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拜訪的目的,令我驚訝,她希望我們和小女孩分享一下,為什么我們要做公益事業(yè),我們應該怎么去幫助別人,乃至改善世界。
我真的非常欣賞這種女性,白天掙著百萬年薪,晚上還憑自己的興趣寫書,業(yè)余時間陪孩子探索世界,并引導孩子思考該如何改善世界,并幫助身邊的人。
不同教育下的孩子差別是巨大而可怕的。別人的孩子在思考如何幫助別人,你的孩子卻在馬云的微博下面叫罵著“你再不捐款,我立刻卸載淘寶”。馬云都被你們嚇死了呢,好殘酷好可怕呀!
長大后,大部分草根應該意識到自己不僅是輸在起跑線上了,而是早就輸在娘胎里了。但其實我們還忽略了一點,出了娘胎之后,比起“追求優(yōu)秀”的父母,很多父母卻辛辛苦苦地挖了一個大坑,然后讓孩子站在坑里奮力跳高!
我們應該達成的一個共識是:孩子不是你人生陰影(缺陷)的繼承者和完善者,他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袄献油瓴怀傻氖聝,讓兒子來完成!边@種思想是極端自私且可怕的,可不巧的是:學業(yè)、愛情、工作家長們統(tǒng)統(tǒng)要干涉……
你自己分明是一灘爛泥,你用自己如此不堪的思維格局,限住一個尚在成長的世界觀,然后希望他能成為盤古。說真的,我覺得家長真的對自己的孩子太狠了!小樹不修不直溜,可你那里是在修樹啊,你這是直接給扣了個玻璃罩子,謂之保護。
管理學中著名的“玻璃天花板“現(xiàn)象,反應在教育之中,就是這樣一個殘酷的事實:許多孩子要獲得自身思維與格局的突破,不得不先打破親生父母給自己設定的一個無形框框,而這一過程中,與父母的沖突是必然的。
我當然明白家長們的出發(fā)點都是對孩子好,但你要承認這樣一個事實: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本身就是一個時代與另一個時代的對峙。你用報紙的豐富經(jīng)驗意圖去影響和操控Facebook,那結果肯定是“非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