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特色項目農(nóng)村自然小班化教學研討活動的總結
橋下鎮(zhèn)徐岙小學特色項目 ——農(nóng)村自然“小班化”教學研討活動總結
本學期我校對農(nóng)村自然“小班化”教學進行以下了研討,農(nóng)村自然“小班化”教學研討活動總結。
一、推進和實施的具體做法
1、小班化教學的推進使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面大為增加。在班級里,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進行課堂雙邊活動,密度加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即使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也會在融洽的氛圍之中變得快樂而自信。
2、小班化教學的實施,實現(xiàn)了教師對學生的個別化指導。教師在課堂上實現(xiàn)了因材施教,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生在課堂上能積極發(fā)言和參與演示性學習活動;教師從容地進行深耕細作,課前備課能按照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的素養(yǎng)和要求,分別為他們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建設性的學習方法及課堂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和課堂。
3、小班化教學的推進提高了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值。小班化教學拉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為學生排憂解難,他們自然會加倍努力以回報。教師能全身心投入到對學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都是很有靈氣,這就是學生的閃光點,這個閃光點也就是小班化教學工作的亮點
4、小班化教學的實施,推進了教師分層式教學。教師能從備課開始,到教材的設計處理,教法選擇,評價模式,作業(yè)的.布置均能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能平等地和學生交流,了解他們在知識的接受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困惑。
二、小班化教學中取得的成績: 小班化教學的實施,推進了教師對探究性的教法研究。小班化教學是讓每個孩子都得到發(fā)展,自主意識得到培養(yǎng),努力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他們自主、生動、活潑地接受知識。 在課堂教學評比中,教師初步形成了小班化教育、教學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特色,教學手段等,具體表現(xiàn)在:
1、教師能創(chuàng)設自由討論甚至爭論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發(fā)散性思維,鼓勵學生對問題有不同的見解,讓學生在課堂上開展熱烈的討論甚至激烈的爭論,會使課堂氣氛更活躍,工作總結《農(nóng)村自然“小班化”教學研討活動總結》。
2、語文、數(shù)學學科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增多,促進了學生思維的活躍,在教學中教師盡一切可能讓孩子們親自動手摸一摸,擺一擺認識一些事物,得出一些結論。
3、教師對每一位學生都了如指掌,無論優(yōu)差都照顧得極好。
4、教師能重視學生的小組學習合作。在小組學習中,教師對各小組的組員構成進行認真考慮,不是隨意的進行組合,而是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個性差異入手,把全班同學分成幾個等級,分組時,均等配置,小組活動始終處于良性發(fā)展狀況,并且符合教學發(fā)展需要。
5、教師能根據(jù)學生在空間和自然觀察等智能方面的優(yōu)勢,在課堂中選用適合教學內(nèi)容的錄像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基本上能夠通過錄像來感悟知識,收到了良好的課堂
三、存在的問題
1、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夠重視。
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留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較少
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不夠明確
4、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同學之間平等交流的意識不強。
5、教師對學生分層教學、多元的評價和考核手段不一致。
四、改進的措施:
1、加強如何實施小班化教育教學的理論學習,選擇適合本校小班化教學的先進的教學方法和開放性的教學過程。
2、實施小班化教學,要求教師用不著擔心教學任務能否完成,應在每堂課留一點時間給學生質疑問難。
3、堅持小組合作為主,競爭為次;小組之間以競爭為主,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達到學生之間資源相互利用,目標相互依賴,獎勵相互依賴,身份相互依存。
4、要創(chuàng)設具有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空間,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共事能力、同學之間平等交流的意識。
5、學校要健全對教師進行分層教學、多元的評價和考核手段的制度,爭取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個性、有能力、健康成長的優(yōu)秀學生。
【小學特色項目農(nóng)村自然小班化教學研討活動的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總結03-30
小學英語教研團隊教學研討活動總結03-14
教學研討月活動簡單總結04-09
課堂教學研討的活動總結03-31
小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總結范文03-31
兒童特色教學活動總結01-16
中學特色培訓項目活動總結(精選14篇)07-06
小學美術特色活動總結03-30
關于語文教學研討活動總結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