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唐雎不辱使命》課文原文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語言,而不是日常語言寫的文章。為了幫助更多人學習文言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九年級上冊《唐雎不辱使命》課文原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雎不辱使命
《戰(zhàn)國策》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偃f,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玻鞘恐。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詞句注釋
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務。辱,辱沒、辜負。
2. 秦王:即秦始皇嬴政,當時他還沒有稱皇帝。
3. 使:派遣,派出。
4. 謂...曰:對...說。
5. 欲:想。
6. 以:用,用作介詞。
7. 之:的。
8.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安陵是當時的一個小國,在河南鄢(yān)陵西北,原是魏國的附屬國。戰(zhàn)國時魏襄王封其弟為安陵君。
9. 守:守護。
10.易:交換。
11.直:只,僅僅。
12.怫然:盛怒的樣子。
13.公:相當于“先生”,古代對人的客氣稱謂。
14.布衣:指平民。古代沒有官職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稱布衣。
15.亦免冠徒跣(xiǎn),以頭搶(qiāng)地耳: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搶,撞。徒,光著。
16.庸夫:平庸無能的人。
17.士:這里指有才能有膽識的人。
18.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
19.聶政之刺韓傀(guī)也,白虹貫日: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
20.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到宮殿上。倉,通“蒼”,蒼鷹。
21.懷怒未發(fā),休祲(jìn)降于天,與臣而將(jiāng)四矣:心里的憤怒還沒發(fā)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征兆。(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將效仿專諸、聶政、要離三人,刺殺秦王。休祲,吉兇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于,從。
22.若:如果。
23.必:將要。
24.縞(gǎo)素:白色的絲織品,這里指穿喪服。
25.是:此,這樣。
26.秦王色撓:秦王變了臉色。撓,屈服。
27.長跪而謝之:長跪,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地,臀部壓在腳跟上。如果跪著則聳身挺腰,身體就顯得高(長)起來,所以叫“長跪”。謝,認錯,道歉。
28.諭:通“喻”,明白,懂得。
29.以:憑借。
30.存:幸存
31.者:原因。
32.徒:只。
33.以:因為。
白話譯文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說:“我打算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應我!”安陵君說:“大王給以恩惠,用大的地盤交換我們小的地盤,實在是善事;即使這樣,但我從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終守衛(wèi)它,不敢交換!”秦王知道后(很)不高興。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卻不聽從我,為什么?況且秦國使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F(xiàn)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愿,這不是看不起我嗎?”唐雎回答說:“不,并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里繼承了封地所以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更何況只是這僅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先生也曾聽說過天子發(fā)怒的情景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fā)怒(的時候),會倒下數(shù)百萬人的尸體,鮮血流淌數(shù)千里!碧砌抡f:“大王曾經(jīng)聽說過百姓發(fā)怒嗎?”秦王說:“百姓發(fā)怒,也不過就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fā)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fā)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在宮殿上。他們?nèi)齻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里的憤怒還沒發(fā)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吉兇的征兆。(現(xiàn)在專諸、聶政、要離)連同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假若有膽識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發(fā)怒,那么就讓兩個人的尸體倒下,五步之內(nèi)淌滿鮮血,天下百姓(將要)穿喪服,現(xiàn)在就是這個時候!闭f完,拔劍出鞘立起。
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怎么會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來,就是因為有先生您在啊!”
拓展:九年級上冊《唐雎不辱使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人物形象。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題。
。场W習文章的寫法。
。础⑴囵B(yǎng)學生復述、翻譯、朗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復述、解釋、翻譯、朗讀、積累。
。病⑸钊肜斫馊宋镄蜗,文章主題
【教學難點】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文學常識
。、關于《戰(zhàn)國策》。
《戰(zhàn)國策》是末年根據(jù)戰(zhàn)國時事的記錄整理編輯的,共三十三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十二策。
2、時代背景。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國的韓國、魏國相繼被秦國所滅,其余山東六國中的趙、燕、齊、楚,在連年不斷的戰(zhàn)爭中,早已被秦國日削月割,奄奄待斃了,又過了幾年,秦就統(tǒng)一了天下。安陵國是魏國的附庸小國。安陵在它的宗主國魏國滅亡之后,一度還保持著獨立的地位。秦國想用詐騙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國談判。
二、通讀──解決字詞
。、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病⒄埻瑢W們注意下列字詞的讀音:
雎( )怫( )跣( )搶( )祲( )縞( )傀( )撓( )
請寫下你認為還需注意的字詞讀音。
3、請同學們說出下列詞語的意思:
加惠 怫然 免冠徒跣 搶地 休祲 色撓 謝諭
請寫出你認為重要的詞語及意義。
。、找出通假字并解釋。
⑴故不錯意也( )
、苽}鷹擊于殿上( )
5、理解詞類活用,然后翻譯句子。
⑴輕寡人與(輕,形容詞用如動詞,意動用法,)
、普垙V于君(廣,形容詞用如動詞,使動用法,)
。、難句翻譯。
、拧敖裎嵋允吨,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⑵“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⑶“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三、深入感知
。、請同學們結(jié)合注釋讀課文。
。、請同學們用一句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要求:能準確地概括出文章的主旨。生思考后師提問。)
。场⒄堄米约旱脑拸褪稣n文內(nèi)容。(要求:在準確的前提下,能復述出人物的精神特質(zhì)。)
。、學生分角色讀課文。(敘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擔任,要能讀出人物應有的語氣。)
、叛葑x分兩組,每組各找兩位同學分別飾演唐雎和秦王。
、蒲葑x內(nèi)容分別為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茄葑x地點設在講臺。
、纫箫椦菡吣茉诔浞掷斫馊宋镄蜗蟮幕A上,演讀出人物的精、氣、神,能融入角色中。
。、以句子為單位讀一段課文,每讀一句,翻譯一句,把握關鍵詞。
四、文章結(jié)構(gòu)內(nèi)容: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
第二部分(第2、3段)寫與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這場斗爭有兩個回合,可分兩層。
第一層(第2段),寫。
第二層(第3段),寫。
第三部分(第4段),寫斗爭的結(jié)局。
五、閱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第一段:
、偶氉x秦王的話,體會一下,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嗎?
、魄赝跻椎氐恼嬲康氖鞘裁矗空埱‘斖茰y一下。
、前擦昃檬裁蠢碛删芙^了秦王的要求?
。、第二段:
、偶氉x秦王對唐雎說的話,回答:秦王認為自己對安陵君是什么態(tài)度?安陵君對他又是什么態(tài)度?
、颇阏J為秦王說的是真心話嗎?為什么?
、翘砌率侨绾畏瘩g的。
⑷注意比較一下:唐雎的理由和安陵君的理由有何異同。
。、請你仿照上面的問題,針對第三段第四段各設計兩個問題:
第三段⑴;⑵。
第四段⑴;⑵。
六、知識應用
每個同學以“……表現(xiàn)了……”(或“……寫出了……”、“……反映了……”)說一句品析課文語言的話。如:
。薄ⅰ扒赝跎珦,長跪而謝”,表現(xiàn)了秦王的外強中干;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寫出了秦王盛氣凌人、以強凌弱的心態(tài);
。场ⅰ巴Χ稹狈从沉颂砌聦幩啦磺。
七、修辭手法
。、人物的對話主要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舉例說明。
夸張:
排比:
對偶:
。、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有什么作用呢?
八、課文小結(jié)
這篇記敘文,寫了唐雎 的英雄氣概,揭露了秦王的的本質(zhì),雖不假修飾,卻十分鮮明生動,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九、作業(yè)
聯(lián)系練習三,總結(jié)古今異義。
【九年級上冊《唐雎不辱使命》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求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譯03-13
唐雎不辱使命的原文及翻譯誰有?03-17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譯文注釋11-30
人教版課文《唐雎不辱使命》教學設計03-21
唐雎不辱使命的說課稿11-01
《唐雎不辱使命》說課稿12-26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4-01
讀《唐雎不辱使命》有感04-04