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鹿》的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獅子和鹿》的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獅子和鹿》的說課稿1
一、說教材
《獅子和鹿》這篇課文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8課,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生動地記敘了鹿在池塘邊欣賞自己兩束美麗的角,抱怨細長的腿,接著寫到獅子撲來了,鹿四條細長的腿讓它逃脫了,而美麗的角卻讓它差點送了命,課文情節(jié)緊奏,前后對比分明,語言非常優(yōu)美,在生動的故事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二、說教學目標
這篇課文學習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是學習的難點,理解鹿對自己的腿和角前后不同的態(tài)度是學習的重點,同時這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那么略讀課文只要求初知課文的大意,不要字斟句酌,教師只要抓住重點引導孩子理解課文即可,而孩子主要是運用他們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來理解課文,那么有了對課型特點的分析和對課文重難點的把握,我就為學生們設計了以下目標:
第一、讀準生字詞,理解詞語意思。
第二、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三、讀懂課文,了解看事物不能只看外表,也要講究實用性這一道理。
三、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對童話或者寓言一類的故事很感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很強,但是光有興趣是不夠的。三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還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撐,他們閱讀經(jīng)驗尚停留在感知層面,對文章的寓意還不能準確的把握,必須引導學生憑借想象將文字變成活動的畫面。因此,在教學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象成鹿,設身處地地去思考,體會鹿前后心里的變化,從而體會文章所蘊含的道理。
四、說教法
根據(jù)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可采用簡筆畫、錄像、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依據(jù)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激發(fā)興趣
1、創(chuàng)設情境
圖片展示(夕陽下很模糊的鹿),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再展示圖片(有明顯的鹿角),你猜出來了嗎?是怎么猜的?(學生回答鹿角)
2、展示圖片(鹿角近距離清晰照),你覺得它漂亮嗎?小鹿也認為自己的角很美,它看到自己的角可高興,可驕傲了?墒撬(jīng)歷了一件事后,改變了這個看法。
3、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從《獅子和鹿》的故事說起。
用猜一猜的方法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并直接把目光集中到了鹿的角和腿上面,為接下來的教學做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概
1、自由朗讀,了解故事的大概
2、會讀生詞,理解詞語意思(出示生詞,簡單學習)
3、細讀課文,前后對比
。1)找出鹿贊美角和抱怨自己腿的句子,讀出感情。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重點分析這兩個句子。
、傥业纳矶味嗝磩蚍Q,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在這句話的學習時,我會讓學生先想一想,請鹿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是這么美麗,那么它第一次發(fā)現(xiàn)心情很怎么樣啊?請學生帶著這些心情讀一讀。接著,讓學生找出要重讀的幾個詞語,齊讀。
正當小鹿欣賞自己美麗的時候,一陣清風吹過,池水泛起了一層層波紋,它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這是它又是怎么說的?
、诎,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這句話,我請同學把你的理解通過讀的形式來告訴老師,讀出你認為鹿在說這句話時候的語氣。
把這兩句話單獨拎出來學習,并且對比朗讀,能讓學生很好的體會到鹿對自己的角的贊美和對腿的抱怨。
。2)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
提問:可是,后來,小鹿卻說了這樣一句話(出示句子: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是什么使小鹿的看法發(fā)生了變化呢?
這句話是鹿在故事的結尾說的,我把它提到這里,激發(fā)了學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
。3)學習小鹿的逃生過程,重點分析腿的有力和角差點兒讓小鹿送命的危險氣氛。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重點學習:
、俾共桓要q豫,撒開長腿就跑。有力的長腿在灌木叢中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就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后面。
②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把兩只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這兩個句子的學習,我主要是讓學生用畫一畫、讀一讀的方法,找出你認為要重讀的字詞,并說明體現(xiàn)了腿的上面特點。
。ㄈ┨岣哒J識,明白寓意
1、小鹿終于明白過來了。那么如果時光倒流,你看見小鹿在河邊贊美自己的角,抱怨自己的腿是,你會對他說什么?
。ㄍ纫灿兴挠锰,看事物不能只看外表,還要講究實用)
2、小鹿說完這句話,痛定思痛,決定鋸掉這兩只美麗的角,你同意嗎?為什么?
3、老師把同學們的回答概括為一句話“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三問三答,使學生慢慢地明白了課文蘊含的道理,并且在回答中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
。ㄋ模┛偨Y全文,整體回顧
1、同學們,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就像鹿角也有它的長處和短處,我們不能因為一次過失而看不見它的優(yōu)點,也不能因為它的美麗而看不到它的短處。我們要全面看待事物。
2、請同學們同桌之間說一說,說說自己的缺點,說說對方的優(yōu)點。
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學會了說道理,更是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學會了運用這些道理。
六、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簡筆畫和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寓言,板書如下:
鹿角——美麗(掛住樹枝)險些送命
鹿腿——難看(有力)獅口逃生
這樣的板書設計不僅讓學生看到了鹿對角和腿的不同態(tài)度,還看到了前后的變化,有利于對課文的理解。
《獅子和鹿》的說課稿2
一、說教材
《獅子和鹿》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生動地記敘了鹿在池塘邊欣賞自己兩束美麗的角,抱怨細長的腿,接著寫到獅子撲來了,鹿四條細長的腿讓它逃脫了,而美麗的角卻讓它差點送了命,課文情節(jié)緊奏,前后對比分明,語言非常優(yōu)美,在生動的故事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二、說教學目標
針對本課課型特點的分析,結合課前導讀提示,我擬定了以下目標:
1、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明白課文揭示的寓意,并聯(lián)系實際說說自己的體會。
3、聯(lián)系《陶罐和鐵罐》,比較兩篇課文之間的相同之處。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認為明白課文揭示的寓意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在于比較兩篇課文的相同之處。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紫任矣谩短展藓丸F罐》的圖片簡單地引入新課。再根據(jù)以往學習略讀課文的經(jīng)驗,充分利用課前的導讀提示,讓學生明白本課要完成的學習任務。
。ǘ┏踝x課文,了解大概
1、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會讀生詞,提示里邊的多音字。
3、讓學生找出詞語里邊蘊含的反義詞,并借助這些反義詞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再用填空的`方式告訴學生怎樣簡潔地概括。
4、接著借助這個主要內(nèi)容過渡到鹿贊美角和抱怨自己腿的句子。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重點是這兩個句子。
、傥业纳矶味嗝磩蚍Q,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诎,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在這兩個句子的朗讀中,我在評價語言中給了學生極強的暗示,如:我從你拖長的“啊”里聽出了你的自豪;我從你讀的重重的兩個“多么”里聽出了你驕傲。讓學生明白這個句子應該怎么讀。第二個句子,我將這個帶有強烈語氣的反問句和陳述句進行對比,讓學生體會區(qū)別,進而感受到強烈的語氣。
5、在學生充分體會到鹿欣賞角抱怨腿的時候,拋出課文最后一句話: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并提問是什么使小鹿的看法發(fā)生了變化呢?
學生默讀課文第5、6兩個自然段,勾畫出相關的語句。并用“因為……所以……”說說鹿轉變態(tài)度的原因。
。ㄈ┨岣哒J識,明白寓意
在明白鹿態(tài)度轉變的原因之后,學生都表示這時候喜歡的是鹿的腿,進而我提出問題既然都不喜歡鹿的角,那我們把它鋸掉好不好?老師扮演鹿,學生勸解。在學生勸解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看問題要全面,要正確對待優(yōu)缺點這一寓意。
。ㄋ模┩卣
1、在學生明白了這一寓意的時候,讓學生說說在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將理論聯(lián)系到實際,明白在生活中看待事物不能片面。
2、最后在完成本課和《陶罐和鐵罐》比較的時候我先讓學生快速地瀏覽兩篇課文,再通過小組討論完成兩篇課文的比較。最后得出結論兩篇課文的寓意相同,都是通過一件具體的事例來說明道理的,都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這其實是童話寓言的基本寫法,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在為語文園地中的習作做鋪墊。
【《獅子和鹿》的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獅子和鹿》課文教學設計12-09
三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獅子和鹿》12-17
《狼和鹿》優(yōu)秀說課稿08-20
《狼和鹿》說課稿+教案04-04
小學語文《獅子和鹿》教后反思06-28
《獅子和鹿》小學語文教后反思06-27
三年級語文上冊獅子和鹿教案09-20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教案12-11
三年級上冊人教版《獅子和鹿》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