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必修一《今生今世的證據(jù)》課堂實錄
師:在語文課本必修一第三專題中,有許多以思鄉(xiāng)為主題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很特別,那就是《今生今世的證據(jù)》(板書題目,作者)。這篇文章是想和我們探討人和故鄉(xiāng)之間到底是什么關(guān)系。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今生今世的證據(jù)”,文中哪里出現(xiàn)了這句話?
生:文中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
師:我們一起大聲讀出這句話。
(生齊讀“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證據(jù)”)
師: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告訴我們,所謂的證據(jù),指的是什么?
生:證據(jù)在第二自然段。草、土墻、房子、門洞……鐵釘。
師: 這些證據(jù)有什么特點?
生:……
師:這些所謂的證據(jù),其實都是作者故鄉(xiāng)非常普通的事物。在第二段找出這么多,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段。
(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有幾個詞讀得特別好。譬如“千萬”,“留下”等詞,同學們都把它加重音來讀了。加重音讀來會有什么感覺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看。
(男生讀第一句“千萬,土墻你站穩(wěn)了”,女生讀第二句“把朝南的門洞留下,把墻角的煙道和鍋頭留下”)
師:你讀了有什么感覺?
生:感情濃烈。(師追問:什么感情)思鄉(xiāng)。
生:過去的事情無法挽回。對過去事物的懷念。
生:留下有挽回的意思。還有對失去事物的惋惜之情。
師:這兩句,我們讀出了作者在飽含深情的想要把這些東西留下來。有了這些證據(jù),就能證明今生今世嗎?請全班同學齊讀第四段,請男生讀第五段,女生讀第六段,思考一下,這些證據(jù)能證明什么,又不能證明什么。
(生齊讀)
師:同學們讀得很有感情,聽同學們朗讀真是一種享受。但是中間有個詞“橫杈”應該讀“橫杈chà”,讀第四聲,不讀第一聲。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閱讀這三個段落,看看哪些語句告訴我們這些證據(jù)能證明什么?又不能證明什么?
生:第四段,“找到他,便找到了回家的路”它是回家的指引和方向。一種家的證據(jù)。
生:“那些東西,月光……”
師:可否用一句話來概括?
生:能證明曾經(jīng)活在這個家鄉(xiāng)。
師:證明我們曾經(jīng)在這里生活過,那么,不能證明的是什么?
生:“誰會證實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們,一個人內(nèi)心的生存誰又能見證”,從這里可以看出,雖然能證明我們生活在這里,但是不能證明我們的思想和內(nèi)心的生存。
師:證明我們在某處生活過的證據(jù)有很多,但是內(nèi)心的生存卻找不到實在的證據(jù)。能回去的,只是客觀存在的故鄉(xiāng),但是那個我們快樂生活的故鄉(xiāng),能回去嗎?
生:不能(師板書:“回不去的故鄉(xiāng)”)
師:在這里,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我們的人生和故鄉(xiāng)之間到底是什么關(guān)系?
師:現(xiàn)在,請全班同學齊讀第七自然段,請課代表讀第八自然段,請全體女生讀第九自然段。
(生讀)
師:找出這幾段中特別有意味的語句,在課文右邊的對話欄中寫下你的感悟,然后思考,人與故鄉(xiāng)之間到底是什么關(guān)系,大約五分鐘的時間)
師:你找到了哪些語句?
生:“當家園廢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腳步都已踏踏實實地邁上了虛無之途”,好像這是一種求心安的想法。
師:你贊同他的看法嗎?(問學生同桌)
生:贊同他的說法。
師:對于這句話,有和這位同學觀點不一樣的嗎?
生:我覺得他廢失的家園只是實際上的,但是他精神的家園并沒有廢失的。
生:如果一旦失去精神家園,就算肉體回到了家,但是心依然無所定居。
師:我贊同同學們的看法,心無所定居了,再回到家鄉(xiāng),等于說是踏上了虛無之途。
師:還有同學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找到的句子嗎?
生:第八段“但我卻不知道這一切面目全非、行將消失時,一只……”,記憶中的家園就是“我的'精神家園”。
師:記憶中的家園和現(xiàn)實中的家園,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我們來完成這個句子的填空,來表達這種理解:我們懷念家鄉(xiāng),懷念的不僅僅是 ,更是 ?
生:我們懷念的不僅僅是家鄉(xiāng)的景物,更懷念一種感覺。
生:我們懷念的不僅僅是家鄉(xiāng)的事物,更懷念在家鄉(xiāng)的曾經(jīng)生活。
師:同學們概括的不錯。也許我們還可以概括成懷念的不僅僅是土墻、草,更是曾經(jīng)在這里喜怒哀樂過的精神世界。
師:還有同學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嗎?
生:“我回到曾經(jīng)是我的,現(xiàn)在是別人的村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故鄉(xiāng),但是故鄉(xiāng)不一定一直是你一個人的故鄉(xiāng),但是他對一個人是無可替代的。
師:對于這句話,有不同理解嗎?
生:不是故鄉(xiāng)在改變,而是我們?nèi)嗽诟淖儭N覀兊倪^去和現(xiàn)在的看法都是不一樣,所以對于故鄉(xiāng)的認知也是不一樣的。
師:同學們現(xiàn)在到了高中,假如你再回到你的小學,你的小學還是你的嗎?
生:不是。
師:你會有怎樣的心情?
生:失落。以前是屬于我的,現(xiàn)在是別人的。
師:能不能具體說說丟失的是什么?
生:……
生:丟失的是以前生活留下的精神的痕跡。
師:我們剛剛交流了這么多,我們懷念的不僅僅是證據(jù),而是更是一個人豐富的精神世界,F(xiàn)在,我們可以說,故鄉(xiāng),其實是一個人的--?
生:精神家園
師:對,故鄉(xiāng)其實就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板書:精神家園)
師:我們懷念故鄉(xiāng),不僅僅是客觀的,更是精神家園。有什么方法把故鄉(xiāng)留住?
生:可以通過回憶。第八自然段中說“我們要記住這些感受,變得有意義……”
師:對,我們無法保存故鄉(xiāng)的一切證據(jù),但我們可以珍藏自己所有與故鄉(xiāng)相關(guān)的記憶。當我們珍藏了故鄉(xiāng)的一切的時候,我們踏上的就是踏踏實實的回家之路。
師:其實本文作者想要通過深入分析人生與故鄉(xiāng)之間的關(guān)系,“讓每個流浪的靈魂都找到回‘家’的路。”(板書:讓每個流浪的靈魂都找到回‘家’的路)
師:作者還告訴我們,家鄉(xiāng)是我們的精神世界,其實我們的精神世界還有很多,譬如“月亮”是李白的精神家園,“麥地”是詩人海子的精神家園,“黃州”是蘇軾的精神家園……
(師請學生為全班同學朗讀資料劉亮程《對一個村莊的認識》片段“我們沒有宗教,故鄉(xiāng)便成為心靈的最后歸宿……當我們老的時候,……葉落歸根……這個村莊不存在偏僻……那個讓人心靈定居的地方成了一個人的村莊”)
師:這段材料最后一句“那個讓人心靈定居的地方成了一個人的村莊”說的特別好,那個讓自己心靈安靜下來的地方,就是你的故鄉(xiāng),就是你的“精神家園”。那么,同學們,你的“精神家園”又將在哪里?”
板書設(shè)計:
今生今世的證據(jù)--讓每個流浪的靈魂找到回“家”的路
劉亮程
草
土墻 能證明:曾經(jīng)的生活
證據(jù) 門洞 故鄉(xiāng):精神家園
劃痕 不能證明:內(nèi)心的生存
鐵釘
……
感謝永嘉中學潘曉老師對這節(jié)課做了課堂實錄,根據(jù)上課回憶,略有修改。
【必修一《今生今世的證據(jù)》課堂實錄】相關(guān)文章:
蘇教版高中必修一《今生今世的證據(jù)》教學實錄06-09
蘇教版高中必修一《今生今世的證據(jù)》教學反思兩篇05-28
高一語文《今生今世的證據(jù)》教案02-26
《今生今世的證據(jù)》學案設(shè)計與答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