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作為一名大學生,不僅要學好專業(yè)知識,社會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每年一度的暑期社會實踐便成了我們學習社會知識的一個很好的機會。在社會實踐中,主要可以學習一些人際交往、處人處事以及做事應變、執(zhí)行力上的知識與能力。
在本暑假中,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學習更多的社會知識,也響應院校的號召積極的參與了社會實踐的大軍之中。雖然沒有別人參與的那么與自己的專業(yè)對口,也沒有那么的輕松實踐活動。只是在一家農(nóng)家樂做雜工。每天8:30上班,中午一點半下班,再到下午的4點上班,晚上8點半下班。每天早上到飯店后首先打掃衛(wèi)生,包括擺餐具、掃地、拖地、打開水等等。到10:00吃飯,吃完飯收拾好后開始站崗,迎客。“歡迎光臨”“請問幾號包廂”“請問幾位”“這邊請”之類的話開始在菜館里四處飛揚。加茶、拿飲料、倒酒、上菜、打飯緊接著而來,完全可以讓你忙得焦頭爛額。特別是當你一個人看幾個桌子時,若幾桌人同時叫服務員,你會覺得特別痛苦,然后就是忙上忙下,跑進跑出。讓你再一次明白什么才叫真正的“供不應求”,是呀,這里的服務員真的不多了,所以在職的便特別辛苦。“您請慢走”“歡迎下次再來”“請帶好隨身物品”送走了一批客人,然后收拾殘局。到一點半后如果沒有客人就可以回家休息了。下午4:00準時上班,,吃完員工餐,開始做準備工作。做好準備工作后又開始重復上午的工作,站門、迎客、送客、收拾,到8點半下班。但值班人員要等所有的顧客走完,才可以離開。
這就是我們服務員一天的工作行程,不是夸張,是事實,特別是有時遇到故意刁難或是蠻不講理的顧客,你這一天過得更是“凄慘”:一,你不能得罪顧客,因為他是上帝;二,你不能壞菜館的聲譽,因為你還想在那里工作下去;三,所有的錯都是服務員的錯,即使那錯是因為別人而犯或是本身就是別人犯的,只要關系到顧客,你就得認栽;四,做的好,沒獎;犯點小錯,就要罰! 罰!
“在大學里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我現(xiàn)在才深刻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在現(xiàn)實中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得很少很少。剛開始去的時候,還真有點不習慣,很多東西都不懂,幸好有同事的耐心幫助、老板老板娘的耐心教誨,讓我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掌握了很多東西,更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這次社會實踐,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認識了很多東西,有很多菜原本我是不認識的,經(jīng)過這次社會實踐之后,我認識了很多菜,很多魚,開闊了我的視野。這次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感觸,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jīng)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在今后我要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磨練自己的同時讓自己認識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會就已體會社會更多方面。
現(xiàn)在我知道了,只顧著學習是沒用的,有用的是要學以致用,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這樣我們學到的才會更多,實踐可以讓我們事倍功半,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fā)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著大學生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
回想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學到了很多,從我接觸的每個人身上學到了很多社會經(jīng)驗,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1、在社會上要善于與別人溝通。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技術是需要長期的練習的。以前的我并不善于與人溝通特別是初次見面的人場,通過這次的實踐我這方面的能力有了河大的提高。人都要學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齊心協(xié)力,才能使做事的過程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認真聽取,虛心地接受。
2、在工作上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對自己的能力做出的肯定。社會經(jīng)驗缺乏,學歷不足等種種原因會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實有誰一生下來就什么都會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礙,一切就變得容易解決了。
3、知識的積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識猶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須學會相關方面的知識,對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應用于工作中。
這次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感觸,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jīng)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在今后我要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磨練自己的同時讓自己認識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會就已體會社會更多方面。
篇2:
根據(jù)共青團江蘇省委、江蘇省殘疾人聯(lián)合會《關于實施全省青年志愿者助殘“陽光行動”的通知》精神,各級團組織充分發(fā)揮南通市青年志愿者在助殘工作中的積極作用,積極組織開展助殘“陽光行動”,在全市迅速掀起了熱潮,在藝體系團總支丁苑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南通市兒童福利院開展了“牽手陽光 愛灑江海”的幫助腦癱兒康復訓練的活動。
本次福利院之行的目的:一是幫助腦癱患兒的康復作一些微博之力;二是通過走入社會,使我們大學生認識社會、增長社會經(jīng)驗;三是培養(yǎng)我們的愛心、熱心和善心。
我們?yōu)檫@次活動做了充分的準備。從一次又一次的討論到往返聯(lián)系福利院負責人,我們付出了很多,制定完善的活動計劃,熟悉路線,為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實踐時間:2015年7月9日――8月31日
一、前期準備工作
實踐前期,召開了動員大會,確認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員名單,成立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會上,對南通兒童福利院的情況進行了簡單的介紹,明確了《關于實施全省青年志愿者助殘“陽光行動”的通知》精神,確定了實踐主題,安排隊員查閱相關材料,去福利院聯(lián)系相關負責人安排活動計劃、簽訂協(xié)議。
二、實踐過程
7月9日,我們來到了南通市兒童福利院,在腦癱兒童康復技術人員的帶領下,進行了觀摩實踐課活動;顒觾(nèi)容包括觀摩腦癱患兒引導式教育訓練課程。
到達觀摩訓練地點后,技術人員向我們大家簡要介紹了腦癱兒的情況,并參觀了各科室的訓練環(huán)境,隨后觀摩課程。首先由中心工作人員進行演示,而后指導我們實踐操作,最后我們又與工作人員就腦癱兒童康復治療的相關問題進行了交流,為我們后期更好地進行實踐活動奠定了基礎。
接下來的實踐活動,我們主要是配合訓練師對腦癱換兒進行肢體基本動作訓練、日;顒幽芰τ柧,按照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起點:肢體基本動作訓練是訓練組成功能活動的基本動作,它可以提供正確協(xié)調(diào)的動作,完成功能活動,主要包括抓握及放開、髖關節(jié)活動、固定、軀干轉(zhuǎn)動、重心轉(zhuǎn)移等。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是訓練獨立生活而每天必須反復進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動作。我們在給不能正常行走的孩子進行康復訓練時,紛紛熱情幫助訓練師給患兒做腿部按摩,在他們爬行的后面小心翼翼的扶著,在鍛煉治療的同時做的一些小游戲讓患兒不時發(fā)出甜甜的笑聲。雖然他們的進步很慢,有時幾天都在重復一個動作,但看到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我們都異常地興奮和欣慰。
三、實踐體會
這里的孩子很多都是被父母所拋棄的,但這里的訓練師們對這些孩子卻是像對自己的孩子那樣細心。扶著他們讓他們能夠站立,慢慢的行走。我們一開始并沒有覺得扶著孩子走路有什么難度,可是當我自己扶著這些孩子走了半小時后我們的腰真的好痛,可是那里的工作人員卻說這才是最基礎的呢,而且他們每天上午下午都要給不同的孩子做練習,我問他們感覺累嗎?他們卻笑著說習慣了,能看著躺著的孩子能坐起來,坐著的孩子能走起來。那是一件特別高興,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情。在他們身上使我們感到了愛的偉大;在那些患兒身上我們看到了早有的樂觀和堅強。
此次愛心之旅不僅增強了青年志愿者的社會責任感,更為社會增添了幾縷溫暖的陽光,作為一名大學生,能獻出我們的微薄之力是我們光榮的使命,也提高了我們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展現(xiàn)我們當代青年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呼吁社會關注殘疾兒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充分體會到社會人士對他們的關心。相信在這次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我們會繼續(xù)用我們年輕澎湃的激情、愛心與執(zhí)著,將關愛孩子、關愛社會的活動進行到底。雖然我們幾個人的力量有限,但我們深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這個社會大家庭就會充滿愛的溫暖與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