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文言文教案(精選16篇)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許多人都接觸過很多經典的文言文吧?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那么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背過的文言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文言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文言文教案 1
學習目標
1、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根據課后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內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習《學弈》)
一、讀通全文,感悟讀法。
1、師: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先聽老師范讀課文,再跟老師讀課文。(范讀時做到抑揚頓挫、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感染學生,激發(fā)誦讀興趣。領讀時有意識地讓學生感悟語速和斷句方法。)
2、學生自由練讀,把不認識的字注上音,并在練習本上寫兩遍。
3、在學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確讀法后,練習熟讀。
二、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學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學生自讀課文,結合文后的注釋理解每一話,然后說說這篇文章主要講什么內容?
3、同桌互講,相互糾正補充,不懂的記下來。
4、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說全文大意。
三、導悟相濟,突破難點
語文文言文教案 2
【教學目標】
。、掌握積累一些重點虛實詞的用法。包括文中一些特殊用法的詞,一詞多義,表示時間的詞,數詞的應用。
。、學習本文正面描摹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手法,并能在自己的作文中應用。
。、深切感受口技這一民間藝術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熱愛藝術的熱情。受到藝術的熏陶。
【教學重點】
重點虛實詞的落實,積累背誦。
【教學難點】
本文正面描摹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手法。
【教學設想】
設想為不提問課,主要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
CAI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直接導入,交待學習要求
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篇課文《口技》,這里說研究而不說學習,是希望本節(jié)課同學們要以研究的態(tài)度,發(fā)現的精神來學習這節(jié)課。
二、聽讀課文,請你發(fā)現
。薄⑽闹杏幸痪湓捒梢愿爬ㄈ膬热,請發(fā)現,找出來。
。、文中有一個字可以拎起全篇,請發(fā)現,找出來。
三、研究課文
1、文章是如何表現口技表演之善的?找出相關的語句,研究一下。
2、請你說話:
用口技人表演之善,從()這幾句可以看出,它寫出了()的句式,說說你的研究成果。
。场⒄埬銡w結:
文章表現口技人表演之善,主要表現在:
⑴對()的描摹
、朴茫ǎ┑'烘托
。础⒄埬闼嘉颍
研究了本文表現口技表演人表演之善的方法,對我們今后的寫作有什么啟迪?請說說看。
四、請你發(fā)現,落實字詞
。、概括老師的示例,分組發(fā)現:
第一組:發(fā)現文中用法特別的字詞
第二組:發(fā)現文中古今異義的字詞
第三組:發(fā)現文中表示時間的字詞
第四組:發(fā)現文中一詞多義的字詞
。、交流
。、請你做做,課堂訓練
五、課堂小結
六、板書設計
對聲響的正面描摹
口技
善
用觀眾反應側面的烘托
簡單的道具
語文文言文教案 3
【學習目標】
1、反復誦讀本學期學習的文言文,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領悟其中的道理,達到“熟讀成誦”。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激發(fā)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外收集喜歡的文言文,準備交流。
2、電腦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激趣
1、師談話: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用之于政治,可以治國安邦;用之于軍事,可以百戰(zhàn)百勝;用之于藝術,可以美輪美奐;用之于個人,可以修身養(yǎng)性……我們從小就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2、(屏幕顯示:詩詞等)這個學期,我們在語文課上學到了哪些屬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呢?
二、溫故知新,復習課內文言文
1、談談對文言文的認識:
師小結:文言文,言簡意賅,瑯瑯上口,便于傳誦,是中華文明的結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2、談談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3、回顧本學期學習了哪些文言文。
4、小組合作,復習文言文。師提示:朗讀,釋義,明理,背誦
5、小組匯報。注意生生互動,讀得充分,入情,有韻味。形式多樣
三、歸納學習方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溫故而知新 ……
四、拓展延伸,交流課外文言文。
1、文言文充滿哲理,飽含人生經驗的語言,能使我們陶冶情操,充實文化底蘊。同學們在課外收集了不少文言文,我們先在小組里交流一下。(各小組交流課外收集的文言文。)
2、各小組上臺,幻燈展示收集的文言文,匯報自學收獲。
小結:同學們收集到的文言文真是美輪美奐。因為時間關系,還有很多妙文我們來不及看,同學們可以下課后繼續(xù)交流。
五、總結。
板書設計:(略)
語文文言文教案 4
教學目標:
掌握文言實詞,正確翻譯全文,理解類比、對比、反問在說理中的作用。
準確把握文中楚王和晏子的人物形象,感受晏子有利有禮有節(jié)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
掌握文言實詞,正確翻譯全文,理解類比、對比、反問在說理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準確把握文中楚王和晏子的人物形象,感受晏子有利有禮有節(jié)的愛國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時代背景介紹:齊景公在晉國訪問時的狂妄態(tài)度,引起了晉國的不滿,于是派出軍隊攻打齊國幾乎兵臨城下。通過這次教訓,景公意識到單憑齊國的力量是無法與強晉抗衡的,于是他將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國,決意與楚修好,共抗晉國。在這種情況下,具有外交才干的晏子作為使者訪問了楚國。
此時楚國由楚靈王執(zhí)政,他目空天下,狂妄自傲,因此打算羞辱一下齊國的使節(jié)“身材矮小,其貌不揚”的晏子,于是便有了“晏子使楚”這個故事。
2、楚王想出了一個怎樣的陰謀?晏子又是如何化解陰謀的.?
二、初讀翻譯
1、朗讀課文、復述故事(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自讀課文,圈劃出不理解的字、詞、句。
3、互助翻譯,疏通課文
三、理解課文
1、楚王要“辱”誰?(真的是為了辱晏子嗎?)
“齊之習辭者”VS“習辭者”
2、楚王為了“辱”成功,做了哪些準備?
與左右大臣合謀
安排演員
選擇時機:酒酣
3、在宴席上正式“演出”時有沒有破綻呢?
4、“王視左右曰”,此時的楚王可能有怎樣的語氣神情?
5、面對楚王的別有用心的刁難,面對國家尊嚴受到威脅,晏子是如何應對的?晏子運用了哪些方法技巧進行反擊?
對比 淮南為橘VS淮北為枳
類比
對比 在齊不盜VS入楚則盜
弊在楚
5、“王笑曰”,楚王此時是一種怎樣的笑?
6、從全文來看,體現出晏子是一個怎樣的人?晏子為什么要“避席”?
7、楚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8、分角色朗讀
四、總結
1、通過這篇文章,你獲得了哪些啟示?
2、復習文言文知識
語文文言文教案 5
教學目標:
1、 學生通過探討認識從師的重要意義。
2、 領會課文正反對比、破立結合的論證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能解釋具體語境中意動詞的含義。
4、 區(qū)分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理解它們的古今義。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我們剛學習過荀子《勸學》,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人們的修養(yǎng)與學問可以得到提高,人們的素質可以得到改變。那么,學習的最佳途徑是什么呢?是自學,或是從師學習?答案應該是不言自明的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
(寫作背景)魏晉以來,社會上風行非學無師,重視家傳,。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恥于從師的風氣卻很盛行,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yè)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愿從師學習,而且他們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世以下,不益不事師。進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抗顏而為師,并著《師說》千古佳文。
在這著名的《師說》,作者借為文送學生李蟠來抨擊那些上層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師說》即說說從師的道理。
(作者)說起韓愈,我們應該不陌生,請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他的有關資料。
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文公,昌黎先生。
韓愈是與古文運動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運動,主張文章應該象先秦散文一樣言之有物,闡發(fā)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只求形式而內容貧乏的駢儷文;語言要新穎,言貴創(chuàng)新,詞必己出。二人不論在理論上或是在在創(chuàng)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進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fā)展,并身體力行,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礎。因此二人影響巨大,韓愈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齊讀,思考:韓愈對從師持什么態(tài)度?當時人是什么態(tài)度?找出文中詞句。
四、復讀課文
1、研讀課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師范讀課文。
(2)注意理解下列問題。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論點?首句:推出中心論點:學者必有師。托古言事,乃針對當時士大夫以從師為恥而說的,更增加力度。
語文文言文教案 6
教學目標:
1、了解文言文翻譯常見誤區(qū)
2、學習文言文翻譯要求和翻譯方法。
學習重點:
1、2
教學時數:
2
教學過程:
一、導入能理解并翻譯淺易的文言文中的句子。
這是文言文學習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一個知識點。盡管我們平時很重視文言文翻譯的訓練,但同學們翻譯的實際情況卻不盡如人意,與“信、達、雅”的標準相對照尚有很大差距。從句意理解上看,或者整個句子理解錯誤,或者個別詞語認識有誤,都不同程度地影響整篇旨意的準確把握。從翻譯方法上看,許多學生不能堅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致使譯文只反映原文大意卻破壞了原文的語言風格。文言文翻譯如何實現“信、達、雅”的目標?除了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之外,還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內容。
二、考點闡釋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首先,注意以下幾點:
、僭谌闹欣斫饩渥。要整體把握全文,注意作者的基本觀點和情感傾向,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诔浞掷梦难晕闹械呐疟染、對偶句、并列結構來理解句意。
、蹖碗s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點句子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理枝葉;或抓住關聯(lián)詞語,分析句與句之間的關系。
、苷{動已有的教材知識,進行比較推斷,幫助理解。
★文言文翻譯要求:信、達、雅
1、“信”是指譯文的準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于原文,如實地、恰當地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即譯文不歪曲、不遺漏、不增譯。
2.“達”是指譯文的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暢,沒有語病。
3.“雅”是指譯文的優(yōu)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優(yōu)美
★文言文翻譯的原則:在文言文翻譯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在具體翻譯時,對文言文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達,還應該用意譯作為輔助方法,使句意盡量達到暢達、完美。
三、翻譯常見誤區(qū)
錯譯。主要表現在實詞、虛詞和句式的運用方面。
譯錯詞義。混淆實詞的古今意義和詞類活用規(guī)律,忽視多義詞的義項選擇,不熟悉詞的通假現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識,都會導致錯譯實詞。例如:沛公軍霸上 譯成:沛公劉邦的軍隊在霸上
語文文言文教案 7
教學目標
1、在誦讀理解的基礎上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理解作者不慕榮華、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
3、聯(lián)系現實對《學生銘》談看法并仿寫教學重點、
難點
1.誦讀、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2.理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新課簡介劉禹錫、陋室銘的來歷和“銘”這種文體。(劉禹錫,唐代詩人、哲學家,唐順宗時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勢力,失敗后被貶為朗州司馬,后又連任刺史等官職,《陋室銘》就是他被貶后任和州刺史時所寫。他和柳宗元交誼很深。銘原來是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本文“陋室銘”,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二、整體感知,疏通句意
1、采用多種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2、根據頁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先個人譯,有疑難小組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來理解),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可以給課文內容配上怎樣的畫面。
3、提供一些畫面讓學生們匹配相應的課文語句
三、精讀細品,把握主旨先小組合作解決兩個問題,
1、你知道統(tǒng)領全文的詞語是什么嗎?
2、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陋室的?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全班交流提問:本文通過對陋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不慕榮華、安貧樂道的情趣,處在今天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這種生活態(tài)度?學生發(fā)表見解并評價四、聯(lián)系現實,發(fā)表見解出示仿寫篇《學生銘》,提要求有學生學了劉禹錫的《陋室銘》后仿寫了一篇《學生銘》,你覺得它反映的是何種學習態(tài)度?你對這樣的學生是如何看待的?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我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打籃球,尋思游戲廳。可以打瞌睡,觀窗景。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心。自習說閑話,講課聽不進。心里說,混張文憑。學生交流談看法。
五、學生仿作看了剛才的學生銘,了解了劉禹錫借陋室以言志,表達自己不貪戀富貴榮華,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你能否借鑒他們的寫法寫一篇仿作?
提出要求
1、為自己要仿寫的內容選定標題,如“電腦銘”,“考試銘”,“旅游銘”等等;
2、仿寫練筆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韻;
3、主題要明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語文文言文教案 8
教學目標:
1、積累“奪、伐、疾、間”等實詞,“與、而”等虛詞
2、熟讀全文,背誦重點段落,準確翻譯全文。
教學流程:
一、解釋加點的詞語(12分)
1、竟死于秦而歸葬(終于)20、被發(fā)行吟澤畔(通“披”)
2、爭寵而心害其能(妒忌)
3、屈平屬草稿未定(寫作)
4、“離騷”者,猶離憂也(通“罹”,遭遇)
5、王怒而疏屈平(疏遠)
6、可謂窮矣(處境困難)
7、其文約其辭微(簡約)(含蓄)
8、惠王患之(擔憂)
9、大興師伐秦(發(fā)動)(軍隊)
10、臣請往如楚(到,往)
11、奈何絕秦歡(斷絕)
12、屈平既嫉之(恨)
13、人君無愚、智(無論)
14、頃襄王怒而遷之(放逐,流放)
15、楚有宋玉、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類)(效仿)(說話得體,善于應酬)
16、然亡國破家相隨屬(接連)
17、短屈原于頃襄王(詆毀)
18、懷瑾握瑜(保持)
二、一詞多義(43分)
奪
1、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搶奪)
2、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失,耽誤)
、行年四歲,舅奪母志(強行改變)
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改變)
伐
1、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
2、近者奉辭伐罪(討伐)
3、其后秦欲伐齊(攻打)
4、此五霸之伐也(功勞)
疾
1、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恨,痛心)
2、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痛苦)
3、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迅猛)
4、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銳利)
5、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
6、君有疾在腠理(。
間
1、讒人間之,可謂窮矣(離間)
2、從驪山下,道芷陽間行(從小路)
3、侯生乃屏人間語曰(秘密地、悄悄地)
4、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參與)
5、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表時間有時、偶然)
6、間關鶯語花底滑(間關:形容鳥聲宛轉)
7、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頃刻)
8、安得廣廈千萬間(指房屋的`間數)
9、間不容發(fā)(空隙)
信
1、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誠信)
2、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相信)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言語真實)
4、言必信,行必果(守信用)
5、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隨意,隨便)
6、?驼勫逕煗⒚P烹y求(確實,實在,的確)
7、欲信大義于天下(同“伸”伸張)
8、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使者,送信的人)
9、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真誠的誓言)
語文文言文教案 9
【教學目標】
1.道德目標:認識活板的發(fā)明對人類文化發(fā)展的深刻影響及重大意義,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2.情智目標:
、俑星槟繕耍
②認識目標:
1、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2、學會整理歸納文言文中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同義詞及通假字等文言現象。
【教學時間】
。 第一 學時)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感情調節(jié)
1、由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
3、釋題并簡介作者
。ǘ┳詫W
自學內容(一)走進文本,疏通文意
自學方法1、朗讀課文
要求:
1、注意讀準字音;
2、讀出節(jié)奏。
。1)給下面加粗的生字注音。
昇( )煬 ( ) 砥( ) 貯( ) 燔( ) 訖( )
又為活板( ) 薄如錢唇( ) 蠟和紙灰( )
數十百千本( ) 更互用之( ) 以紙?zhí)?)
予群從( )
。2)給下列句子劃分節(jié)奏。
已 后 典 籍 皆為 板 本
其 上 以 松 脂、蠟和 紙 灰 之 類 冒之
則 以 一 鐵 范 置 鐵 板 上
以 備 一 板 內有 重 復 者
用 訖 再 火 令藥 熔
其 印 為 予 群從 所 得
2、對照注釋,翻譯課文。
要求: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識,解釋文言實詞和虛詞,翻譯課文。將自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小組中討論解決,不能解決的以小組為單位提出,集體解決。
方法指導:留、換、增、刪、調。
。ㄈ┊斕脵z測(歸納總結):
1、通譯全文。
2、通假字
。1)活板 板通
(2)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已通
。3)若止印三二本 止 通
。4)文理有疏密 文 通
3、詞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A、板印書籍
B、火燒令堅
C、木格貯之
。2)名詞作動詞
A、則以紙?zhí)?/p>
B、用訖再火令藥熔
4、一詞多義:
。1)為
唐人尚未盛為之
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又為活板
每字為一印
滿鐵范為一板
未為簡易
每韻為一帖
不以木為之者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2)印
板印書籍
每字為一印
。3)就
持就火煬之
瞬息可就
。4)帖
則以紙?zhí)?/p>
每韻為一帖
。5)其
其法
其上以松脂……
按其面
其印自落
其印為予群從……
(6)火
火燒令堅
持就火煬之
用訖再火令藥熔
。7)之
唐人尚未盛為之
之類冒之
持就火煬之
更互用之
則以紙?zhí)靖褓A之
旋刻之
不以木為之者
以手拂之
。ㄋ模┳鳂I(yè):
1、歸納總結本文的重要實詞、虛詞。
2、翻譯課文。
3、預習:
。1)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活板的制作過程嗎?
(2)在說明活板制作技術時,采用的順序是什么?(結合文中句子歸納)
。3)活板有什么顯著特點?體現在哪里?
語文文言文教案 10
【課題】
傷仲永
【創(chuàng)意說明】
文言文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并不陌生,讓學生自己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并獨立完成作業(yè),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
【教學步驟】
1、導課:
俗話說先天不足后天補,也就是說在后天的教育中得到彌補。如果先天條件好,天資聰慧,后天得不到正確的教育,那結果又是怎樣呢?今天我們就學習柳宗元的《傷仲永》。
2、整體感知:
、 朗讀理解課文:
對照書下注釋,自己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提出字、詞,理解疑難,自行解決。
、 給加粗的字注音:
世隸耕( )
傷仲永( )
泯然眾人矣( )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 )( )
稱前世之聞( )
、 理解加粗詞的意思:
未嘗識書具
自為其名
稍稍賓客其父( )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仲永之通悟
不能稱前世之聞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或以錢幣乞之
③ 朗讀要求:
注意停頓,讀出層次,讀出感情。
、 理解課文內容:
討論并歸納: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仲永年幼時,具有作詩的才能。
第二階段:十二、三歲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階段:寫方仲永又過7年后,完全變成一個平庸的人。
3、拓展延伸:
、 方仲永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從方仲永個人情況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 最后一段議論講了什么道理?
作者認為,人的天資與后天的教育,二者之間后者更重要,即后天教育對一個人是否成材是至關重要的。
、 傷的具體內涵有哪些?
、 因仲永的悲劇而傷,幼時天資過人,最終卻泯然眾人;
、 傷社會上如仲永之父貪財短視的.可悲之輩;
③ 傷邑人聞聽盛名趨之若鶩的不良心態(tài)。
這也正是文中感慨受于人者不至也的深遠意味。
、 交流自己學習這篇文章的體會。
、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資料整合平臺】
作家作品簡介:本文選自《臨川先生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作官后向朝廷上萬言書,提出政治主張,既而推行各項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強烈反對,他兩次被罷相,晚年封為荊國公,謚號文。著有《王臨川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語文文言文教案 11
教學內容
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特點;感悟作者用語言營造的聲音世界;文言實詞積累。
教學設計
解難回顧
組織學生將上課時留下的問題的討論結果公布出來;學生互相評價。
教師點撥重點實詞的理解。
會賓客大宴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當是時以為妙絕賓客意少舒中間力拉崩倒之聲不能名其一處也幾欲先走。
研讀欣賞
1.請學生表演朗讀全文,特別讓學生感知能否從其朗讀中感受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及每一個場景的特點。
朗讀完后,請學生點評,重點引導學生分小組品味、發(fā)言,教師歸納小結:
表演前的肅靜而緊張的氣氛,緊抓“滿”“無”二字,體會賓客對這位名噪京城的口技表演藝術家的向往之情。
第一幕場景:以動寫靜,烘托深夜的寂靜氣氛!叭汀笔挂患胰擞伤,“欠伸”“囈語”之聲都能聽見,更顯其靜。后由睡到醒,形成了一個高潮。聲音由遠而近、由外而內、由小而大、由疏而密、由少而多。
第二幕場景:再次營造深夜寂靜氣氛,聲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
第三幕場景:緊張慌亂及表演以假亂真造成的緊急氣氛。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
品味課文結尾一段的作用:
再寫道具,與第一段呼應,側面反襯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讓人恍然醒悟,原來一場出神入化的表演完全出自人口,而非借用他物。
問題探究
由學生分組表演善口技者表演前及每一幕場景的觀眾反應,教師引導學生從每一幕場景的關鍵神態(tài)描寫詞語來評析。
歸納提高
讓學生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及其不同作用,辨別文中的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并舉《陌上!芳右泽w會。
正面描寫:精彩的內容。
側面烘托:a.簡單的道具。b.觀眾的反應。
拓展延伸
屏幕展示教師對文章的概括,由學生填空!踅虒W設計
一張______,兩三件______,四方______,聽得五______,六______,心里七______八______,好似九______,真乃十______。
(答案:口,道具,賓客,五體投地,六神無主,七上八下,九死一生,十全十美)
作業(yè)
模仿文章寫法,運用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刻畫一個人物或描寫一幕場景。
板書設計
口技
林嗣環(huán)
1.表演內容夢中驚醒
漸入夢鄉(xiāng)
火場百象
2.表演道具 一桌
一椅
一撫尺
3.觀眾反應伸頸、側面、微笑、默嘆
意少舒、稍稍正坐
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
語文文言文教案 12
教學目標
1、學習《詩經》的有關常識。
2、了解《詩經》的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傳統(tǒng)。
3、《氓》的情節(jié)和主題。
重點難點
1、能夠準確地誦讀本詩,并注意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
2、通過閱讀注釋來自己翻譯課文。
3、《氓》是一首敘事詩,理清詩歌的敘事情節(jié)是個重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詩經》
《詩經》是我國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中期的500年間的古代社會生活。原本只稱《詩》,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儒家奉有“四書”“五經”,“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書》《禮》《易》《樂》《春秋》)成書于公元前6世紀的春秋時期,共305篇,所以又稱“詩三百”。
《詩經》按其表現內容可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風”又稱15國風,大都是民間的歌謠,它和屈原的《離騷》后人經常把它們并稱為“風騷”,本用來指兩大文學流派,后人多用來指文人如“遷客騷人”。但是再后來的'許多文學作品中出現的“風騷”其意卻大相徑庭,如“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身量苗條,體格風騷”“賣弄風騷”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宮廷樂曲歌詞。它是一種正統(tǒng)音樂。
“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詩經》表現手法來分可分為賦、比、興三類。
賦,指鋪陳排比,使詩歌顯得整齊勻稱,有氣勢。
比,即比喻,是《詩經》開創(chuàng)的修辭方法。
興,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領頭的羊,共產黨是我們的領路人!迸d也是《詩經》首創(chuàng)的修辭形式。
語文文言文教案 13
教學目的:
研讀現代漢語語法從而了解古代漢語語法,文言文教學:《文言文語言現象入門》教案。
教學設想:
學生在初中階段語法知識相當薄弱,有必要詳細講述,使他們迅速理解文言文語言現象。選取初中文言課文的句子,通過學習舊知獲得新知,溫故知新。
教學內容:
現代漢語的詞法和句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語。任何語言的`表達都有一定習慣,后人總結規(guī)律,便形成語法。文言中所謂的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對于翻譯成的現代漢語而言。
二、查《現代漢語詞典》,明確概念。頁碼如下:
名詞886 動詞301 形容詞141 數詞1176 量詞792 代詞240
副詞397 介詞650 連詞782 助詞1644 嘆詞1225 主語1643
謂語1316 賓語87 定語298 狀語1656 補語101
三、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
年少的我一直做著美麗的夢
明確:
1、單句成分位置關系
主 狀 謂 賓
主語在謂語之前
狀語在謂語之前
賓語在謂語之后
定語在主語或賓語之前,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文言文教學:《文言文語言現象入門》教案》。
2、各個句子成分由什么詞充當
主語: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
謂語:動詞,形容詞
賓語: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
狀語:副詞,介賓短語
四、短語:大于詞,小于句。任何句子不加標點即為短語。
A名詞短語:以名詞為主體、中心,整體上具有名詞性,語法作用大致與名詞相同?勺髦髡Z賓語。
并列關系
用“和、跟、同、與、及、以及、或”連接
語文文言文教案 14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司馬光遇事沉著、機智救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能認識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看圖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司馬”是個復姓,“光”是名。
簡介司馬光。
二、范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范讀課文。
2、思考討論:主要寫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看圖回答,出示生字詞
1、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時候)
2、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花園是個什么樣兒的?(出示:一口水缸)
3、圖上畫了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這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
四、教學生字詞
1、自學生字詞。要求:看出示的詞卡,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想想詞義。
2、檢查乍學情況。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評析:字音是否主導準,句子是否讀通。
五、指導寫字
1、鞏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記住了這些生字?
3、指導書寫。
4、師范寫,生描紅、仿寫。
第一課時作業(yè)設計
一、比一比、組詞。
找()候()司()園()
劃()后()絲()圓()
掉()流()使()爬()
桌()留()是()爪()
語文文言文教案 15
【教學目標】
。、整體感知文意,詳細了解陳勝吳廣起義這段歷史事件。
。、掌握本文一詞多義等文言文詞語,學會梳理文言文知識。
。、多方面感知陳勝這一歷史人物形象。
。、初步了解有關《史記》的簡要文學常識。
【教學重點】
課文一詞多義等的知識梳理和對陳勝這個人物形象的客觀認識。
【教學課時】
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總體設想
古文教學一般注重誦讀,本文邊幅較長,知識點也多,如果一味全篇誦讀下去也很枯燥,不如分段一邊誦讀正音,一邊進行知識點的教授來得簡潔。因此,本文分三段,分段落進行教學,最后完成對陳勝這一歷史人物形象的評價。
二、分析課文
。薄⒌谝欢危
⑴誦讀正音:夏()輟()悵()鴻鵠()
、茊栴}分析:文段很短,只描寫了陳勝寥寥兩句話,有何作用?
明確:點出陳勝少有大志,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
、侵R梳理:
①實詞解釋:之悵為
、诜g句子:茍富貴,無相望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垡辉~多義:之
。、第二段:
、耪艚忉專洪傊喪投葦禐槌蹰g帛罾祠篝
、茊栴}分析:
、訇悇賲菑V起義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谄鹆x前他們做了哪些準備?
明確:直接原因其實就是起義的導火線: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準備:a、詐自稱扶蘇之兵以號召民心。
b、裝神弄鬼以加強造勢。
⑶知識梳理:
一詞多義:或王次書為以
詞類活用:苦目
古今異義:當行往往篝火有種
通假字:指──旨以──已唱──倡
、蔷渥臃g:
、偬煜驴嗲鼐靡
、诮裾\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
。、第三段:本段加強誦讀后在講解分析,因為有些字比較難讀。
、耪艚忉專杭愠藭嬮L吏
⑵知識梳理:
一詞多義:故數等
通假字:被──披
。础⒏爬ㄎ恼挛亩未笠夂涂偨Y人物形象。
、盼亩未笠猓荷贂r傭耕顯大志,
失期當斬謀大計。
巧施苦肉稱為王,
亂世時常造英雄。
、脐惿娴娜宋镄蜗罂偨Y:
少有大志,有洞察力,多謀略,有膽有識,敢于反抗的奇異領導者形象。
。、作業(yè)布置:
背誦并默寫課文第二段。
語文文言文教案 16
教學目標
1.品讀文本,把握人物性格。
2.從故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側面挖掘做人的智慧。
3.疏通文意,掌握重要的文言詞語及句子。
教學方法
自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教學輔助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及內容
一、復習舊課,檢查預習
略。
二、導入新課
由成語“毛遂自薦”導入課文。
三、播放“毛遂自薦”相關視頻。
四、學生帶著以下問題自讀課文
1.毛遂為什么能勇于自薦?
2.毛遂是如何一步步讓楚王定盟約的?
3.毛遂是個怎樣的人?
4.平原君是個怎樣的人?
5.作者是如何來塑造毛遂這個人物形象的?
五、學生分組討論,并解決以上問題。
六、教師提問點撥
1.毛遂為什么能勇于自薦?
提示:
首先他確有真才實學,這是他勇于自薦的基礎。從他到楚國后的表現和最終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就可以看到這一點。其次,對自己充滿信心。他認為自己不為人所知,只是因為沒有遇到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并不是自己平庸。再次,他對入選的19人有深刻的了解,認為他們是一群庸碌之輩,自己不在他們之下。
2.毛遂是如何一步步讓楚王定盟約的?
提示:
按劍而前……今十步以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懸于遂手(示之以力)
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示之以利)
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示之以信)
3.毛遂是個怎樣的人?
提示:
有義勇精神、慷慨紓難、智勇雙全、有禮有節(jié)的門客形象。
言之成理即可。
4.平原君是個怎樣的人?
提示:
喜士養(yǎng)客,但閉塞視聽,對人才不能親自考察,唯左右毀譽是從?墒撬芤套载,勇于致歉,重視人才,是一諸侯國里有權勢、有見識的開明政治家形象。
言之成理即可。
5.作者是如何塑造毛遂這個人物形象的?
提示:
把人物放在矛盾斗爭的.沖突中來表現;
對比、襯托手法的運用;
個性化的語言。
6.課文中的故事給你什么樣的啟發(fā)?
言之成理即可。
7.文言常識
⑴通假字
合從于楚“從”,通“縱”
其末立見“見”,通“現”
使遂蚤得處囊中“蚤”,通“早”
毛遂奉銅槃而跪進之楚王“奉”,通“捧”;“槃”,同“盤”
公等錄錄“錄錄”,通“碌碌”
⑵古今異義
今楚地方五千里(土地方圓)
、翘厥饩涫
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定語后置)
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于此矣(狀語后置)
七、課后作業(yè)
1.筆譯全文。
2.結合課文,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毛遂自薦”這一行為的看法。
【語文文言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文言文06-02
論語文言文翻譯11-04
高二語文文言文鴻門宴優(yōu)秀教案01-16
小升初語文必考文言文知識03-19
語文文言文(15篇)06-02
【經典】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9-03
高二語文必背文言文08-29
語文文言文中“為”字的考點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