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AⅤ免费|欧美 女 码 一区二区|国产明星视频愉拍在线|亚洲精品视频三级在线看

    1. 
      

      <cite id="zyqvt"></cite>
      1. <strike id="zyqvt"><table id="zyqvt"></table></strike>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唐代文學(xué)家陳知玄《五歲詠花》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4-04-24 07:54:48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唐代文學(xué)家陳知玄《五歲詠花》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

          陳知玄〔唐代〕

          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

          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隨風(fēng)。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花開時節(jié)滿樹鮮紅,花落之后萬枝皆空。

          剩下的唯一的那朵花呀,明天也要隨風(fēng)飄落了。

          注釋

          空:佛教認(rèn)為一切事物都有它各自的因和緣,事物本身并不具有常住不變的個體,也不是獨立存在的實體,故稱之為空。佛教被稱為空門。這句詩里的“空”,明指“花落萬枝空”,實亦有雙關(guān)之意,也指佛門的空。

          唯:只。

          余:剩下的花。

          隨風(fēng):隨風(fēng)飄落之意。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的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未知。據(jù)傳,陳知玄五歲時,當(dāng)時祖父要求陳知玄寫首詠花詩,陳知玄一邊沉吟一邊踱步,沒走幾步,就作好了。

          賞析

          此詩前兩句以“花開”和“花落”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有花和無花的巨大不同;第三句中“惟余一朵”本可以感到慶幸和喜悅,然而詩句一轉(zhuǎn),“明日定隨風(fēng)”,又一下子把這種慶幸轉(zhuǎn)入低谷,這唯一朵也是要隨風(fēng)飄落的。這首詩以樸實自然的語言描寫了花與樹的自然變化過程,顯得清新可愛,反映出詩人細(xì)致的觀察力和敏捷的才思。

          首句“花開滿樹紅”,緊扣題面,描寫花開景象,創(chuàng)造出一種十分優(yōu)美的意境。只見春臨大地,日曖風(fēng)和,那滿樹的鮮花,開得極其茂盛,爭奇斗艷,紅紅火火,多美好的春天。不要說小詩人看到這種場景欣喜若狂,就是成年人看到這種場景恐怕也是要興高采烈的,句中“滿樹紅”三個字。不僅寫景生動形象,而且也蘊(yùn)含著極為強(qiáng)烈的感情色彩。

          如果說詩的首句是寫春來花開,引人入勝的話;那么,詩的次句則是寫春去花落,令人惋惜。常言說“花無百日紅”。隨著春歸的腳步聲,詩人再去賞花,情況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已是“花落萬枝空”了。昔日那種姹紫嬌紅的美麗景象已不復(fù)存在,呈現(xiàn)在面前的則是有枝無花。寫到這里,小詩人的惋惜之情,悵然之感。躍然紙上。這里的“空”字與上句的“滿”字形成強(qiáng)烈的反差,足見小詩人用詞之準(zhǔn)確。

          詩的最后兩句,就眼前之景,對枝頭的那朵余花,表示擔(dān)心。在萬枝皆空的情況下,僅剩下的一朵小花,不知它還能堅持多久。也許到了明天,就會被風(fēng)吹落了。這兩句承前而來,把小詩人惜花、愛花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這首《五歲詠花》,寫得生動形象,明白如話,韻律悠揚,瑯瑯上口。詩作表現(xiàn)了小詩人的童心和稚趣,在詠花詩中堪稱短小精悍的佳品,值得仔細(xì)玩味。

        【唐代文學(xué)家陳知玄《五歲詠花》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唐代文學(xué)家羅隱《自遣》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22

        唐代文學(xué)家羅隱《蜂》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22

        唐代文學(xué)家羅隱《雪》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23

        唐代文學(xué)家羅隱《鸚鵡》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23

        唐代文學(xué)家羅隱《黃河》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23

        《西施詠》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2-22

        唐代文學(xué)家羅隱《贈妓云英》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23

        唐代文學(xué)家羅隱《籌筆驛》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23

        唐代文學(xué)家羅隱《魏城逢故人》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