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AⅤ免费|欧美 女 码 一区二区|国产明星视频愉拍在线|亚洲精品视频三级在线看

    1. 
      

      <cite id="zyqvt"></cite>
      1. <strike id="zyqvt"><table id="zyqvt"></table></strike>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古詩《絕句》的賞析

        時間:2024-07-10 14:35:17 曉麗 古詩大全 我要投稿

        古詩《絕句》的賞析

          在學(xué)習(xí)、工作乃至生活中,應(yīng)該沒有人沒接觸過古詩詞鑒賞吧?古詩詞鑒賞就是對古詩詞中的字詞、句子及真正想要表達(dá)的含義進(jìn)行文字賞析。大家知道怎樣去完成古詩詞鑒賞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絕句》的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絕句》的賞析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在天空中飛翔。窗口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萬里迢迢開來的船只。

          [淺注]

          黃鸝:又稱黃鳥,雄鳥羽毛金黃色,雌鳥黃中帶綠,名聲婉轉(zhuǎn),棲于高枝。白鷺:羽毛雪白、雙腿細(xì)長的能夠捕食魚蝦的一種水鳥。千秋:千年,謂年代久遠(yuǎn)。東吳: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

          西嶺:西嶺雪山。

          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lǐng)地,江蘇省一帶。

          萬里船:不遠(yuǎn)萬里開來的船只。

          “絕句”是詩的名稱,并不直接表示詩的內(nèi)容。這種形式便于用來寫一景一物,抒發(fā)作者一瞬間的感受。詩人偶有所見,觸發(fā)了內(nèi)心的激情,信手把詩人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一時不去擬題,便用詩的格律“絕句”作為題目。杜甫用這一形式寫了一組詩,共四首,用“絕句”為總題!督^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是其中的一首。詩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種清新輕松的情調(diào)氛圍。前兩句,以“黃”襯“翠”,以“白”襯“青”,色彩鮮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機(jī)初發(fā)的氣息。首句寫黃鸝居柳上而鳴,與下句寫白鷺飛翔上天,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yuǎn)。“窗含西嶺千秋雪”上兩句已點(diǎn)明,當(dāng)時正是早春之際,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這就給讀者一種濕潤的感受。末句更進(jìn)一步寫出了杜甫當(dāng)時的復(fù)雜心情——說船來自“東吳”,此句表戰(zhàn)亂平定,交通恢復(fù),詩人睹物生情,想念故鄉(xiāng)。

          [簡析]

          絕句是詩體名。絕句、律詩為唐代的今體林詩(后世稱為近體詩),以區(qū)別于古體詩。這首詩以“絕句”寫入詩題,又因同時有同體詩四首,所以合題為《絕句四首》,不令立體目。這首絕句為四首中的第三首。

          這首七言絕句每一句各寫一種眼前的景物!皟蓚黃鸝鳴翠柳”黃鸝本棲息高枝,此時鳴與翠柳之上,古代詩詞中“于”字長被省略,如果補(bǔ)進(jìn)去就是“鳴于翠柳”!按淞北砻髁~新綠春意漸濃,黃鸝在柳葉新綠的枝頭婉轉(zhuǎn)的發(fā)出嚦嚦的聲,顯示了春日風(fēng)光。

          “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飛上高空,隨著春暖而更有勃勃生機(jī)。

          “窗含西嶺千秋雪”,從窗框中望出去,西嶺的久積未消的雪清晰可見,好像就包含在窗框中一樣。

          “門泊東吳萬里船”門前停泊的是萬里航行的東吳船,是駛向長江下游地區(qū)的,還是由下游駛下來的?長江雖長,航程雖遠(yuǎn),但江上船只總是往返行駛,無論是駛來的、駛?cè)サ,都使詩人想到沿長江而下,可至中游地區(qū)的襄陽,轉(zhuǎn)道可至故地洛陽;正因?yàn)槿绱耍登橛陂T前停泊的東吳船,對它產(chǎn)生遐想。

          四句盡管都寫景物,但前兩句寫的景物以色彩(綠柳、黃鸝、白鷺、青天)、聲音(鳴、飛)、動靜顯示春光明麗,后兩句則以靜景(遠(yuǎn)景、近景)暗示動意;禽鳥在春暖時節(jié)如此活躍,自己不能無動于衷的心思也得到映示。詩人的眼前景物當(dāng)然不止這些,他把它們攝入詩中是有選擇的,因景生情、以情取景,這就是他的選擇準(zhǔn)則。

          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古詩《絕句》的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精選絕句的古詩賞析08-17

        《絕句》的古詩賞析08-27

        絕句古詩賞析11-23

        《絕句》古詩文賞析05-17

        古詩詞賞析:《絕句》09-08

        齊安郡后池絕句古詩翻譯及賞析07-20

        《江畔獨(dú)步尋花七絕句》古詩賞析01-27

        《夏日絕句》古詩11-18

        絕句漫興·眼見客愁愁不醒古詩賞析08-09

        絕句漫興·眼見客愁愁不醒古詩賞析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