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儒釋道-記敘文700字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尤其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記敘文,記敘文是一種以記敘為主要表達方法的寫人、記事、繪景、狀物的文體。我們該怎么去寫這類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儒釋道-記敘文7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周我學習了“儒釋道”三種截然不同的思想,各家思想實則各家信仰。通過對第三單元古詩文的學習,我更加了解到這三種思想所持的觀點,并發(fā)現(xiàn)它們本身并不沖突,總結(jié)為一句話“獨善其身,兼濟天下”。
做事如此,做人亦是如此,他們是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條件,真正成為“圣人”,就需以“獨善其身,兼濟天下”為人生目標。至此,我們究竟該怎么做呢?
成長的道路上是孤獨的,在這孤獨求索中,我們便需道家所云的寧靜自然?v觀千古,哪一位真正的強者不是在黑暗淵藪中獨自摸索?“梵高的一生充斥世俗意義上的失敗,名利皆空,愛情悲慘,饑苦交加,備受冷雨摧殘”。梵高的一生是孤獨的,在一生終結(jié)前的歲月里,依然與巨大而暴戾的病魔搏斗,拼死創(chuàng)造輝煌,孤獨使他創(chuàng)造出《星夜》《向日葵》等著名作品。試問梵高若沒有孤獨求索的堅守,甘心做一名普通的流浪漢,又怎會有一幅幅崇高的藝術(shù)問世?獨善其身也講究一“獨”字。唯始終堅守內(nèi)心的孤獨才能感悟到成長的真諦。
成長的過程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這時我們則需遵佛家所言之豁達!吧钜酝次俏,我應(yīng)報之以歌!笔前!在努力與樂觀面前,困難算得上什么呢?這豁達是摩詰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貝多芬充滿對未來期望的《月光》,是泰國億萬富翁施利華破產(chǎn)后當街頭小販的東山再起。將生活和人生比作大樹,學會豁達,就像大樹學會從土壤中汲取營養(yǎng)。
當我們已領(lǐng)悟了王國維“人生三境界”,這一生也就只差儒家傳承的報國之志了!队洺刑焖乱褂巍分刑K軾用自己的悠閑自得向朝廷展現(xiàn)自己不甘于現(xiàn)狀,愿效忠于國家的志向與決心!澳芰υ酱,責任越大”“達則兼濟天下”這是一名強者所需做的。杜甫雖窮,卻依舊有“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的鴻鵠之志,這便是儒家思想帶給我的啟示。
儒釋道是古人傳承下來的珍貴思想,我雖不能透悟其要旨,但也能從中總結(jié)出這“獨善其身,兼濟天下”的道理。
我相信,依此便可成就精彩人生!
【論儒釋道-記敘文700字】相關(guān)文章:
《禮記》禮記·儒行01-17
《全宋詞》朱敦儒07-05
舌戰(zhàn)群儒的故事04-22
《荀子》儒效篇第八06-24
祁黃羊去私文言文翻譯及注釋道理01-15
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04-22
元曲精選:撥不斷·嘆寒儒12-13
《嘲魯儒》李白唐詩的鑒賞06-01
論“開卷有益”-六年級-記敘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