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AⅤ免费|欧美 女 码 一区二区|国产明星视频愉拍在线|亚洲精品视频三级在线看

    1. 
      

      <cite id="zyqvt"></cite>
      1. <strike id="zyqvt"><table id="zyqvt"></table></strike>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代人作》唐詩賞析

        時間:2023-10-20 11:19:18 全唐詩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代人作》唐詩賞析

          無論是在學(xué)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代人作》唐詩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代人作》唐詩賞析

          作品介紹

          《代人作》的作者是杜牧,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24卷。

          原文

          作者:唐·杜牧

          樓高春日早,屏束麝煙堆。

          盼眄凝魂別,依稀夢雨來。

          綠鬟羞妥麼,紅頰思夭偎。

          斗草憐香蕙,簪花間雪梅。

          戍遼雖咽切,游蜀亦遲回。

          錦字梭懸壁,琴心月滿臺。

          笑筵凝貝啟,眠箔曉珠開。

          臘破征車動,袍襟對淚裁。

          注釋

         、倨:屏風(fēng)。麝煙:火燒麝香所散的香煙。

         、谂雾:斜視。

         、蹓粲:濛雨,兼用巫山云雨事。

         、芫G鬟:烏亮的環(huán)形發(fā)髻。妥麼:疑即墮馬髻。

         、葚:原作天,據(jù)全詩校語改。夭,舒柔貌。

         、薅凡:唐代民俗,五月初五有蹋百草之戲,稱斗百草。

          ⑦錦字:用錦織成的書信。前秦秦州刺史竇滔被徙流沙,其妻蘇若蘭思之,“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zhuǎn)循環(huán)以讀之,其詞凄婉,凡八百四十字!笔乱姟稌x書·竇滔妻蘇氏傳》。

         、嗲傩:彈琴以寄意。卓文君新寡,司馬相如以琴心挑之。見《漢書·司馬相如傳》。

         、嶝:指潔白的牙齒。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腰如束素,齒如含貝!眴:開。

         、饷卟:睡臥的竹席。

          11臘破:臘盡,年終。

          作者介紹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過華清宮》等。杜牧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他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bǔ)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矯之。其七絕尤有逸韻遠(yuǎn)神,晚唐諸家讓渠獨(dú)步。 牧之有抱負(fù),好言兵,以濟(jì)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缎蜁V》云:“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倍洳度菖_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后,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fēng)韻”。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張好好詩》,行草墨跡,系太和八年(834)32歲時所書。帖為麻箋,縱28.2厘米,橫162厘米,46行,總322 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fēng)韻。真跡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曾經(jīng)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biāo)、乾隆、嘉慶、宣統(tǒng)內(nèi)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于《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杜牧由于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杜牧的生平

          唐德宗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傳統(tǒng)的家庭。他的遠(yuǎn)祖杜預(yù)是西晉著名的政治家和學(xué)者。曾祖杜希望為玄宗時邊塞名將,愛好文學(xué)。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學(xué)家,先后任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學(xué),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親杜從郁官至駕部員外郎,早逝。杜牧對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說:"舊第開朱門,長安城中央。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家集二百編,上下馳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

          懷才不遇

          杜牧的童年生活富裕而快樂。杜佑的樊川別墅在長安城南,其地有林亭之美,卉木幽邃,杜牧常在園中嬉戲。祖、父相繼去世后,他家日益貧困,"食野蒿藿,寒無夜?fàn)T"。穆宗長慶二年(822),杜牧20歲時,已經(jīng)博通經(jīng)史,尤專注于治亂與軍事。23歲寫《阿房宮賦》。文宗大和二年(828),26歲進(jìn)土及第。同年又考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授弘文館校書郎、試左武衛(wèi)兵曹參軍。冬季,入江西觀察使沈傳師幕,后隨其赴宣歙觀察使任,為幕僚。大和七年(833),淮南節(jié)度使牛僧孺辟為推官,轉(zhuǎn)掌書記,居揚(yáng)州,頗好宴游。大和九年,為監(jiān)察御史,分司東都。開成二年,入宣徽觀察使崔鄲幕,為團(tuán)練判官。旋官左補(bǔ)闕、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員外郎。武宗會昌二年(842),出為黃州刺史。后任池州、睦州刺史。為政能興利除弊,關(guān)心人民。宣宗大中二年(848),得宰相周墀之力,入為司勛員外郎、史館修撰,轉(zhuǎn)吏部員外郎。大中四年,出為湖州刺史。次年,被召入京為考功郎中、知制誥。第三年,遷中書舍人。歲暮卒于長安,終年五十歲。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生當(dāng)唐王朝似欲中興實則無望的時代,面對內(nèi)憂外患,他憂心如焚,渴望力挽狂瀾,濟(jì)世安民。他在《郡齋獨(dú)酌》里說自己:"豈為妻子計,未在山林藏。平生五色線,愿補(bǔ)舜衣裳。弦歌教燕趙,蘭芷浴河湟。腥膻一掃灑,兇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壽域富農(nóng)商。"他主張削平藩鎮(zhèn),收復(fù)邊疆。其"關(guān)西賤男子,誓肉虜杯羹"的氣概很像后來岳飛的《滿江紅》。他在《燕將錄》里褒揚(yáng)譚忠,是因為他能勸說河北諸鎮(zhèn)不反抗朝廷。為了實現(xiàn)這些抱負(fù),他主張讀書應(yīng)留心"治亂興亡之跡,財賦甲兵之事;地形之險易遠(yuǎn)近,古人之長短得失"(《上李中丞書》)。他強(qiáng)調(diào)知兵與否關(guān)系著國家的興亡:"主兵者,圣賢材能多聞博識之士,則必樹立其國也;壯健擊刺不學(xué)之徒,則必敗亡其國也。然后信知為國家者兵最為大,非賢卿大夫不可堪任其事,茍有敗滅,真卿大夫之辱,信不虛也"(《注孫子序》)。為此,他寫了《原十六衛(wèi)》、《罪言》、《戰(zhàn)論》、《守論》和《孫子注》。由于懷才不遇,他的愿望不能實現(xiàn),所以往往在生活上放曠不羈。這些都影響到他的創(chuàng)作。

          據(jù)《唐才子傳》載,“后人評牧詩,如銅丸走坂,駿馬注坡,謂圓快奮爭也”。劉熙載在《藝概》中也稱其詩“雄姿英發(fā)”。細(xì)讀杜牧,人如其詩,個性張揚(yáng),如鶴舞長空,俊朗飄逸。

          杜牧出生于詩書之家,雖不是鐘鳴鼎食般的生活,但未受過半點(diǎn)窮。祖父杜佑不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學(xué)者,著有二百卷的《通典》。這給了自幼好學(xué)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學(xué)功底,早在他參加科舉考試之際,就曾以一篇《阿房宮賦》傳誦于文士之間。太學(xué)博士吳武陵擊掌稱好,甚至跑去向主考官登門直薦。

          杜牧確實有才華,而且政治才華出眾。他專門研究過孫子,寫過十三篇《孫子》注解,也寫過許多策論咨文。特別是有一次獻(xiàn)計平虜,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獲成功。

          可惜杜牧有相才,而無相器,又生不逢時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氣息已一去不返,諸帝才庸,邊事不斷,宦官專權(quán),黨爭延續(xù),一系列的內(nèi)憂外患如蟻穴潰堤,大唐之舟外滲內(nèi)漏。杜牧死后不過數(shù)年,農(nóng)民起義便如風(fēng)起云涌,再過五十年,江山易幟!罢垟(shù)擊虜事,誰其為我聽”,杜牧的才能,湮沒于茫茫人海之中。

          熟讀史書,看透時局,杜牧無法力挽狂瀾,只得無奈將一腔悲憤交于酒肆。對于杜牧而言,飲酒,成了療傷祛痛的樂事。

          “高人以飲為忙事”,“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半醉半醒游三日”……杜牧喜歡酒,即便在清明祭祀先人的路上,冒著絲絲細(xì)雨,也不忘向牧童尋問酒家。杜牧詩中,飲酒之句俯拾即是,他甚至情愿“一世一萬朝,朝朝醉中去”。剛剛“乞酒緩愁腸”,卻不料又是“得醉愁蘇醒”。酒浸肝腸,愁縈心間,唉,醉也不是,醒也不是,杜牧又發(fā)出“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壽無疆”的夢話來。那么,就將這副身子,這腔醉意,連同滿腹的經(jīng)綸,交付青樓佳人,交付紅顏知己,及時行樂,來個春滿人間。

          風(fēng)流

          杜牧風(fēng)流得別具一格,風(fēng)流得聲名遠(yuǎn)播,在繁華的揚(yáng)州,杜牧的足跡踏遍青樓,宿醉不歸。乃至淮南節(jié)度使牛僧孺不放心,暗中派人保護(hù)。有一日,杜牧調(diào)任回京,牛僧孺勸他切莫“風(fēng)情不節(jié)”,并且拿出兵卒們發(fā)回的滿滿一篋平安帖,杜牧見此,又愧又羞。正是“十年一覺揚(yáng)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字詞之間,滿是艷情。杜牧的風(fēng)流軼事,與他的才華一樣,傳之于世。杜牧最為膾炙人口的詩作,是詠史與七絕。杜牧的詠史,充滿著幽默與調(diào)侃,飽含借古鑒今之意。游經(jīng)赤壁,他說,假如周瑜借不到東風(fēng),則將是“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反常人思維,給人以全新的視角。過華清宮,想起當(dāng)年楊貴妃喜啖荔枝的情景,杜牧感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小中見大,雖未出現(xiàn)唐明皇半個字,卻點(diǎn)出當(dāng)年安史之亂的個中原委。夜泊秦淮,歌舞升平,可是,杜牧聽出來了,那是什么樣的歌曲啊,分明是亡國之音,若照這樣下去,大唐亡國也指日可待了。杜牧詠史是表,諷今才為其里。

          杜牧臨死之時,心知大限將至,自撰墓志銘,但這篇短文寫得卻是平實無奇,絲毫不顯文豪手筆。據(jù)《新唐書》載,墓志銘寫就,杜牧閉門在家,搜羅生前文章,對火焚之,僅吩咐留下十之二三;蛟S,在外人看來,杜牧一生,俊朗豪健,而他在強(qiáng)作笑顏、把酒盡興的背后,卻是不欲示人的悲涼吧?

          杜牧的文學(xué)成就

          著名的有《江南春》、《泊秦淮》、《過華清宮》。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

          他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bǔ)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度圃姟肥斩拍猎姲司怼M硖圃姸嗳崦,牧之以峻峭矯之。其七絕尤有逸韻遠(yuǎn)神,晚唐諸家讓渠獨(dú)步。 牧之有抱負(fù),好言兵,以濟(jì)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缎蜁V》云:“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臺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后,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fēng)韻”。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張好好詩》,行草墨跡,系太和八年(834)32歲時所書。帖為麻箋,縱28.2厘米,橫162厘米,46行,總322 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fēng)韻。真跡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曾經(jīng)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biāo)、乾隆、嘉慶、宣統(tǒng)內(nèi)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于《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杜牧由于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文風(fēng)

          杜牧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身趁名家。他主張凡為文義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wèi),對作品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guān)系有比較正確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長處,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風(fēng)貌。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杜牧與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詩人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他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他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七律《早雁》用比興托物的手法,對遭受回紇侵?jǐn)_而流離失所的北方邊塞人民表示懷念,婉曲而有余味!毒湃正R山登高》卻是以豪放的筆調(diào)寫自己曠達(dá)的胸懷,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詩歌的總的趨向是藻繪綺密,杜牧受時代風(fēng)氣影響,也有注重辭采的一面。這種重辭采的共同傾向和他個人“雄姿英發(fā)”的特色相結(jié)合,風(fēng)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精致婉約。

          杜牧的典故

          力薦

          當(dāng)時,崔郾侍郎奉命到東都洛陽主持進(jìn)士科考試,百官公卿都到城門外擺好酒席餞行,車輛之勝,官員之多,舉世罕見。此時吳武陵——他是柳宗元的老朋友——正任太學(xué)博士,也騎著一頭老毛驢過來湊熱鬧。崔郾正在酒席上喝得高興,聽說吳老這位有名的清流人士也過來了,非常吃驚,連忙離席前來迎接。吳老看見崔郾,把他拉到一邊,拍著崔郾的肩膀說:你擔(dān)負(fù)此任,乃是眾望所歸。我老了,不能為朝廷排憂解難了,不如為你推薦一個賢士。前些日子,我偶然發(fā)現(xiàn)一些太學(xué)生情緒激昂地討論一篇文章,走近一看,原來是這次要參加考試的杜牧所寫的《阿房宮賦》。這篇文章寫得真好,這個人也太有才了。崔侍郎你工作繁重,日理萬機(jī),恐怕沒有閑暇去瀏覽這篇文章,不如讓我為你誦讀一下。 說到這里,吳老就字正腔圓地、搖頭晃腦地將《阿房宮賦》讀了起來。崔郾也是一個有品味的知識分子,聽后也稱贊不已。吳武陵乘熱打鐵,要求崔郾在接下來的考試中將杜牧評為狀元。崔郾面露難色,推辭道:狀元已經(jīng)被他人預(yù)定了。吳老窮追不舍,大聲說道:如果真得當(dāng)不了狀元,就退一步,讓他以第五名進(jìn)士及第。崔郾還在躊躇猶豫,吳老倚老賣老地說:如果還不行的話,就把這篇賦還給我,看有沒有比這寫得更好的賦。崔郾迫不得已,只好滿口答應(yīng),然后目送吳老離開。

          進(jìn)士及第

          回到酒席上,喝酒的同僚問吳博士來做什么。崔郾回答說,吳老推薦了一個人為第五名進(jìn)士。酒客連忙追問是誰,崔侍郎回答說是“杜牧”。旁邊立刻有人接茬說:聽說過杜牧這人,才氣是大大的有,只是品行不太好,不拘小節(jié),喜歡煙花風(fēng)月,好出入娛樂場所。崔侍郎為難地說:我已經(jīng)答應(yīng)吳博士了。即使杜牧是個屠夫或賣酒的小販子,我也不會改變了。

          崔侍郎重然諾,講誠信是好事,不過他以這種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在考試前就如此輕易地決定眾多考生的命運(yùn),還是讓人對這樣的考試產(chǎn)生懷疑,那里究竟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黑幕呢?不過,杜牧終究沒有辜負(fù)吳武陵,也沒有辱沒崔侍郎。大和二年(828),杜牧在洛陽高中進(jìn)士,感到無限榮光。若干年后,唐代進(jìn)士便以杜牧為榮了。

          由吳老這樣的清流賞識推薦而進(jìn)士及第,杜牧認(rèn)為這是一種極大的榮耀;拾窆己,他曾賦詩一首來表達(dá)自己的喜悅:“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秦地少年多釀酒,卻將春色入關(guān)來!狈虐竦臅r候,洛陽的花兒還未綻開。三十三名中舉的進(jìn)士騎著高頭大馬得意洋洋地行在街上進(jìn),他們要去參加各種慶;顒,出席各種酒會宴席,喝著秦地的美酒,心情舒暢,滿面春風(fēng),好像春色也被他們帶進(jìn)了長安。

          三十三人,就是這次進(jìn)士及第的全部人數(shù),大致相當(dāng)今天全國高考各省文科狀元的人數(shù),這個數(shù)目在唐代還是偏高的。唐朝前期,及第人數(shù)一般是十七到十九名,中唐以后才上升到三十名左右。據(jù)說唐朝二百九十年間,進(jìn)士共有六千四百二十七人,平均每年二十二人。人數(shù)少,所以能一朝成名天下知,如張籍《喜王起侍郎放榜》。

          詩人很惆悵

          東風(fēng)節(jié)氣近清明,車馬爭來滿禁城。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萬里盡傳名。這個春天是屬于杜牧的。他正月參加考試,二月登第,閏三月又應(yīng)制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以第四等及第,隨即授官弘文館校書郎、試左武衛(wèi)兵曹參軍。二十多歲的杜牧畢竟年輕,接連碰到這樣的喜事,無法抑制心中的喜悅,笑得連嘴都合不攏了。按照慣例,新科進(jìn)士要到曲江游耍!扒疂M花千樹”,它是當(dāng)時最熱鬧的場所,尤其在春天時候,通常是摩肩接踵。晚唐詩人姚合曾大發(fā)感慨,要想到曲江從容賞花,非得日薄西山的時候才行,不過到那時,花兒被人看了一天,精神業(yè)已萎靡不振,色彩暗淡:

          江頭數(shù)頃杏花開,車馬爭先盡此來。欲待無人連夜看,黃昏樹樹滿塵埃。這時的杜牧,顧盼生輝,一舉手,一投足,都才情萬種。他們一行三五人來到曲江寺院,碰見一位打坐的僧人,攀談起來。僧人便問杜牧姓名,杜牧得意地報上大名,心想“天下誰人不識我”,滿以為僧人會大吃一驚,露出追星族的狂熱。誰知這位僧人面色平靜,木然地追問杜牧從事什么職業(yè)。這讓杜牧分外失落,同行的朋友趕緊把杜牧連中兩元的喜事拿出來夸耀,僧人依然不為所動。詩人很是惆悵,現(xiàn)場賦詩一首:

          家住城南杜曲旁,兩枝仙桂一時芳。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覺空門氣味長。

          杜牧究竟是不是吳武陵推薦及第的,這件事很值得懷疑。小杜有封信名為《投知己書》,其中曾向朋友夸耀當(dāng)年參加進(jìn)士科考試的情形:“大和二年,小子應(yīng)進(jìn)士舉。當(dāng)其時,先進(jìn)之士以小生行看可與進(jìn),業(yè)可以修,喧而譽(yù)之,爭為知己者,不啻二十人!笨梢姰(dāng)時看好他的人很多!短妻浴氛f酒席上有人反對吳老的薦舉,理由是杜牧不拘細(xì)行。其實杜牧不拘細(xì)行、風(fēng)流名聞天下,是在他及第之后,主要在二十六歲到三十六這十余年間,這時他基本上在各方鎮(zhèn)使府中為幕僚,有名氣,有才氣,環(huán)境寬松,有條件充分展示他的風(fēng)流倜儻。李商隱含蓄地說杜牧“刻意傷春復(fù)傷別”,所指的也是這段幕僚生活。估計《唐摭言》中的故事,是依據(jù)杜牧后來的倜儻形象編造出來的。

          幕府生涯

          大和二年十月,杜牧進(jìn)士及第后八個月,他就奔赴當(dāng)時的洪州,即王勃寫《滕王閣序》那個地方,開始了他長達(dá)十多年的幕府生涯。其時沈傳師為江西觀察使,辟召杜牧為江西團(tuán)練巡官。沈家與杜家為世交,沈氏兄弟是文學(xué)愛好者,對當(dāng)時的知名文人都很眷顧,與杜牧的關(guān)系也頗為密切。杜牧撰寫《李賀集序》,就是應(yīng)沈傳師之弟沈述師所請。杜牧經(jīng)常往沈述師家中跑,聽歌賞舞,蹭飯蹭酒,還對沈家中的一個歌女張好好很有好感,可惜主人對此女子分外珍惜,搶先一步,成全了自己,將她納為小妾,使小杜空有羨漁之情。大和八年,小杜在洛陽與張好好不期而遇,此時的張好好已經(jīng)淪落為他鄉(xiāng)之客,以當(dāng)壚賣酒為生。杜牧感慨萬分,寫了一首五言長篇《張好好詩》。由于情緒飽滿,不僅文筆清秀,而且書法更為飄逸,為杜牧贏得了書法家的美名!缎蜁V》評論道:“(杜)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相表里!鼻迦巳~奕苞《金石錄補(bǔ)》也給于了極高的評價:“牧之書瀟灑流逸,深得六朝人風(fēng)韻,宗伯(董其昌)云:顏、柳以后,若溫飛卿、杜牧之,亦名家也。”今人所能見到的唐朝真跡少之又少,這幅《張好好詩卷》自然珍貴異常,紙本上有宋徽宗、賈似道、年羹堯、乾隆等一堆名人的鑒定印章。當(dāng)年溥儀皇帝“北狩”之時,倉皇之中還不忘攜帶此卷,后為民國四大公子之一張伯駒個人所有,又捐贈政府,藏于故宮博物院。

          在此期間,小杜另一首與歌女有關(guān)詩歌為他博得了盛名,這就是《杜秋娘詩》。杜秋娘本是金陵美女,嫵媚動人,能歌善舞,能聯(lián)詩作曲,十五歲時,一曲《金縷衣》就俘虜了鎮(zhèn)海節(jié)度使李锜: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李锜聽后,將之收為小妾,讓她度過一段甜蜜時光。后來李锜起兵對抗朝廷,兵敗被殺,杜秋娘作為罪臣家眷被送入后宮為奴,繼續(xù)發(fā)揮她的專長,充當(dāng)歌舞姬。杜秋娘再以這一曲《金縷衣》俘虜了年輕的唐憲宗,被封為秋妃。杜秋娘雖然總是唱同一首歌,但智商很高,經(jīng)常不著痕跡地參與軍國大事,甚得憲宗皇帝寵信。后來宰相李吉甫勸唐憲宗再選天下美女充實后宮,憲宗皇帝自豪地說我有一秋妃足矣。穆宗皇帝即位后,還任命杜秋娘為皇子李湊的保姆。也正是這一任命,讓她卷入權(quán)力的角逐中。李湊失勢被廢,杜秋娘也被攆回老家。

          到金陵出差的小杜,看見曾經(jīng)光彩照人的杜秋娘如今又老又窮,便提筆寫下了《杜秋娘詩》。據(jù)說這首詩當(dāng)時膾炙人口,傳唱大江南北,可能是因為大家對這個風(fēng)云一時的歌女太熟悉了。李商隱與小杜結(jié)識后,共寫過兩首給他,一首自謙“高樓風(fēng)雨敢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稱頌“刻意傷春復(fù)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勛”,另一首起句就是“杜牧司勛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詩》”,可見“小李”也認(rèn)為這首詩為“小杜”的代表作。

          在湖州

          杜牧在宣州幕下任書記時,聽說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詩名,盛情款待。他把本州所有名妓喚來,供杜挑選?啥拍量戳擞挚,有些遺憾地說:“美是很美!但還不夠盡善盡美。”又說:“我希望能在江邊舉行一次競渡的娛樂活動,讓全湖州的人都來觀看。到時候我就在人群中慢慢地走著,細(xì)細(xì)地尋找,希望或許能找到我看中的人。” 湖州刺史按照杜牧的意愿,舉行了這樣一次競渡活動。那天,兩岸圍觀的人密密麻麻,可杜牧挑了一天,直至傍晚,竟沒有找到一個合意的。眼看就要收船靠岸,在人群中,有一位鄉(xiāng)村老婦人,帶領(lǐng)一個女孩子,大約十幾歲。杜牧看了好一會,激動地說:“這個女孩子真是天姿國色,先前的那些真等于虛有其人!”就將這母女倆接到船上來談話。這母女倆都很害怕。杜牧說:“不是馬上就娶她,只是要訂下迎娶的日期!崩蠇D人說:“將來若是違約失信,又應(yīng)當(dāng)怎么辦呢?”杜牧說:“不到十年,我必然來這里作郡守。如果十年不來,就按照你們的意思嫁給別人吧!迸⒌哪赣H同意。杜牧便給了貴重的聘禮。

          分別后,杜牧一直想念著湖州,想念著這位女孩子?伤俾気^低,不能提出調(diào)任湖州的請求。后來他出任黃州、池州和睦州刺史,都不是他的本意。等到他的好朋友周墀出任宰相,杜牧便接連寫了三封信,請求出任湖州刺史。大中三年,杜牧四十一歲,獲得湖州刺史的職位。此時距離與當(dāng)年那母女倆約定的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十四年。那位女孩子已經(jīng)出嫁三年,生了三個孩子。杜牧將女孩的母親叫來。這老婦人帶了外孫來見杜牧。杜牧責(zé)問說:“從前你已經(jīng)答應(yīng)將女兒許配給我,為什么要違背諾言呢?”老婦人說:“原來的約定是十年,可你十年過了,沒有來。這才出嫁的!倍拍寥〕雒思s看了看,想了想,說:“她講得很有道理。若是強(qiáng)迫她,是會鬧出禍?zhǔn)聛淼!北闼徒o老婦人很多禮物,讓她走了。為著這件傷心事,杜牧寫下這樣一首詩:

          自是尋春去較遲,往年曾見未開時。

          如今風(fēng)擺花狼藉,綠葉成陰子滿枝。

          骰子愛情

          晚唐大詩人杜牧跟著名詩人張祜極為要好。一次,作客淮南的張到官府赴宴時,看到杜也在座。而當(dāng)時,兩人都愛戀座中一位漂亮的歌妓,于是決定索取骰子用賭輸贏的方式來決定誰有權(quán)去繼續(xù)愛戀。以詩作的杰出成就比肩于大詩人老杜杜甫而被后人稱為小杜的杜牧(當(dāng)然也可稱之為杜郎,如宋人姜夔《揚(yáng)州慢》中“杜郎俊賞”云云,所指便是杜牧),當(dāng)下遂開始悠然吟道:

          骰子逡巡裹手拈,無因得見玉纖纖。

          張祜一聽,也不甘示弱地接口續(xù)吟著:

          但須報道金釵落,仿佛還因露指尖。①

          語音剛落,兩人就不覺大笑著,反而把原本賭酒取妓的事兒給忘了。

          這無非只是杜郎香艷生活的一段小小插曲。而自稱“十年一覺揚(yáng)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遣懷》)的小杜,據(jù)《杜牧別傳》記載,在揚(yáng)州時,由于他的高遠(yuǎn)抱負(fù)未能如愿,便縱情于聲色之好,所謂“每夕為狹斜游,所至成歡,無不會意”,即是對他這段生活的真切記錄。然而,這眠花宿柳之事一旦多了,自然不能不引起他的上級、時任淮南節(jié)度使后來又成為宰相的牛僧孺的關(guān)切。牛暗中叫人收集了大量關(guān)于杜郎“狹斜游”的資料,一天下班后把這些資料交給他。杜郎知道這是牛的好意,心中委實感激牛相的不盡關(guān)愛,為此他也曾自勵發(fā)憤要有一番作為。但當(dāng)時社會并不允許他的救世抱負(fù)得以實現(xiàn),所以他便又回到了縱情聲色之中。盡管他為人“剛直有奇節(jié)”,②可知他本質(zhì)上乃是一位極具正義感的詩人。

          后來杜郎以御史官的職銜出任洛陽時,正碰上司徒李愿罷官閑居在家;杜獲悉他家的聲妓之妙為當(dāng)時第一,而且李又喜歡宴請朝中的名士來附庸風(fēng)雅。許多在朝做官的也罷,詩人名流也好,沒有不受到邀請而參加宴會的。但李擔(dān)心杜這專門視察官員行事優(yōu)劣的御史,一旦臨場會攪亂他家宴會的場面,就不敢邀請他;盡管杜早已是聲明卓著的詩人和社會名流。然而,杜遂通過朋友表明自己并不想為難李,只是希望也能參加他家的盛會而已;李不得已同意了。一到現(xiàn)場,杜郎對著酒菜獨(dú)自豪飲,一副旁若無人的神態(tài)。此時,歌妓一百多人已在翩翩起舞了,這使得眾多來客也不由心醉神迷。而杜則獨(dú)坐在那里,偶爾也看到有他中意的,便站起來往南面走過去,點(diǎn)了點(diǎn)頭,又搖了搖頭。忽然他瞪著眼睛注視著前方,接連喝完滿滿三大杯,轉(zhuǎn)頭問李道:“聽說您家有一個叫紫云英的,不知是哪一位?”李心神不安地指給他看。杜又是一陣子凝視,贊嘆道:“嗯,果然名不虛傳!那就把她送給我好了!崩钜宦牐D時把剛才還擔(dān)心杜捅婁子的那種憂慮拋到了九霄云外,當(dāng)即大笑起來,并連連說道:“您要是喜歡,只管將去得了!”說到這里,李笑得連腰都快直不起來了;不明真相的眾聲妓跟著主人的笑聲也都嬌笑了起來。

          不用說,整個宴會就這樣地喧鬧開了。杜郎又接連滿飲了三大杯,然后站起來朗吟道:

          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喚分司御史來?

          忽發(fā)狂言驚四座,兩行紅粉一時回!

          吟罷此詩,杜郎這閑宕散逸的神態(tài),在場的一干客人都覺得沒人能趕得上他。

          這說的都還只是杜激揚(yáng)意氣中的事兒,而下文所說的這樁情事卻是他心中永遠(yuǎn)難以消釋的痛。

          紅妝少女

          文宗大和末年(836年),杜憑著侍御史的職銜又到江西宣州出任幕僚。只是他行蹤所到之處,都沒有碰見心中想要找的女人。后來他心想浙江湖州歷代都是著名的州郡,那里不僅風(fēng)景奇美,尤其是人文薈萃,同時還蘊(yùn)藏著許多美女,于是他便極想去游歷一番了。況且,當(dāng)時在任的崔姓刺史又是他所欣賞、并曾予提拔過的;而崔也很明白杜的用意,所以等到杜到來,崔盡其所能地將那些美麗的歌姬舞女提供給杜選擇。但杜凝視一番后,竟一個勁兒地?fù)u頭,并嘆口氣說:“美矣,未盡善也!”崔一聽,也不覺有些失望了,只得豎起耳朵聽他有何高見。杜沉思一下說:“您能不能搞一次水上游玩活動?屆時全州士民將都會來觀看,我也出來走走看看,或許能找到心中比較滿意的。”

          崔照辦了。活動舉行的當(dāng)天,來觀看熱鬧的市民真可謂人山人海;熱浪與江水齊飛,心情共紅妝一色。然而,杜仍沒有找到一個使他中意的。就在活動正要收場時,驀然間他發(fā)現(xiàn)在靠岸的船只上,有一個老太太手拉著一位紅妝少女在張望著什么。該少女年紀(jì)約摸十來歲,杜火燒火燎地跑過去定睛看著,然后他欣喜若狂地喊著:“啊!這可真是國色天香的人兒!以前的無非都只是擺設(shè)罷了!”于是他便使人邀請這母女倆到大船中來坐談。她們由于不知要干什么,心中都很害怕。杜郎對老人說:“我并不是現(xiàn)在就要納娶您女兒,我是為以后做準(zhǔn)備的!崩咸退畠哼@才放下了剛才還懸著的心。而老太太則頗為沉穩(wěn)地問詢:“如果將來失信,那又將怎樣?”杜說:“我用不了十年時間就要來這里擔(dān)任地方官的,你就等我十年好了。如果屆時我還不來,那么你就是嫁人,我也決不會責(zé)怪你們!”聽罷這話,老太太便答應(yīng)了;于是杜遂用十分豐厚的禮品下了聘禮,然后高興地同這母女倆作別。

          回到朝廷后,杜心中常常惦念著這湖州女孩,但由于他的官職仍還很低,所以一直未能去成。后來他又做過諸如黃州、池州、睦州等處地方官,但都沒有中意的,心中便越發(fā)想念她了。直到他朋友周墀當(dāng)上了宰相,杜便一連寫了三封信,要求能調(diào)到湖州任太守。等到宣宗大中三年(849年),終于如愿以償?shù)乃泵ε扇巳ふ耶?dāng)年跟他訂有盟約的那母女倆。然而,此時距離他們初次見面已有14年了。

          那女子終于被找到。手下差役稟告說,對方已經(jīng)出嫁三年了;而且,她也已成了三個小孩的母親。杜郎剎那間便愣住了,許久才醒悟過來的他便急切召見她們來問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太太擔(dān)心杜會奪走她女兒似的,就把她三個小外孫也一同帶上了。杜郎傷心而且不無懊惱地問道:“我們不是訂過盟約說好讓你女兒嫁給我嗎?那為什么還反悔把她嫁給了別人?”這老太太鎮(zhèn)定地答道:“老爺,您上次同我們約的可是十年時間。荒說過,如果十年不來,我們便可以出嫁了的。我現(xiàn)在就是按照咱們約定去做的,所以小女出嫁也已三年多了。并且,您請看看,她現(xiàn)都已有了三個孩子!闭f到此處,老人便禁不住齊刷刷地流下一大把渾濁的老淚;原本被驚嚇著的少婦也低著頭跟著默默哭泣。而此時,她們身旁那三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看到大人一哭,就更是使勁地哇哇哭叫開了。

          杜郎心里固然難受之極,但覺得老婦人的話句句在理,遂不覺嘆息道:“您說話也夠耿直了,不過那也確實在理?,我也就不再勉強(qiáng)你們什么了。俗話不是也說‘強(qiáng)扭的瓜兒不甜’么?事到如今,我還能說些什么呢?唉!”于是杜郎拿出一份厚禮贈給她們,并親自把她們祖孫三代送出了府衙。

          黯然神傷地回到寓所的杜郎,就再也禁不住地痛哭起來。他感到造化真是弄人,悲傷自己的功業(yè)難以建立,身世尤其令人難以捉摸?迚蚝,他便寫下一首題名為《嘆花》的絕句,來作為這樁使他痛悔交加但又極富哀感頑艷的際遇的記錄。后人知道這事的,也不由深為嗟嘆不已。該詩道是:

          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fēng)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③

          按:① 《全唐詩》以此詩全屬李群玉,題為《戲贈姬人》;唯文字則頗有異者。 ②具見《唐書》本傳。③ 此從《唐闕史》。“較”,一作“校”,其義實同;然與杜牧《樊川外集》不同!锻饧贩Q此詩題目一作《悵詩》,其全篇則曰:“自是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如今風(fēng)擺花狼藉,綠葉成陰子滿枝!

          杜牧的評價

          杜牧看到唐帝國的種種內(nèi)憂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為。他讀書注意“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地形之險易遠(yuǎn)近,古人之長短得失”(《上李中丞書》)。善于論兵,作《愿十六衛(wèi)》、《罪言》、《戰(zhàn)論》、《守論》,又注《孫子》。任地方官時也給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他的某些作品表現(xiàn)了一定的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文宗太和元年朝廷派兵鎮(zhèn)壓滄州抗命的藩鎮(zhèn),他寫了《感懷詩》,慨嘆安史之亂以來藩鎮(zhèn)割據(jù)、急征厚斂造成的民生憔悴,很想為國家作一點(diǎn)事!犊S獨(dú)酌》一詩更直接表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fù):“豈為妻子計,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線,愿補(bǔ)舜衣裳。弦歌教燕趙,蘭芷浴河湟。腥膻一掃灑,兇狠皆攘。生人但眠食,壽域富農(nóng)桑!庇秩纭逗愉摇芬辉姡涸d相公曾借箸,憲宗皇帝亦留神。旋見衣冠就東市,忽遺弓劍不西巡。牧羊驅(qū)馬雖戎服,自發(fā)丹心盡漢臣。惟有涼州歌舞曲,流傳天下樂閑人。 詩人通過河湟無力收復(fù)的事件,對朝政的昏亂和國勢的衰微,表示無限的憂憤。這個時候,朝廷里連元載這樣曾經(jīng)想到收復(fù)河湟的人也沒有了。盡管河湟的人民還在戎服下面懷著系念祖國的丹心,但是,舉國上下卻以麻木不仁、醉生夢死的態(tài)度來聽取從河湟涼州傳來的歌舞。他的《華清宮詩》:“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鄉(xiāng)”,也和這詩后兩句具有同樣沉痛的心情。《早雁》一詩則用比興的手法,以雁象征邊地人民: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shù)聲來。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fēng)一一回?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驚飛四散的哀鴻,象征在回紇侵略蹂躪下逃回祖國的邊地人民。詩中既表現(xiàn)了對難民的體貼同情,也暗示統(tǒng)治者對他們的漠不關(guān)心,“仙掌”、“長門”,并非泛泛的修詞設(shè)色,“豈逐春風(fēng)”也不僅僅是寫鴻雁秋來春返的自然現(xiàn)象。這兩首詩的思想內(nèi)容和現(xiàn)實背景,和白居易《縛戎人》、《西涼伎》是相近的,但他用的是近體,寫得更簡練渾括。

          他的詠史詩也很著名。有的詩是借歷史題材諷刺統(tǒng)治者的驕奢荒淫。如《過華清宮三絕句》中的兩首: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shù)騎漁陽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詩里通過人們所熟知的唐明皇楊貴妃的故事,含蓄而有力地諷刺了晚唐帝王們的荒淫享樂。其創(chuàng)作意圖和他不滿“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而作《阿房宮賦》是完全一致的。他另一些詠史作品,則帶有較為明顯的史論特色。如《赤壁》詩:“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薄稙踅ぁ吩姡骸敖瓥|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倍际菍v史上興亡成敗的關(guān)鍵問題發(fā)表獨(dú)創(chuàng)的議論。他這種論史絕句的形式,后來頗為許多文人所仿效。

          杜牧的抒情寫景的七言絕句,藝術(shù)上有很高的成就。例如: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江南春》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泊秦淮》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山行》

          這些詩詞采清麗,畫面鮮明,風(fēng)調(diào)悠揚(yáng),可以看出他才氣的俊爽與思致的活潑。前兩首在寫景中還流露出對時事的憂傷。但他的詩中也有一些思想感情很不健康的作品,有的詩帶有濃厚的個人潦倒失意的感傷情調(diào),缺乏理想的光彩。而《遣懷》、《贈別》、《嘆花》等詩,更是專寫征歌狎妓的頹放糜爛生活。飲酒狎妓是唐代文人中流行的風(fēng)氣,杜牧的這類詩更為后代無行的文人們所稱道。這些作品無疑是他詩中的糟粕。 杜牧作詩是比較重視思想內(nèi)容的。他認(rèn)為文章應(yīng)“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兵衛(wèi)”(《 答莊充書》)他很推崇李杜,說“李杜泛浩浩”,“杜詩韓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他的《李賀歌詩集序》一方面肯定李賀歌詩是“騷之苗裔”,同時也指出他缺乏《離騷》那種“言及君臣理亂”,“有以激發(fā)人意”的思理。他說自己的創(chuàng)作是 “苦心為詩,本求高絕,不務(wù)奇麗,不涉習(xí)俗,不今不古,處于中間”(《獻(xiàn)詩啟》)。這些話,可以看出他在詩歌理論上的主張和創(chuàng)作上的積極追求。但在創(chuàng)作實踐上,他那些以華麗詞藻寫頹放享樂生活的詩,顯然和“不務(wù)奇麗,不涉習(xí)俗”的主張是自相矛盾的。

        【《代人作》唐詩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堂堂》唐詩賞析10-20

        《春曉》唐詩賞析06-09

        唐詩賞析及翻譯04-12

        唐詩《野望》 賞析08-10

        韋應(yīng)物《傷逝》唐詩賞析11-25

        《代贈》唐詩賞析08-25

        《出塞》唐詩原文賞析10-28

        《劍客》唐詩原文賞析04-18

        《題菊花》唐詩賞析08-25

        《詠蟹》唐詩賞析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