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yè)迷茫期的感悟
人總是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少,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多;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淺,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深。一個人在年輕時經(jīng)歷磨難,如能正確視之,沖出黑暗,那就是一個值得敬慕的人。下面是大學畢業(yè)迷茫期的感悟,歡迎閱讀:
說到規(guī)劃,我相信從昨天到今天的講座,你們聽了太多這個詞。你們聽到的都是大一的時候就要想好自己將來要選擇什么的道路,并且從大一開始為未來道路拓荒墾地;蛟S你覺得這一切都很抽象,因為除了極少部分人能夠篤定自己未來的道路,其實大多數(shù)人對于自己的未來都是搖擺不定的、毫無把握、走一步看一步的,而且沒有恒心和毅力。但是我仍然要說,他們所說的很抽象的要做好規(guī)劃,都是對的。
站在大一的時候,你最好要知道,未來的這四年十分短暫,如白駒過隙,比高中三年要快得多。你一開始就要想好,當這四年過去,你站在一條分岔路口的時候,你最想走哪條路?因為如果你一開始就隨隨便便糊里糊涂地過去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當你面對這五條路的時候,有的路即使你非常想要踏上去,卻還是因為積累不夠而丟失了門票。
這五條路,分別叫保研、考研、工作、創(chuàng)業(yè)、留學。無論你心向往哪一條,在你大學的四年里,你都要為之付出相應的努力。
保研
如果你想要保研,你一定要考好每一門必修課,無論是公共必修還是專業(yè)必修,一定不要掛,而且要盡可能地高。在這里,我穿插一個常識:你們的教務系統(tǒng)上對于每一門課都標明了他們的屬性,像高數(shù)大英這樣的公共必修,是基礎課程;像數(shù)據(jù)結構與算法、面向對象編程、編譯原理這樣的專業(yè)必修,是本專業(y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像Objective-C、模式識別這樣的專業(yè)選修,是提高某方向專業(yè)能力的添加劑;像宇宙新概念、二外法語這樣的公共選修,是拓寬知識面、淺要了解其他專業(yè)知識的課程窗口。
所有的必修都是強制性課程,如果掛掉,那么需要重修直到及格才能領取畢業(yè)證。不僅如此,保研要求所有必修課程必須全部通過,重修即使及格也無效;必修課程分數(shù)占大頭,而選修課程則按較小比例計量。而且在獎學金評定里面,選修課程也是按照千分之二來計入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保研,在大學四年里,你所有必修課一門都不能掛,而且要盡量地分高。在你們將來考試復習的時候,在時間分配上就要有所衡量了。
考研
至于考研,來源于三個方面的原因:一種情況是你掛掉了必修課程,不得不考研;第二種情況是你因為太浪所以成績不是很好,雖然能保研但是學校不太理想,所以你想要靠復習沖到理想的大學讀研究生;第三種情況是,通過三年的學習,你發(fā)現(xiàn)你實在是不喜歡你的專業(yè),對你來說沒有吸引力,但是你又錯過了轉專業(yè)的機會,或者根本沒有轉專業(yè)的資格,所以想要跨專業(yè)考研。
無論是哪種原因,在每年寒冬舉行的研究生考試之前,你都會有一段漫長而且可能有些痛苦的備考期,這就像是另一次高考。雖然你這次考失敗來年還可以再打翻身仗,不像高考那樣一錘定音,但它帶給人的壓力還是非常大的?佳泻透呖疾灰粯,高考要考的知識,你來回夯實過無數(shù)遍。但是考研不一樣,對于大多數(shù)考研人來說,那些知識點都是嶄新的,而且十分有難度的。
每年從這個時候開始,各個自習室就都被考研的學長學姐占據(jù),那一摞摞書籍看起來就十分痛苦。如果你一開始規(guī)劃得好,足夠保研到十分理想的學校,就可以避免這場戰(zhàn)役。
工作
說到工作,沒有任何一個公司愿意掏錢供著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如果你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生存,那你必須賴以至少一項足夠強的能力。如果你真的喜歡編程,覺得代碼很美,那你就在課余多敲代碼多做項目,少打游戲;如果你覺得代碼枯燥乏味,喜歡社交,擅長規(guī)劃,那你就在課余時間多看看PM(產品經(jīng)理)相關的書籍,并且試著帶隊做個小項目或者參加一些比賽,少打游戲;如果你喜歡數(shù)學,對數(shù)據(jù)分析十分有興趣,那你就多看看大數(shù)據(jù)相關的書籍,看看論文算法研究你喜歡的東西,并且看看大數(shù)據(jù)在阿里巴巴啊谷歌啊他們的應用案例,少打游戲;如果你的想象力豐富,創(chuàng)意天馬行空,那就可以試試做游戲設計,但是少打游戲;如果你繪畫能力高超,審美極佳,那就好好學學PS和板繪,試試骨骼構建,學學UI設計和交互設計,少打游戲。
總之,IT是個很廣泛的產業(yè),這里面有很多職位可以選擇,根據(jù)你自己的興趣與特長,選擇一定的方向,在保證能夠畢業(yè)的同時努力鍛煉那一方面的能力,廣泛不如專精,那么你一定不愁找不到特別牛的工作,甚至還會被搶著要。
你喜歡編程,也要想好自己究竟想要做那方面,是PHP后臺架構師?還是C++算法工程師?Java工程師?安卓開發(fā)員?iOS開發(fā)員?前端工程師?選定一條路,然后做精做細吧。選你感興趣的,并且follow your heart。你們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去看一下IT公司對招聘人員的要求,看看自己離產業(yè)需要還距離多遠,想想接下來要做什么。
創(chuàng)業(yè)
至于創(chuàng)業(yè),我也算是半個創(chuàng)業(yè)者,暑假還拿到了去深圳證券交易所創(chuàng)業(yè)培訓營的名額,在四星級酒店白吃白住了好些天。深圳已經(jīng)算是對于年輕人創(chuàng)業(yè)最友好的城市了,但是從那些已經(jīng)在創(chuàng)業(yè)的人、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人和風險投資人口中,我聽到的都是對于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現(xiàn)有成果的失望。這個過程是十分艱辛的。夢想必須有,但是我們仍然要意識到,聰明的英雄善于選擇時機。當你在BAT(百度阿里騰訊)工作了幾年積累了經(jīng)驗與人脈,再出來創(chuàng)業(yè),和你身為一個窮學生創(chuàng)業(yè),那成功的幾率和回報幾率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在大學生在這個階段,無論從商業(yè)頭腦、市場認知度、商業(yè)模式把握度、用戶的敏感點了解上,都還太幼稚。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成功,正因為稀少與艱難,才更加難能可貴。
在這方面我不想說太多,我十分支持有熱情的、真正有idea的人設立自己的公司一路披荊斬棘堅韌前行;我只是更傾向于能夠韜光養(yǎng)晦幾年之后,有足夠資本時能夠不忘初心繼續(xù)追逐夢想,聰明的人可以規(guī)避不必要的痛苦與折磨,同時也懂得不浪費本應該投注到學術與充盈自身中的大好青春。
出國
在留學方面,我是打一入學就篤定要出國的人,我想剛才XX學長就已經(jīng)講得足夠清晰了。如果你也抱定這個想法,那么就記得刷高你的GPA,所有的課程都要好好考,無論是必修還是選修。當然出國就不受你必修考試究竟過不過的問題了,畢竟還可以重修或者及格重修,把分數(shù)刷上去。但是我建議你最好一次性就拿到足夠好的分數(shù),因為大學越往后面你就會越忙碌,重修什么的,真的很磨人。
語言考試,最好能夠提前先考一次托福,并且最好分數(shù)稍微高一點。時刻留意一下大學里的出國交換/暑期項目,我說的是學校的項目,而不是學院的項目。以武漢大學為例,這些項目遴選的時候在武漢大學國際交流中心網(wǎng)站上都有通知,好的項目往往都有語言成績要求,托福85+,90+,95+,甚至還有100+的要求。有的項目可能在學校推薦之后還要自費,有的項目由國家留學基金提供資費,當然后者的要求要更高一些。也就是說,如果你大學剛開始的一兩年就有不錯的語言成績和不錯的GPA,再加上不錯的項目經(jīng)歷比賽經(jīng)歷科研經(jīng)歷,那么你申請到這些exchange的機會就會是非常大的,而這種交流經(jīng)歷或者暑期經(jīng)歷對于你后期申請美國高校的Master是挺有幫助的。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在刷高GPA和TOEFL、GRE的同時,去找一些實驗室跟一些導師做做項目。一開始做應用級的,往后面就多一些科研啊算法之類的研究,如果能發(fā)篇高質量的論文,那么你的申請一般就妥了。
考試
之前我大二的時候,第一個學期期末考試周,我自己復習得挺high的,但是每天晚上回來一看QQ,就有很多學弟學妹問我:“期末怎么復習呀?”
我當時真的十分驚訝。我也大一過,我從來沒為“期末怎么復習”這個問題困惑過。我很好奇,大學之前十幾年的學習與考試,你們面臨過無數(shù)的期末考試,本應該久經(jīng)沙場,但是居然問出了這樣的問題。
講真,對于這個問題,我無法向當時的他們簡要地回答。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在我看來是一個十分抽象又有些龐雜的話題,不同的課程和知識有不同的復習方法,每個學期迭新的不同課程都需要我們依據(jù)過往的經(jīng)驗來潛移默化地調整復習方式,每個人適用的方法都不一樣。
有的人喜歡刷PPT,有的人喜歡刷題,有的人一切隨緣生死看淡。
如果非讓我說一個對于我來說非常有用的復習框架,那就是看課本。
課本是一切考試問題的來源。我也曾經(jīng)嘗試過刷PPT,但是發(fā)現(xiàn)PPT上的內容過于簡明扼要,有的時候你背過了一個公式,一份結構,卻不知道它具體的原理和真正的機制。那是因為PPT是用來在講課時凸顯重心結論的。而課本不一樣,它們的描繪條理清晰。從頭捋到尾,逐字逐句地吃透了理解透了,那么這門課程你就算弄懂了,甚至不需要為了考試再去做什么題。關鍵是,你一定要讀懂它每句話的意思,要透徹,不要囫圇吞棗,稀里糊涂這一頁就翻過去,那就沒什么用了。
如果你是個踏踏實實的人,我更建議你老老實實在課程行進過程中就走好每一步,那才是扎扎實實的知識。當然走好每一步的關鍵,還是在預習與復習的時候,看懂課本。
昨天看到我高中同學發(fā)了一條微博,我覺得很有道理,他在華科學臨床醫(yī)學:“考試不能判斷一個人的能力,但是考試是大學中最簡單的事。很難想象一個考試都考不好的人,在臨床和科研上可以做的很好。”同樣的道理,我不感覺在專業(yè)課考試中拿到高分你就能夠成為一個牛的程序員,但是考試真的是大學里面最簡單的事情,拿到一個非常高的分數(shù),也只不過需要你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坐在自習室里面而已。
知識
再說知識習得方面。就像我剛才說的一樣,考試成績從來不能代表你專業(yè)知識學習的真正水平,如果你想要讓成績與知識習的水平對等,那你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高中老師會帶著你,一口一口把知識嚼爛了喂給你;大學老師不是這樣,他們的教學任務很重,很多知識也就沒有辦法給你展開了碎了喂給你吃,他們更多的是一種引導,一種瀏覽與綜述。所以你自學的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
所以面對嶄新的知識,當你第一次接觸聽不懂時,先不要著急,在課本上相應位置,結合上下文看看課本上的解釋;如果還是看不懂,就下課之后隨便找個教室,把今天講過的知識所對應的課本內容,從頭到尾看一遍。如果還是看不懂,那第二次上這個課的時候,請你務必找老師問清楚。
低下頭研究課本,張開嘴問問題,動手實踐,這是自學的根本要義。
不要怕課本是英文的,不要看到滿頁的英文就犯慫。萬事開頭難而已。我也大一過呀,我也看一頁英文課本要停下來查無數(shù)單詞,十幾分鐘才能看一頁過呀。但是我堅持下來了,我堅持到了看專業(yè)課本和專業(yè)論文可以幾乎不用查單詞的地步,可以慢慢一馬平川的地步,可以一天看300頁英文課本還能吃透的地步。如果你堅持下來,你也可以。我這個人很笨,你一定比我聰明。
如果你能做到把課本上講述的每一個原理、概念、算法、公式都能弄懂,我相信你的知識體系就一定是扎實的。
我大一的時候問過學姐:“我感覺我現(xiàn)在那個什么專業(yè)課都聽不懂不會寫代碼怎么辦?”學姐跟我說:“我大一的時候也這么感覺的,后來慢慢就好了。”
技術
最后說技術方面。其實我剛才說了這么多,我還是想要忍不住黑一下國內軟工高校的教學,因為很多講授的知識與實際生產產業(yè)脫節(jié)太多了。你現(xiàn)在學到的很多東西,將來都無法應用于實踐。但是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種整體意識的培養(yǎng):通過學習,我對軟件這個行業(yè)的相關知識有了一個籠統(tǒng)又朦朧的概念。
這個籠統(tǒng)又朦朧的概念,當然是沒有辦法幫助我們得到不錯的編程與實踐能力的。
所以,成績啊考試啊這東西,如果你不打算出國不打算保研,對高GPA沒什么追求,不妨就看得淡一點,達到能畢業(yè)的水準就好,進而去鉆研你感興趣的技術,靠自學。你要相信靠自學,可以做得比學院里的教授們牛。只要你確定自己正在拓展的能力將來能夠養(yǎng)活你,那就夠了。有能力的人不愁沒飯吃。
當然,如果你想要有點集中式的、壓力式的能力學習,可以挑個靠譜的導師進個靠譜點實驗室,或者找個靠譜點編程社團,比如自強學堂網(wǎng)站,或者找個靠譜的學長學姐,進他們的公司實習。
Follow your heart。你不喜歡現(xiàn)在國內高校不科學的教育方式,那就follow your heart。別停止努力就好,別天天窩在寢室打游戲看電影就好。
寫代碼的時候,可以直接上手,我也有不看完技術文檔和說明就不太敢動手的強迫癥,但是往往等你看完了,黃花菜都涼了。所以看完一些基本語法,就直接上手吧,不要怕?ㄔ谀睦,有任何疑問,就去百度,去想辦法,你總能解決的。
社團
說到自強網(wǎng)站,我的下一個想闡明的問題就是社團。我大一的時候作為社團面試狂人,幾乎逢面必過,巔峰時期身背十幾個社團。當時,我感覺我忙得過來,十幾個社團嘛,so easy,協(xié)調與平衡這種東西,我最擅長啦。
其實不是這樣的。
在大一上學期本應該大學四年里面最清閑的一個學期里,我卻每天只睡四個小時,每天除了上課就是跑去各種活動,趕完活動再一頭扎進自習室里面預習復習。我相信充實的生活能夠帶給人滿足感和成就感,但是充實不代表逼死自己也不代表絕對的忙碌。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把時間掰碎了分攤給每個社團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你得到的東西也是零碎的、微小的。因為忙碌,所以每個社團中的`工作做得都不深入,也難交到多好的朋友。因為事情的瑣碎與繁多,人容易變得浮躁。
所以后來我退掉了很多很多社團,留下我最想留、最該留的那幾個。
后來面對每一屆學弟學妹時,我都要跟他們說,不要學我,人要懂得取舍。
而且,在社團里面,多抱著一種學習的態(tài)度去融入吧,不要抱有太多的功利心理,尤其是學生會里面。很多你看起來非常光鮮的職位,其所要面對的人,所要處理的事情,其實往往并不美好。一些將來在社會中會要面對的鉤心斗角,我希望你在校園階段,在步入社會之前最后的凈土里,能夠離這些東西遠一點,再遠一點。
十八九歲該有十八九歲的樣子,課本,代碼,路邊的燒烤,白衣少年,美麗的姑娘,看待世界的時候眼睛不摻雜質。
當你有一個想法,你可以拉社團里面的其他人一起把它做出來,社團里面相關人才應有盡有。你們一拍即合,把一些小idea做出來,不為創(chuàng)業(yè)也不為出名,純粹為了開心,那就挺好。你們還可以把這些小東西拿去參加學校的比賽,省里的比賽,或許一不小心就拿到了獎勵,甚至找到了風投。
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你可以在你身邊集結這一個小團隊,不要多,五個人封頂。出于興趣和小愛好做一些有趣的東西,比出于一種得到金錢、獲得名譽的欲望而做出來的東西,要可愛得多。
這就是我想要說的心態(tài)問題:有關平衡欲望與安靜,減少自我壓迫和尋找這個年齡本應該擁有的快樂感。
心態(tài)
過去那個學年,在學校學生會做副部,帶著一堆小部委,我要講我一個小部委的心態(tài)故事。
小部委A是法學院的學生,他第一個學期就進了法院的中法培育班,因為周六日全天也要上法語課課程很緊,最后退出了學生會。第一個學期期末查到成績的時候,他很緊張地問我:“你說選修課的成績重要嗎?”
我說“不重要。”我法學院沒有數(shù)學要求,但是他為了挑戰(zhàn)自己,選修了高數(shù),但是考得并不理想。他除了高數(shù),其他的課程都是90。他怕會影響自己未來出國和保研。他跟我說了很久,我也安慰了他很久,他反復跟我確認選修課是不是影響很小而且可以及格重修刷分,我也勸他下次不要再選對自己有難度的課程了。后來我被問得有點不耐煩了,我說:“你不要太逼自己。”
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在知乎上有一篇關于高考的回答,講自己因為太在乎成績太在乎得失,而染上廣泛焦慮癥,對生活和學習產生極大負面影響的故事。這篇文章被很多人表示同感,后來被兩家雜志社要走印成鉛字。當那么多素昧謀面的人表達出他們的深有同感的時候,我才知道這個世界上,所謂的成功學把我們這一代中的太多人荼毒成了什么樣子。
我們在座的很多人,心底里都有想要變得十分厲害、能夠閃閃發(fā)光的愿望,然而當這種想要得到所謂“成功”的欲望把我們牢牢抓住的時候,我們就會丟失很多這個年齡本來應該有的豁達、坦然、勇敢和快樂,容易敏感與急躁,對于自己的不小心走錯的每一條路都后悔萬分。
然而青春不是應該這么過的。
我的小部委A,和曾經(jīng)的我一樣,對自己要求十分苛刻,事事要求完美,什么都不想落在人后,然而試問這樣的我們,是不是真的成功了,是不是真的快樂呢?
我高考那年考得很爛,父母不允許我復讀,考完試好幾天吃不下飯,也不想出門,感覺人生都是黑色的。然而今天,我還是站在了這個地方,有了更加淡定和坦然的心境。
鐵甲依然在,騎士仍然會歸來,只是他不在那么患得患失了。
有一部電影叫《死亡詩社》,里面最有名的一句話叫“Carpe Diem”,及時行樂。
如果要我說,在當下學習里面,最好的心境是什么,就是心存理想,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學好自己該學的知識,但同時也不過分苛求:不對自己的失誤耿耿于懷,對自己的懶惰有適當?shù)脑,不每天只是泡在教室與實驗室,在難過的時候給自己足夠的放松,找時間出門看看風景,擁有志同道合的前行拍檔,也能夠偶爾停下來酒肉一番。
在尚還年輕容許犯錯的時候,希望你不要太苛責自己,也不要活得太累。
我想,如果在座的各位,不管心懷怎樣的理想,想在大學完成怎樣的歷練,我都希望,它不會像一個重重的蝸牛殼背負在肩,讓你時刻感受到重量,氣喘吁吁十分不暢快;而希望,這個理想,像你手中的牽著的風箏,你在地上,有時奔跑有時踱步,有時坐下來小小憩息,你抬頭看見它就覺得充滿力量,然后繼續(xù)上路,并且不斷加長繩子,讓它越飛越高。
它在風中舞蹈就像你每天的心情一樣雀躍。
好了,就是這些了。
【大學畢業(yè)迷茫期的感悟】相關文章:
大學畢業(yè)迷茫期的感悟(薦讀)05-27
迷茫人生感悟的句子05-09
大學畢業(yè)迷茫勵志語錄05-27
關于迷茫人生感悟的簽名08-08
迷茫是最好的升值期心情日志05-08
如何度過大學的迷茫期06-06
十八歲的迷茫人生感悟05-16
如何擺脫人生的迷茫人生感悟01-14
怎樣度過大學時的迷茫期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