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時評類作文素材摘抄
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時評類作文素材摘抄,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一個人、一個企業(yè)、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欲取得成功,必須與時代同步。古語云:“識時務(wù)者為俊杰”;今天則要說:“識時代者為俊杰”。一個有頭腦的人,要在環(huán)境欲變未變之時,見微波而知必有暗流,聞弦歌而知其雅意,處晦而觀明,處靜而觀動。這方是智者之所為。假若對時代變遷視而不見,混混沌沌,必被時代拋棄。
2、智慧的巨著《易經(jīng)》提出了“三易”——“變易”、“簡易”、“不易”。隨時代變化的是“變易”,超越時代不變是“不易”。我們要用“簡易”的思維方式,選擇和掌握“不易”的,以適應(yīng)時代“變易”的需要。
3、在古代,可以“一策而轉(zhuǎn)危局,一語而退千軍,一計而平騷亂”,可以“計就驚天地,謀就泣鬼神”。在當代,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計謀就是效益,計策就是金錢,智慧就是財富。
4、“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時代的前面;如果不能,那就決不要落在時代的后面。”一個人、一個企業(yè)、一個國家,欲取得成功,必須與時代同步。
5、以體力型的勞動力取勝、以技術(shù)力量取勝的時代都已接近尾聲,未來的競爭將步入以智慧力量取勝的新時代。孫子說“上兵伐謀”,管子說“必先爭謀”,孔子也說“好謀而成”。我國的《史記》高度評價謀的巨大威力:“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西方的《圣經(jīng)》也高度評價謀的巨大價值:“黃金和白銀可以提供安全的保證,但是比不過腹有良謀!
6、優(yōu)化思維,要學(xué)會既見正面,又見背面的“兩面神思維”,既能正思、反思,又能合思的“太極思維”,既作系統(tǒng)分析,又作綜合集成的系統(tǒng)思維;要進行橫向思維訓(xùn)練、縱向思維訓(xùn)練、立體思維訓(xùn)練、網(wǎng)絡(luò)思維訓(xùn)練、全息思維訓(xùn)練、跳躍思維訓(xùn)練、變易思維訓(xùn)練等;要培養(yǎng)高超的辯證思維能力、系統(tǒng)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直覺思維能力、靈感思維能力,使人思維不僅正確、全面、深刻,而且達到能出大智、巧智的思維高境界。
7、“孔丘盜跖俱塵!?浊鹗亲畛绺叩拇笫ト耍I跖則是最聞名的大盜。不管是大圣人還是大盜賊,都難逃一死,死后都一樣化為塵埃。因此,死亡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只有真正認識死,才能深刻理解生。讓我們每一個人深深銘記:生命只有一次,人生只有一回!我們共同的最大敵人只有一個:死亡!
8、“一兩遺傳勝過一噸教育”。不久的將來,義務(wù)科技優(yōu)生,才會使那個早在兩個世紀前所宣告的偉大理想——“人人生而平等”,不再只是一種心愿、一種夢想,而成為現(xiàn)實,人人獲得真正的“生而平等”——平等地獲得最好的先天素質(zhì),平等地擁有自我發(fā)展的一切最佳基礎(chǔ)條件。
9、五百多年前,明朝有個叫萬虎的人,把自己綁在47支火箭上,想飛上天去。他在一聲巨響中被炸得粉身碎骨。當年嘲笑萬虎“粉身碎骨”的凄慘結(jié)局的人,怎能想到今天我們能夠飛上藍天、征服太空?
10、人的本性是喜歡和希望他人善良的。出于人的自利性,也希望他人善良,這使自己更有安全感,所以人的本性乃是親善仇惡的。古時候中國人對孩子的要求是不恐智不達,惟恐德不修。在今天社會轉(zhuǎn)型期,人們失落了善良和誠信。根據(jù)稀缺原則,越是稀缺越是珍貴,善良和誠信已成為我們市場經(jīng)濟中最為稀缺的資源。
11、人命關(guān)天,生命無價,這是常識。最大的真理往往是最平凡的常識,最樸素的道理。許多人、許多民族、許多國家,往往因為這一真理最樸素、最平凡,而不知不覺地忽略它、輕視它。蒙田說:“在我們所具有的一切弱點中,最為粗魯?shù)哪耸禽p視我們的生存!
12、今天,我們擁有信息但沒有文化;我們擁有知識但沒有理想;我們擁有技術(shù)但沒有目標。我們依然不安,因為世界科技發(fā)展太快;我們依然焦慮,因為擔心我們的觀念更新太慢;我們依然躁動,因為展現(xiàn)在人類面前的機遇實在太多;我們依然思考,因為我們深信命運掌握在人類自己手中,因為我們渴望誕生美好的新人類,渴望擁有美好的新世界。
【時評類作文素材摘抄】相關(guān)文章:
高考時評類作文怎么寫 高考時評文題目03-30
作文素材摘抄03-06
人物素材摘抄12-15
熱點素材摘抄05-15
經(jīng)典事例素材摘抄03-05
2017年時評類作文09-09
作文素材:傷感句子精選摘抄01-08
寫事摘抄的作文素材04-11
高考作文素材摘抄01-26
熱點素材摘抄(合集)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