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
導語:教學工作計劃是合理規(guī)劃教學任務安排的輔助內容,下面是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知恥而后勇!為榮譽和尊嚴而教與學!
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做好服務工作,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并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目標(學習目標甚至人生目標),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本冊總要求:加強文本知識,加重文言文分量,拓展生活視野,突出實踐與積累。
二、教學目標(單元的目標及要求)
第一單元 以戰(zhàn)爭為主題
(一)達成目標(三維)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正義和非正義戰(zhàn)爭的規(guī)律,認識只有和平發(fā)展才是人類光明的前途。
2、過程與方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引發(fā)多方面思考,動手動口,提高表達能力。
3、知識與能力:掌握記敘文特點,理解意味深長的句子的含義,學習作者根據(jù)表達中心選擇材料。
(二)各課的基本內容
《新聞兩則》揭示正義戰(zhàn)爭必勝,非正義戰(zhàn)爭必敗的歷史規(guī)律。反映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zhàn),銳不可當,報導了人民革命戰(zhàn)爭的節(jié)節(jié)勝利和反革命戰(zhàn)爭的節(jié)節(jié)敗退的真實現(xiàn)狀。
《蘆花蕩》記敘了人民向侵略者討還血債的英雄行為,表現(xiàn)了“老頭子” 那種孤膽英雄形象。
《蠟燭》敘述了老夫人在槍林彈雨中掩埋烈士的悲壯場面,塑造南斯拉夫母親那感人肺腑的形象。
《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以書信的形式,譴責了英法聯(lián)合火燒圓明園的強盜行經。
《親愛的爸爸媽媽》作者記述自己參加悼念活動的見聞,再現(xiàn)被慘殺者的場面,反襯出法西斯強盜的滅絕人性的行為。
(三)綜合性學習
內容:正確對待戰(zhàn)爭,和平才是人類發(fā)展的共識。
形式:查閱歷史資料,弄清人物事件,交流心得體會。
目標:深入閱讀理解,激活思考,提高表達力。
以“戰(zhàn)爭”為話題設計四項活動,任選其一:“古今戰(zhàn)爭知多少”,“記住歷史,珍惜和平”,“文藝作品與戰(zhàn)爭”,“鑄劍為犁應有日”。
第二單元 以平民的“愛”為主題
(一) 達成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悟人間的愛,以愛心陶冶美的情操,讓世界充滿愛。
2、過程與方法:熟讀課文,感受愛的情意。
3、知識與能力: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的.語言特點。
(二) 各課的基本內容
《阿長與山海經》作者通過懷念自己的保姆,表現(xiàn)阿長難能可貴的純樸及阿長對自己今后成長的影響。
《背影》表達了作者至情至真的父子之愛。
《臺階》小說塑造了一個充滿愛心的農民父親形象,引出造屋“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的思考。
《老王》散文以“我”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愛與善良是緊密相連的。
《信客》散文以奉獻精神,傳承愛心為核心內容。
(三) 綜合性學習
內容:感受和體會形形色色的愛。
形式:回憶交流,尋訪長輩,分享愛情。
目標:通過活動,學會表達“博大的愛”,陶冶美的情操。
第三單元 以建筑園林、名勝古跡為主題
(一)達成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中國傳統(tǒng)園林、建筑,激發(fā)學生熱愛和維護祖國文化的感情。
2、過程與方法:學習搜集有關趙州橋、盧溝橋、蘇州名園及故宮的圖片和資料,并加以整合,并作輔以文字說明,感受祖國美好風物的情懷。
3、知識與能力:學會抓住特征介紹事物,理清說明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準確、周密的語言。
(二)各課的基本內容
《中國石拱橋》介紹趙州橋、盧溝橋等中國石拱橋,“不僅形式美,而且結構牢固”的特點,突出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蘇州園林》全文抓住蘇州園林“多”、“精”、“美”的特色介紹,重點突出說明事物的特征。
《故宮博物院》按空間順序、有主次地介紹故宮建筑物和建筑布局,突出我國古代建筑璀璨的文化。
《橋之美》在美術家眼里,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多種多樣的形式和作用,這就是“橋之美”,并從正反實例具體說明此看法。(本文可與“中國石拱橋”對比閱讀。)
《說“屏”》簡單介紹了屏風功能與種類,對如今屏風的使用提出批評。(本文可與《蘇州園林》對比閱讀。)
(三)綜合性學習
內容:“說不盡的橋”(橋:有形(客觀)的橋與無形(主觀)的橋)
形式:分四項活動:從科學角度了解橋;從文化角度了解橋;從日常生活角度了解橋;也可從想象角度切入。搜集、篩選和整合材料。
目標:掌握說明文知識,體會語言特點,提高說明事物的表達能力。
第四單元 以“科學”為主題
(一)達成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關注現(xiàn)代科技對人類帶來的影響和變化,養(yǎng)成科學觀察和科學思維的能力與習慣。
2、過程與方法:通過品味語言文字來學習科學知識,培養(yǎng)科學精神。
3、知識與能力:學習說明文的基本寫法和說明的常用技巧(釋義:打比方、作比較、列數(shù)字、舉例等),學會篩選信息,體會說明語言的表達方式與語體特點。
(二)各課的基本內容
《大自然的語言》作者深入淺出介紹物候學。(結構為:描述物候現(xiàn)象→解釋物候學→探因果關系→闡述研究意義。)
《奇妙的克隆》本文介紹了克隆科學知識,展現(xiàn)了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引領我們全面地看待科學技術的發(fā)展。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學習本文不僅學到科學知識,而且學到作者多角度探索問題的思維方法。(《恐》主要是通過介紹恐龍曾遍布世界,論證了“板塊構造”理論!渡场吠ㄟ^對石英性質和形成的研究,有力地證明了恐龍的滅絕是由于“撞擊”而非“火山”。)
《生物入侵者》說明生物入侵及其入侵帶來的危害,引起我們對這特殊生態(tài)現(xiàn)象高度警覺。
《你一定會聽見的》寫了用耳朵“觀察”到另一種世界現(xiàn)象。
(三)綜合性學習
內容:探究現(xiàn)代科技和現(xiàn)代生活的關系,“走上辯論臺”
形式:學習課文和搜集相關資料,充分研討,提高科學知識水平。
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增強學生思辯能力。
第五單元 以托物言志為主題
(一)達成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習古人寄情于物,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借鑒古人積極的因素,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
2、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背誦,養(yǎng)成自覺誦讀的習慣。
3、知識與能力:掌握誦讀的方法,領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
(二)各課的基本內容
《桃花源記》作者虛構一個理想的世界,寄托自己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和超脫現(xiàn)實社會的思想。
《短文兩篇》作者托物言志,表達自己高遠的志向和高潔的情操。
《核舟記》表現(xiàn)古人“巧奪天工”的精湛技藝。
《大道之行也》文章構想了人類美好的“大同”社會,表達古人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杜甫詩三首》詩人從不同的側面反映社會現(xiàn)實,表達詩人對社會現(xiàn)實的關注和感受之情。
(三)綜合性學習
內容:蓮文化的魅力—了解蓮文學藝術、文化生活。
形式:搜集資料,閱讀理解,研討表達。
目的:閱讀、背誦關于蓮的古詩文,提高文學欣賞能力。
第六單元 以山水之美為主題
(一)達成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習古詩文,感受和體會在自然之美。
2.過程與方法:通過與大自然的對話,領略山水之美。
3.知識和能力:整體感知詩文的大意,體會情景交融的寫法,提高語言和美景的欣賞能力。
(二)各課的基本內容
《三峽》作者寫三峽在不同季節(jié)的壯麗景色。
《短文兩篇》《答》表達作者品味山水之美的豪情;《記》借景傳達了作者微妙的心境。
《觀潮》寫了南宋時期錢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觀潮的盛況。
《湖心亭看雪》寫出作者超凡脫俗的文人雅趣。
《詩四首》《歸》寫出詩人田園勞作之樂;《使》寫出塞外開闊荒涼的景象和到達目的地的情感;《渡》作者描繪了舟過荊門時所見景色和表達深沉的鄉(xiāng)情!队巍纷髡呙枥L豐收年景被邀的情感。
(三)綜合性學習
內容:學習怎樣搜集資料
形式:通過學習搜集資料的三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交流和合作能力。,
目的:提高搜集資料和語言表達能力。
課外古詩詞背誦
課外古詩詞背誦也是貫穿整個新教材始終的一個板塊,每冊教材都有十首古詩詞供學生背誦,在背誦中,領略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感受詩詞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體現(xiàn)了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導讀
名著導讀和課外古詩詞一樣,都是新教材的亮點,是最能體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一種教學手段。
三、教學進度表
第1至3周 授完第一單元第4至6周 授完第二單元
第7至9周 授完第三單元 第10至11周 段考及評講
第12至13周 授完第四單元第14至15周授完第五單元
第16至18周 授完第六單元 第19周復習
四、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fā)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fā),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知恥、明榮,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fā)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lián)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本學期的重點放在基礎較差學生身上,做好轉差促優(yōu)的工作,提高優(yōu)等生的水平,帶動中等生,鼓勵后進生,盡量縮小差距,使其與優(yōu)秀的距離有所接近。
3、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每堂課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把知識系統(tǒng)化,比如古詩詞,可按作者、按類別、按主題分別進行分類,形成經緯交織的網絡。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fā)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
4、重視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的環(huán)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lián)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因此,平時將定期不定期地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詩詞等。增加學生的日常積累。同時,要求學生盡可能多接觸一些課外讀物,多關心一些時事,多看一些報紙雜志、時文,以拓展學生的眼界
5、強化作業(yè)管理,逐步培養(yǎng)學生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力爭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6、堅持晨教“心靈雞湯”口語表達訓練活動(約3分鐘),教育學生懂得自尊自強,爭取做一個有志青年。踏實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7、做好糾偏工作,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常練習字,養(yǎng)成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的習慣。
8、優(yōu)化作業(yè)管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加強課代表,小組長的模范帶頭作用和監(jiān)督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作業(yè)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區(qū)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9、鼓勵和指導他們利用網絡手段學習,將班級博客利用起來,指導學生利用每周的信息技術課寫一篇隨筆或感言,發(fā)表在班級的博客空間,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本學期個人提高計劃1、業(yè)務提高計劃(1)定期參加聽課活動以及教研組的各項活動,搜集優(yōu)秀的課例進行研究。
。2)寫好教學反思、教學日記并及時進行整理,升華為隨筆和經驗。
。3)上好每一節(jié)課,精心的科學設計、思路創(chuàng)新的探索以適應大多數(shù)學生的實際。
。4)課堂結構要嚴謹有序,絲絲入扣,生動有趣,讓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
(5)黑板上的板書爭取大方簡練,既有利于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又鍛煉學生的書法。
2、計劃閱讀書目(1)外國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海明威全集》、《飄》、《巴黎圣母院》、《普希金詩選》、《復活》、《苦兒流浪記》、《簡·愛》
。2)中國名著:巴金系列——《家》、《春》、《秋》、《霧》、《雨》、《電》、《四世同堂》、《唐宋八大家精品散文》、《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名人名言錄》
。3)教育教學:《今天怎樣做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一定要知道的12件事》、《陶行知名片精選》、《走進新課程系列叢書》、《寫作學》等。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7-25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6-26
八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計劃04-14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3-19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6-09
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3-23
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7-24
最新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9-08
八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計劃范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