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葬花吟的詩歌感想
《葬花吟》寫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這首詩的另一價值在于它為讀者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筆下的寶黛悲劇的重要線索。甲戌本上脂硯齋的批語說:余讀《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寶玉,何能下筆?即字字雙圈,批詞通仙,料難遂顰兒之意,俟看寶玉之后文再批噫嘻!阻余者想亦《石頭記》來的,故停筆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批語指出:沒有看過寶玉之后文是無從對此詩加批的;批書人停筆以待的也正是與此詩有關(guān)的后文。所謂后文當(dāng)然是指后半部佚稿沖寫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這首詩中僅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紅顏薄命,那也用不著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詩中所寫非泛泛之言,而大都與后來黛玉之死情節(jié)聲切相關(guān)時,才有必要強調(diào)指出,在看過后面文字以后,應(yīng)回頭來再重新加深對此詩的理解。由此可見,《葬花吟》實際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詩讖。
為落花縫錦囊,為落花埋香冢;還要悲哭,還要作詩。這種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荒唐舉動,唯有癡情如寶黛者方能理解,也唯有發(fā)生在寶黛身上方能為世人所理解。和曹雪芹同時期的明義《題紅樓夢》絕句說: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xù)紅絲?似讖成真,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寫黛玉之死的情節(jié)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以前紅學(xué)研究者還以為明義未必能如脂硯那樣看到小說全書,從此絕句中可以看出,他讀到過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極大,或者至少也聽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較詳盡地說起過后半部的主要情節(jié)。如果說,明義絕句中提到后來的事像聚如春夢散如煙、石歸山下無靈氣之類,還可由推測而知的話;那么,寫寶玉貧窮的王孫瘦損骨嶙峋,和寫他因獲罪致使他心中的人為他的不幸憂忿而死的慚愧當(dāng)年石季倫等詩句,是再也無從憑想象而得的。
上面所引之詩中的后兩句也是如此:明義說,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讓寶、黛兩個有情人成為眷屬,把已斷絕的月下老人所牽的紅絲繩再接續(xù)起來?上攵灰琉竽芷,紅絲也就能續(xù),這與后來續(xù)書者想象寶、黛悲劇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極為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偉元、高鶚整理的續(xù)書中所寫的那樣,則賈寶玉已有他屬。起黛玉沉痼毫無作用。續(xù)紅絲當(dāng)然不是為了要她做寶二姨娘。
總結(jié):整首詩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價值的真實寫照。全詩抒情淋漓盡致,語言如泣如訴,聲聲悲音,字字血淚,滿篇無一字不是發(fā)自肺腑、無一字不是血淚凝成,把林黛玉對身世的遭遇和感嘆表現(xiàn)得入木三分。
【葬花吟的詩歌感想】相關(guān)文章:
葬花吟01-31
葬花吟10-29
葬花吟現(xiàn)代詩歌04-29
誰有葬花吟的賞析?10-26
葬花吟的優(yōu)秀日志04-28
葬花吟賞析是什么?02-28
求葬花吟原文啊11-11
葬花吟讀后感范文04-15
《葬花吟》與愛國主義散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