讀上面的時間)
。ㄟ呏高呎f:這兩種寫法都是表示8時)。知道我最想玩什么了嗎?如果讓你玩,你最想玩這三個活動中的哪一個,(請1、2個說說)這樣吧,你最想玩哪一個游戲,就在卡上記下它開始的時間,讓李老師來猜猜你最想玩什
么?看誰寫得又對又快,坐得又好,我就先猜誰的。(小朋友練習紙上寫)(利用實物投影進行反饋)
【設計意圖:會表示整時是本課的難點,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主動實踐相結合,使難點在活動中自然化解。同時時刻的后一種寫法使用非常普遍,先是讓學生說在哪見過這種表示方法?再由電腦展示,生活重現。教學中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在面對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尋找其實際背景,發(fā)展其應用價值! 3、練習
師:玩是我們大家最喜歡的,不過除了玩,每天還應該有其他好多的事情要做,在鐘表樂園里的小朋友都很會安排自己的一天,讓我們一起走到宣傳窗前看看好孩子小明是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
(課件出示圖片,學生對照教材上第92頁的情境圖回答。)師:請看第一幅,小明幾時在做什么?(點第一幅)(課件出示7時7:00我們可以用這兩種方法表示)
師:剩下的五幅圖片,請小朋友自已看清小明幾時在做什么,時刻寫在相應圖片的橫線上。
。▽W生獨立填寫,教師巡視。)
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小明這一天,幾時在做什么?
師:小朋友你可以寫一個你喜歡的時刻,說一說此時你在干什么?師:象這樣有規(guī)律的學習和生活,會讓我們身體更結實、學習更優(yōu)秀。讓我們向小明學習,回到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合理安排好自己的雙休日。
【設計意圖:結合“小明的一天”,安排學生獨立思考,靜靜完成作業(yè)時間,進一步使學生掌握整時的讀寫,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養(yǎng)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習慣!浚ㄈ╈柟叹毩
師:(課件出示:廣場,黑板上貼出鐘面)在鐘表樂園里最熱鬧的地方就廣場,瞧,他們正在做時間操呢?讓我們也來做一做吧。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找鐘面,其余小朋友聽好口令,動動你的手臂擺出時刻就可以。
師:哇,你們可真能干,這么快就學會了。運動有益身心,希望你們天天都能堅持運動一小時。周一到周五學校統(tǒng)一安排,雙休日么就要你自己安排了。你想在雙休日幾時去運動。運動1小時后就是幾時了。(指名回答)
師:現在請拿出你為自己設計的鐘表,看看鐘面上還缺什么,就用水彩筆畫上,并畫上你準備幾時參加活動。同時請你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表示方法,把你鐘面上的時刻寫下來。音樂響起你可以動手畫,音樂停止,你也要放下筆坐端正。
【設計意圖: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此時的學生注意力已經開始要分散,將練習溶于游戲中,寓教于樂,讓學生玩樂中鞏固知識,同時讓知識得到延伸!
。ㄋ模┙Y束課堂
師:小朋友,時間過得真快,我們該說再見了,祝愿你們都能用好時間,做個愛惜時間的好孩子。請小朋友在你的鐘面背面寫上名字,下課后把你的時鐘貼到時鐘屋吧。
。ㄎ澹┌鍟O計
12認識鐘表
11101
923分針12
時針幾就是幾時
8時8:00 87561211104129387564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4~8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鐘表的組成部分,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的數字。
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并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鐘、模型鐘,實物展示及相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童話引入。多媒體演示:在一個美麗鄉(xiāng)村的清晨,小公雞起床了,它跳到高處“喔喔喔”叫起來。
2、提出問題。
(1)、“公雞打鳴是叫人們干什么?”
(2)、“每天早晨是誰叫你們起床?”
3、揭示課題。
師:你們桌上也擺著各式各樣的小鬧鐘,好看嗎?同學們,鬧鐘不光有漂亮的外表,它的鐘面上還有豐富的知識,你們想知道嗎?好!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
(設計意圖:運用課件演示,借助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動畫形象,從兒童熟知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引入,使學生產生親切感,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自主探索
1、初步認識鐘面。
(1)、比一比。
學生拿出實物鐘,與同桌的比一比,看鐘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說一說。
鐘面上的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轉的?
。ㄔO計意圖: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如實物鐘、模型鐘等。設計了探索性、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通過比一比、指一指、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認識整時。
(1)整時的常用表示法。
、賹W生嘗試撥整時。
、谟^察比較整時針的特點。
小組同學一起觀察:黑板上三個鐘面上的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③引導學生得出認識整時的方法: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④練習。
A、師撥鐘面,生說時刻,2時、6時……
B、生活中,我們做的事都和時間緊密相連,請你們撥出時刻。
a、早上上學的時刻。
b、每天看動畫片的時刻。
c、每天爸爸媽媽看新聞聯(lián)播的`時刻。
C、你還想撥哪個整時?撥一撥,這時你在干什么?
(2)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法。
、傩∨笥延^察身邊的事兒,非常仔細,教師出示標有“8:00”的卡片問:你見過這種時間嗎?在哪里見過?
師:這是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法,叫電子表示法。
、谡l會寫幾時就寫幾,然后寫上“:”再寫兩個“00”。
、壑负诎彗娒,問:你會用數字法來表示嗎?請寫在寫字板上,看誰寫得好,二人板演,評一評,寫得好嗎?
④你們還想比一比嗎?
師:老師寫出了一種,請你寫出另外一種。
(設計意圖:由于小學生具有好勝、好強、有意注意不持久等特點,教學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由撥鐘面上的時刻和嘗試認識電子表表示的時刻,然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了認識整時的方法及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再次通過比一比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高潮,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索數學知識的興趣和欲望,這種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法,設計新穎。)
3、應用。
(1)、師:時間是很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作為小學生該怎樣珍惜時間呢?那就是合理利用時間,安排好一天的學習、生活。這是小明一天的時間安排,仔細看書上第85頁,說一說,他什么時刻做些什么?(小組說一說)
(2)、問:他的一天安排得合理嗎?
師:對,我們應向小明學習,不睡懶覺,合理安排,做健康、聰明的好孩子。
三、綜合應用
1、現在請你自己做主,當一次小小設計家,設計你星期天的安排。
(小組合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的安排合理)
教學反思:
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為了落實這一教學目標,我安排設計了請學生自己做主當一次小設計家的練習內容,不但使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生動有趣,而且充滿濃濃的生活氣息,同時還對學生進行了珍惜時間的教育。小組合作設計一天作息時間表,內容豐富多彩,體現出學生一天的生活有序、豐富、充實。本節(jié)課比較注重課堂心理氣氛的創(chuàng)設,內容開放,充分應用教具和學具,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重視合作學習和信息交流,重視數學知識的主動構建,重視數學教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學生學得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中個別學生參與意識不強,主動學習不夠,今后還要多注意這部分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6-08
《鐘表的認識》教學設計06-22
《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08-03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范文04-13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15篇06-08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必備5篇]10-24
《認識鐘表》說課稿02-28
《漂亮的小鐘表》教學設計06-21
《認識鐘表》說課稿優(yōu)秀03-03
“認識比”教學設計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