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AⅤ免费|欧美 女 码 一区二区|国产明星视频愉拍在线|亚洲精品视频三级在线看

    1. 
      

      <cite id="zyqvt"></cite>
      1. <strike id="zyqvt"><table id="zyqvt"></table></strike>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時間:2024-11-08 09:16:4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yè)業(yè)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ㄒ唬┦箤W生理解小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小數(shù)加、減法的筆算和口算。

         。ǘ┡囵B(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ㄒ唬├斫庑(shù)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其計算法則是教學重點。

         。ǘ┪粩(shù)不同的小數(shù)加、減法計算,是學習的難點。

          學習新課

         。ㄒ唬⿵土暅蕚

          1、下面各數(shù)不改變大小,變成三位小數(shù)。

          8.9 0.4 2 13.4600

          2、填空。

          3.375千克=()克7.81千克=()克

          4.075千克=()克3.4千克=()克

          3、口算。

          0.4+0.3 2.5-1.4 1.28+1.21 4.6-3.2

          8.75-3.74 4.5+5.5 456+344 125-25

          問:最后兩道口算題是整數(shù)加、減法,誰能說說整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是什么?計算法則是什么?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是什么?

          4、引入。

          我們今天學習小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及計算法則。(板書:小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

         。ǘ⿲W習新課

          1、學習例1。

          少先隊采集中草藥,第一小隊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隊采集了4.075千克。兩個小隊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在學生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提問:應該怎樣計算?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引導學生說出要把兩個小隊的千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

          板書:3.935+4.075

          教師說明,我們學過整數(shù)加法的意義是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小數(shù)加法的意義和整數(shù)加法的意義一樣,也是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

          提問:豎式怎樣寫?(學生可能會說出小數(shù)點對齊)

          為什么要小數(shù)點對齊?

          引導學生把以千克作單位的小數(shù)改寫成以克作單位的'整數(shù),3.735千克是3735克,4.075千克是4075克。

          整數(shù)加法怎樣計算?(把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對齊,從個位加起。)

          為什么要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對齊呢?(相同的計數(shù)單位的數(shù)才能相加。)

          板書:

          那么小數(shù)加法也要相同的計數(shù)單位的數(shù)才能相加,怎樣才能使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對齊呢?

          引導學生說出,只要把小數(shù)點對齊,就能使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對齊。

          板書:

          啟發(fā)學生想,得數(shù)7.8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為什么能去掉?

          在學生明確7.810末尾的“0”根據小數(shù)的性質可以去掉后,再告訴學生以后計算遇到小數(shù)末尾得0“時”要去掉。

          反饋:完成120頁“做一做”。

          訂正時說說怎樣計算的。

          啟發(fā)學生想:小數(shù)加法和整數(shù)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在議論的基礎上,明確:

          相同的地方都是把相同的數(shù)位對齊,小數(shù)加法只要把小數(shù)點對齊就是相同的數(shù)位對齊。

          不同的地方,整數(shù)加法是從個位加起,小數(shù)加法是從低位加起。

          2、學習例2。

          少先隊采集中藥。兩個小隊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隊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隊采集了多少千克?

          引導學生把例2與例1對比,說明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兩個小隊采集的和,及第一小隊采集的千克數(shù),求第二小隊采集的千克數(shù)。)

          啟發(fā)學生說出這道題用什么方法計算?(用減法計算)減法是一種什么樣的運算?(已知兩個加數(shù)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shù),求另一個加數(shù)的運算叫做減法)說明小數(shù)減法的意義和整數(shù)減法的意義相同。

          怎樣計算?

          引導學生先把千克數(shù)改寫成克數(shù)計算。

          學生算出:

          如果用小數(shù)怎樣計算?

          學生獨立算出,并說出算理。

          教師結合整數(shù)的計算說明,被減數(shù)千分位上沒有數(shù),可以添“0”再減,也可以不把“0”寫出來,計算時把那位看作“0”。

          提問:小數(shù)減法與整數(shù)減法在計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啟發(fā)學生明確,都是把相同的數(shù)位對齊,小數(shù)減法把小數(shù)點對齊就是把相同的數(shù)位對齊。從末位減起。

          反饋:完成122頁“做一做”,提示驗算方法。

          訂正時要說明計算法則及驗算方法。

          3、統(tǒng)一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引導學生填空。(投影)

          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先()(也就是),再按照()法則進行計算,最后()。

          得數(shù)的小數(shù)部分末尾有0,()。

          閱讀課本法則。

         。ㄈ╈柟谭答仯ㄍ队埃

          1、 8.35+4.65 21.37-8.37

         。ㄍ怀龅脭(shù)末尾有0,怎么處理。)

          2 、16.74+5.238 3.4-0.56

         。ㄍ怀鑫粩(shù)不同,怎樣對位。)

          3、 6.42-4.2 8.3+10.17

         。ㄎ粩(shù)不同,數(shù)字特殊,易按整數(shù)湊整法計算而忽略了法則,要及時糾正。)

          4、10-4.8 25-4.37

         。ㄍ怀鲭y點,從整數(shù)里減去一個小數(shù)。)

          5、指出錯誤并改正過來。

         。ㄋ模┳鳂I(yè)

          練習二十六,第1~3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小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相同,只是計算數(shù)的范圍比以前擴大了。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在算理上也與整數(shù)的一致,都是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對齊。本節(jié)課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上,利用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理解小數(shù)加減法小數(shù)點對齊的道理,以及正確處理得數(shù)中小數(shù)末尾的0的問題。

          本節(jié)課的新課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解小數(shù)加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從整數(shù)加法的意義引出小數(shù)加法的意義也是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從整數(shù)加法的計算法則是相同數(shù)位的數(shù)對齊,從個位加起,引出小數(shù)加法的計算法則也是如此,就是小數(shù)點對齊。讓學生理解小數(shù)點對齊的道理,在與整數(shù)加法與小數(shù)加法的對比中,進一步明確整數(shù)加法是從個位加起,小數(shù)加法是從末位加起,以防止混淆。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篇2

          課題

          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

          課型

          新課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逛超市”,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并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

          2、通過感受生活,讓學生明確數(shù)學就在自己身邊,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探求科學、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師生教學互動過程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創(chuàng)設情境:超市購物

          出示幾件物品的.標價

          鋼筆、筆記本、講義夾、記號筆、書包、鉛筆盒、美工刀………

          2、根據自己的需要挑其中兩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

          先列出算式。

          根據自己的喜好列出算式,并嘗試計算

         二、新授

          1、你會用豎式計算嗎?先把豎式寫下來,列舉部分同學的豎式你們覺得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要求學生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讓學生試著計算一下還是剛才的幾位同學上去板演。逐個點評,糾正計算中的一些問題。

          2、小結加法的計算法則。

          3、同桌的兩人比較一下,誰用的錢多些?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先列式并列出豎式你會計算嗎?要注意些什么?試著計算出來,并投影一些同學的計算。逐個點評,表揚做得較好的同學。

          4、小結減法的計算法則。

          5、歸納小結

          比較整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的相同點和比整數(shù)加減法更需注意的地方:

          都要數(shù)位對齊,都要從低位算起;

          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需要把小數(shù)點對齊后再算,最后在得數(shù)里還要對齊小數(shù)點并點上小數(shù)點。

          組織學生再進行交流。

          提醒:

          和或差小數(shù)部分末尾有0的,要去掉0把結果化簡。

          根據同桌實際情況列出算式,并嘗試計算

          三、練習

          四、總結

          五、課堂作業(yè)

          六、延伸

          1、你們同桌兩人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一下計算結果。

          2、你買的兩樣東西價錢一樣嗎?哪種多些,多多少?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寫出來。

          3、誰最會花錢,花了多少?誰用得最少?他們倆相差多少元?

          4、每個同學如果都有10元錢,售貨員還應找回你多少元?

          5、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

          讓學生先說計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6、完成”練一練”的第2題

          先找出錯在哪里,把錯誤的地方改正過來

          7、做49頁試一試題目

          讓學生觀察與例2中的計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啟發(fā)學生利用例2的計算經驗先獨立完成這里的計算,再小組內交流。

          8、完成49頁”練一練”的第1題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獲?你認為自己學得怎么樣?

          練習八第2題

          談話:同學們還可以根據例1提供的信息,再解決一些用小數(shù)加、減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

          同桌交流

          幾位學生上去板演,集體訂正。

          學生練習,集體訂正。

          先獨立完成,再小組內交流。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進一步理解小數(shù)加、減計算的算理,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熟練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結合現(xiàn)實情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yǎng)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三、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的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谒銦嵘

          學生完成練習八的第7題

          學生直接把結果寫在書本上。

          學生完成后,指名交流得數(shù),同桌互批,全對的打一顆星。

          (二)自主練習,鞏固算法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八第8題

          0.45+2.85=17.6+3.9=

          6.1-5.78=143.9=

          集體校對,分別訂正。

          說說計算時的注意點。

          提醒:用豎式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一定把小數(shù)點對齊后加減。

          (三)分層練習

          練習單

          1、練習八第9題。

          學生獨立練習

          說說如何思考的過程。

          如何求王曉芳比李明跳的低的高度,數(shù)量關系式怎樣?

          2、練習八第10題。

         。1)讀取題中表格中的信息。

          (2)完成書中的三個問題。

          提醒:正確找到他的最高體溫和最低體溫,開始時的`體溫和一天結束時的體溫。

          3、練習八第11題。

          (1)獨立解答前兩個問題。

          (2)同桌互相再提一些問題進行解答。

          點撥:媽媽付出40元,求找回多少元,可以用付出的錢減去物品的價錢。

          提醒學生提出問題時不要隨意增加條件,符合用加減法計算的意思。

          4、練習八第12題。

          學生獨立練習

          全班交流,說說如何思考的。

          點撥:要求這一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頃,要知道上午耕地數(shù)和下午耕地數(shù),根據書本上的兩個條件可以求出下午的耕地數(shù)。

          5、創(chuàng)編題

         、傩抟粭l公路,已經修好了136米,比剩下的少86.4米,這條公路全長多少米?

          點撥:先求出剩下的米數(shù),再求出公路的全長。

         、谝煌坝瓦B桶重10.5千克,用了一半后,連桶還重6千克,原來的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點撥:先求出半桶油的重量,然后乘2求出一桶油的重量,最后求出桶的重量。關注學生不同的方法。

          6、智力迷宮(練習八中思考題)

          (1)學生自己獨立審題,小組交流想法。

         。2)請學生自己解答,再次說說想法。

          教師提示:引導學生先寫出5.1一()=2.76,利用已有經驗算出減數(shù),然后再用5.1加上算出的這個數(shù)。

         。ㄋ模┱n堂作業(yè)

          《補充習題》第38頁的第1、3、5題。

          《補充習題》第39頁6、7。

          提高題:

          小馬虎在計算3.42加一個一位小數(shù)時,由于錯誤地把數(shù)的末尾對齊,結果得到了4.25。正確的結果應當是多少?

          (五)家庭作業(yè)

          《課課練》44頁。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僬J知目標:使學生初步理解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shù)加法同樣運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shù)的簡便運算。

          ②能力目標: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和良好的'計算習慣,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感。

          ③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做事認真、講究方法、注重實效和團結合作意識。

          二、設計意圖: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小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和“小數(shù)連加、連減和混合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在教學設計上力求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密切聯(lián)系生活。以同學們春游購物為主線。在計算每組商品的價線中經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得到情感體驗。

          2、改變學習方式。從問題出發(fā),提出猜想,通過自主舉例、驗證,合作交流,探索出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shù)加法的運算,在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及應用意識等多元目標。

          三、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

          四、教學過程:

         、鍎(chuàng)設情境,初建表象

          出示“春游購物”情況表,讓學生仔細觀察,哪幾組商品的價線剛好合并成整元數(shù)?并根據這些信息,說說怎樣判斷兩個小數(shù)能否合并成一個整數(shù)?

         、孀灾魈骄,學習新知

          1、回憶定律

          說一說整數(shù)加法有哪些運算定律?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賳栴}: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shù)加法也適用嗎?

         、谙泉毩⑴e例驗證,然后小組合格交流。

         、坌〗M匯報交流結果

          結論: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shù)加法同樣適用

          3、解決問題,掌握方法

          出示小明所買商品及其價格。

         、賹W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選擇有代表性的算法)

         、诒容^算法,哪一種算法更簡便?

         、坌〗Y: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數(shù)加法計算簡便。

          4、嘗試練習,理解算法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教師巡視、關注學生對簡便方法掌握情況。

          5、看書質疑

         、珈柟绦轮,拓展應用。

         、枞n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還有沒有什么問題?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和學會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認識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在計算方法上的聯(lián)系。

          2、能力目標:通過自主探究,比較歸納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德育目標: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注意小數(shù)加減法和整數(shù)加減法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shù)點對齊”的道理和計算法則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體育比賽嗎?

          生:喜歡!

          師:其實在比賽過程中也有許多關于數(shù)學的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像。

          [課件播放雅典奧運會中女子10米跳臺雙人決賽第一輪錄像]

          師: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生:第一輪中國隊的勞麗詩、李婷獲得了53.40分,意大利的哈特利、海曼斯獲得了49.80分。

          生:中國隊比分高一些。

          師:不錯,那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中國隊比意大利隊多得多少分?

          師:求“中國隊比意大利隊多得多少分”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生:求“中國隊比意大利隊多得多少分”就是看53.40比49.80多多少,應該用減法計算。列式:53.40-49.80=

          師板書:53.40-49.80=

          師:計算這道題用我們以前所學習的知識能解決嗎?怎樣擺豎式?請大家小組討論一下。

          二、循序漸進,探究新知

         。ㄕn件繼續(xù)播放第二輪比賽畫面)

          師:你又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1:第二輪比賽中國隊獲得58.20分,意大利隊獲得49.20分。

          生2:中國隊的比分又比意大利隊的比分高。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1:第二輪中國隊比意大利隊領先多少分?

          生2:第一輪和第二輪中國隊一共獲得多少分?

          生3:第一輪和第二輪意大利隊一共獲得多少分?

          生4:第二輪比賽完成后,中國隊比意大利隊領先多少分?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真多,這些問題的'解答方法一樣嗎?豎式該怎樣寫?請同學們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問題和同桌討論討論,看看該怎樣解答。

          生匯報:

          生1:我算的是“第二輪中國隊比意大利隊領先多少分?”用減法計算,列式:58、20-4920=900

          58.20

         。49.20

          9、00

          生2:我算的是“第一輪和第二輪中國隊一共獲得多少分?”用加法計算,列式:5340+58.20=111.60

          53、40

          +58.20

          111.60

          生3:我算的是“第一輪和第二輪意大利隊一共獲得多少分?”,用加法計算,列式:49.80+49.20=99.00

          49.80

          +49.20

          99.00

          生4:我算的是“第二輪比賽完成后,中國隊比意大利隊領先多少分?”要用兩隊的成績相減……

          投影展示學生計算方法。

          師:大家算得都很好,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為什么這樣對位?

          生1:為了相同數(shù)位對齊。

          生2:……

          師:“同數(shù)位對齊”也就是把小數(shù)的小數(shù)點對齊。

          師:計算結果末尾有0,是否可以把0去掉?為什么?(生討論)

          生1:把0去掉,因為這些0都在小數(shù)末尾。

          生2:根據小數(shù)的性質:小數(shù)末尾

          添上0或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

          師:看來大家學的都不錯。那上面的計算結果還可以怎樣寫?

         。ㄉ囎觯

          三、深化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練習八”第1題。說一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完成“做一做”第1、2題。

          2、完成“練習八”第2題。

          3、作業(yè):練習八第3題。

          教學反思:

          教學伊始,教師運用回放錄像與解說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情境,真實、親切,很容易把學生引入情境中,促使學生進入學習活動。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充分地欣賞中國跳水運動員在比賽中珠聯(lián)璧合的完美發(fā)揮,回味雅典奧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創(chuàng)造的輝煌成績,感受競技運動帶給人類的無窮樂趣。同時體會小數(shù)加減計算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體會到若不學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不學不行。有了這種感受,學生才會將“要我學”轉換為“我要學”,才會積極主動,興趣盎然地加入到學習中去。

          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所有信息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在眾多信息中選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按自己的意愿提出問題,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處理信息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生自主思考,學習的過程。由于學生已有整數(shù)加、減法的知識做鋪墊,教師就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嘗試,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交往、互動的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群體智慧共享。學生在這種人格平等的環(huán)境中,自發(fā)釋放自己的生命活力,享受快樂的學習生活,從而更自覺地承擔學習任務。

          通過教學我深刻認識到新課標下的數(shù)學教學,應當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交流,互爭論、共探究,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學方法的研究,應該著眼于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現(xiàn)象具有好奇心,并能從數(shù)學的角度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并用數(shù)學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決。在活動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主動探索能力、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及責任感、終身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等。鑒于此需要我們重新審視數(shù)學課堂教學,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流程。在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觀下,構建一個以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的數(shù)學現(xiàn)象為切入點,以促使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為核心,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主要特征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程序和策略。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shù)加法同樣適用,能正確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小數(shù)加法的簡便運算。

          2、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的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優(yōu)化意識;逐步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的意識,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成就感。

          教學內容

          1、口算

          用卡片出示練習九的第1題,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種文具。

          如果讓你任意購買其中的兩種文具,你想買哪兩種?你會計算出所需要的錢數(shù)嗎?

          1、出示例3

          這四種文具,小華各買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這個問題可以怎樣列式?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2、引導學生探索算法

          你會計算這道題嗎?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計算方法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獨立計算,注意選擇學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3、比較:剛才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華一共用的錢數(shù),請同學們比較這些算法,你認為哪種算法更簡便些?

          進一步追問用簡便算法的學生:你這樣算的依據是什么?

          4、小結: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shù)加法也同樣適用。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數(shù)加法的運算簡便。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內容。

          我們以前學習過哪些加法的運算定律?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這里的字母a、b、c可以表示怎樣的數(shù)?

          指出:因為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shù)加法同樣適用,所以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數(shù)的范圍既包括整數(shù),也包括小數(shù)。

          1、完成““練一練””的第1、2兩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說怎樣算簡便。

          2、完成練習九的第2題

          學生練習

          比較每組算式的計算過程和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指出:整數(shù)減法的一些規(guī)律小數(shù)減法里同樣適用,也能使一些計算簡便。

          完成練習九的3~5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第4、5題的思考過程,說出每一步計算結果的實際意義。

          教后記

          在探索與交流的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優(yōu)化意識;逐步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的意識,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成就感。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購書”,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探索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

          2、通過感受生活,明確數(shù)學就在身邊,并能運用小數(shù)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估算意識。

          3、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點:

          小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整數(shù)減小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是學生在初步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能認、讀、寫小數(shù),會比較小數(shù)大小及小數(shù)的性質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教學內容是兩小數(shù)的加法與減法,這節(jié)課把探討小數(shù)加法的算法作為重點,把整數(shù)減小數(shù)作為難點,讓學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數(shù)加法的基礎上,獨立解決小數(shù)減法的算法問題;理解其中小數(shù)點一定要對齊,是由于單位相同的數(shù)值才能相加減的緣故,小數(shù)點對齊的本質就是數(shù)位對齊;讓學生了解小數(shù)加減法類似于整數(shù)加減法,把小數(shù)加減法融合到學生已有的整數(shù)加減法的經驗中,讓學生體會到知識間的融會貫通;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學習加減法計算結合起來,更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計算的必要性,體會加減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經過對這節(jié)課的研究,我們在設計時力求在以下幾方面有所突破。

          1、明確目標定位創(chuàng)設和諧情趣

          本節(jié)課以“講故事比賽”為主線,創(chuàng)設“購書”與“比賽”兩個情節(jié),把小數(shù)加減法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握好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舊知識,并作為教學出發(fā)點,積極營造一種和諧、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教師將走出知識技能的重圍,指向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不但能學到知識技能,更能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靈活使用教材體現(xiàn)數(shù)學實用價值

          在設計時大膽、靈活、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一開始,就創(chuàng)設“購書”的情境,讓學生估算、猜測、計算,在練習中又創(chuàng)設故事比賽的情境,讓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通過自己探索,逐步嘗試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學生解決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絕大部分都來自于學生自己。這樣的設計,其目的是既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計算的意義及方法,達到計算的基本要求,真正感知到所學習的數(shù)學是有價值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

          3、重視發(fā)展學生的估算意識

          《標準》第一學段具體目標中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將始終關注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yǎng),從新課導入到練習設計,教師不但要求學生估一估,同時,還注意引導學生說說估算的過程,將估算教學有機地滲透到小數(shù)加減法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

          出示情境:為了參加學校組織的講故事比賽,星期天小明去新華書店買書,其中有4本書,小明看了之后特別喜歡,但是小明身邊只帶了16元錢。

          ①想一想:小明最多能買幾本書?為什么?

         、诓乱徊拢盒∶骺赡軙I哪兩本書?怎么計算?

         、蹖W生匯報,教師板書。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小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

         、儆羞@么多情況,但又都是用加法計算的,為什么?

         、谝7.82+7.11為例研究小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

          A、獨立思考、計算。

          B、同桌相互交流計算方法

          C、學生板書不同的計算方法。

          D、師、生共同研究、討論小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

          E、小結小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相同數(shù)位對齊。

         、塾嬎闫渌麕追N情況的價錢,并解決小數(shù)末尾有0的處理方法。

          2、小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

         、侔磳W生的猜測計算應找回的的錢。

          A、學生獨立思考、計算,并相互交流各自的計算方法

          B、討論整數(shù)減小數(shù)的解決方法。

         、谛〗Y小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相同數(shù)位對齊。

          3、總結小數(shù)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法,揭示課題。

          4、試一試。

         、儆嬎悖

          4.36+2.6410.2—8.7515.4+2.9619—8.47

          ②添數(shù)字:

          □!酢10

          —4.28—□!

          0.926.86

          三、聯(lián)系生活解決問題

          1、出示講故事比賽的情境:

          小明:普通話得分:8.50分、內容得分:0.88分

          小麗:普通話得分:8.85分、內容得分:0.45分

         、俑鶕@兩個信息,請同學們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列式計算。

          ②同時沖進決賽的還有10號選手:小芳同學,她的內容得分是0.63分,她的普通話得多少分才能趕上或超過小明?

          四、課后延伸拓展運用

          實踐活動:如果家長一周給你10元錢,你會怎樣安排你的開支,請你把一周的開支情況記錄下來,最后算一算,還剩下多少錢或超出多少錢,再向你的家長說說能想到些什么?

          五、師生小結:

          這節(jié)課主要學習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47頁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探究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合作成功的喜悅,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整數(shù)加減法計算法則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俪鍪緯厩榫硤D,列式、揭示課題

         、谧灾魈骄,學生獨立嘗試列豎式計算(分小組研究加法或減法)

         、劢M長收集組內不同的做法

         、芗w交流。小組匯報各種不同的做法,全班展開討論,小組內辯論。

         、輲熒涣,探究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⑥同步練習

          2、教學試一試①出示情境圖

          2、列式②學生獨立做

         、奂w討論,解決計算結果末尾“0”處理

          3、課堂小結

          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點?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應注意些什么?

          三、鞏固練習

          1、看誰眼睛亮①1題多錯、②計算結果“0”的處理。

          2、小組競賽(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算得又對又快)

          3、課堂作業(yè),當堂批改

          四、全課小結

          《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的教后反思

          江蘇省阜寧縣實驗小學

          尹素文

          這次我有幸到楊州上課,上的課題是《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這是在學習整數(shù)加減法和三年級學習得《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這節(jié)課要讓學生知道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要注意,相同數(shù)位對齊,小數(shù)點對齊,從低位算起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合作成功的喜悅,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試教時發(fā)現(xiàn)只有少部分學生嘗試獨立完成用豎式計算時會受到整數(shù)加減法的影響,考慮到末位對齊,也有幾個學生把整數(shù)和整數(shù)對齊、小數(shù)和小數(shù)末位對齊,考慮到絕大部分學生完全能憑借學習整數(shù)加減法和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的經驗,通過自學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所以我采取了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學習,讓學生獨立的嘗試列豎式計算,然后通過小組討論,自己辨別哪種豎式是正確的,哪種豎式是錯誤的,并集體分析錯誤的原因,說說正確的豎式該怎么列,上完課后感覺學生的表現(xiàn)還不錯,課堂上發(fā)言很積極,個個都參與學習,所有學生對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都能掌握,知道把計算結果化簡。

          自我感覺幾處較好的地方:

          1、小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例題:+,學生不大容易講出算理,但通過小組合作,全班討論的方式,針對錯例,有學生說出了錯的理由:元要加元,角要加角,分要和分相加,也有學生說出的4應和的7對齊,接著我就追問為什么的4應和的7對齊,有的學生說4表示4角,7表示7角所以4要和7對齊,也有學生說4表示4個十分之一,7表示7個十分之一個所以4要和7對齊,還有學生說4在十分位上,7也在十分位上所以4要和7對齊,然后我話鋒一轉問那這題錯在哪兒呢,學生比較自然的.說出相同數(shù)位沒對齊或計數(shù)單位相同的數(shù)才能相加減等。

          2、學生的發(fā)言比較理想,這節(jié)課對于學生以前舊知的遷移還是比較重要的,所以一開始我就復習了用豎式計算整數(shù)加減法,并讓學生根據豎式說出算理,這樣為下面的學習節(jié)約了很多的時間,而且學生也有話可說,有幾處學生的發(fā)言還是很精彩的。

          自我感覺不足之處:

          1、我作為一名教師,本身素養(yǎng)需進一步提高。

          2、由于時間的限制有個別學生的問題沒有在課堂上解決,如小組競賽。

          最后說說教學這節(jié)課的一些個人經驗。

          1、復習用豎式計算整數(shù)加減法是為了比較小數(shù)加減法和整數(shù)加減法的相同點。

          2、例題盡量放手,但算理要清楚,算法要明白,要讓學生知道怎樣算,還得知道為什么要這樣算,不能那樣算。

          3、對于要化簡的題型,第一次出現(xiàn),讓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原來去掉小數(shù)末尾的0,更簡潔,讓學生上展臺修改,其他學生對照修改,這短短半分鐘一定不能少。

          4、練習要有層次和趣味性:(1)列豎式,學生判斷豎式列的是否正確,方便中下等學生熟悉列式的模式。(2)只有橫式,要求學生自己列式計算,這是完整的計算鞏固。(3)改錯,這是防微杜漸的練習,預防小數(shù)點不對齊,計算結果不化簡,掌握計算方法但計算不仔細等(4)小組計算競賽,既達到練習的目的,又能增強小組的合作精神,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整個課堂掀起學習高潮。這節(jié)課使我成長了不少,特別感謝談開彬校長幫我分析了現(xiàn)在計算課的特點,強調了算理的重要,擬定教學的思路,感謝鹽城市教科院的各位領導把這次去楊州賽課的機會給了我,還幫我修改了例題的呈現(xiàn)方式,練習的層次,感謝姚圣友主任給了我很多細節(jié)的指導,指導我提問的方式,告訴我節(jié)約時間可以設計習題紙等。感謝所有給我?guī)椭娜,謝謝!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篇9

          課題

          課型

          新課

          課時

          第六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項目的調查和了解,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讓學生通過計算有關項目的合計數(shù),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本單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并產生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

          3、通過此次教學,使學生能積極關注家庭收入情況,體貼父母工作的艱辛,培養(yǎng)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

          重點

          難點

          支出和收入在計算時采取的方法

          課前準備

          讓學生提前收集:上月的電話繳費單,水電燃氣三個月的繳費數(shù)據

          師生教學互動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

          學生活動

          一、導入

          二、新授

          三、延伸

          四、總結

          1、拿出你家上個月的電話繳費單,看看每個月的電話費包含哪幾個部分。

          1、上月余額、本月消費、本月余額之間有什么樣的關聯(lián),你能寫出他們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式嗎?

          本月消費有很多,你怎樣算本月消費的合計數(shù)。

          計算一下是不是存在這樣的關系呢?

          上月余額—本月消費=本月余額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話費,那么又有什么樣的數(shù)量關系呢,我們一起來幫他算算。

          2、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個月的水電氣消費的數(shù)據填在書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計數(shù),看看誰家的哪項費用最少?

         、偌彝ブС鲚^低者:

         、诩彝ブС鲋械日撸

         、奂彝ブС鲚^高者:

          再與你家庭的收入情況結合起來考慮,哪些同學的家庭儲蓄額最多,支出較多的同學考慮一下能不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呢?通過這次的記帳你有什么樣的體會?

          3、統(tǒng)計一下自己上周的'收入、支出和結余情況。

          你的收入是從哪兒來?你的支出合理嗎?必要嗎?

          你結余多少?你準備怎樣處置你結余的錢?

          4、我們應當如何合理安排收入與支出?

          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內生活費用的支出情況,并用計算器算出合計數(shù)。并對家庭支出的各種數(shù)據作出相應的判斷,給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初步學會理財。

          選擇適當?shù)臋C會組織交流,特別要組織學生經歷活動的過程,關注活動經驗的積累及活動中的體驗。

          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整理家庭收入與支出情況,已具備了初步料理家務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財技巧,相信經過一定時間的努力,我們也一定能治理好國家,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小組交流,分組匯報

          小組交流一下誰家的電話費最多,各自的余額又是多少呢?

          學生獨立完成后,再分組交流、比較

          自由討論發(fā)言

          小組交流后,自我總結

          后記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95—97頁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小數(shù)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lián)系,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并解決問題的意識,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shù)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shù)位對齊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情境導入

          1、師:小數(shù)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老師手中的這兩本書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一本是語文,一本是品德與社會,這兩本書的價錢同樣是用小數(shù)表示的。拿出這兩本書來,誰來告訴老師這兩本書的價格分別是多少?

         。ㄕZ文:5.69元品德與社會:6.18元)

          2、師:根據我們發(fā)現(xiàn)的這兩本書的價格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呢?

         。▋杀緯还捕嗌僭?兩本書相差多少元?)

          第一個問題用什么方法計算?第二個問題呢?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時候都要用到小數(shù)的加減,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小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小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

          二、嘗試計算,構建新知。

          1、學生嘗試計算。

          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先列出橫式,再列出豎式。

         。ㄖ该麅晌煌瑢W到黑板上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師:你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交流。

          師:剛才同學們都談到了相同數(shù)位對齊,滿十進一,不夠減向前一位借一,這些方法,我們在什么時候用過呢?(整數(shù)加減法的時候)

          師:那也就是說,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其實是按照——整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來計算的。

          2、觀察算式,發(fā)現(xiàn)方法。

          師:下面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兩個題,你認為在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應該注意什么?(小數(shù)點對齊,相同數(shù)位對齊)

          三、自主編題,內化知識。

          1、聯(lián)系生活,自主編題。

          師:昨天,老師走進了一家文具店,看到了這樣一些商品信息。

          課件出示:書:33.27元彩色筆:9.6元

          足球:60.4元跳繩:7.53元

          師:你能用這些信息編一道題自己解決嗎?把你想到的問題記在心里,把你的解決方案寫在紙上,先列出橫式,在列出豎式。

          2、同桌交流:

         。1)你提出了什么問題?

         。2)你是怎樣計算的?

         。3)通過這個題的計算,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全班交流。

         。1)挑選兩位小數(shù)減一位小數(shù)的題。如:33.27—9.6=

          師:剛才這位同學提到了小數(shù)點對齊,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屝?shù)點對齊呢?

         。ㄐ(shù)點對齊就保證了相同數(shù)位對齊。引導學生用小數(shù)的意義來解釋。)

         。2)一位小數(shù)減兩位小數(shù)。如:9.6–7.53=

          師:當遇到一位小數(shù)減兩位小數(shù)或位數(shù)少的小數(shù)減去位數(shù)多的小數(shù)時,我們可以根據小數(shù)的基本性質在小數(shù)的末尾補“0”,這樣計算起來更方便。

         。3)得數(shù)是整數(shù)。如:9.6+60.4=70.0(元)

          師:我們接著看這位同學編的題,一起讀出它的結果?70.00元

          師:怎樣寫更簡潔呢?(直接寫出70元)

          師:太棒了,像這種情況,在橫式上寫結果的.時候我們一般要對結果進行化簡,體現(xiàn)數(shù)學的簡潔美。

         。4)小結:剛才我們看了這么多同學編的題,那現(xiàn)在你認為我們的小數(shù)加減法還應該注意什么呢?

         。ㄒ獙Y果進行化簡——把小數(shù)點末尾的0去掉。)

         。5)看來,大家的收獲可真不少,那你會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了嗎?好,那同桌相互檢查一下自己編的題,看有沒有什么問題,如果有問題就改正過來。

          師:同學們今天的表現(xiàn)非常不錯,通過自己編的題了解了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還明白了方法背后的道理,有了這些理解,相信你一定能夠靈活而準確地解決各種不同的問題,就讓我們帶著這些收獲進入我們的闖關游戲當中吧,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樣?你們敢挑戰(zhàn)嗎?

          四、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第一關:定位停車

         。1)5.73-0.6=5.13

          師:這里有一個小數(shù)減法的算式,被減數(shù)5.73已經寫好了,減數(shù)0.6已經在小卡車上準備好了,這輛小卡車開到哪兒停下了合適呢?這樣,用你們的聲音來控制它,一會兒小卡車開動起來,你覺得該到哪兒停你就喊停。

         。2)課件出示12+0.43=

          這一次又該停在哪兒呢?怎么了?(開過了)

          師:卡車司機犯難了,12沒有小數(shù)點,該怎么對齊呀?誰來給他出出主意?

          在你們的眼里12也有小數(shù)點,12的小數(shù)點在12的后面。(課件演示12的小數(shù)點)是這樣嗎?那我們讓小卡車退回來,這樣就可以做加法了,結果是:12.43。

          2、第二關:摘取智慧星

          下面有三顆智慧星,但要得到智慧星必須正確計算出下面的算式,你有信心闖關并摘取智慧星嗎?

          7.2–6.45=12.53+4.67=5–0.41=

          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完成。

          5–0.41=在列豎式的時候,5改寫成5.00可以嗎?那為什么不改寫成5.0呢?

          3、第三關:認識小巨人

          師:你們認識他嗎?(姚明)你們知道他的身高是多少米嗎?(2.26米)

          師:這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入場的畫面,他牽著一個小男孩,你們認識他嗎?

          師:他就是在汶川大地震中背出了兩名同學的小英雄林浩,你們知道林浩當年的身高是多少嗎?

          師:老師給你們一個小提示,你一定能算出來。

          拓展:姚明的身高2.26米,林浩站在0.45米的凳子上還比姚明矮0.53米,林浩的身高是多少米?

          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

          師:林浩的身高是1.28米,他倆的身高雖然相差了很多,但他們都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五、課堂小結:(3分)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小數(shù)加減法,最令人高興的是我們是通過自己編的題來研究的,那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篇11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的基礎上,把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shù)加法。使學生理解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shù)加法也同樣適用,并會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關于小數(shù)加法的簡便運算,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是對小數(shù)加法和加法運算定律的鞏固和加深。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滲透轉化思想以及自覺進行簡算的意識,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學情分析

          本班有學生39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15人。絕大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端正,學習積極性較高,但個體差異很大。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同學能很好的掌握小數(shù)加法和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定律,并能靈活應用,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較強;有三分之二多的同學對于小數(shù)加法和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定律還不能靈活應用,而且計算時也比較容易出錯;本節(jié)課的內容,對于前面三分之一的同學,可以做到一點即通,而主要障礙點來自后面的三分之二的同學,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相對較差,需要反復的教,反復的練,甚至要一個個的手把手的教,點對點的練。所以在本節(jié)課應該采用集中學習,分組輔導,點對點練習的方法進行教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律對小數(shù)同樣適用,能正確應用加法運算律進行一些小數(shù)加法的簡便計算。

          2.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的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增強優(yōu)化意識;逐步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的意識,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能正確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一些小數(shù)加法的簡便計算。

          2.教學難點: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優(yōu)化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引導學生復習運算律: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定律有哪幾個?用字母怎樣表示?

          板書:a+b=b+a

          (a+b)+c=a+(b+c)

          2.下面各等式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35+26=26+35 ②(27+38)+62=27+(38+62)

          3.導入本課學習: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適用于整數(shù)和分數(shù),是否也適用于小數(shù)加法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研究。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已學過的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定律,以舊引新,說明過去學的都是整數(shù)的運算定律,今天開始學習小數(shù)的運算定律 從而揭示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3。

          2.引導學生讀懂題目,弄清題意:這里要求什么?怎樣形式?為什么?

          讓學生自主探究,最后得出:

          一共用了多少錢,就是把買文具所用的錢相加。

          8.9+3.6+6.4+1.1=_____(元)

          【設計意圖:讓學生想出解決方法,培養(yǎng)學生探索思維!

          3.引導學生探索計算方法:聯(lián)系整數(shù)計算以方法想一想,怎么計算?有哪些方法可以計算?有沒有簡便一點的方法?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與同學合作、交流。學生完成探究后,每組代表匯報小組探究的結果?赡苡袃煞N:

         。1)8.9+3.6+6.4+1.1

          =12.5+6.4+1.1

          =18.9+1.1

          =20(元)

         。2)8.9+3.6+6.4+1.1

          =(8.9+1.1)+(3.6+6.4)

          =10+10

          =20(元)

          4.引導學生比較兩種算法:想一想,你會選擇哪種?哪種算法好?為什么?引導學生認識到第二種算法更好,用到了加法結合律,更簡便。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合作意識,讓學生明白整數(shù)加法運算律同樣適用于小數(shù)包括兩層意思:同樣存在和同樣應用。這里讓學生計算四個小數(shù)相加的和,列出算式以后,有些學生會按運算順序依次相加,也會有學生調換加數(shù)的位置,另行組織相加的順序。各種算法的最后得數(shù)相同,說明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律對小數(shù)加法也同樣適用!

          5.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整數(shù)加法運算律同樣適用于小數(shù)。小數(shù)連加也可以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也可以把加數(shù)結合相加,計算結果不會改變。即小數(shù)加法同樣有交換律和結合律,應用運算律使算法更簡便。

          【設計意圖:總結,加深印象】

          三.練習

          1.完成“練習”第1、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說怎樣用簡便方法計算。

          2.完成練習九第2題。

          學生練習后,提問:比較每組算式的計算過程和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指出:整數(shù)減法里的一些規(guī)律,小數(shù)減法里同樣適用,也能使一些計算簡便。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對自己的學習表現(xiàn)怎樣評價?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本第54頁練習九第3~5題。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a+b=b+a

          (a+b)+c=a+(b+c)

         、35+26=26+35 ②(27+38)+62=27+(38+62)

          8.9+3.6+6.4+1.1=_____(元)

         。1)8.9+3.6+6.4+1.1

          =12.5+6.4+1.1

          =18.9+1.1

          =20(元)

         。2)8.9+3.6+6.4+1.1

          =(8.9+1.1)+(3.6+6.4)

          =10+10

          =20(元)

          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律,對小數(shù)加法也同樣適用。

          阿爾法趣味數(shù)學小課堂:教學反思

          學生在本課學習之前,已經理解了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以及減法的運算律,并能應用于整數(shù)加、減計算。本課的教學是對原有的知識的一種遷移,所以在教學新知識前,我先讓學生復習整數(shù)運算律的運用,為新知的探究打下基礎。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對運算律在小數(shù)中的運用作出探索,先列出算式,再讓學生自主探索算法,經過比較得出的兩種算法中選擇最簡便的,從而得出結論:整數(shù)中運用的運算規(guī)律同樣也適用于小數(shù)。這樣安排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學得更主動,掌握得更牢。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內容:p48 的例1,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八第1-3 題

          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正確率達到95%以上。2.增強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并解決新問題的意識。3.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lián)系,初步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體會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lián)系。教學流程:

          一、口算熱身。(3分鐘左右)1.口算:

          46+37= += += 150+60= -= 1-= 學生對照答案,同桌互批。

          選擇其中1—2題請學生說說你是怎么算的?突出口算時相同計數(shù)單位相加減,豎式計算時,提醒學生小數(shù)點對齊。2.計算: + - 集體校對,指出同桌錯在哪里。

          二、自學例1。(15分鐘左右)

          1.明確例1中的數(shù)學信息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出示:教材例1情境圖。

          導入:圖中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圍繞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2.自學。

          在學生自學時,教師收集學生豎式計算的.多種情況并請學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備用。導學單:(時間:5分鐘)1.根據所求的問題列出算式。

          2.嘗試用豎式解答。(你遇到什么問題?)

          3.對照書本第48頁例1的解答,與書本不同在哪里?并進行改正。補充問題:小麗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錢? 導學要點:

          讓學生理解“用豎式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應該把小數(shù)點對齊”。然后再進行計算。3.小組交流。

          交流內容

          1.說說怎樣用豎式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

          2.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學生在自學中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給予適當點評。一起說說計算方法?偨Y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和注意點。

          三、練習。(20分鐘左右)

         。ㄒ唬┻m應練習

          1.第48頁試一試,2題。點撥:

          得數(shù)的小數(shù)末尾有0的,一般要化簡,化簡的依據是什么,計算時應自覺化簡。

         。ǘ┛诖鹁毩暰毩暟说1題,口算。

          校對得數(shù),說說口算的思考過程,注意分析錯題。

          (三)鞏固練習第49頁“練一練”

          加深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

          讓學生在線段圖上依次標出要求的三個問題,每標出一個問題隨即列式計算。根據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指導學生提出合適的問題。

         。ㄋ模﹦(chuàng)編練習

          甲班捐款元,比乙班多捐元,乙班捐多少錢?

          點撥:孩子認真讀題,分清甲班和乙班誰多誰少,然后再決定用什么方法。

          四、布置作業(yè):

          1.練習八第2題,第3題 2.閱讀小數(shù)報。

          五、板書設計

          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

          小數(shù)加減法和整數(shù)加減法相似(相同數(shù)位相加減)要點:1.小數(shù)點對齊

          2.從低位算起

          3.在得數(shù)里對齊橫線上的小數(shù)點處點上小數(shù)點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內容:

          蘇教國標本五年級上冊P40~41例1及練習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小數(shù)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lián)系,初步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運用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并解決新問題的意識,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小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相同單位要對齊”的道理。

          教學流程:

          一、情景引入

          1、情境:開學前,同學們都要去商店買一些學習用品。(出示情境圖)你能從中獲得哪些信息?

          2、信息:一枝鋼筆16元,一個計算器138元,一本筆記本3.4元,一個講義夾4.75元。

          3、問題: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只用一步計算的加減法數(shù)學問題嗎?并請說出算式。

          4、復習:同學們問題意識很強,提出了很多問題,老師從中選擇了一些,138+16,4.75+3.4,4.75—3.4,138—4.75,哪道算式我們已會列豎式計算了?誰來試試。(生板演)請其他同學注意觀察,他是怎樣列豎式的?他做得對嗎?(板演者介紹方法)你是怎樣列豎式的呢?(強調: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5、揭題:同學們整數(shù)加減法學得很扎實,剩下的三題都涉及到小數(shù),今天我們就研究這樣的計算,給個恰當?shù)恼n題。(板書: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

          二、感知體驗

          1、教學4.75+3.4

          嘗試練習:我們先討論4.75+3.4,行嗎?你會用豎式計算嗎?算之前,先估一估結果是多少。(學生嘗試練習,教師巡視。)

          比較分析:(教師展示學生的做法,估計有三種)

          引導質疑:同一道題,怎么可能出現(xiàn)截然不同的結果,會不會算錯了,回頭檢查計算過程。小組內交流一下,你認為哪種做法正確,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嗎?

          互動交流:⑴辯一辯:說出你的答案對錯的理由,預設方案:估算,轉化成整數(shù)計算,小數(shù)的意義等。

         、票纫槐龋簩Ρ人闶剑Q式不同在哪?你認為哪種豎式對了,哪種錯了,為什么?

         、窍胍幌耄孩冖蹆煞N列式方法,可能是怎樣想的?與整數(shù)加法列式有矛盾嗎?(在學生不同的“算法”比較中,突出“相同數(shù)位對齊,相同的計數(shù)單位才能相加,小數(shù)點需要對齊”的算理。)

          正確算法:現(xiàn)在小數(shù)加法列豎式計算你會了嗎?請②或③做法的同學說給老師板演,教師注意提醒學生用直尺打上橫線。

          歸納算理:小數(shù)加法是怎樣計算的`?(1~2名同學用自己的語言敘述)

          實踐體驗:如果把3.4改成3.45,你會算嗎?算之前還是先估一估計算的結果。展示兩種做法,提醒學生根據小數(shù)的基本性質,對結果進行化簡。

          2、教學4.75—3.4

          嘗試練習:你能象計算小數(shù)加法一樣列豎式算4.75—3.4嗎?先估計一下,差大約是多少?再試試看。(嘗試練習,板演)做好的同學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

          歸納算理:請板演的同學說一說是怎樣列豎式計算的?為什么要將小數(shù)點對齊?(1~3名同學說說)

          驗算:我們學計算,不僅要學會計算的方法,還要通過計算來養(yǎng)成認真做事的好習慣,會驗算嗎?怎樣驗算?下面請你用喜歡的方法驗算4.75—3.4。通過驗算你做對了嗎?

          三、建構生成

          1、說一說,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有什么相同點?(板書: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低位算起)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要注意什么?(列式時小數(shù)點對齊,得數(shù)中不要忘記點小數(shù)點,計算結果能化簡的要化簡)

          2、算一算

          3、改一改

          4、用一用

         、僭诒本⿰W運會男子50米三種姿勢射擊決賽中,我國選手邱健以99.5環(huán)的成績獲得冠軍,烏克蘭選手以98.4環(huán)的成績屈居亞軍,請算出他們的成績相差多少環(huán)?

         、凇吧裰燮咛枴憋w船預定于今晚(9月25日)發(fā)射升空,將在距地面約341千米的高空繞地飛行,它的飛行高度比“神舟六號”約少3.73千米!吧裰哿枴钡娘w行高度約離地面多少千米?

         、蹚纳潢柕禁}城走哪條公路比較近呢?

          5、賽一賽

          比賽要求:小組接力,自己要確保計算正確,后面的同學先要檢查前面同學計算是否正確再做。

         。1)檢查評比

         。2)聯(lián)系反思,通過比賽,你有什么感想?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還有哪些收獲?

          我們一起解決了三個問題,剩下138—4.75這道題,同學們課后可以先嘗試著做一做,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先預習下一節(jié)課的內容。

          教后反思:

          本節(jié)課本著“真實、樸實、扎實、常態(tài)、有效”的原則,力圖使計算教學返璞歸真,關注數(shù)學的本質來設計教學,我在以下幾方面做了一些嘗試。

          1、抓住算理本質,重組教材,促進新知的內化建構。

          小數(shù)加減法教學的切入點是“計數(shù)單位相同的數(shù),才能直接相加減”,全課因此始終圍繞這一算理為主線。課前談話中的“1()+1()=11()”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游戲中感悟“只有計數(shù)單位相同的兩個數(shù)才能直接相加減”。為了溝通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在計算算理上的一致性,我們大膽改編課本中的素材,去掉了水彩筆2.65元,添加了計算器138元。用意在于,學生根據情境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的一步加減法計算問題中,出現(xiàn)了整數(shù)加減整數(shù),整數(shù)加減小數(shù),小數(shù)加減小數(shù)三種類型。教師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抽取了四個作為今天研討的話題,即138+164,75+3.4,4.75—3.4,138—4.75。學生列豎式板演138+16后講清整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特別是相同數(shù)位對齊這個核心算理,為探究新知做知識鋪墊。然后對比引入新知,學生憑借已有經驗嘗試練列豎式計算4.75+3.4。課堂中正如課前所調查的那樣,學生出現(xiàn)了三種不同的算法,教者引導學生檢查計算過程看計算有無錯誤,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從估算、化成元角分采用整數(shù)算、從相同計數(shù)單位相加等角度去尋找算理,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去判斷、分析、理解、建構小數(shù)加法正確的計算方法,內化計算小數(shù)加法時要相同數(shù)位對齊(小數(shù)點對齊)的要求。這部分教學設計時就想成為本課的亮點之一。

          2、關注學生學習,強化互動,促進三維目標的落實。

          整節(jié)課我能小心翼翼地呵護孩子的學習熱情,“沒有提前的滲透,沒有矯情的暗示”,全力以赴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注意面向全體,傾心聆聽后進生的發(fā)言,給他們改正錯誤,成功展示自己的機會,通過剖析錯誤,從而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讓所有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在最近發(fā)展區(qū)上做文章、下功夫,注重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性,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責任感,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使教學走在發(fā)展的前面,使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和數(shù)學感悟。賽一賽后請獲得勝利和失敗的小組分別談感受,以加強團隊精神、精確計算等方面的教育。力圖體現(xiàn)北師大周玉仁教授所提倡的: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決不暗示。為學生多創(chuàng)造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嘗成功的愉悅。

          3、注重思維訓練,加強估算,促進計算好習慣養(yǎng)成。

          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數(shù)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智慧的生成。思維訓練是計算教學的核心。本課教學中,我能借助計算教學這個平臺,讓學生學會學習,重視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注重轉化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通過知識遷移、嘗試練習、估算反思、算理辨析、建立模型、實踐應用這一系列步驟鍛煉學生的思維習慣。從思維方法的指導入手,著重理解為什么小數(shù)加法就不能簡單地模仿整數(shù)加減法末位對齊的方式,引導學生破舊迎新;加強直觀教學,重視學生板演及算理敘述,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重視估算以培養(yǎng)學生的直覺思維,加強驗算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細心的計算、規(guī)范的書寫是學生學習計算的根本,真正落實估算、驗算作為計算教學重要環(huán)節(jié)的要求。應該說這也是設計之初希望呈現(xiàn)的又一個亮點。

          4、精心練習設計,聯(lián)系生活,感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為了使學生順利進行建構生成,我設計了說一說、算一算、改一改、用一用、賽一賽等練習,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shù)量關系,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在練習中貫穿始終的要求是“算得又對又快”,強化估算在計算中的作用,即重視多樣化練習,又注重學生計算技能的訓練。如說一說中讓學生充分比較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的共同點,在算一算中改編了一道題,17.56—7.56以加強學生對小數(shù)性質的理解和應用;改一改中,選擇了相同數(shù)位不對齊、得數(shù)中忘記點小數(shù)點、整數(shù)部分為“0”的處理等三道題,提醒學生關注小數(shù)加減法計算的錯誤點,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用一用中,精心選擇了奧運會射擊成績、神七的飛行高度(恰好上課當晚發(fā)射)、射陽至鹽城的路線選擇等,希望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感,增進學生對計算算理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以上是我在執(zhí)教本節(jié)課時,意圖體現(xiàn)的一些想法,可能實施得還不夠到位。比如,有一位同學在計算4.75+3.4時,采用了第三種算法,可是通過估算得數(shù)大約等于8,所以將5.09改成8.09,因為上課時實物展臺出現(xiàn)問題,對這個課堂生成的內容處理得還不夠到位。賽一賽中,盡管教師在練習之前已經強調了“又對又快”的要求,但因為是比賽,結果導致學生片面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計算的正確率。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不斷探究,以提高計算教學的實效和質量。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內容

          P95~97頁例1、例2及P97“做一做”第1、2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環(huán)境,讓學生自主探究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shù)的加減法。

          2、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用類比遷移的方法探究新知。

          3、通過應用小數(shù)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小數(shù)與實際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yǎng)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小數(shù)加減法計算的能力,教學難點:

          小數(shù)加、減法計算中小數(shù)點的處理問題,使數(shù)末尾有“0”該怎樣處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你喜歡體育嗎?你知道奧運會將在中國的哪座城市舉辦?2004年奧運會又是在哪兒舉辦的?

          2、課件呈現(xiàn)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幕式主會場。

          師: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特別是一些年輕的小隊員更是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3、課件呈現(xiàn)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雙人4米跳臺決賽畫面。兩名17歲的小將勞麗詩和李婷聯(lián)手為中國代表團奪得本次比賽的第三枚跳水金牌,她們的成績?yōu)?52、14分,這也是中國代表團在本次奧運會摘得的第十枚金牌。

          4、課件呈現(xiàn)P95頁教學情境圖表:2004年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女子10米跳臺雙人決賽獎牌榜。

          師:從上面獎牌榜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你還想知道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想知道她們的具體比賽成績。)

          5、課件出示P96頁上方的教學情境圖表

          師:看到這張圖表,你能獲得哪些信息?你想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誰能用算式表示兩隊的比分差距是多少?

          板書:53、40—49、80

          6、引出課題

          師:這是一個兩位小數(shù)的減法算式,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討兩位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板書課題:兩位小數(shù)的加減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1、探索兩位小數(shù)的減法

          (1)自主探究方法

         。2)討論交流算法

          a、小數(shù)點為什么要對齊

          b、3.60為什么可以寫成3.6?

          2、探索兩位小數(shù)的加法

          課件出示P97頁下方的統(tǒng)計表

         。1)提出問題,引出算式

          師:根據這張統(tǒng)計表,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2)自主探索算法

          (3)討論交流算法

          課件出示:2004年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女子10米跳臺雙人決賽五輪動作得分及總成績統(tǒng)計表。

          (4)根據下面數(shù)據,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5)學生自主提問,全班交流。

          (二)教學例2

          課件出示:小數(shù)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

          3、教師歸納小結

          4、在什么情況下小數(shù)末尾的0可以去掉。

          三、鞏固應用

          試著做下面各題(課件呈現(xiàn))

          四、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P97頁“做一做”第1、2題。

          教學反思

          1、在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中,選擇對學生有感染力的.體育運動為背景。呈現(xiàn)雅典奧運會上中國跳水運動員勞麗詩、李婷在女子10米跳臺雙人跳水比賽中的完美的空中動作照片,該項目獎牌榜以及中國隊與加拿大隊各輪動作得分總成績統(tǒng)計表。通過觀察照片進行計算,讓學生回味雅典奧運會中我國運動員創(chuàng)造的輝煌成績,又使愛國主義教育潤物無聲。

          2、數(shù)學課程目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其途徑之一就是使學生形成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觀察課件呈現(xiàn)的表格,讓學生獲取有效的數(shù)學問題,然后讓學生嘗試解答,同桌之間相互交流提出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得以充分體現(xiàn)。

          3、在解決“兩輪過后,中國隊領先多少分”這一問題時,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把思考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為學生提供數(shù)學交流的機會,同時也讓每一個人都得到充分發(fā)展的理念落到實處。從學生的解答情況看,不少學生都想到了“3、6+9”這一簡式。在呈現(xiàn)“中國隊與加拿大隊各輪動作得分及總成績”時,我又發(fā)問:“你能根據下面數(shù)據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這一開放題的設計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提高數(shù)學思維能力。

          4、在例1的教學結束之后,學生已初步了解了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為了讓學生形成知識的系統(tǒng)性,我在教學中設計了“小數(shù)加減法應注意什么?”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從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表達中,讓學生自主提煉出“小數(shù)加減法應注意的三點。在學生歸納之后,我又再次問道:“在什么情況下小數(shù)末尾的0可以不用去掉呢?”學生紛紛舉手回答:“小數(shù)在保留一定數(shù)位取近似數(shù)時,一般不要去掉,還有商品標簽上的價格!笨梢姡瑢W生們在前階段學習,基礎很扎實。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07-13

        小數(shù)加法教學設計(精選16篇)08-01

        《小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精選19篇)05-27

        小數(shù)乘小數(shù)教學設計08-16

        小數(shù)乘小數(shù)教學設計05-30

        《小數(shù)乘小數(shù)》的教學設計10-26

        小數(shù)乘小數(shù)的教學設計09-15

        小數(shù)乘小數(shù)教學設計集錦10-24

        小數(shù)的意義教學設計06-22

        《小數(shù)的意義》教學設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