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語文說課稿匯編五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說課稿 篇1
【說教材】《雷雨》是一篇描寫大自然景物的文章。本課用精練的文字為我們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變化。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對于學生來說都非常熟悉。課文圖文并茂,學生們樂于接受,二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自學、朗讀、表達能力。我在教學中充分挖掘?qū)W生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運用以小組探究活動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直觀的課文情景,多形式讀文,讓學生通過自由讀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特點。
目標是: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觀察雷雨這一自然現(xiàn)象。
【說設計理念】
。骸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母語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倍昙壍膶W生在生活中對雷雨有豐富的感性認識。因此,在本課的預設中,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情境,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將文本的學習和學生的生活有機結(jié)合起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發(fā)展個性。
【說過程】
第一步“談話交流,激發(fā)興趣。”學生們都曾經(jīng)歷過雷雨時節(jié),經(jīng)歷過大自然中的各種天氣。這些畫面,這些意境,都沉睡在他們心中。只要我們?nèi)ゼせ,去運用,它就能成為解化和接納課文語言的精神同化點。在開始激趣導入時,我以談話的方式讓學生們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自己看到的雨的特點,孩子們由于對雨非常的了解,所以積極性特別的高,說的也非常的好。這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喚醒學生對以往感知的回憶,喚醒學生心中沉睡的生活,從而進入課文中雷雨前的特定情境,使豐富的感知成為學生體會課文的基礎。在這步教學過程中,之所以采用這種追憶式導入,是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七八歲的孩子,他們的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我希望通過這種輕松簡單的談話,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直觀地感受課文內(nèi)容。然后再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的朗讀課文,這時,孩子們沒有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他們有的站在講臺上讀,有的站在窗戶邊讀,有的找小伙伴一起讀……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們的個性。激發(fā)了他們對語文的渴求。
第二步“小組合作,自主識字!惫膭顚W生互相合作,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自主識字,如:借助拼音、字形分析、組詞……將識字和積累語言、發(fā)展思維結(jié)合起來,提高識字效率,培養(yǎng)識字能力。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生字,體會了成功的喜悅。他們在自主交流的過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個性,膽大的孩子帶動膽小的孩子,利用“聽、評、說”等方式在小組內(nèi)進行互動。這種方式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平等的、友好的、互助的學習交流舞臺。
第三步“聯(lián)系生活,發(fā)展思維!钡湍昙墝W生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聯(lián)系生活將抽象的語言文字化為可感的畫面,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最佳途徑。為此,我利用生動的朗讀讓孩子們邊聽、邊想像,再來找一找,說一說,“作者圍繞雷雨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文中哪些地方是描寫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的?”讓學生反復品讀課文,再來感悟雷雨前烏云、葉子、蟬、大風、蜘蛛、閃電、雷聲是怎樣的?感知后再讀課文,學生就能憑借作品語言,去神游自然美景,去聆聽狂風暴雨。最后充分的理解文本。
遺憾的是,學生的朗讀沒有指導到位,對課文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另外,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 說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果》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的一篇科普童話,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和學習。它通過品讀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讓學生了解花生的生長規(guī)律,學會細致地觀察生活。我在教學中以小松鼠找花生果的過程(即:花生開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過冬——小松鼠始終沒見一個花生果——小松鼠懷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訴小松鼠花生果全在泥土里)為明線,以小松鼠找花生果這一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即新奇——高興——急切、失望——疑惑——喜悅)為暗線展開教學。
二、 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注重學生讀書興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個性化地朗讀。
3、了解花生果長在地下的特征,激發(fā)學生認識自然的興趣。
4、通過幫助小松鼠找花生,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感。
其中培養(yǎng)讀書興趣,引導個性化的朗讀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三、 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夠朗讀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興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感受閱讀的樂趣。因此,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學生活潑、富于想象的心里特點,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和情感體驗法。采用分角色朗讀、表演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主要通過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表達與欣賞,理解與思考。具體方法我將結(jié)合教學過程來談。
四、說教學過程:
本文的具體教學設計過程分以下三個板塊:第一部分為復習導入,第二部分為品讀感知,第三為部分回歸拓展,第四部分為學寫生字。
。ㄒ唬 第一部分、復習導入
通過詞語過關的形式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到本課的學習,同時為下面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好字詞的鋪墊。
。ǘ 跟隨小松鼠一起找花生果。
在第一自然段教學中主要讓學生通過朗讀感悟花開的美。結(jié)合插圖形象感知,讀好短語“綠油油的葉子、黃燦燦的小花”, 然后以“綠油油”、“黃燦燦”為重點想象說話,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引學生充分進入情境,進而讀好全段。
第二自然段主要是指導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充分體會小松鼠因認識花生而產(chǎn)生一個美好愿望時的高興的心情,讓學生進入角色,跟著小松鼠一起經(jīng)歷由好奇到高興的心情轉(zhuǎn)變,進而讀好課文。在此過程中,還引導說話“如果你是小松鼠,會有什么打算?”借此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會打算的人,同時培養(yǎng)了有條理的說話能力。
第三自然段抓住“每天、都、可是、直到、也、”這些關鍵詞充分感知小松鼠找花生果時的急切以及始終沒見一個花生果時的失望、難過之情,在此基礎上指導朗讀,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理解規(guī)律。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小松鼠急于吃到花生果的著急心情,我設計了說話的訓練,“在去和回來的路上,小松鼠會想些什么?”在滿足了學生的表達愿望的同時也幫助學生進一步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深入理解課文。
第四自然段我引導學生抓住“睜大眼睛”“奇怪”“自言自語”等詞語,讓學生角色表演,體會小松鼠心里的奇怪、意外之情,采用小組比賽讀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技能。同時,滲透了“語”的生字教學,引導學生從偏旁了解了自言自語的含義是自己對自己說話。
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少年閏土》一文節(jié)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故鄉(xiāng)》,課文通過描寫記憶中的少年閏土在瓜地手捏鋼叉,向猹盡力刺去的畫面,以及相見時閏土告訴我許多希奇事反映出閏土的樸實可愛、聰明能干而又見多識廣。課文按“閏土要來了──閏土來了──閏土講希奇事──閏土走了”這樣的脈絡寫出了未見面是“我”對閏土的思念,相見時“我”對閏土的喜愛和欽佩,分別時的難過,表現(xiàn)了“我”和閏土之間純真的友誼。
本文是一篇敘事寫人的文章,作者從人物極具特點的外貌描述,寫到了他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而這一切又不脫離閏土的生活實踐~對四件事的描述,所寫的四件事雖然有詳有略,但借助具體的事實展示人物的性格特點,使我們了解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知道閏土是個聰明能干、活潑可愛、有豐富常識的農(nóng)村少年。
本課在寫作上有三個特點:
。、采用倒敘的手法。
。、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通過人物的外貌及言行來反映人物特點。
二、學情分析
學生具備了獨立閱讀的能力,能通過預習,掌握生字的音、形、義,讀通課文,并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問題。
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程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本班實際,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
能夠正確讀準字音:猹、祭祀、秕谷、鵓鴣。
課文中有一些不常用字,且由這些字組成的詞,對今天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而言也沒有感性的認識,因此,有必要進行指導,特別是讀準這些字的字音。
目標二: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感知閏土是一個聰明能干,見多識廣的孩子。
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人物鮮活的性格特點是通過四件有趣的事體現(xiàn)出來的,所以要讓學生充分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就必須深入學習課文內(nèi)容,從具體的事件中加以感知。
目標三:
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天空!
這句句字含義深刻,不僅是本文的主旨,且對人物形象及性格的進一步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煉文章的中心。
目標四: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朗讀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通過反復的誦讀,有助于學生讀順、讀懂課文,加強對重點句子含義的把握,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三、教學設計
。、激起學習興趣:
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通過媒體將畫面與課文第一節(jié)內(nèi)容相照應,直接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看瓜刺猹”這件趣事上,讓閏土這個人物在畫面中鮮明地樹立起來,深入人心,從而幫助學生掌握人物的特點,引導學生認識閏土。
。病⑸钊肓私馊宋铮
首先抓住人物之間的關系,疏通文中帶有文言色彩的'詞語。課文對閏土的外貌描寫簡潔而精彩。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外貌上最有特征的方面去體會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點。
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悟出概括內(nèi)容的方法后,自己學習理解捕鳥、拾貝殼、看跳魚兒三件事,在讀、想、議的學習實踐中,掌握人物的個性特點。
最后通過開放型的填空題:
閏土是一位怎么樣的少年,讓學生讓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理解,揭示人物的性格特點。
。、剖析文章中心:
“!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天空!笔且痪浜x深刻的句子,學生不易理解,所以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句子,讀中悟情,通過對重點詞語的解析,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從而達到深入理解句子的目的。
。础⑦m度加以拓展:
課文對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無論文章詞句的文言色彩,還是對當時生活場景的了解,學生都是十分陌生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閱讀的障礙,所以,課外的拓展只在于讓學生知道課文的出處,以及初步感受人物外貌描寫就是要抓住人物特點這一寫作方法。
語文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我是 號考生。
現(xiàn)在開始說課。我說課的課題是《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蘇軾。我將從以下七個方面剖析本課。
《念奴嬌·赤壁懷古》選自魯人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一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歷史坐標上的沉思。詩歌是蘇軾被貶黃州游赤壁時所作,感情激蕩、氣勢雄壯,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學習本文有助于學生獲得審美體驗和精神陶冶。本課計劃用時1課時。
高一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古詩詞知識,但鑒賞能力還有待提高。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確立本課的三維學習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了解寫作背景,學習借古抒懷的手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詩歌內(nèi)容及表達技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詩歌的豪邁氣勢,學習作者面對人生挫折時的曠達情懷。
教學重點為:賞析語言,感受豪邁之情。教學難點為:評價作者“人生如夢”的復雜情感。
錢理群說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根本上是一種感悟文化。古典詩詞是最具表現(xiàn)力和畫面感的文學形式。為此,本課將采用情境教學,以情促讀,以讀促思的教學方法,在學法上引導學生采用誦讀法、比較鑒賞法以及問題探究法完成學習目標。
為實現(xiàn)高效課堂,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微課視頻。
在立德樹人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擬定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激趣導入,用時約3分鐘。
多媒體播放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為整節(jié)課奠定一個良好的感情基調(diào)。導入語:古之文人雅士,每當?shù)歉咄h,必有所觸動;每臨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蘇東坡來到歷經(jīng)滄桑的赤壁古戰(zhàn)場,同樣情難自已,醉書一曲《念奴嬌?赤壁懷古》,世人傳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悟東坡豪放的詞風。
第二環(huán)節(jié):初讀品析,用時約10分鐘,分三步展開。
1.學生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掌握字詞、疏通文意,多媒體課件展示蘇軾以及“烏臺詩案”相關知識,幫助學生了解寫作背景。
2.播放一段名家范讀的微課視頻,學生采用跟讀、自由朗讀等方式,體會作者感情。
3.整體感知。引導學生分析詞作的結(jié)構(gòu)。上闋著力描繪赤壁之景,下闋借寫周瑜抒發(fā)感慨。以縱橫之筆將寫景、敘事、議論、抒情融為一體,意境開闊、氣勢磅礴。
第三環(huán)節(jié):精讀探究,用時約20分鐘,分兩步展開。
1.讀中悟情,深入文本。問:你認為這首詞中最能體現(xiàn)作者豪邁氣概的句子是哪句?小組交流討論,適時加以引導。師生共同明確:“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最具豪邁之氣。陡峭的山崖聳入云霄、洶涌的波濤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水卷起澎湃的雪浪,生動地勾畫出了古戰(zhàn)場雄奇壯麗的圖景,不僅表現(xiàn)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氣概,也為下闋懷古渲染了氣氛。
2.以情促讀,探究文本。問:有人認為“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含有消極情緒,也有人認為是從憤懣走向平靜的自我排解,難掩豪放曠達,你怎么看?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文基調(diào)和寫作背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并結(jié)合之前學習過的《前赤壁賦》探討“江月”這一意象在蘇軾文學作品中的特殊意義。
第四環(huán)節(jié):拓展升華,用時約5分鐘。
給學生1-2分鐘的時間消化吸收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
問:蘇軾的一生,一度下獄,三度貶官,可謂命運多舛。然而他并沒有像賈誼那樣“抑郁而終”,也沒有像陶潛那樣“歸隱田園”,林語堂也曾說蘇軾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感受?引導學生認真思考,暢所欲言。
整堂課,落實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以問題為導向,充分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課前預設,并促進課堂的精彩生成。
第五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
1.將本詞擴寫成一篇散文,發(fā)布到班級博客中,全班進行交流。
2.三國時代人物眾多,作者為什么選取周瑜呢?自主探究,形成文字。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的板書設計如黑板所示。課后我將及時進行總結(jié)反思。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nèi)容,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
語文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如夢令》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首詞。這一單元的主題是“詩文精粹”!度鐗袅睢肥撬未~人李清照早期代表作,詞人回憶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途中誤入藕花深處,把棲息的鷗鷺都嚇飛了,抒發(fā)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對生活的熱愛。
新課標指出: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diào)、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谝陨险J識,結(jié)合六年級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掌握“藕”這個生字,初步了解詞的相關知識,理解、感悟詞意。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有地吟誦詞,掌握學習詞的方法。
情感目標:通過品讀詞句想象詞中所描繪的意境,感悟詞人快樂的心情以及 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只有入境,才能悟神”,我把想象意境,誦讀感悟確定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教法與學法
1、教法:這堂課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和“以讀代講教學法”。
2.學法: 邊讀、邊想、邊悟”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并學會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
著名古詩詞評論家張中行先生曾說過:閱讀古詩詞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透過語句及意義而喚起詩情,走入詩境。鑒于這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一、渲染意境,激發(fā)情趣
感受詞與詩的不同之處就是我這堂課開始的目標,課前我播放歌曲《月滿西樓》并同時出示歌詞,也就是李清照的《一剪梅》,讓學生去感受詞的特點并相機交流,學生可能會說:詞可以當成歌詞唱、詞的句式有長有短、有的詞分上闋和下闋、詞有詞牌名等,此時教師出示詞的知識,全班齊讀。教師揭示課題以及作者,并加以解釋。
在“大語文”環(huán)境下,讓課外閱讀走進課堂。課前播放《月滿西樓》并出示歌詞,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感受詞的特別之處,渲染優(yōu)美的文學意境,喚起學生閱讀的期待,激發(fā)學生學習詞的興趣和熱情。
二、初讀體會,整體感知。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可見,“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與靈魂,只有靜下心來讀進去讀上心、才能有所感悟,引起情感共鳴。因此,課堂上只有引導學生充分的層層深入的讀,才能達到感悟詞意、詞境、詞情的目的。
在初讀前,我會范讀詞,接著,我提出自學要求:學習古詩詞,就要利用全身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傾聽,用大腦想象,用心感悟,用嘴巴吟誦。然后,我就讓學生自由練讀,并指名展示朗讀。在這里我故意將檢查自學說成展示朗讀,雖然只是字眼的差別,但這樣說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接著,我出示字詞的注釋,讓學生按四人小組分組學習,盡量用自己的話講詞的大意說一說。
中國的古詩詞凝練,含蓄,你能找出這首詞都是圍繞哪個字來說的嗎?學生會找到可能會找到“興”、“醉”、“記”這幾個字,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哪個更合適,通過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醉字既表示景色美,更表示詩人內(nèi)心陶醉,所以最合適。此時追問:李清照為什么而醉,引導學生再讀詞,找出詞中描繪的畫面。交流的同時,相機板書:西亭日暮 藕花深處 一灘鷗鷺
(三)、品讀賞析,感悟醉意。
沒有想象就沒有藝術。因此,想象意境,領會詩情,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李清照的《如夢令》向我們展現(xiàn)了“溪亭日暮”“藕花深處”“一灘鷗鷺”,這一幅幅流動的畫。
1、溪亭日暮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想象:在潺潺的小溪邊,作者眼前全是美景,嘴里還品嘗著美酒,甜甜的,一直流到心里。耳畔似乎聽到了 _______________,還可以聞到___________________。這可真是全身心的感受!在這樣的地方欣賞落日美景一定更加詩情畫意,瞧:此時教師邊出示落日精美圖片,邊帶領學生配樂誦讀《三亞落日》中的段落:活躍了一天的太陽……在描述畫面的過程當中,情不自禁的吟出經(jīng)典的詩文:“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這樣的景色讓李清照醉了,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醉意。
2、藕花深處
欣賞著這樣的美景,品嘗這美酒,李清照不知不覺就醉了,直到興致滿足了才回去,一不小心就進入了藕花深處。讀到這個詞語,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想象:放眼望去,荷葉___________________,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它們有的__________________,仿佛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讀到這兒,我不禁想起楊萬里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朗讀把想象到的畫面展示出來,表現(xiàn)作者內(nèi)心陶醉。
3、一灘鷗鷺
如果說前兩個畫面都是描繪了靜態(tài)的迷人風光,那么這個湖面這是動態(tài)的畫卷。我會這樣導入:鉆進了這么美麗的荷花叢中,李清照又怎么分得清哪里才是回家的路呀!于是她——(引讀: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讀到這句,你又仿佛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呢?引導學生說話練習。學生可能會想象到能看到李清照在奮力劃槳,聽到嘩嘩的水聲和李清照爽朗的笑聲。最后,學生依據(jù)腦海中的畫面感,自由讀全詞,讀出美感以及李清照快樂的心情。
這一部分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借助這些詞匯想象畫面,想象放飛了孩子的心靈,喚醒了孩子所有的感官,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發(fā)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我還注意融入一些舊知,比如《三亞落日》片段和詩句的積累,使學生舊知與新知產(chǎn)生聯(lián)系。
三、聯(lián)系背景,升華感情。
朱熹說過:學貴有疑。學完詞,你有什么疑問嗎?引導學生提出李清照為什么會這么快樂,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李清照生活背景。學生通過閱讀會發(fā)現(xiàn),李清照早期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越、家庭幸福,婚姻美滿,使她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滿快樂。所以她才會牢牢記得這樣一次快樂郊游的經(jīng)歷,所以在文章一開始,就寫下了“常記”。融入你的理解,再來讀讀這首詞,讀出快樂、自在、幸福的感覺。
吟誦是古詩教學中常用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教法,隨著學生對文本的感悟的不斷提升,朗讀的要求也是由淺而深的。
最后,我設計了一個個性化的題目,既然詞可以唱,那么這首詞就是什么樣的曲調(diào),你能用你的理解來唱一唱嗎?老師也想來唱一唱,你們想聽嗎?
總之,“熟讀、想象、描述、體會、品味”的古詩詞教學模式,以古曲、古韻、古風、國畫使學生充分享受古詩詞的意境美、韻律美、凝煉美,將學生帶入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博大精神的璀璨文化之中。
四、作業(yè)設計
【必做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如夢令》。
【選做題】
1、搜集李清照的其他詞作,讀一讀或唱一唱。
2、選擇詞中三幅畫面中的任何一幅,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
五、板書設計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 李清照
溪亭日暮
醉
藕花深處 樂
一灘鷗鷺
好的板書應該做到緊扣中心,簡潔明了,所以我這樣設計圍繞醉字,緊抓三個畫面展開想象,表現(xiàn)作者內(nèi)心的快樂,使學生一目了然,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地印象。
【【必備】語文說課稿匯編五篇】相關文章:
六上語文《錢學森》說課稿匯編05-19
《語文》說課稿11-07
語文說課稿03-15
語文《手指》說課稿09-16
初中語文《黃河頌》說課稿「匯編」05-03
小學語文《恐龍》說課稿05-01
《語文》說課稿15篇11-08
中職語文說課稿11-02
語文《觀潮》說課稿范文10-30
語文搭石說課稿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