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1
學習目標
1.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習慣,學會傾聽、交流、互動。
2.通過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純潔,使同學珍惜童年,熱愛生活。
3.指導同學具體有序地寫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實感。
4.圍繞是否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是否表達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認真修改自身的習作。
課前準備
1.有關童年的音樂磁帶。
2.收集有關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課時布置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顧課文,激發(fā)情趣
1.回顧本組內容,說一說《冬陽·童年·駱駝隊》、《祖父的園子》、《童年的發(fā)現(xiàn)》等課文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場景。
2.想一想為什么這些場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天真、可愛……)
二、打開記憶,回憶童年
1.俺們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愛的故事,靜靜地回憶一下,自身輕輕地說一說。
2.請同學們來說一說自身童年難忘的故事。
課堂評價:(1)有沒有把事情說清楚。(2)有沒有把事情說具體。
3.學習小組內相互說說自身最難忘的事情,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
三、課堂交流,分享童年
1.每個學習小組評選最難忘的童年故事。
2.各個學習小組輪流在班內交流最難忘的童年故事。
要求:一位同學講述自身的童年故事,其他的同學說說推薦的理由。
3.師生一起評議說得是否清楚、具體,并提出具體的修改建議。
四、修改提高,難忘童年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說得更清楚更具體。
2.嘗試把學習小組內各個同學的童年故事,連起來,變成一個有趣的童年歷程。
3.班內交流。
。ê贾菔袨I江區(qū)長河小學 馮琛莉)
第二課時(習作指導)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俺們一起品味了《童年》這優(yōu)美的歌曲。聽了這樣的歌曲,俺們想到很多,好像也看到了很多。現(xiàn)在讓俺們一起分享同學們和老師所收集的童年影集吧!這些都是俺們童年時代捕獲的特別鏡頭,里面珍藏著大家的美好回憶。
2.同學交流翻看影集。
3.過渡:同學們,童年的歌聲還在俺們的耳邊吟唱著,童年照片中的美好畫面還在俺們的眼前浮現(xiàn),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吧!一定回想起了許許多多的童年往事,其中,有一定很多有趣的事情!現(xiàn)在請同學們用簡單的幾句話把自身童年最有趣的事情告訴老師和大家,好嗎?
4.指名發(fā)言。
5.聽完同學的有趣事,大家一定會發(fā)現(xiàn),在俺們的童年時代里,有許多有趣的、值得回憶的事情,今天老師要大家把自身認為最有意思、最有趣的童年往事說出來,讓大家相互分享。(同時亮出小黑板,上面寫著:童年趣事)
二、自由交流,拓展思路
1.過渡:現(xiàn)在,咱們四人一小組進行交流,說說你們在童年時代的有趣的事情。所說內容不限,可以寫童年時代發(fā)生在學校的趣事,也可以寫發(fā)生在家里的趣事,等。只要是覺得有趣的事情就行。一位同學發(fā)言時,其他同學同學們可要聽仔細了,他的童年趣事,到底有趣在哪里。(老師隨時參與各小組中,分享大家的趣事,并認真觀察,適當、及時地給予必要的點評。)
三、大組交流,評價指導
1.讓四人小組推薦代表,說說他那有趣的童年往事。要求把故事的過程說具體清楚。
2.組織評價。教師可以用以下問題引導同學展開評價:“他說的童年往事是不是有趣?”“他是不是把故事發(fā)生的過程說具體清楚?”或者“你說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賞?”“你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聽清楚?”“你對怎樣說得更好有什么建議?”等。
四、草擬片斷,滲透寫法
讓同學把的童年故事寫下來,讓老師和更多的同學分享。先讓同學寫一個自身認為最有掌握寫好的片斷。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典型。
寫好之后,同學之間互相交換著看。教師選擇典型的例子,組織全體同學展開評價,可以欣賞寫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指出缺乏之處,提出修改建議。
五、小結談話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的眼前出現(xiàn)出許許多多有趣的童年往事,如夢如畫,豐富多采,充溢著天真無比的童趣……。由于時間關系,大家還沒有把全文寫完,下課后繼續(xù)寫完,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讓老師分享你們的童年趣事。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一、展示典型,組織講評
1.教師事先從同學的初稿中發(fā)現(xiàn)典型。
2.導語:同學們,老師閱讀了同學們的作文,就好像走進了你們的童年,感受到大家童年的純潔和美好。
3.用投影儀展示優(yōu)秀習作,讓作者朗讀。
4.生一起評議。
導語:剛才聽了這位同學朗讀了他的習作,大家看看,他寫的童年往事是否有趣,他是否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師生評價)
導語:這篇習作在語言運用方面,你最欣賞的地方是什么?為什么欣賞?還有什么建議?
5.展示中等的習作,讓組織同學評價?隙▋(yōu)點,指出缺乏。注意不挫傷同學的積極性。
6.展示教師杜撰而同學習作中普遍存在同樣問題的“病文”(也可以從外引進),組織評價。
二、小組交流,互評互改
四人小組互相交流。讓同學在小組內讀自身的習作,先指出自身習作的優(yōu)點和缺乏,然后讓其他同學評一評優(yōu)缺點,提出修改建議。
三、總結談話
通過這節(jié)課的講評,大家的思路應該更加寬闊了吧!為了使大家的童年趣事更加生動,更加精彩,請大家根據同學們的修改意見,回去把文章認真改一改,把童年趣事寫得具體,更生動,讓更多的人來分享你們童年的美好和歡樂。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讀讀記記“斑斕、熾熱、湛藍、充沛、碩大、火炬、巨蟒、滲透、聆聽、木薯、強悍、粗獷、篝火、繁花似錦、含情脈脈、目不暇接”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非洲獨特的自然景觀與風土人情,通過揣摩文章的表達特點體會作者對非洲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領悟課文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同學們知道非洲嗎?老師這兒有幾張圖片請大家欣賞你們印象中的非洲是怎樣的?
。▽W生綜合自己在電視、報刊等媒體獲得的信息,談對非洲的印象。)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介紹非洲的課文《彩色的非洲》。(板書課題)出示課件
二、合作交流
1、課前老師讓大家預習了課文現(xiàn)在我們檢測一下大家預習的情況。(出示幻燈片)看誰認識這些字詞,找同學來讀一讀(找兩到三名同學領讀)。
2、同學們已經認識這些字詞了,那我相信大家也讀了這篇課文,讀了課文以后,你覺得非洲是怎樣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出示課件
設計意圖:交流閱讀感悟,引發(fā)認知沖突,激發(fā)求知欲望,為進一步感悟文本奠定基礎。
3、現(xiàn)在同學們在自讀一遍課文想一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非洲的“彩色”?
生:自由讀文。然后找生匯報師出示課件設計意圖:通過言語實踐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同時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在暴露學生思維狀態(tài)中糾正概念混淆,層次不清等思維混亂問題。
三、品讀體驗
1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孕育著這樣一個世界?如果你剛踏上非洲這片神秘的土地,沐浴在這樣明亮的陽光之下,看到的是藍得如此單純的浩瀚天穹、,感受到的是這種熾熱的原始。”你想對非洲說什么?出示課件
是的,一踏上非洲的這片神秘的土地,撲面而來的就是一種原始、強悍、粗獷而熱烈的氣息。請你再次朗讀,再次感受這種不同尋常的美麗!
面對神秘的非洲你想了解它什么現(xiàn)在請你用自已喜歡的方式方法自已學習最感興趣的段落,邊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2、(學生自由朗讀,自由想象畫面。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畫面。)
3、生可隨意匯報
語言文字是有色彩的,是有畫面的。
1、賞讀彩色的植物;: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學生自由朗讀,自由想象畫面。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畫面。)2—3人③(展示非洲植物圖片,配樂)讓我們伴隨著美妙的樂聲,欣賞著斑斕的畫面,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學生先欣賞圖片,自由誦讀書中語句;然后配樂朗讀。)④此時,你感受到非洲是一片怎樣的土地?
設計意圖:這個語段作者用色飽滿,想象奇麗,植物形象鮮明,因而采用朗讀、想象、描繪等方式,引導學生入境,在充分地讀中強化形象,積累語言。圖片的呈現(xiàn),一是為了印證想象,豐滿形象;二是為了營造情境,感悟文本。
2、比讀彩色的動物:
“非洲不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動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在非洲彩色的動物世界這一部分內容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為什么?人們曾說:非洲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伊甸園,這里是植物的樂園,也是動物的天堂。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就在非洲
設計意圖:作者通過強調色彩詞,表現(xiàn)非洲色彩斑斕的特點,這是本文的一個重要的語言現(xiàn)象。引導學生通過比較感悟文本的`表達特點,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感品質,也有利于學生文章意境的體驗。
3、悟讀彩色的非洲人:
非洲的自然景觀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無一不是彩色的!人們常說,非洲舞蹈是非洲藝術的靈魂,非洲的舞蹈質樸、清純、火熱。請同學們朗讀這句話,一起來感受非洲舞蹈的魅力。
自然景觀驕陽藍天。
色彩斑斕植物
動物
日常生活
藝術
教學反思
《彩色的非洲》是“異域風情”的最后一課,是一篇描寫非洲色彩斑斕的自然景觀和多姿多彩人文景觀的略讀課文。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妖、嬈”等1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所遇的困難。
3.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4.感受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英勇氣概。
教學重難點
了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所遇的困難,感受勇克難關的英勇氣概,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展示并齊讀閱讀要求
三、初讀感知,了解大意
1.默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小組接龍讀(各讀一段)以檢查朗讀情況。
3.自讀思考:
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說明了什么?
四、再讀感悟,小組探究
五、總結回顧
在這樣讓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面前,為什么還要堅持“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體現(xiàn)了什么精神?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4
教材內容
本組教材以“語言表達的藝術”為專題來編排課文的。本組安排了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略讀課文,其中《楊氏之子子》一文,寫了九歲孩童與客人笑談的經過,孩子那機智巧妙的對答,令人拍案叫絕;《晏子使楚》學了晏子針對楚王的侮辱,機智應答,維護了祖國的尊嚴,有力的回擊另了楚王;劇本《半截蠟燭》學了母親和兩個孩子為了保護半截蠟燭里的秘密與德國軍官的機智周旋,在不動聲色的話語中充滿了膽略和智慧;相聲《打電話》則通過夸張的語言,說明了打電話時,說話要簡練,這樣不僅節(jié)約時間,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編排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讀書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二是通過閱讀不同題材的,了解不同題材的表達方式;三是引導學生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
本組的“口語交際·習作三”安排了以“勸說”為主題的模擬表演和寫發(fā)言稿的內容,“回顧·拓展三”也是緊緊圍繞語言表達的藝術和形式的問題,安排了“交流平臺”“日積月累”“展示臺”三項教學內容,并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搜集并積累精妙語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單元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讀書,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和表達藝術。
3、通過學習了解不同體裁的表達方式,引導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感受人物語言的精妙。
2、了解不同體裁表達方式,在學習中積累優(yōu)美語言。
預計課時
《楊氏之子》1課時 《晏子使楚》2課時
《半截蠟燭》1課時 《打電話》1課時
《口語交際三》1課時 《習作三》2課時
《回顧·拓展三》1課時 共計9課時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矗 凹”等七個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絲綢之路”名字的由來及其在古代經濟、文化交流中的巨大作用。
3.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了解“絲綢之路”在古代經濟、文化交流中的巨大作用,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初讀感知
四、再讀感悟
(一)重點研讀
(二)分角色感情朗讀
(三)展示資料,交流感悟
五、總結回顧
1.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
2.張騫是什么時間出使西域?分別是什么目的?
3.中國有哪些商品及技術傳入歐洲?
東西方經濟交流之路
絲綢之路 { 東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東西方友誼交流之路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和搜集資料了解西部,了解西部的過去與今天,歷史與發(fā)展。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品味語言的優(yōu)美,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時間】
6~8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由閱讀導語和1~4課,課后資料袋以及P168補充閱讀材料《拉薩古城》
1、認識生字,自己勾畫喜歡的詞語。
2、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明確關于西部的話題。
3、聊一聊:
通過四篇課文,你對祖國的西部有了哪些了解?地貌,氣候,風俗,歷史,發(fā)展……
二、提問
關于西部,你還有哪些話題愿意和大家交流?你還想了解些什么內容?
在筆記本上進行羅列:
草原風景
蒙古族的生活
絲綢之路
匈奴族的遷徙
張騫出使西域
西域部落
新疆建設兵團(解放軍進疆)
青藏鐵路
拉薩
藏教寺廟……
三、網上查閱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及圖片,重要的在筆記本上做簡要記錄,同學之間做交流
四、處理精讀課文
1、《草原》:
、琶鞔_:
課文從兩部分內容入手,草原的景色迷人;草原人熱情好客。
、企w會:
靜態(tài)的景物描寫;動態(tài)的迎客場面。
2、《白楊》:
、派姝h(huán)境──茫茫戈壁,渺無人煙
、泼鞔_:
白楊的形象外型──高大挺秀,筆直
個性──堅強、不動搖、適應力強
、敲鞔_:
寫白楊是為了突出像白楊一樣堅強勇敢扎根邊疆的建設者,結合閱讀鏈接內容(艾青《帳篷》)明確借物喻人的寫法。
3、學生解決課后練習,教師做適當指點。
4、背誦描寫草原和白楊的有關段落。
五、處理略讀課文
1、《絲綢之路》:
借助標志性詞句進行分段訓練。明確作者以回想的筆觸描寫了發(fā)生在公元前115年的東西方交流的一個場面。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7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
2、朗讀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
3、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方法。
4、增長學生的知識,激發(fā)學生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關于松鼠形態(tài)及生活習性的課件。
2、學生查找有關松鼠的資料。
3、學生自讀課文,準備字典幫助掃清生字障礙。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三、默讀思考,合作交流
◆默讀課文,想: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
◆在學生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學結果,教師參與交流,適當點撥。
四、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齊讀第一句話,體會它統(tǒng)領全文的作用。
◆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回答,教師加以歸納。
五、閱讀感悟。體會寫法
◆松鼠為什么討人喜歡?你喜歡它哪些方面?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讀一讀,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段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章多處運用比較的語句,體會表達特點。
◆把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進行摘抄、積累。
思維拓展。練習表達
◆作者向我們準確、生動地介紹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習性。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特點外,你知道松鼠還有哪些特點嗎?請學生補充課外資料。
◆假如你是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呢?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8
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感情。
2.積累讀書方法。
課時布置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ㄒ唬┙涣鲗φn文內容的感受
1.導入:同學們,最近幾天,俺們學習了幾篇寫俺們同齡人生活的課文,俺們深深被感染了。課文中的那些事,好像就發(fā)生在俺們的身邊,讀起來非常親切。說說課文中的哪些事讓你感到特別親切,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同學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ǘ┙涣鲝恼n文得到怎樣的啟示
1.導語:作者怎樣做到讓文章這樣親切感人,打動俺們呢?
2.同學發(fā)言。
3.歸納:
。1)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實地寫下來,不說假話,比方,《祖父的園子》里,把“俺”的頑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寫下來,這樣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讓俺們覺得寫的就是俺們同齡人的真實生活,所以才打動了俺們,感染了俺們。
(2)作者觀察細致,把細節(jié)描寫得很生動,比方《童年·冬陽·駱駝隊》中對“俺”模仿駱駝磨牙動作的描寫。由于作者描寫細致,所以更能表示童年的天真無邪。
。ㄈ┙涣髯x書方法
1.導語:那么,俺們應該怎樣讀好這樣的課文呢?
2.同學發(fā)言。
3.歸納:有感情地朗讀首先要讀正確、讀通順;其次要深入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在讀的時候腦海中要出現(xiàn)出課文描寫的場景,想象假如是自身將會怎么做?把自身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實際,把自身的真實感受讀出來。
二、日積月累
1.借助手頭學習資料,提早預習,理解句子大意及出處。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句子含義,有不理解的可與小組同學合作研討。
3.指名讀,注意句子的節(jié)奏、韻律。
4.交流句子含義。第一句:君子處世,就應該像天一樣,自俺力求進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齡大的人才有理想,一個沒有遠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歲數也是虛度光陰。第三句:不要虛擲光陰,否則到老的時候,后悔也無濟于事。第四句:時間是過得很快的,一轉眼就告別少年時光了,但要掌握一門學問卻是很難的,所以請珍惜時間,不要浪費光陰。第五句:追尋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長的,俺將不時地追尋、探索。第六句:不積累半步一步行程,就無法到達千里遠的地方;不匯集涓細的水流,就無法形成江河大海。
5.說說從這些句子中受到怎樣的啟示,準備把哪些話語送給誰,為什么。
6.練習背誦。指名背誦,要求讀出感情。
7.交流課外收集的的類似勵志、勸學的名言警句。
8.齊讀日積月累中的語句,并默記心頭。
三、課外書屋
1.師:今天首先給大家介紹大家十分熟悉的偉大作家──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有聽說過這本書嗎?
2.同學互動介紹該書內容簡介以及其他與之相關兩部作品──《在人間》與《俺的大學》。大致了解高爾基其人其事,激發(fā)同學的閱讀興趣。
3.師生根據自身已有的閱讀經驗推薦其他名人、偉人傳記,并介紹其主要內容,將書目板書于黑板上,供同學閱讀時參考。
4.教師小結,結束本課時教學。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9
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走進祖國西部”為專題組織教學,教材選擇了體裁多樣、內容豐富的文章,使學生從多個側面了解西部的建設與發(fā)展,了解西部的文化與風情。激發(fā)他們熱愛祖國,走進祖國西部、開發(fā)西部、建設西部的情感!恫菰、《白楊》、《絲綢之路》、《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敘事與寫景相結合,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與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相得益彰。
教師在教學本單元內容時,要注意激發(fā)學生了解西部,走進西部的興趣,讀懂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積累優(yōu)美句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文中描寫的景物,并用自己的話講述文中故事,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給予學生充分的語言訓練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在“回顧·拓展1”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要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積累的學習方法,并理性的分析總結,不斷進行改進。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對西部建設、發(fā)展的看法或者建議,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建設西部的豪情。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汲取寫作方法,在交流探討中提高習作水平。在交流中能就自己的某一點體會暢所欲言,學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二、單元教學目標
1.本單元的20個生字,會認、會寫、會用;能正確認讀本單元的27個二類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用自己的話講述文中故事。
4.體會重點句、段的含義。
5.積累本組課文中的優(yōu)美句、段,并試著背下來。
6.通過策劃一次和遠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動,并激發(fā)口語交際和寫作欲望,進行寫作。
7.引導學生交流在課內外學習中的真實感受,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對西部建設、發(fā)展的看法或者建議,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建設西部的豪情。
三、單元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文中重點詞句的朗讀、領悟,體會作者的感情。
2、有意地拓展課程資源,加強學科間的整合。
3、通過策劃一次和遠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動,并激發(fā)口語交際和寫作欲望,進行寫作。
4、引導學生交流在課內外學習中的真實感受,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對西部建設、發(fā)展的看法或者建議,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建設西部的豪情。
四、教學措施及手段:
1、重視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通過讀、悟理解課文。
2、鼓勵學生利用多種渠道收集有關信息擴展的知識面,增加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3、利用多媒體設備制作課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4、繼續(xù)引導深入生活,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吸收科學知識,努力提高科學素養(yǎng)。
5、在教學中,教者應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放手讓學生自主地學習一些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
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受到熏陶。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10
【教材簡解】
《打電話》這篇課文是一段惹人發(fā)笑、發(fā)人深省的相聲。它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年輕人在公用電話亭打電話。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卻啰里啰唆聊了老半天,浪費了別人不少時間。相聲采用夸張的手法,對那些時間觀念不強、廢話連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給予了辛辣絕妙的諷刺。
【教學重點】
理解主要內容,學說相聲,了解相聲的語言特點。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大意,學說相聲。
2、抓住典型語句,體會相聲語言的藝術特點。
3.認識到說話要簡明扼要、不說廢話的重要意義。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幻燈片出示下列兩組成語,讓學生朗讀。
啰里啰唆 廢話連篇 拐彎抹角 婆婆媽媽 寡淡無味
簡明扼要 斟字酌句 直截了當 言簡意賅 風趣幽默
師:讀了這兩組成語,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如果有人和你談話,你喜歡怎樣的表達?為什么?
2.師:看來,說話得講究藝術。透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好幾個有趣的人物。楊氏之子的風趣幽默,晏子的能言善辯,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來學習新課文--《打電話》,再次感受語言的獨特魅力。板書課題:打電話。
二、檢查預習,了解相聲
1.師:讀過課文了嗎?文章里出現(xiàn)了幾個不太常見的詞語,你會讀嗎?
嗞嗞 呃 耗子 啰唆 嘚兒啷 甭
師:“嗞嗞”是象聲詞,“呃”是語氣詞,“耗子”是什么意思?
師:“甭”這個字最有意思,是個會意字?吹剿D隳懿鲁鏊囊馑紗?
2.師:老師也讀了這篇課文,覺得它有點怪,跟我們以前的課文不一樣!不知道你發(fā)現(xiàn)了沒有?
生:都是人物對話!文章的內容是一段相聲。
3.師:聽過相聲嗎?聽過誰說的相聲?對于相聲這一種有趣的表演藝術,你有哪些了解呢?
師:相聲是說唱藝術之一,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國各地。相聲是語言的藝術,更是幽默的藝術,運用說、學、逗、唱的技巧,逗觀眾開心,留給人們思考。從形式上看,相聲可分為三種:一個人說的叫單口相聲,倆人的叫對口相聲,三人以及三人以上的叫群口相聲。《打電話》就是一段對口相聲。
4.師:這樣的課文,老師以前從沒上過,真有點犯難。請同學們給老師出點主意,我們該怎樣學習這篇課文?
生熟讀課文,練習說相聲。
師:要說好相聲,得熟悉劇本,知道這段相聲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相聲里有幾個人?各自有什么特點?說話的時候是什么語氣?什么表情?這樣才能表演得到位。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段相聲的大意。
三、瀏覽課文,概括大意
1.師: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究竟寫了什么內容?
2.師:這段相聲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青年人打電話約他的未婚妻看戲,半分鐘就可以講明白的事,他卻用了兩個多小時。
師板書:半分鐘——2個多小時。
設計意圖:文章的內容比較簡單,采用瀏覽的方式大大節(jié)約了教學時間。教師的板書簡潔卻并不簡單,可以誘發(fā)學生的思考!
四、批注重點,體會幽默
1.師:這青年人究竟怎么打電話的?他說話有什么特點?老師從課文中找到了兩處,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幻燈片出示: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猜不著使勁猜。呃,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啰,我叫啰唆。
。2)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師:再來看看,老師是怎么做批注的?對于第一句話,老師認為他是在兜圈子,直接告訴人家自己是誰不就可以了嗎?何必讓別人去猜第二句,老師在后面寫上了四個字--“畫蛇添足”,誰不知道未婚妻是女的呀!
2.師:請大家細讀課文,把你印象最深、最有意思的話畫下來,學著老師的樣子,在后面做上簡要的批注。
3.師:剛才老師在巡視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許多同學都找到了非常有意思的句子,并寫上了自己的體會。誰來把比的閱讀收獲和大家分享一下?
預設如下,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做相應調整。
、偌祝何艺夷隳。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重復別人的話)
、诩祝禾昧。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啰里啰唆)
③甲:不著了,我告訴你,歌劇,《劉三姐》,沒看過吧?看看吧,好極了。腔美著呢,其中有一段我可喜歡了,就那段,小王,你現(xiàn)在不是沒事嘛,你拿著電話,你注意,我給你學一學。你們幾位等一會兒。小王,我現(xiàn)在開始學:唱山歌來……(婆婆媽媽)
、芗祝簺]聽見?還沒吃飯呀?我給你準備吧。我買十二塊餅干,我吃四塊,給你留八塊。(沒話找話)
、菁祝洪L安大劇院,從你家出來,坐六路公共汽車,往前坐三站,車上有座你就坐著,人多你就站著。(廢話連篇)
4.師:你覺得這個打電話的年輕人怎樣?你平時這樣打過電話嗎?
生:這個人時間觀念不強、說話啰里啰唆、廢話連篇。
師:他是在自己家煲電話粥嗎?如果你是急著要打電話的人,你會怎么想?怎么說?
五、學說相聲,感受樂趣
1.師:相聲是用來表演的!如果我們像平時朗讀課文那樣讀出來,就沒有什么味道了。下面,老師找兩位同學,來表演其中一小段。
師:他們倆說得怎么樣?優(yōu)點是什么?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2.師:下面,我們來聽聽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表演的相聲選段。大家一邊聽一邊思考:人家為什么能表演得那么有意思?播放原相聲選段。
3.師:剛才,我們聽了大師的相聲,你們從中學到了什么?我們應該怎么說相聲?
師:(待學生發(fā)言后進行概括)說相聲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①吐字清晰,讓觀眾聽明白;
、谳p松自然,適當添加“嗯”“噢”“啊”等語氣詞;
、圻m當使用兒化音,使之口語化,京味化;
④語氣要夸張幽默,要有感染力。
4.師:下面,老師給大家示范一下,同學們聽聽老師說得怎么樣?
幻燈片出示下面兩個句子,教師表演: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兒)嗎?學習嗎?(噢)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
甲:嗯,京戲?不--對。嗯,評戲?不--對。越?哎!
5.師:明白了怎么說相聲,相信大家能說得更好了。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片段,同桌之間相互配合,說一段相聲。待會兒,老師將選擇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同學表演給大家聽。
6.優(yōu)秀學生展示,組織學生進行評價。
六、總結特點,拓展延伸
1.師:本節(jié)課文,我們認識了一門新的語言藝術--相聲,并學習表演了一段相聲。讓我們想一想:相聲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生:要通俗,語言要口語化,讓大家聽得懂。
生:要高雅,要有教育意義,能留給人思考。
生:要幽默,聽之讓人發(fā)笑,思之回味無窮。
2.師:有名的相聲藝術家很多,經典的相聲劇也不少。課后,請同學們搜集有趣的相聲說一說,還可以自己嘗試著寫相聲劇本。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11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白楊的特點。
2、理清課文脈絡,分段、概括段意。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了解白楊的特點。
教學難點:理清課文脈絡,概括段意。
課前準備:學生收集白楊和有關西部邊疆的資料,預習課文
學習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在祖國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輝煌的絲綢之路……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茫茫的戈壁灘,看看戈壁灘上生長著的白楊。(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課文。
1.出示自學思考題。學生自學:
(1)查字典或根據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戈壁 茫茫 清晰 渾黃一體 高大挺秀
撫摸 表白 沉思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3)大戈壁是什么樣的?白楊樹是什么樣的?
(4)爸爸是怎樣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的?
(5)試著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2.老師檢查自學效果。
三、課內測評:
1.寫近義詞:介紹( )撫摸( )分辨( )高大挺秀( )
2.寫反義詞:清晰( )動搖( )軟弱( )消失( )
3.朗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三個問句,讀一讀,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嗎?
四、小結:老師點撥白楊三特點——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頑強。
五、學生談收獲。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白楊有了哪些認識呢?請談一談。
板書設計:
3、白楊
高大挺秀 繁茂 生命力強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表現(xiàn)方法。
2、體會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3、培養(yǎng)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課前準備:老師熟知課文,學生課前充分預習課文。
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了解到課文講的是一位旅客帶自己的兩個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車上向孩子們介紹了白楊樹,并借白楊表白了自己的心愿。那么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他是怎樣借白楊來表白自己的心愿的呢?這是這節(jié)課學習重點。
1、先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的三個問句。
2、出示: ①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②“為什么它這么直,長得這么大”?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這節(jié)課我們就順著這三個問句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互動
(一)學習第一部分。
1、齊讀第一小節(jié),思考:大戈壁是什么樣的情景?
2.出示大戈壁的掛圖。教師描述。
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有的只是滿地的黃沙。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大戈壁是多么荒涼呀!
3.小組討論:在這樣茫茫的大沙漠上行車,大戈壁上的白楊樹長得怎樣呢?
(高大挺秀:又高大又挺拔又秀麗。的白楊有35米高,相當于十層樓房那么高。)
4.看到這白楊樹,爸爸的神情是怎樣的?兄妹倆又是怎樣的呢?分角色朗讀4—13小節(jié)。
5.過渡:兄妹只知道白楊很高很直,不知道它為什么這么直,長得這么高,當哥哥提出這問題時,爸爸的臉色有什么變化?他是怎么回答這個問題的?
(二)學習第二部分。
1.自由朗讀14小節(jié)。
2、出示爸爸介紹白楊的三句話,師生逐句講讀。
第一句:“這白楊從來就這么直,這么高大!
(1)“從來”是什么意思?這句話講了白楊的什么特點?
(2)朗讀比較,體會感情。
第二句:“哪兒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兒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
(1)這句話講出了白楊的什么特點?
(2)指導有感情朗讀。
第三句:“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1)這句話贊揚了白楊什么特點?
(2)幻燈再現(xiàn)白楊與風沙、雨雪、干旱、洪水抗爭的情景。
(3)老師描述:
在風沙面前,白楊像城墻一樣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楊像青松一樣挺拔高潔;在干旱面前,白楊像駱駝一樣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楊像中流砥柱一樣牢固堅定。這就是白楊的品格!
(三)學習第三部分。
1.啟發(fā)過渡:爸爸介紹白楊樹時為什么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了呢?他為什么要想一會兒才告訴兒子和女兒呢?
2.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你能不能從下面的一段話中看出?
3.引讀16小節(jié)。讀后討論爸爸的心愿。
(爸爸的心愿是:不僅自己要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還希望孩子們也能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話既回答了兒子的問題,又是在借白楊勉勵自己,教育孩子。)
4.引讀17小節(jié)。過渡:爸爸介紹的這一點白楊的知識和做人的知識就像一粒種子播在了孩子們幼小的心田里。這種子能不能生根、發(fā)芽、成長呢?
5.老師讀18小節(jié)。
讀后討論:
(1)爸爸為什么又陷入沉思?
(2)為什么他又露出了一絲微笑?
(3)“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弊髡邇H僅就是寫小白楊嗎?
三、總結課文
1.中心思想: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借以表達自己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志向,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發(fā)芽、成長。
2.抓住三個問句,總結文章的結構特點。
3.交流感受、升華中心。
四、達標檢測。
寫幾句話,夸夸像課文中的爸爸那樣的祖國建設者和保衛(wèi)者,可以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等詞語。(課后小練筆)
五、總結收獲。
學生激情談論本節(jié)課的收獲,老師可以適時升華課文中心,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
板書設計:
借物 喻人
外形 高達挺秀 扎根邊疆
白楊 正直高大 爸爸
特性 生命力強....... 建設邊疆
堅強不屈
小白楊 茁壯成長 ....... 小孩子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狂奔、獰笑、擁戴、清瘦、沙啞、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攙扶、祭奠、亂哄哄、勢不可當、跌跌撞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4、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
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2、教學難點:理解“橋”的深刻含義。
課文重點:7—23自然段
朗讀訓練點:描寫洪水和老漢的句子。
讀寫結合點: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這樣的橋?
教學準備:課件、預習提綱
教學時間:3課時
預習提綱:
導入:我們學過雄偉、堅固、美觀的《趙州橋》,讀過海峽兩岸同胞
血脈親情的無形之橋《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故事,今天我們再去學習一篇橋的文章,看看這又是一座什么樣的橋?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相關詞語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蘊含的美,抄寫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課文內容,發(fā)現(xiàn)課文在敘述上的特點,并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結合重點詞句,感受文中蘊含的美,感悟心靈的美,激發(fā)對生活的愛;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課文采用的插敘方式,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準備:
師:生字卡片、選取愛德華·葛利格的幾段音樂作品。
生:搜集有關烏斯托夫斯基的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引入
1、金色的童年,留給我們無數美好的記憶,童年時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讓同學們記憶猶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么呢?能講講你們的幸福時光嗎?
2、當我們沉浸在幸福時光中時,我們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愛、長輩之愛、親人之愛、朋友之愛帶給我們快樂和甜蜜。今天,我們將走入文本,去分享另一個小姑娘的幸福。(生讀課題)
3、引導生對課題質疑(守林人的女兒是誰?誰把什么獻給守林人的女兒?為什么要獻給她??)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2、本課的生字、新詞不少,相信你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本課的生字,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生自學生字、詞)
3、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
4、初讀課文,提出疑問。
5、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并讀好:“達格尼”“愛德華·葛利格”兩個人名,了解他們不同的身份。初步解決:什么是守林人,誰把什么獻給守林人的女兒等疑問。
6、勾畫最讓自己感動的語句,并有感情朗讀,交流感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品讀課文,解疑感悟
讀5~8段:理解葛利格為什么給守林人的女兒送禮物?
1、初步討論:葛利格為什么要送禮物給守林人的女兒呢?
2、討論:你是從哪些地方知道葛利格承諾送小姑娘生日禮物的呢?
3、品讀課文5~8段,想象小姑娘講述的艱難而又快樂的生活。引導學生想象爸爸守林時的危險、艱苦、勇敢、機智,守林小屋的簡陋和溫馨,玻璃帆船、布娃娃帶給女孩的無窮樂趣??讓學生帶著獨特的感受細細品讀第5段,進一步感受小女孩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美好品質。
4、引導學生再次討論:為什么這位的音樂家會送她一份生日禮物?
5、找到寫葛利格的言、行的語句,細細品讀,交流讀中的體會,感受葛利格的內心活動,體會他和藹親切、富有愛心童趣的情懷。
讀3~4段和9~11段,理解葛利格送了怎樣的禮物。
1、葛利格送給達格妮的禮物是什么?
2、小女孩從樂曲中聽到了什么?從文本中找出句子,讀、議、品,感受這支美妙的樂曲是女孩童年生活的寫照,是音樂大師用心寫出的精品。
3、描寫達格妮聽到樂曲后情緒變化的詞句有哪些?細細品讀第4段女孩追問的三個句子,品讀課文最后一段,讓學生交流從中感受到什么?姑娘為什么會一次次追問、為什么會淚流滿面?姑娘的萬分激動是體會到葛利格為她譜曲的良苦用心,體會到樂曲中珍藏著他們之間的真摯友情。
4、還從什么地方看出大音樂家真摯的情懷?(用樂曲作禮物,傳唱全球時,小姑娘就會聽到)進一步理解“奇妙的方式”。
5、播放樂曲,在優(yōu)美的樂曲聲中再讀小姑娘聽到的情景,看到的物象。
6、為什么說這首樂曲是件珍貴的禮物?深化學生的閱讀感受。
三、感悟表達,積累背誦
1、達格妮想對音樂家說些什么呢?寫一寫
2.課文中寫達格妮回憶兒時往事時采取的是怎樣的敘述方法?
3.為學生介紹插敘的寫作手法,并推薦學生閱讀有插敘手法的文章。
四、布置作業(yè)
選自己喜歡的段落抄一抄,并把它背下來。
板書設計:
美好心靈
美妙旋律
愛
美好祝福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能根據“閱讀提示”,自主學習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石猴是從哪兒來的,又
是怎樣成為猴王的。
2.用精讀、略讀、跳讀、瀏覽等多種學習方法,品位語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領略
經典名著的魅力。
3.激發(fā)學生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初步感受猴王形象。
1.板書課題。
2.回憶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根據“閱讀提示”,交流學習課文主要內容。
課件出示:石猴是從哪兒來的?又是怎樣成為猴王的?
。1)用課文中的話回答第一個問題。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石猴是怎樣成為猴王的?
二、細讀語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一)細讀描寫“石猴出世”的語句
1.提問:你覺得哪句話寫石猴寫得特別生動?
出示: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
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讀,你仿佛看到了石猴在干什么?
。2)讀這段話,讀出猴的快樂和自由
2.提問:你發(fā)現(xiàn)這句話有哪些特點?
3.細細品讀這句話中的語言規(guī)律。
4.合作朗讀,讀出句子的節(jié)奏和韻律。
5.你讀到了一只怎樣的石猴?寫在句子旁邊,做閱讀批注。
6.小結。
。ǘ┘氉x描寫“石猴成王”的語句
1.學生自主研讀第二個問題,你讀到了一只怎樣的猴王,結合句子談一談,體會語言
的節(jié)奏和韻律,并做上批注。
2.同桌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對比品讀。
4.小結。
三、總結提升,整體把握猴王形象,體會經典的魅力。
1、結合板書小結:學了這篇課文,我們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他不只是一只活
潑可愛的猴子,更像敢作敢為的一個人。走進《西游記》,你會感覺到他是一個神,喜歡這
樣的猴王不需要理由,這就是經典的魅力。語言的珍珠隨處可見,請同學們再讀一讀。
2、《西游記》中的故事還有很多,誰能說說還知道哪些?
3、結合學生的回答激發(fā)學生讀經典的樂趣。
師:是呀,這么多的故事,我們都可以去讀讀,看看名著是怎樣表達的,去感受一下名著的
魅力所在,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樂在其中,有所收獲。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教案15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要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生的組織者、合作者和參與者,要善于開發(fā)符合學生實際的課程資源,以網絡信息為載體,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求知欲和好奇心,形成學習動機,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積極的課堂氛圍中更好地學習,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本課通過展示九寨溝迷人的自然景觀,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學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預習和分析課文的能力,能通過預習基本掃清課文障礙,大致了解一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但對于經濟條件落后、知識面狹窄、信息相對閉塞的農村孩子來說,特別對狀物類課文的學習比較困難,僅憑課文中生動的文字描述和課本中有限的幾幅插圖往往是不能很好地滿足于學生學習需求的。相信學生能在我的指導下組織起語文活動,從而達到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教材分析:
《九寨溝》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中的一篇課文,全文共5個自然段,層次清楚,語句清新,詞藻華美,重墨濃情,具有較強的畫面感,置身于課文中,給人以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九寨溝的位置和得名。第三、四自然段描寫了九寨溝奇麗原始的自然風光和珍禽異獸。第五自然段總結贊嘆九寨溝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本文作者以生動形象的筆觸精心描繪了九寨溝奇妙的自然景觀,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國的山水美景,折服于靈幻的珍禽異獸。讀完全文,令人有一種實地游覽的酣暢,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國的山水美景,折服于靈幻的異獸珍禽。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學會有關九寨溝的知識。
②學會“插入云霄”、“白練騰空”、“銀花四濺”這幾個詞語的意思;掌握文中的一個比喻句。
③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精彩句段。
2.能力目標。
、倌芡ㄟ^文字,想象并表達出課文描繪的童話世界般的情境,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谀軌蛲ㄟ^自主提出問題、老師引導、動腦思考、同桌交流、表達反饋的課文學習過程,體驗和感悟探究的一般過程。
、勰軌蜃屑殐A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體驗協(xié)作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目標。
通過體會、感受課文描繪的九寨溝美景,培養(yǎng)喜愛九寨溝,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感情,樹立保護環(huán)境,保護美麗家園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的長難句,理解描繪九寨溝的一些詞語,體會九寨溝的神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感受九寨溝的神奇、美麗,體會到我們的祖國是多么美好,并且懂得這樣美好的家園是需要大家一起精心呵護的,樹立起環(huán)保意識,用實際行動來保護我們的家園。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觀視頻,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剛剛欣賞過被人們稱為“人間仙境”的九寨溝。
2、板書課題:10 九寨溝
3、欣賞了九寨溝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童話世界,人間仙境)
二、范讀課文,欣賞美景
1、同學們對九寨溝這個地方一定向往吧?墒且肽玫阶哌M九寨溝的門票,必須得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找一找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九寨溝的?(自然景觀異獸珍禽)
3、位置。
4、誰知道“溝”是什么意思?(山溝)
過渡:幾條普通的山溝竟然會像童話世界?看來九寨溝真是個神奇的地方。讓我們跟著巴金來感受一下它的美麗風光吧!
三、精讀課文,加深理解
(一)學習第3—4自然段。
學習第3自然段。
1、過渡:俗話說得好:“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只有入得深,方可知其妙!边@節(jié)課,我們將再次走進九寨,透過文字去聆聽九寨的天籟之音,去感受九寨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板書:自然風光)
2、用你喜歡的朗讀方式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想想:課文給我們描繪了九寨溝哪些奇麗的自然風光,用著重號在文中標出來。再找出你最喜歡的一處美景認真地讀一讀,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1)學生用做記號的方法自由讀第3自然段。
(2)學生交流、討論。
(3)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雪峰(板書:雪峰插云)
A、課件出示雪峰圖片及相關語句:“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頂銀光閃閃。”
B、你為什么喜歡雪峰?你覺得作者哪些詞吸引了你?
從“一座座”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雪峰多、重重疊疊)
從“插入云霄”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雪峰高)
C、過渡:九寨溝的雪峰高聳入云,重重疊疊,峰頂白雪覆蓋,在陽光的映照下銀光閃閃。這樣的美景,你能用聲音表現(xiàn)出來嗎?
D、指導朗讀:“一座座”讀得重而急,以突出雪峰多、重重疊疊的樣子,“插入云霄”讀得重,讀出雪峰的動態(tài)美,“銀光閃閃”讀得深情、緩慢一些,把銀光讀“閃爍起來”,讀出雪峰的雄奇璀璨。
E、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男生齊讀。
湖泊
A、(課件出示湖泊圖片)說說你為什么喜歡湖泊?
B、(指名說)找出描寫湖泊的相關語句。
C、體會湖泊的特點。
從“大大小小”“顆顆”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湖泊多)
學習比喻句: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寶石鑲嵌在彩帶般的溝谷中。(了解湖泊和溝谷的特點,體會比喻的用法:分別把什么比作什么,它們之間有哪些相似之處?)
從“清澈見底,湖底石塊色彩斑斕” 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湖水清、湖底石塊色彩多)
D、出示五花海、五彩池的圖片。
大家看,藍天、白云、雪峰、森林的倒影加上色彩斑斕的湖石,使湖泊變得分外壯麗,真是美不勝收呀!這就是五花海、五彩池的美麗景色,怎么樣?美嗎?大家能用朗讀把這美表現(xiàn)出來嗎?
E、指導朗讀。聲情并茂的朗讀能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想象假如你就站在這五彩池邊。
F、指名讀,女生齊讀。
森林(板書:古木參天)
A、課件出示雪峰圖片及相關語句:“從河谷至山坡,遍布著原始森林!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九寨溝的森林很多,遍布著九寨溝。)
B、教師指圖講述:是啊,這個地方叫河谷,從河谷到山坡都布滿了森林,這樣的景色可真美呀!
C、指導朗讀。
D、指名讀,齊讀。
瀑布(板書)
A、你能找出描寫瀑布的相關語句嗎?(指名讀)
B、(課件出示句子:“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與湖泊之間恰似一級級天然的臺階。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錯落的瀑布,宛如白練騰空,銀花四濺,蔚為壯觀!)齊讀。
C、九寨溝的瀑布有什么特點?(瀑布十分壯觀,高低錯落,白練騰空,銀花四濺。)
D、你知道“白練”、“銀花”是指什么嗎?
E、(課件出示瀑布圖片)你們看,那瀑布激流而下,或寬或窄,或高或低,嘩啦啦,轟隆隆,白浪翻滾,水花四濺,猶如“白練騰空,銀花四濺”呀!由于九寨溝的河谷有高有低,出現(xiàn)了“一級級天然的臺階”,因此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錯落的瀑布。誰能再讀一下,讓同學們感受到瀑布的壯觀(有感情朗讀)
剛才我們欣賞了水平如鏡的湖泊、又領略了雄偉壯觀的瀑布,用書中的一個詞就是——平湖飛瀑(板書:平湖飛瀑)
F、指導朗讀。(讀出瀑布的美)
(4)同學們,九寨溝的山美、樹美、水也美,讓我們齊讀第三段,把這童話般的世界留在心中。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
學習第4自然段(以學生合作學習為主)
1、難怪有人說:“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呢,真是名不虛傳啊!領略了九寨溝綺麗的自然風光,讓我們繼續(xù)向森林深處行進,游人逐漸稀少,小游客們,看看又會發(fā)現(xiàn)些什么呢?
2、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完成表格。
動物名稱 主要特點動作
3、交流、匯報。
(1)金絲猴(板書)
、贋槭裁聪矚g它?
體態(tài)粗壯
攀吊眨巴窺視(偷偷地看,讀的輕一點,調皮一點。)
、诮鸾z猴雖體形粗壯,但是那樣機靈可愛。
、壑笇Ю首x,指名讀。
(2)羚羊(板書)
①喜歡理由:善于奔跑
、凇巴蝗桓Z出又消失了”說明了什么?(速度快)
比較:句子中把“竄”換為“跑”行嗎?為什么?
、壑笇Ю首x,分組讀。
(3)大熊貓(板書)
、傧矚g理由。
理解“憨態(tài)可掬”、“若無其事”、“咀嚼”。
、谥笇Ю首x,指名讀、齊讀。
(4)小熊貓(板書)
、傧矚g理由:行動敏捷
、谌サ簟懊雷套獭毙袉?為什么?
③指導朗讀,同桌互讀,做動作表演讀。
4、理解“也許”。
(1)來到九寨溝,我們一定能看見這四種動物,是嗎?為什么?前面用的“也許”是什么意思?去掉不行嗎?(不行,因為他們住在---- 林深葉茂處。)
(2)指導學生認識本段中的排比句。
(3)在九寨溝你還可能會看到些什么動物呢?也許,——(什么?在干什么?)
想象力真豐富!如此多的異獸珍禽在九寨溝落戶,說明什么?九寨溝真是一個巨大的,天然的野生動物園,這里的異獸珍禽為九寨溝增添了無限生機。
(4)你們覺得這里的動物生活得怎么樣?為什么這么快樂?
(5)正像同學們說的那樣,九寨溝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動見證。九寨溝,充滿夢幻與詩意的童話世界,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我們回歸自然的理想家園。如果我們們每個人都能像愛惜九寨溝的山、九寨溝的水、九寨溝的樹一樣愛惜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假如我們都能像愛惜九寨溝的動物一樣對待我們周圍的小動物,那么我們整個的生活、整個的世界,都會變得美倫美幻,都會變得像九寨溝一樣成為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如此美得景色,我們很珍惜,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同樣需要保護。
有感情地朗讀第3、4自然段。
(二)學習第5自然段。
1、你覺得九寨溝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是啊,九寨溝是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用作者的話來說:“九寨溝真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教師引讀)”(板書:人間仙境)
(1)這句和我們前面所學的哪個句子的意思是一樣的?
(2)比較句子。
一進入景區(qū),就像到了一個童話世界。
九寨溝真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
(3)通過小組讀、男女生分組讀、齊讀等方式,體會“前后照應”的特點。
2、此時,作者也用他那飽含詩意的語言,表達了對九寨溝的無限贊美之情,讓我們齊聲朗讀最后一自然段。
3、我們一起游覽了九寨溝,現(xiàn)在請你用一句話或一個詞說說對九寨溝的感受吧?
四、作業(yè)
辦一張關于九寨溝風景的手抄報。
五、拓展升華
1、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揮毫潑墨,吟詩做畫,紛紛以不同的方式贊美九寨溝。我國歌手容中爾甲看到九寨溝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請欣賞《神奇的九寨》。
2、其實,我們祖國還有許許多多像九寨溝一樣的“人間仙境”,比如:貴州黃果樹瀑布、廣西的桂林山水、安徽黃山、臺灣日月潭……你們愛我們的祖國嗎?那就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有朝一日去祖國的各地看一看!
板書設計:
10 九寨溝
雪峰插云
自然風光 古木參天
平湖飛瀑
童話世界 人間仙境
金絲猴
異獸珍禽 羚羊
大熊貓
小熊貓
前后照應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3-31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6-21
五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八教案07-27
五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案03-04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教案03-22
五年級下冊語文貓教案03-22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案03-10
五年級語文下冊橋教案03-18
五年級語文下冊《景陽岡》教案08-20
五年級語文下冊社戲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